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909、江南出才子

人生流浪 909、江南出才子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909、江南出才子

常熟兴福禅寺和虞山。兴福禅寺位于虞山脚下,距常熟市区约1公里,寺庙已有1500年历史,大门楹联是清朝同治和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书写的“山中藏古寺,门外尽劳人”。据导游介绍,兴福禅寺取名于寺里大雄宝殿内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左看是一个繁体的“兴”字,右看是一个繁体的“福”字。寺庙倚山而建,是比较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所以寺庙显得精雅而小巧。寺的东西两边各有小池、假山和亭榭。东池畔设有茶室一间,茶室门前的斗坪一侧,六七个中老年茶客晒着冬日阳光围坐长几,嗑着瓜籽品着香茗,谈笑风生,很是惬意。“有古迹必有题咏”(余秋雨先生《白发苏州》语),紧贴茶室就立有一块碑刻,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的真迹。碑刻书的是唐朝诗人钱起造访兴福禅寺后写的一首诗: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饮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唯闻钟罄音

唐代诗人常建曾作《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一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宋代著名书法家米南宫手书此诗,后为清代襄阳郡守言如泗所得,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勒石,并在寺内立碑,建立碑亭。看来,这首诗到底是钱起所作,还是常建所作,还有待专家作出鉴定。

然而,米芾并没有按照钱起的原诗书写,而是根据自己在兴福禅寺的领悟给钱起的诗改了五处。这五处是“初日照高林”改成了“初日明高林”,米芾认为既是初日,寺里必定先明亮后才得以照晒到阳光。“曲径通幽处”改为“竹径通幽处”,原来钱起写的“曲径通幽处 ”在兴福禅寺玉佛楼后面山上,那儿长有一丛丛的观音竹。 据说成语“曲径通幽”最早出自于钱起的这首诗。还有三处是“万籁此俱寂”的“俱”改为“都”,“唯闻钟罄音”的“唯”改为“但”,“闻”改为“欤”。米芾这么一改,或许更增添了人们造访兴福禅寺的兴趣。因为有些人“与其说寻景,不如说是寻诗”(余秋雨《文化苦旅》)。

兴福禅寺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天王殿后一座建筑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然后才是“大雄宝殿”,而传统的寺庙建筑排列则是按照“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顺序。兴福禅寺的这种排列在国内寺庙里比较少见。

离开兴福禅寺,驱车来到虞山顶。“十里青山半入城”,虞山是常熟城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里盛产黄石和绿茶。虞山黄石所建假山略显粗拙,不象湖石所建假山“皱、瘦、透”灵巧。在常熟古园林建筑中,正是这种粗拙和灵巧形成鲜明对照、相映生辉而同时受到人们喜爱。清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蒋溥之子、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建的江南名园---燕园(初名“蒋园”)既有湖石假山,又有黄石假山。此园“五芝堂”前假山就是“以虞山为蓝本,采用虞山黄石,用环桥法将大小黄石钩搭而成 ,既险要又牢固”(袁学汉龚建毅著《苏州园林》)。著名文学家曾朴构思、完成长篇小说《孽海花》等著作时所居“曾园”的“琼玉楼”就与取名“小有天”的黄石假山毗连。“曾园”南庭院中也还有取名“妙有”的湖石假山。在苏州名园中,“藕园”更因庭院中黄石假山浑厚雄壮的气势而别具风格(《苏州园林》)。

虞山顶上有一座剑阁。据说剑阁在明朝末年就有,后毁坏了。现存的是1989年在原来遗址上重新修建的。从剑阁沿着陡峭的石阶下到100米处,可看到山峰裂成两半的“剑门”。相传,春秋末年,吴国著名工匠干将、莫邪夫妇采集“五山之铁精”、“**之金英”炼成锋利的雌雄宝剑。干将将被后人称作“莫邪剑”的雌剑献给了吴王阖闾,吴王在此试“莫邪剑”是否锋利将山峰劈成两半而形成剑门。这个故事和苏州虎丘“吴王试剑石”故事版本一样,只是地点不同。故事的真实性当然并不重要,毕竟虞山上剑阁和剑门的来历能给人们平添不少乐趣,使外地的游客因为它而对常熟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说你。

南下万里长江百里之遥,千顷尚湖东北畔,“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西北走向至南东”。这座依湖而立的青山,便是为纪念周太王次子虞仲而改称虞山的乌目山。时至今日,这虞山已座落在江苏苏州市常熟县市西北。此山高约200余米,长约9公里(Km)。由西至东,形如卧牛,南临尚湖,东端伸入城中,旧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南山以岩石为胜,有剑门奇石、宝岩、石梅等。北山以山涧著名,有秦坡、桃源等。山上还有小云栖寺、兴福寺、维摩寺及言子墓、仲雍墓、赵王坟、黄公望墓、翁同和墓、曾孟朴墓、瞿景淳墓,柳如是墓、钱谦益墓(明末清初,钱谦益与柳如是之间存在着一段凄美的传奇爱情故事。其后他们俩的墓在虞山南麓遥遥相对,远远相望,至死未得相聚合为一墓。)、王铁墓、王石谷墓、读书台、辛峰亭、珠联洞等文物名胜古迹。山中苍松翠竹,清涧奇石,风景秀丽迷人,为江南名山之一。“江南出才子,山中多隐士”,很快你就会亲身体会到,此话果如其然哉!

