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横炼爆诸天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互点拨

横炼爆诸天 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互点拨

作者:斩业度厄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姑娘,并非范某出言打击,岳武穆所处的年代为北宋末年南宋初年,面对的对手是金人。

而金人的战略战术,与今日蒙元相去甚远。

蒙元混合了中原农耕、漠北游牧、西域诸胡等各民族的优秀战法,还诞生了如火炮一类的火器,步骑结合、步炮协同等新的战术已成主流。

时代已经全然不同,战略战术亦无大的相通之处,这本书上所言的战法,放到今日皆已落后。

就连书中郭大侠晚年的一些批注,也已发现了这一点,明确指明面对实际战场,要灵活运用战术,而非拘泥于书本。

这书……郭姑娘还是收起来吧,范某用之无益。”

郭襄和张三丰没想到范卓远对这本传奇兵书居然有如此见解,都是愕然愣在原地。

良久之后,郭襄长叹一声,“原来如此……不过我不通军事,留着也并无大用。

范将军既然善于用兵,便且先留着。”

范卓远和张三丰在峨嵋山盘亘了一段时日,三人相互切磋武学,各有所得。

尤其是张三丰,本就是武学奇才,这段时间在范卓远点拨下,竟悟出了最原始状态的太极拳,其核心要点便是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

临到下山之日,范卓远忽然对郭襄说道:“郭姑娘,这几日我们三人相互切磋,我可发现你武功中存在一些问题,请恕范某人口直心快,可能说出来你心中不免不快。”

郭襄本就是豪爽豁达之人,全无介意的说道:“武道切磋本就是相互印证各自长短所在,能被范将军提点所缺,是我荣幸,范将军勿要客气。”

范卓远也不再客气,直言道:“郭姑娘内力深厚广博,虽不及张道长精纯,却也各擅胜场,范某人习练外家,就不多做评判。

可武学方面,郭姑娘精通的上乘武学繁多,这本不是什么坏事。

但私以为,每种武学创立之初,都是创始人为自身条件而开发的,最适合的修炼对象也是创始人本身。

郭姑娘虽然掌握了这些武学精义,可始终难以攀升至最顶点,这或许只有一个台阶的高下,然而也正是这一个台阶,郭姑娘的武功就很难真正企及到巅峰。”

郭襄对范卓远的这番评价没有任何反感,非常谦虚的听了进去。

“我所习武功包含桃花岛、丐帮、全真教、少林派等等方面,年幼时又多受武林中的朋友前辈抬爱,因长辈面子,也愿意多授心得。

我也是贪多嚼不烂,只想尽自己的能力将各门武功融会贯通,如今已到信手拈来的境界。

但也止步于此多年,想要再有进步,却是举步维艰,总觉得不同武学之间,总有一道难以言述的屏障,很难真正令他们相互融合化为己用,不知这几日切磋下来,范将军有何可提示于我的?”

范卓远反问道:“二位觉得我的拳脚功夫怎么样?”

郭襄与张三丰对视一眼,郭襄歉意道:“只能说很适合范将军,但用于内家却又粗浅了一些。”

“不错!功夫不论高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郭姑娘练了这么多上乘武功,但能适合你的,究竟有几种?”

郭襄不由陷入沉思,回想起自己所练的种种武学,不禁惘然。

范卓远继续道:“如果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郭姑娘何不尝试彻底抛弃以往所学,创立一门属于自己的武功?

你练了这么多上乘功夫,抛开这些武学的技法不说,但武学的根本应该都有所理解。

而所谓武学,就是应对实战搏击而产生的一门技术,我不知其他人是如何评价郭姑娘的武学特点的。

但在范某看来,抛开那些繁多的武学技法后,我看到的郭姑娘,武学的本质是豪迈灵动,无迹可寻,柔中藏刚,不拘一格!

郭姑娘只要探究到自身的武学本质,必能从这无尽的上乘武学中寻找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武道,到了那时,郭姑娘必可称为一代宗师!”

范卓远一番话对郭襄影响极大,直接使她两年后终于顿悟出自身武道核心所在,创立了峨嵋派。

之后三人一同下山。在山下的一间无色庵内,郭襄寻求住持为其剃度,并换上一件僧袍,正式出家。

此事,张三丰再三劝说,但后来欲言又止,还是未能避免最终结果。

三人相互拜别后,张三丰返回了武当山,正式在此开宗立派。

而范卓远则带着易筋锻骨篇与武穆遗书重返江南,路途中观看易筋锻骨篇,发现对自己并无大用。

;/a>

但是系统却传来提示,童子功可融合易筋锻骨篇,增加修炼效率。

范卓远果断融合,童子功每副修炼图示都立刻有了变化,行功方式更加简便,自己修炼提升熟练度的速度加快一倍。

除此之外,如若生聚境圆满修成,进入凝罡境时,童子功将会有大改变。

如今范卓远生聚境有三万熟练度,总计需要二十万熟练度才能修成圆满。

光靠自己苦修的话,如今通过易筋锻骨篇已有了一倍提升效率,预计最起码也要一年左右才能修成。

返回江南后,先去临安家宅一见老母,此时范卓远已然恶名远扬,江湖上反倒没什么人敢来寻麻烦。

见家中平安,才来到庆元,继续组织军属出海事宜,同时大肆招募流民。

朝廷如今在两湖、江西、两广等地大肆强征百姓入伍,而蒙元打仗,士兵是要自己承担武器装备与粮食费用的。

包括民夫,也是自己承担粮食路费等等,由于是远征,粮食等物资自然不可能自己背着,因此只能折算成钱币交予军中长官。

而忽必烈任用色目人理财以来, 朝中向来**不堪,这类主管后勤物资的多为色目人,他们原本就看不起汉人,更看不起南人,再加上敛财无度。

对百姓民夫行种种敲诈勒索之事,因此往往征派一人,就会导致一家破产。

引起各地流民无算,范卓远两兄弟于是动用家中关系,尽量集中更多的流民前往庆元、广州以及QZ市舶司。

前前后后一直到不适合出海的六月,以经商和贩奴名义,总计移民超过十万。

再到台风季过后,不仅全部军属都能移民完毕,加上众多流民,总人口几乎可达二十万。

虽说放到日本而言算不上多,但足以形成区域性的人口优势,对于扭转日本本土风俗文化有着极佳作用。

况且以元廷对基层的管理能力,后续还可以持续进行移民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