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不臣 > 第二百五十三章、君民书

不臣 第二百五十三章、君民书

作者:梦在江湖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瑞雪兆丰年,祥瑞梨花散落盖地,整个齐郡城被覆盖了一层白色,屋檐瓦楞结出了冰棱,一颗颗水滴从倒挂冰锥底部坠落,在台阶上留下花的印记。

郑文弯腰捧起一把白如蝉翼的积雪,满脸堆笑道:“大雪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好兆头啊!”

望着家家户户门前扫雪的热闹场景,郑文心里美不胜收,经过长治久安,百姓有粮过冬了,这一点在他们洋溢的笑脸以及衣着上便能看出来,追忆起老爷子刚世袭罔替的好战远征,那时的街道上到处是忍饥挨饿的百姓,柳絮缝补的衣裳摸着厚软可挡不住寒冷北风的侵袭,多少人没有熬过严寒冬季,饿死街头。

小六子上前催促道:“爷,别忘了正事,人家许公子还在等着呢。”

郑文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这才想起来今个约了许南烛去洒楼吃洒,点了点头道:“那就走吧,别让人等着急了。”

小六子双手插袖跟在郑文身旁问道:“爷,昨夜听说了嘛,那秦子明被许公子砍去了一支手还..还丢进了茅厕。”

郑文微微点头,回道:“嗯,有所耳闻。”

小六子见主子并不在意,赶忙停下脚步拉着郑文,好言相劝道:“哎呦我的爷啊,这许公子就是个莽夫,你可得小心着点,别一句话说错了,到时候咱俩头颅都得搬家。”

郑文学着小六子双手插袖,抿着唇再度点了点头,笑骂道:“小六子啊,你今个一大早说了这么些弯弯绕绕就是在这等着爷呢吧?你想想最先传来的消息是不是那许南烛霸王硬上弓了苏花魁,可后来这消息怎么就没了呢?这样的人,你说是莽夫?目光短浅了吧。”

小六子蹙着眉想了想,实在是没闹明白这两件事怎么在主子眼里就成了一件事,难道霸王硬上弓苏花魁不算是为人不端正,当着这么多人斩去秦子明一支手不是愚蠢的行为?

横看竖看那许南烛都是一个纨绔子弟的标榜形象,若要说些个不同也只能说比一般富贵子弟的手段要狠辣一些。

小六子,叮嘱道:“爷,小心点准没错。”

郑文讪讪而笑,赞同道:“你这话说的没错,万事小心坏不了,尤其是你这张嘴!”

悬挂老酒馆招牌的酒楼,三楼雅间靠窗的位置,许南烛正注视着窗外瓢雪。

楚胖子则斜靠在椅子上仰头鼾声渐起。

欣赏雪景的许南烛被楚胖子的鼾声败坏了兴致,转身顺势一巴掌拍在桌上,惊醒过来的楚胖子迷迷糊糊的左顾右盼。

许南烛倒骑椅子眯眼笑道:“这一夜可发生了不少事情,听说齐郡城有几十户都被人杀了,这事你知道谁做的不?”

楚夜星嘿嘿一笑,没等殿下继续盘问索性一股脑托盘而出:“主公,这事是我吩咐下去做的,放心没留下把柄,那些个酒囊饭袋即便是彻查也查不到咱的头上。”

许南烛叹息一声,道:“少作孽!”

楚胖子反倒是不以为意,但脸上还是堆满了掐媚笑脸,连连点头。

郑文推门而入,楚胖子和小六子识趣的走出了雅间,顺势轻掩上了房门。

两人客套寒暄了一会,几杯酒水下肚倒也谈的融洽。@精华\/书阁·无错首发~~

许南烛亲自为郑文倒了一杯酒,轻笑道:“我很好奇,齐郡城内百姓为何人人面带笑容,要知道即便是京城也未曾见到如此场景。”

郑文先是一愣,随后倒也不藏着掖着,一语道破其中玄机:“离阳王朝疆域不输大秦帝国,但其驭民之术却是有史以来最狠,简单来说,这是一种人为的贫穷状态,老百姓每年收入是三十一两白银,这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每年就需要三十六两白银,而璃阳王朝将百姓一年的收入控制在三十三两白银左右,也就是说这些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老百姓,辛苦一年还要负债三两才能过活,正是负债的三两白银让所有人为了吃一口饭而。(本章未完!)

