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活在影视诸天 > 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海权的重要

活在影视诸天 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海权的重要

作者:半步武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1: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另一边一帮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漂洋过海来到太平洋南海区域的伊丽莎白以及一众黑珍珠号的船员终于到达了新加坡海域,如今的他们因为没有自己的大船一个个如同鬼魅一般只能偷偷摸摸的进入新加坡。

而曾云风在琉球岛海域一番折腾之后,他的船队从一艘变成了多艘,这个时候的他同样来到了新加坡,他到这里的目的其实跟黑珍珠号的船员是一致的,那就是取得邵峰手中的那个航海图。

在海上可能其他不一定是必须的,可对于航向必需的海图很重要的,有了这东西,很多地方曾云风都可以去。

如今的曾云风手里已经有了罗盘,接下来他需要的是另外一个知道世界秘密之地的东西,而恰好邵峰手中的航海图却刚好具备这样的功能。

同时曾云风也要验证一下,邵峰手中的航海图是否如曾云风心中所推断的那样。

那张航海图也许就有可能是明朝郑和留下了航海图,既然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神奇和诡异的事情,那么郑和当年能够下西洋,而且时间那么早,是不是意味着在郑和的手中也有着什么神奇的手段,同样那个航海图是不是同样有着奇妙的功能。

郑和当年下西洋的时候曾云风还见过他,只不过是在另外一个世界。

作为一个宦官郑和他的成就可以说已经到达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宦官都没能达到的位置,而且他下西洋的举动绝对是开拓型的。

只不过在后来宣德朝时,因为朱瞻基同志的退缩,将交趾丢了,导致整个中原地区的大航海时代间接结束。

之后的海上贸易大多数都是这些人零零散散的,再也没有形成大规模有官方组织性的贸易。

中原对世界的探索也一下子就慢了许多,其实按照曾云风的想法,如果在郑和大航海之后还能够继续对着南洋保持统治和威慑,以后那些地方说不定就会成为中原领土的一部分,就像当年的云贵之地一样。

只不过当时中原地区的皇帝朱瞻基同志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为在他老子的影响下,他觉得中原大地已经足够他治理了。

他对百姓采取的是仁治,其实就是很多士大夫不思进取的借口,他们希望对待自己的民众更和善,但是事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

人类只要不断发展,就会不断向自然获取资源,人口越来越多之后单单靠道德是根本满足不了这些民众的。

一块土地上原先有几个人,现在有几十上百人,这种数量级的转变终究会导致需求的暴增。

再加上这些个一个个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自命不凡的将相诸侯,他们想要享受更多奢侈的生活,就会不断的向自然进行攫取,也就造成了很多自然环境的退化。

自然环境当然也没有办法通过自我修复调节来进行生态的恢复,最后导致的就是土地肥力下降.

随着人口逐渐增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老百姓就算是世世代代劳作不息,但是最后的结果也基本相同。

一场巨大的变革最后基本都以暴力收场,不管是哪个王朝都会经历这样的时代变迁,不得不说中原所建立的这些皇权结构社会,大多数都没能逃离这样的樊笼和结局。

而如今在经过三个多月和郑夫人的接触之后,曾云风总算对现如今的中原土地地区有了一番基础的了解。

雍正皇帝如今立志革新,杀了很多人,中原大地却是在闭关锁国,虽然外贸也有,但并不是那么昌盛。

真正外贸昌盛时期估计要等到乾隆,可是这种情况也有着很多很多的局限性。

随着康熙年间过去,整个国家的大战已经慢慢结束,雍正皇帝开始实行内治,但是对于火器的研发却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更别说海船了。

不过曾云风有一点却是可以高兴的,那就是日后乾隆即使登基之后依然会面临大小和卓叛乱以及准格尔汗国的威胁,军事战争是避免不了的,总不至于马放南山。

当然这都是陆地之上的威胁,在有着大量骑兵的大清国,他们在陆地上的威胁并不是那么强烈,可是在海上的威胁他们却又毫不在意。

在目前东印度公司、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纷纷在海上进行开拓疆域的时候,可如今的中原大地之上却是大家相安无事,准备共度余生,根本没有太多的危机感。

更是对即将到来的一场海权的斗争没有丝毫的警惕。

最起码在曾云风攻略琉球的这一段时间,便是如此,琉球政权都被倭国渗透跟个筛子一样,中原王朝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曾云风第一个取的就是奄美大岛,切断琉球和倭国的联系,而奄美大岛本来是琉球王国的一个小岛屿,且是靠近倭国九州岛区域的一个小岛,而这个岛早就被倭国所占领。

琉球王国没有胆子向倭国讨回这个地方,只能被倭国萨摩藩所占,而如今琉球岛上的中山、山南、山北几个区域的政权同样是被倭国人渗透,这也是为什么曾云风决定要从这个地方开始的原因。

琉球群岛几乎遏制了整个中原大陆向太平洋进军的一个关口,日后倭国吞并了琉球以及那个巨大的岛屿之后,几乎形成了一个对中原大陆的封锁,也就是后世的第一岛链。

倭国在这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谋划而中原土地,而中原土地上的人却是在享受歌舞升平,赞叹天朝上国,对着危机装聋作哑。

更不会对此有所警觉,说起来令曾云风非常的失望,这些文人骨头早就软掉了,短时间是立不起来了。

中原土地上的大清国如今对于陆地之上的领土比较看重,可是对于海上的疆域却并不太在意。

曾云风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想到了后世那些大清国的子孙,他们早已经忘记了他们祖先给他们留下的基业是多么重要,一块又一块像割猪肉一样把这些地方全部都割了出去,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便是因为海权丧失。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状况是这个国家建立了水师却也并不是因为想要守护他所有的海疆,而是他们要守卫京师门户,保护皇家,说起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海军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如何守卫京师,这些人对于海权的认识完全掉在地上,也难怪后来被多个国家联手瓜分,让中原土地再次沦入异族手中。

想到这里,曾云风又有些释然了,本来现在统御这块土地的就是异族,能指望他们有多大的见识。

曾云风看着远处的平静的海面,心中生出诸多感慨。

如此富饶的一片海疆,居然只是用来产些珊瑚珍珠一类的东西,其他的居然没人在乎,何其可笑!

求推荐收藏打赏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