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我在武侠跑龙套 > 第224章 宰辅私心

我在武侠跑龙套 第224章 宰辅私心

作者:昨日即过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程朝着皇帝叩首说:“陛下。微臣刚刚就说不可让公主来此处。公主本就已经是愁绪伤怀,眼看着这些天稍稍好点,却又被带来此处,平白惹得殿下悲恸。如此只怕会坏了公主的身子。”

说完,又连续叩首。

皇帝略一沉吟,说:“先将公主带回去罢。”

公主却不肯走,只哭着说:“父皇,你要让他们害我老师。我母妃已经没有了,现在连老师也不留给我……”渐渐话语被哭声所掩盖,再也说不下去了。

陈程直起身子,柔声说:“殿下。你认为我有罪吗?”

赵禔摇头说:“当然没有……”

陈程又说:“既然我没有罪。以陛下的聪颖睿断,一定可以还我清白的。殿下,你先回去吧,此间事了,我改日再来看你。”

皇帝闻言,也是微微感叹。陈程对公主多半是别有用心,可公主对陈程颇为信赖。真要是杀了陈程,未免会让公主难过。

更何况陈程现在将侮辱赵构的嫌疑已经推掉了,就凭侮辱孔圣人一事,对他施以宫刑,让他当一个延福宫小太监,也算是善待了他。

皇帝还是一个心软之人。

陈程此刻心里却是有些难受的。赵禥想要图谋他,他怎么会察觉不到。之前赵禥来延福宫偷听,瞒得过别人,又怎么会瞒得过陈程的耳朵。

所以这不是赵禥在监听他,分明是他主动抛下诱饵,请君入瓮。关于高宗和元帅的话题,并不是赵禔凭空想出来的,本就是他潜移默化的结果。说白了,是他利用赵禔设下陷阱。

因为他知道,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他要让以后丁党不能用同样的招数对付他。

只是很显然,赵禔并不是他的提线木偶。她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构想来演这一出戏。她很聪明,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所以她主动出击,以她帝国公主的身份主动替他开火。

赵禔的诛心之语,不是陈程教她的。这是她在替陈程扫清障碍。后面赵禔的悲恸只怕也是一半一半。一半是真的为他担心,一半是想尽办法利用自己的身份替陈程减轻罪责。

所以他必须把赵禔送走。他当初把赵禔牵扯进来已经是无奈之举,他怎么还能坐视赵禔替他上阵厮杀。他需要让赵禔走了,彻底抽离这件事。

这不该是赵禔的战地,而是他自己的疆场。

要战,就由他自己来就好了!

这一战,本就是他替对方设好的陷阱!

等到赵禔离开,陈程散去关切的眼神,声音平静地说:“诸位宰执,可知道西湖武校是做什么的?”

众人俱是踌躇,不敢轻易回答,落入他的圈套之中。

陈程本也没有指望他们回答的意思,便自己答了出来:“西湖武校,是下官依照贾国公的决策,建立的一所教育天下江湖中人效忠朝廷效忠陛下的学校。

“里面教的都是武林人士,不是清白人家,也不是秀才举人。

“这些人都是不读书的。来武校之前甚至大字不识一个。当初为了录取其中稍稍明点事理之辈,下官亲自出题组织了一场笔试。

“笔试的内容,胡待制是见过的。不若由胡待制跟大家说说吧。”

胡大昌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便将当日所见都说了一遍。这些能考上进士的佼佼者大多不说过目不忘,也是记忆超群。过去了十日,他依然记得分毫不差。

众人只听第一题就是靠旗帜可能有多高,都觉得荒谬,后面越听越觉得武校录取之人实在不堪,不由暗中鄙夷。

等到胡大昌说完,陈程才说:“各位宰执,这就是西湖武校的学生。你们觉得他们真能学会圣人之言,学会圣人之道吗?”

众人沉默一阵,陈大方说:“话虽如此。圣人有言有教无类,这并不是你侮辱圣人的理由。”大家闻言连连点头,自然是都觉得极有道理。

陈程赧然一笑:“陈舍人,你说有教无类。话虽如此,可我自己都是粗人一个,如何能教好这些江湖人圣人之道呢?我连圣人讲了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清楚。天下像我这样的粗人千千万,总不能因为我不学无术,就要诛杀我吧。”

他说他不懂圣人之道,是个粗人。场上诸人没几个相信的。虽然也都觉得他学识必定不高,但就凭刚刚的谈吐,有理有据有节的辩驳,绝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盲。

不过现在这群一甲进士出身的宰执,哪个肯说一句,这个他们眼中不入流的武夫读过书呢?只能都闭口不言,等待他的下文。

陈程又说:“更何况,我刚才说过了,这些人都是江湖草莽。他们本来就不该学圣人之道。”

此言一出,众人觉得怪怪的。既觉得不妥,又觉得合该如此。一群江湖人还想向着文人看齐么?只是谁也不便于赞同罢了。

陈程继续说:“陛下。我听说文武殊途。武将嘛,只要不怕死,哪怕不算名将,也至少算一条好汉。武人不需要经天纬地,也不需要指点江山。尤其是这些出身低微,却又来历不够清白的草莽。

“决不能让他们学习圣人之道,不可以让他们进入朝堂,影响天下大势。甚至不可以让他们以后,有机会以文名开宗立派,传授学问。

“他们只需要学宋国的律法,不以武犯禁;学习精忠报国,像苏定方元帅一样国事当先,舍生忘死。那么就足够了。

“最好是能再把这些于国家社稷没有半点作用的江湖游侠,教育得让他们从军,去与鞑子拼个死活。无论他们是死是活,对我宋国的江山社稷才是好事。

“所以,我要让他们只学会听从朝廷的指令就可以了。

“至于圣人之道,他们不配学。当然了,对于这些草莽,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粗人,大道理是讲不出来的,只好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圣人之道他们学不得。

“比如讲到衍圣公一家的丑陋行径,自然是一箭三雕。

“既让他们觉得他们不该学圣人之道,也让他们知道绝不可卖国求荣,最后还可以让他们自得一番,觉得武人有大用,这样才能把他们骗上前线战场。

“当然了,若是微臣一点私心都没有。微臣其实还是有一点的。”

话说到这里,众人都不觉被他说动,觉得他这话对文官们没有半分害处,反而是大大有利。也就没有人再急着申斥他了。

皇帝闻言,则是略显疑惑地应了一声:“哦?”自然是希望他赶紧交代自己的私心。

陈程又叩首说:“大约在场许多人知道,微臣的老师这是贾国公。”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看了一眼贾似道,心中猜测着陈程接下来会说什么。

陈程说:“在我心中自然是羡慕贾国公这样的文采风流。只是我有自知之明,知道我这辈子是没有指望了。

“便希望奋斗一辈子,让我儿子以后有机会高中进士,成为清贵的文官。我是这么想,江湖上只怕也有不少人这么想。

“我……想告诫他们。他们不配,只有书香门第才有资格。最差也是我这样有文脉传递的人才行。”

“此言不错。”马守疆不禁脱口而出。说完以后,他立刻知道自己失言,看到众人看着他的古怪眼神,缓缓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难怪马守疆会失言。因为陈程的话,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文官与武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官不能直接传承。武将若是封了公侯,可以传给儿子。可哪怕是宰辅,儿子也得考上进士才可能继承政治财富。

所以文官巴不得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考科举。若是让江湖人这群泥腿子也来横插一脚。一二十年看不出来。三五十年后,谁才考得上,这可不一定了。

比如北宋之初的进士多为官宦名家,现在的进士里贫家子可不少。

陈程的私心,就是他们的私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