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不臣 > 第一卷:少年春衫薄 第一百二十六章、葬于北

春已深,春水遥荡着,岸边露出整齐如剪的青绿色的涨水痕迹。烟雾细雨中,草地一片凄迷,看不到尽头。东风吹来,将百花吹开,又将百花吹谢,桃花在这春风中感受着人间冷暖的渐变。

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辗碎了地上的泥土,微风将漫天细雨吹斜,拍打在车厢上,声如鼓鸣。

许南烛叹了口气,自角落摸出了个酒壶,可还未等畅饮便是被与之对坐的白毛风给夺了过去,他大口地喝着酒时,也大声的咳嗦起来,不停地咳嗦使得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种病态的嫣红,就仿佛地狱中的火焰,正焚烧着他的**与灵魂。

直至酒瓶再也倒不出一滴,白毛风这才意犹未尽随手抛了回去。

接过空酒壶的许南烛轻叹着摇了摇头,索性不与他一般见识。

紧挨着殿下而坐的南佳佳不知第几次噗嗤笑出了声,白毛风抬手摸了摸自己那亮红的嘴唇,似是不满的闷哼一声,微微侧身转了过去,他为江昆吸出毒血,那嘴唇就仿佛被数百只蜜蜂哲了般的红肿,更是连说话咬字都变得十分困难,想来这种情况得持续一段时间了。

与南佳佳愉悦心情相比,许南烛就显得有些心事重重,此番回幽州是要将周月舅妈的死讯带回去,他如何忍心将这个噩耗告诉姐姐杨月白呢?只是微微一想起,便不免悲绪攀满心头,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更何况舅妈是与他一同前往雁门关,自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北蟒一战,三十七万同袍血染沙场,这短短三年光景,许南烛失去了很多。姬如雪被黑齿元祐砍去了头颅,岳斌为救自己而被箭矢射成了刺猬,那一开口总是喜欢抿唇扯皮的老卒江阳也走了,坐守草堂的先生郭公将自己的一生都埋在了雁门关。

往来春风,不知何事起了烟霞,醉酒人家,夕阳已然夕下,琴瑟古筝扰了这方的神明,青灯古佛在给那人一个佛前忏悔的机会,窗外的雨散落了满地的碎花,一人走过,遗留了满街道的花香。

秋水长天,不长;红豆相思,不思;明明海棠依旧,何来风住尘香;明明野火春风,又何来雪满人间?

落雨朝朝暮暮,下尽人间疾苦,又回首,故人婉转流年处,轻思量,化江水波涛,往来应是落红满径,却锁门扉,无意雨落梨花,当有故人抱剑携此春风而来。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唯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

幽州城楼上的雪泥被春风消融,晚霞红似火,落日孤烟直。时间是一个让人措不及防的‘东西’,命中八尺难求一丈,人世间种种因果皆有相生,正如有光的地方便有影子相随,用一颗真挚的心去换一个未知的答案,代价则是耐受时间的煎熬。

一棵荒草何其渺小,即使掏心掏肺,最多最多,只能是把自己点着了,让别人暖一下手。

携带着暖意的微风拂过杨月白的耳边发,轻声呢喃:“但愿淤泥埋夏花,秋树早红叶,清茶当月饮,凉风扫旧凋。”

许心安叹息着道:“月白姐,自从南烛哥走后,你这三年来整日郁郁寡欢,人都憔悴了不少,要是南烛哥哥知晓你这样肯定会伤心的.....”

杨月白轻笑摇头,城墙上布满战痕,手指轻轻抚过似砂砾般磨手,透着淡淡的冬寒之意,“不知为何,近几日胸口总是跳动的厉害,寝食难安....或许只是我多虑了。”

许心安问道:“姐,你既然这么担心,为何不直接书信一封托与祈年将军一同送往,也好心安不是?”

杨月白轻叹一声并未回答,这三年来她何尝不想拖锦书一封询问弟弟是否平安顺利,可这一来一往需要时间等待,更担心弟弟会念家书而在沙场上分神受伤。

父亲杨山坚守定州城阻拦许南烛北上驰援雁门关,她这个做女儿的脸上怎会有光,如今幽州城内辱骂杨山之言不堪入耳,若非碍于身份摆在这,怕是连护卫王府的那些悍卒也要指着她鼻子叫骂几句了。

走下城楼的杨月白连连叹息,无奈与惆怅交织成一张大网似将她笼罩其中,“广陵王李傲自刎井州,临死前叮嘱亲信坟朝北而建,他没有阻拦叶子凡北上而是大开城门,你可知何原由?”

许心安微微蹙眉,沉思半响终是摇了摇头道:“呵呵..姐,恕弟弟我愚钝真猜不出来,但我知道广陵王李傲做得对,他无愧大将军之称。”

跟随杨月白读书写字也有些年头了,可这许心安总是静不下心来,他跟许南烛幼时一样总幻想着当那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大侠客。却不知侠骨本柔肠,清官也难断家务事的道理。

这偌大的天地人间就仿佛是盘棋局,最初开盘之人早已不知去向,可留在这棋盘之上对弈千年的人也寥寥无几,所剩还有几人呢?

纤细白皙的玉手戳了戳许心安的眉心,难得露出个欢喜笑脸,道:“开门是为了百姓将士,自刎是自愧于主公!”

李傲虽封广陵王但碍于是邓国皇子身份一直不讨人喜,春秋国战之中,巴山夜雨两国相争,楚王与巴国大战,给他带来了国破家亡的“厚礼”

巴山境内,离皇宫只剩下二十里路,二十里路啊,李傲就能手刃了灭他满门的巴国昏君,而那时全天下人坚信杨直要与西楚皇帝联手,然后将天下南北划江而治。为了提杨直说话,李傲带着旧部将领一共二十七人赶赴璃阳皇城,不惜以死提其表忠,若非杨直闻讯赶来,怕是连李傲也惨死其中。

而巴国皇室也趁此撤军之际连夜逃出了皇城,李傲想要寻仇便是犹如大海捞针,无踪迹可寻觅。

在广陵王李傲自刎时,曾留下一封信上递璃阳皇帝,上书所写:“开门是为了百姓将士,自刎是自愧于主公,我葬于北因我主在北。”

短短三句话,却道出了广陵王一生的赤胆忠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