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镇四海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诗词歌赋藏玄机

剑镇四海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诗词歌赋藏玄机

作者:日月未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6: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以说,小李这句话的“所以”之后,说的就是刘家清贫,所以雇佣不起太多的护院。

加上天京治安并不算差,其实大部分的有钱人家,也不太会雇佣太多的护院。

毕竟天京人多眼杂,若是雇佣太多了,指不定哪一天就变成了自己的政敌攻歼自己的理由。

这理由便是:豢养私兵。

这理由算是相当好用,毕竟你到底是雇佣护院,还是豢养私兵,其实都是一念之差而已,两者之间的界限相当的模糊。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是不愿意交给别人这样一个把柄的。

王肃没有去问更加细节的东西了,那种事情,不是这么一个小小书童会注意到的了,绣衣司邓青的那些人都是好手,前天的勘察早就把刘翰林公子的房间里里外外搜了个遍,愣是半点痕迹没有找到,这足以说明对方的武功高深了。

“你家少爷,没有什么仇家吧?或者说,你家少爷,不认识什么三教九流的人吧?”

小李摇摇头,说道:“我家少爷平日里就把自己关在在房间里读书作文,很少出去。就算出去,也一般是去一些诗会、文会,结交的也都是各家的少爷,或是文坛上赫赫有名只辈,怎会去结交那些三教九流之人呢?”

王肃点点头,现在基本可以排除凶手是和两位公子结识的可能性了。

毕竟两家没有什么往来,两位公子也没有什么共同的交际圈......

等等......

王肃脑海中突然闪过一点灵感。

两家之间没有往来,可这却并不说明两人之间没有往来啊。

刘翰林家的公子是个读书人,郑将军家的公子郑虎也是个读书人。

先前王肃只道他们两人都是读书人,天京之中读书人甚多,并不算什么联系。

可他却忘了一点,两人皆是名门之后。

这些上流公子哥的圈子可就小很多了,基本上绕上几圈大家都认识。

毕竟朋友是个圈嘛......

在这些诗会、文会上,两人说不得就因为几句诗词结识了,这也说不准。

王肃看着小李道:“你家少爷是否认识郑康将军家的公子郑虎?”

小李听后回忆了一下,看见他这副表情,王肃心里刚升起的希望稍稍一沉。

如果刘公子和郑虎关系十分熟捻,那小李应该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来,而不是还要思考一番。

小李说道:“有几次诗会、文会之后,听到少爷提起过郑公子。我不是很清楚两人之间关系如何,但应该不是很熟悉,只是互相认识罢了。我只能保证两人私下之间没有什么书信往来,少爷的书信一向都是经过我手的。”

王肃稍稍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其实两人十分熟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哪些诗会或是文会是两人都有参与的。

王肃问道:“你少爷的那些书信呢?”

小李说道:“前天邓大人来的时候已经叫人收走了。”

王肃暗自点头,看来邓青也不是一无是处嘛......

-------------------------------------

“阿嚏——”

正在和刘上青闲谈的邓青突然打了个喷嚏。

“邓大人,您这是受凉了?”

邓青摇摇头,说道:“没事儿,可能入秋了天气凉了,衣服穿得少了。”

嗯,回头该添衣了......

-------------------------------------

王肃又对小李吩咐道:“你将你家少爷经常参加的一些诗会、文会的名字,还有这些东家的名字都写下来。”

小李有些疑惑,但想起刚才王肃冰冷的眼神以及充满威胁意味的警告,又把话咽了下去,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声:“喏。”

他取过笔墨纸砚,很快就写了一份清单递给王肃。

王肃大致扫了一眼清单,上面的很多名字都很熟悉。

诗会、文会的名字熟悉,是因为这些诗会文会都是比较有名的,每次举办参与者都众多。

东家,也就是这些诗会、文会的举办者的名字眼熟,是因为这些举办者都非富即贵,常年都在绣衣司的监控名单上。

得了名单的王肃没有什么还要问的了,让小李退下之后,找到了邓青,与他一道向刘上青告辞,离开了刘府。

“怎么样?找到什么线索没有?”

