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951、汉陵王刘振汉

人生流浪 951、汉陵王刘振汉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951、汉陵王刘振汉

汉陵王刘振汉(华山武林大会上击败唐陵王唐立中)所辖汉陵,按大小时间排列——1、长陵(在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公里。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惠帝元年,即公元前195年葬此。现陵冢长180米,宽175米,高80米,呈长方形夯土堆。周匝并有夯筑的土城,四面阙门痕迹,沿可辩识。陵址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之若山丘隆起,特别雄伟。长陵偏西为吕后冢,再西为惠帝刘盈安陵,长陵东侧为景帝刘启阳陵。还有许多贵族,也在附近埋葬,因而东西两旁长达20公里内,土冢累累。故俗语有:“三原桥(龙桥),泾阳塔(崇文塔),不抵咸阳的冢圪塔。”极言墓冢之多。)

2、安陵(汉惠帝刘盈)

3、霸陵(汉墓黄肠题凑的墓葬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约10公里的白鹿原。原上有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薄太后墓(原魏豹之姬,为刘邦打败魏豹所收)、滕公冢(灌婴墓)。据《关中胜迹图志》载:“自蓝田界,至浐水川,尽东西一十五里,南接终南,北至霸川,尽南北四十里。”《三秦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此,以是得名。”白鹿原又称霸陵、霸上、霸头。《史记·王剪列传》载:王剪伐荆,秦始皇送至霸上;刘邦西入咸阳,还军霸上。均指此。此墓在2006年被盗过,后经西安警方文物稽查大队追剿回六个即将要被美国拍卖的陶俑。)

灞桥,一作霸桥。如今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约10公里,横跨在灞水之上。这灞桥,是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古桥。早在春秋初年秦穆公时,与东方诸侯争雄,改滋水为灞水,就修筑了要桥梁。《史记·王剪列传》载:王剪伐荆,“始皇送至灞上。”《汉书·高帝纪》汉元年“沛公至霸上。” 这两处所说的“灞上”,即指“灞桥之上”,即霸桥,也即**桥。这灞桥,就是长安向东方出入的要道。隋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又在秦汉桥南里许修了南桥,后经历代重修,就是现在的灞桥。据说这灞桥共有12个桥洞、400多个桥柱。

唐人送客多到灞桥,折柳赠别,至此黯然,故又名**桥。有诗曰:“唐人送客**桥,折柳一别意难熬。”由此可见,这灞桥自古以来就已成为送君送别之所,其上已满载了历代文人、侠客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每当春夏之交,翠柳低垂,随风摇曳,水花飞溅,冬则雪霁风寒,沙明石露,故有“灞柳风雪”之称,名列关中八景之一。1936年12月份,西安事变前夕,这里还发生了著名的“灞桥挡良”事件。这一事件就是一些爱国的学生及志士仁人在此桥之上挡住张学良将军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游行示威运动。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集会、结社、出版、游行、示威的自由!”

4、阳陵(汉景帝刘启)

5、茂陵(在陕西省兴平县城东15公里。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为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该地西汉时为槐里县的茂乡,故名。始建于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39年,历时五十三年,耗资巨大,以全国每年赋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修建陵园。建筑非常宏伟,墓内殉葬品也极为豪华丰厚。《汉书·贡禹传》载:“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武帝身穿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读的杂经三十余卷,盛入金箱,也一并埋入。茂陵封土,全用夯土打筑,形似覆斗,庄严稳重。今实测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长35.5米,底部东西长231米,南北长234米,与《汉书》《新唐书》记载基本一致。陵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414.87米,墙基宽5.8米,与《关中记》载:“茂陵周回三里”基本相符。垣墙原有阙门,除南门已毁外,其他三门尚宛然可见。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作为汉武帝刘彻茂陵的陪葬墓之一,在茂陵东500米处。霍去病十八岁随其舅父卫青出征匈奴,勇猛无比,曾先后六次出击,打通河西走廊与西域之间的交通。元狩六年,即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病死军中,年仅二十四岁。)

6、平陵(汉昭帝刘弗陵)

7、杜陵(在陕西省长安县的东伍村北。是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原为秦代设置的杜县。汉元康元年,即公元前65年,春,在杜原上营建陵墓,遂改杜县为杜陵。墓形如覆斗,顶部平整,四棱角斜线分明,高约30米,每边长约120米。其南侧有清代祭祀碑石十余块,多因风雨剥蚀,字迹不清,唯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作《续资治通鉴》220卷)立“汉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唐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即描述此陵。)

8、少陵(在陕西省长安县司马村东。是汉宣帝许后的墓地。北距宣帝杜陵9公里,因为规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故自唐以来,被称为少陵,古代少、小二字同义。许后死于宣帝本始三年,即公元前71年,封土堆现高25米,东西90米,南北85米。唐代诗人杜甫就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他的远祖杜预是长安人,所以他便取号少陵、杜陵布衣;少陵、杜陵野老;少陵、杜陵野客等。)

9、渭陵(汉元帝刘奭)

10、延陵(汉成帝刘骜)

11、义陵(汉哀帝刘欣)

12、康陵(汉平帝刘瞰)

13、光武陵(亦称刘秀坟。在河南省洛阳北面孟津县铁谢村附近。南依邙山,北濒黄河。陵墓为高大的土神冢,周长1400米,高20米,古柏千余株,苍劲挺拔,阴郁幽静。光武殿前有高大古柏二十八棵,传为汉光武帝的二十八位大臣所栽。陵前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石碑一通,上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后57年在世,为东汉开国皇帝,定都洛阳,在位三十二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