第二百五十三章、君民书

奔波,没有人可以停下来,同时思想也就被几两碎银给束缚,因为一但停下一家人都会忍饥挨饿,同情不公就会被抛在脑后。”

“我与老爷子上京面圣,坐船顺江而行,一伙看热闹的人压翻了一艘小船,许多人掉进了水里,虽然这一带有不少船只在行驶却没有一艘船前去救援水里挣扎的人,我劝说船夫开过去救人,却被船夫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船速太慢,即使赶过去也来不及,看似合情合理,但实际上船夫的思想却陷入了三十三两白银的穷困状态,一但手停,那么口就停,停船救人不说,一定能救起来,可救了人也没有半分好处,还要搭上功夫耽搁手头上挣钱的活计,为此很可能一家人都吃不上饭,也没人可怜他们饿肚子,最后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好几个人在水中挣扎,活活淹死了。”

“老百姓生活始终少三两银子,可知这三两银子在当下相当于一百斤粮食,正是因为少了这一百斤粮食,百姓锅里的饭始终不够吃,他们每天只能疲于奔命,在贫穷麻木短视和担惊受怕中度过余生,正是这区区三两银子便抽走了这些人的灵魂。”

“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老百姓能够笑的出来吗,我废除这些政策,开立新政,百姓家家有盼,碗里有肉,锅里有粮,他们能不笑?”

郑文的一番话让许南烛陷入了沉默,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些看似不合理却又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

瞧着若有所思的许南烛,郑文端起酒杯小酌一口,继续道:“这沙场上会死人,可官场也会死人,官吃不饱又怎会管民,民吃不饱又怎会捧官,官民不合就生乱,这可是大忌,不是读几本书觉得有道理了,就能搬得上台面,这其中可是有妙手文章,得其神韵,能施展出两三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一顿饭吃了整整一天,期间郑文说起官民治世之道的妙语连珠让许南烛感悟颇深,也正是这务实的言辞悄悄放下了两人心里的芥蒂。

谈论起当世奇书《君民书》,其中一段,“民弱则国强,国强则.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大概意思便是,百姓朴实,国家就强大,百姓放纵,国家就削弱,百姓懦弱就会规矩守法,相反,百姓放纵就会肆意妄为,民弱就会被役使,百姓不受控制就会变的强大,所以说采取强民政策来去除强民,国家就会削弱,采取弱民去除强民政策,国家就会强大。

对此郑文有着不同看法,他推翻了其言论,以仁爱治民,百姓就会亲爱自己的亲人,再以利益役使的推波助澜,百姓就会和君主同心协力,这样以来,读书人博取功名被君主纳贤重用,他们就会有责任和君主同心协力,吩咐下的事不但能够事半功倍还会让下属尽心竭力,一旦有了责任还能尽心竭力,那么一个王朝的政事就能取得丰硕成果。

想要以弱民除去强民,最好的方法便是制定铁律,法中有乾坤,既能保护弱民又能限制强民,不会让百姓太富,亦不会让百姓饿肚子,这样一碗水才能端平。

否则穷人变富裕,就会放纵,放纵就会产生蝨害这样的弊端,在没有战事时,应当让他们用粮食来换取官爵,每个人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种出自己的粮食换取金银,而金银能够让百姓的孩子读书博取功名,那么百姓就不会怠惰,百姓不怠惰,六中蝨害的东西就不会产生,所以国家富足,才能强上加强。

郑文的一番博天大论,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既道出了帝王将相无仁厚,又点破当下百姓所期所盼的富裕日子早已被人高高吊起,放在了触手可及的位置,但就是差几尺距离,让其看的见而摸不到。

直至两人起身离去,许南烛谦卑的朝着郑文鞠了一躬,道了句:“受教了!”

郑文双手搀扶起许南烛,心中对他更是另眼相看,拱手告别大步离去。@精华\/书阁·无错首发~~

直至小六子不解询问主子为什么要与许南烛说些话。(本章未完!)

第二百五十三章、君民书

时,郑文才直言不讳道:“无论是谁得了这天下,能够让百姓吃饱饭,有盼头,那就是圣贤明君,我今日所说的这番话,不光是为了试探这小子,还是为了幽州各郡县的百姓,人呐活一辈子,好不容易活出几个大道理还藏着掖着,这一点我最看不惯,当说就当做,趋避利害才是仁道。”

从未看到自家主子有这般开心的时候,小六子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索性不再问,屁颠屁颠跟在郑文身后打道回府。

酒楼门口驻足的许南烛看到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都说郑文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可今日这一番言论的醍醐灌顶,哪里是一位胸无点墨之人能够说出来的话语,字字点在其中却不得明,倘若天下交于他治理,定是一代圣贤明君。

只可惜这样的人却不能为己所用,颇为遗憾的许南烛长叹一声。

楚夜星瞧着惜才的殿下,心中早已乐开了花,能够有如此想法说明殿下成长了,至少知道在治世之道,武力并不能制衡一切,只有那些书本上的规则才能制衡人心。 无错更新@。

第二百五十三章、君民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