一上马车,邓青便有些焦急地问道。

不怪邓青,此事容不得他不急。

三天之内,朝廷之中两位官员之子都惨遭毒手,一位是将军,一位是翰林,这由不得他紧张。

甚至说,就连绣衣司都不得不将一部分准备预防胡族国师的人手调来调查此事。

就比如说邓青。

王肃呼出一口气,说道:“有点突破口了,但也未必能够确定。”

“是什么?”邓青问道。

王肃将写有那些诗会、文会的名单交给了邓青。

“这是什么?”邓青接过名单来,打开看了一眼,乍一看没有反应过来其中含义。

王肃解释道:“刘公子和郑虎都是官宦子弟,身份高贵,又都是读书人。天京里,这些官宦子弟的交际场就这么多,他们俩的父辈虽然不熟,但他俩却是随便兜两个圈就能认识的,也就有了交集。”

王肃的话说到这儿,邓青也就明白了,接着他的话说道:“所以说,凶手很有可能就是根据某一诗会、文会的名单来行凶杀人的。”

听了邓青的话,王肃看着他,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频频点头,气得邓青捶了王肃一拳。

王肃说道:“你也别高兴的太早了,我敢说,等会儿你叫人去郑府要一份这个名单,上面重合的名字很多。”

邓青耸了耸肩,说道:“这有什么办法,起码算是缩小了范围,不至于说像之前那样,一点线索没有,像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说罢他便和车旁的一名绣衣郎吩咐了一声,对方得令之后立刻就去了。

王肃想起一事,问道:“我刚才问刘家的那个书童,他说刘公子的书信都被你们带回去了?”

邓青点点头,说道:“对,都还在绣衣司里存着呢,找人都看过一遍了,没找到什么有用的。”

王肃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晚上把书信都送我这儿来吧,你们就负责排查两份名单上相同的。”

邓青笑道:“你小子,就会找轻松的活儿干,偷懒是吧?”

王肃翻了翻白眼,义正言辞地说道:“这线索是我发现的,偷点懒,偷点懒怎么了?再说了,你们绣衣司人多,我就一个人,能帮你们再看一遍书信就不错了,你还要求这么多?”

邓青笑道:“你不是两个人吗?”

说刚说出口,邓青就后悔了,他有些紧张,暗中观察王肃的表情。

好在王肃没有怀疑,似乎还在思考这次的案子,说道:“两个人和一个人差别很大吗?”

“也是。”

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但目前线索不多,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邓青最后,压低声音,问道:“你说,这案子,有没有可能和......”

他指着西北方,说道:“和那边有关?”

“你是说......隆巴坎?”

“嗯。”邓青面色凝重,微微点头。

王肃知道他说的是胡族国师。

正如大唐的绣衣司在胡族那边安插了很多细作,胡族国师手下也有一衙门,唤作隆巴坎。

在胡族语言中,意思是“无处不在的影子”。

隆巴坎在大唐亦有很多细作,渗透颇深。

而且隆巴坎并不是胡族国师成为国师之后才有的衙门。

早在上一任胡族国师在位时,这隆巴坎就已经存在了,论底蕴,这隆巴坎要在绣衣司之上。

也正因为如此隆巴坎的细作要更深,潜伏时间要更久,数十年的潜伏让他们和唐人几乎没有任何差矣,有的甚至早已在大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或是嫁作人妇生养子女,如果隆巴坎不召唤他们,恐怕他们就会作为唐人死去。

除了胡族国师,没有人知道大唐境内,到底有多少隆巴坎。

王肃叹了口气,说道:“有这个可能。但我倒希望不是。”

邓青问道:“我也希望。”

不言而喻,两人都知道,如果此案真是隆巴坎的人所为,这意味着什么。

就目前看来,此人武功高强,手法狠毒,是个厉害角色。

胡族国师宁愿让这种高手暴露出来,只为了杀些一些无关紧要的官宦子弟,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让天京城内人心惶惶,绣衣司手忙脚乱,不得不分出一些人手去追查真凶。

为的就是牵扯绣衣司和天京城官员的精力。

从凶手的武功就能看出来,此人武功不低,既然要牺牲这种级别的高手,也就说明了,胡族国师有更大的所图。

究竟是什么,能让胡族国师会愿意牺牲一个潜伏多年,隐藏颇深,武功颇高的高手来谋取的呢?

两人对视一眼,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担忧。

他们齐齐朝着整个大唐的中心,皇宫望去。

那里,灯火璀璨,偶有动人的歌舞之声越过宫墙,传到整个天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