言子墓,在虞山东麓。言子(前506~?)名偃,字子游,常熟人。为孔夫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擅长文学和礼乐,开创南方文化,故又称之为“南方夫子”。其墓依山建造,由下至上用石阶连接。墓前为石牌坊,横额上刻“言子墓道”,坊门内影蛾池上跨石拱桥一座,名文学桥。过桥第二道石牌坊,正面横额是清乾隆帝所书“道启东南”。沿石阶而上,至半山亭,亭悬康熙帝书“文开吴会”额。西侧各有石亭一座,亭内均立有御祭文碑。再往上即坟冢,围以石圹,前有墓碑,上刻“先贤子游言公墓”,明末重立。

仲雍墓,在虞山东麓。仲雍又称虞仲、吴仲,是周太王次子。因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与兄泰伯同避江南,泰伯成为当地君长。泰伯死后,由他继位。仲雍死后葬常熟的乌目山。吴人为纪念虞仲,便把乌目山改称为虞山。其墓依山而造,墓门在北门大街,正面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背面刻“清权坊”。坊旁稍后即清权祠。墓前有四块墓碑,为明清时补立,正中一块为明崇祯巡按御史路振飞所立,上刻“商逸民虞仲之墓”。为虞山最早的古迹之一。

小云栖寺,一名白云栖禅院,又名松泉寺。在虞山西麓。建于清康熙年间。寺内原有望湖楼。寺后有一山洞,深丈余,左面有石崖覆盖如屋,右面泉水从石坎中溢出,汇成池沼,碧水盈盈,清澈见底。泉水甘洌,故称洌泉,又名露珠泉,石壁上嵌有“天下名泉”、“露珠泉”两碑。洞顶出口处有百年怪树一株,横卧地面,形如醉汉跌石;又有古藤一枝,为明代所植,围粗一抱,分为数枝,曲结盘缠,攀援数十丈;洞顶均为青藤覆盖,景状蔚为奇观。

齐梁兴福寺,在虞山北麓。初名大慈寺,南朝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大修时,在大雄宝殿内发现一块隆起的大石,左看象“兴”字,右看象“福”字,故改名兴福寺。又因寺居破龙涧下,相传龙斗破山而去,又名破山寺。寺前原有唐、宋经幢各一,现仅存唐幢。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殿和藏经楼等,都是明、清两代重建。唐代诗人常建曾作《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一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宋代著名书法家米南宫手书此诗,后为清代襄阳郡守言如泗所得,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勒石,并在寺内立碑,建立碑亭。此处还有空心潭、空心亭、救虎阁、君子泉、破龙涧、罗汉桥等名胜古迹。不愧为江南著名风景区之一。

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在虞山东南麓书台公园内。是一座明代补建的方亭,传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年)读书处。萧统是文学家,曾编成《文选》三十卷,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亭内正壁嵌有三块碑石,当中一块草书“读书台”三字,为清觉罗雅尔哈善所书;右边一块是明嘉靖十五年(1536)邓韦撰文,上半部刻萧统像,下半部刻铭序;左边一块是“重建昭明读书台亭记”,也是明代遗物。只是可惜,一代才子萧统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便离开人世,未能由太子之位登上皇帝宝座!同样是一名乱世之中的英魂!其中的故事,一定是非常的曲折迷离而且鲜为人知!但又如何?

秦坡飞瀑,在虞山北。秦坡涧(又称“沉坡涧”)以乱石如云、飞瀑激泻而成为虞山胜景之一。涧身由山顶至山麓,长达数丈,声如沉雷。涧顶上两峰对峙,巨崖如云,一条瀑布从崖壁挂下,呈现出千姿百态:时而被棱石割裂,如无数银柱,时而又撞向石壁,似珍珠散撒;有一个石潭状如大锅,锅底半悬在石壁外,无数水柱从锅下注出,可称是自然奇观壮景!涧中部有一石桌形巨石,把秦坡涧的瀑布拦腰斩断,而巨石旁更有累累奇石,瀑布就在层层叠叠(迭迭)的石崖中跌宕而下。明代诗人倪钜有诗云:“雨后秦坡水,势若天潢注,非风亦飞雷,摇动山中树。”此景奇伟壮观,从这首“才子佳句”里可见一斑。

王石谷墓,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县市西门外二条桥(程家桥)西。墓前碑石刻“清画圣王石谷先生墓”,由翁同和题字。墓后碑石刻“石谷公之墓”,为王石谷曾孙王玖所题。石谷,常熟人,号耕烟散人,又号乌目山人,晚称清晖主人。善画山水,时称画圣。康熙时曾经绘《南巡图》及《长江万里图》,为清代杰出的艺术作品。可见,王石谷先生不愧为一代江南著名才子,可比明朝苏州的著名画家才子唐寅·唐伯虎。

黄公望墓,在虞山小云栖寺东南。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善画山水,与王蒙、倪瓒、吴镇同为元代四大画家。其墓碑上刻“元高士黄一峰公之墓”。

这便是虞山的大概景状。站在山巅,遥望青山绿树、林舍点点、湖水荡漾,“望虞河”如一条玉带由东北伸向西南,真是心旷神怡、唯我独尊!常熟虞山山寨主虞姬臼,虽说是一山之主,但他已是一位寄情山水的仙人罢了。

如果大侠有空有幸的话,可以去虞山去走一走、看一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