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932、烟花三月下扬州

人生流浪 932、烟花三月下扬州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932、烟花三月下扬州

话至此处,咱们再书归正传。建昌宫使陈田中此次前来郑州会见黄金殿,其实他是奉大梁皇帝朱温之密令前来请黄金殿出山,并且由李小龙和李小虎兄弟俩配合,前往江南追查苏州发生的“天一惨案”。当然,黄金殿奉旨领命,异日便和李小龙兄弟俩秘密前往江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大唐诗人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已把我们从武昌带到“淮南江北”最繁华的扬州都会。想当年,英国公徐敬业在此起兵反叛武则天,“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在此起草了讨伐武则天的战斗檄文,结果兵败被杀。英雄就是英雄,莫以所败论英雄。英雄已去,名流千古,名扬天下,而扬城都会,更是繁华依旧。

扬州,又名广陵。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稽康在临死之际抚琴而作的一首千古绝响《广陵散》,曲中所赞美的正是这令人心旷神迷的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个饱含诗情画意、“暖风曛得游人醉”的地方。如今阳春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实乃“烟花”之状。但是,她给人的感觉已不是一片绿地、一朵鲜花,而是看不尽、望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暮春的时节,繁华美景,千古佳丽句,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让我们随着这故事中的人物去领悟一下这“扬州一梦”。

值得庆幸的是,扬州在经历了短暂的发展怪圈后,很快意识到生态平衡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市委、市政府大手笔狠抓了生态环境建设。没几年时间,扬州变得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大地更绿了。一大批老的水景得以恢复重建,一批新的水景如北城河、邗沟河、漕河、新城河等水岸风光得以创建。全市构画出“四面琼花三面柳,一城烟花半城湖”的画面。进入市区,街步千枝柳,霞映两重天。骨格清奇苍劲依然的柳树银杏、飘逸婀娜随风起舞的轻枝瘦叶,与蜿蜒碾转的河湖水光相互辉映,将整个扬州城装扮成一座大的园林、浓缩成自然的盆景。更想不到的事,扬州在完整地保持并扩大了瘦西湖风格、面积的基础上,又在西部开挖了人工湖。两湖相异、各有所长。一胖一瘦、一旷一秀,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人工湖大桥穿越时空将两湖对接,使得古代瘦西湖与现代人工湖瞬间穿越千年时光。经过整治、疏通的二道河、古运河、小秦淮河、漕运河就向人体的经络脉搏,遍布全市,畅通、活络了扬州的精神风貌。

早晨起,迎着朝阳、踏着晨露;黄昏后,披着霞光、沐浴斜阳,市民们漫步在小河边,静坐在小桥下,聆听着城市跳动的心声,倾听小河诉说的故事。徜徉于大自然特别恩赐扬州市民的这一片绿色的大地上,盛赞之情禁不住从心中涌出,就如站在大自然时空之立交叉桥上,常有一种跨越了时间隧道的欢愉。看到扬州近年的巨大变化,不由得惊叹造化之神工、雕琢之精细:蓝蓝的天、清清的地、绿绿的草、淡淡的鱼;自由天领,荒情野趣,关关鸟语,卿卿虫鸣;那飒飒松风,五光十色,迷离扑塑,令人忘情。绚丽多姿的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忘返流连,体会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 开春,游瘦西湖,下公共汽车,过大虹桥,整个瘦西湖即跃入眼帘。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去绿生波。春日的瘦西湖,桃报红靥、柳报春回。碧波荡漾,游人如织。一下子就感觉春天簇拥而来,挡也挡不住。那曲折逶迤的湖面,飘拂潇洒的扬柳,以及阳光下,湖面上升腾的那一抹如梦如幻的轻烟似一袭轻纱,将瘦西湖罩得十分迷人、十分幽丽。在柳絮飘舞、轻盈如雪的湖中,体会那淡淡金山小小舟,清清湖水钓鱼钩的诗情画意。与家人、与友人,伤几回人生往事,趣几句雅士名流。躲却凡尘俗事,养息疲惫身体,自得其乐。而那些具有现代意识、喜欢追求新奇的年轻人,则可以三、五朋友结伴,到人工湖,感受大自然的另一种造化神奇,驾一摩托艇,飞驶电掣,享受另一种刺激。

两千五百年悠悠岁月,不尽长江、淮河、运河,水浸滋润,“君家旧淮水,水上到扬州”。“青春花开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著名诗句,都绝妙地描绘出扬州不同历史时期水上的秀丽风光,以及扬州水与经济、水与环境、水与美女、水与文化的关系。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的水不仅造就了扬州经济的繁华、文化的鼎盛,还造就了历代难以一律,惊艳绝世的“扬州美女和美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闲静似娇花照水;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就是文人笔下由扬州水滋润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美女。而曹雪芹关于男人是泥而女人是水的名句,也是受到水对扬州的影响而触发的又一灵感。

扬州枕淮水,踏长江,抱运河,城里城外,水网纵横,素有水上都会之誉称。而今,这一切均得以再现。你若不信,可高空俯瞰,不由得让你感叹如今扬州无处不碧波、无处不春风,从州界多水,水扬波的意境中感受着扬州市名的由来。扬州的水浇灌得全城一片青翠、郁郁葱葱。绿水环环逶迤绕城,林荫道道凉爽宜人。还有那一湾瘦西湖,一城轻杨柳,以及那香气四溢的芍药、琼花,无不揽尽天下精灵毓秀。

随(隋)炀帝沉缅女色为世人所知并深以为耻,然而,随炀帝精诗文善歌舞却鲜为人知。继位前杨广任扬州太守,对扬州有特殊的感觉;继位后,对扬州仍眷念不已。开运河,兴漕运,虽不仁却建不世之功。要不然,随炀帝死于扬州,扬州人对他还是宽容了,葬于雷公塘,虽是土掩,然香火至今不绝。史传,随(隋)炀帝杨广是站着被宇文化及下令勒死于扬州宫中,死得倒还是很坚强不屈的。

一条大运河,流淌出无数诗词歌赋,见证了古城多少盛衰荣辱。扬州文化底蕴极深,而水文化又是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要写扬州的水,是要鼓足十二分勇气的。因此,只能粗略地说说对水的感受而不敢涉及水文化的范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