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841、唐蕃双方战俘

人生流浪 841、唐蕃双方战俘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841、唐蕃双方战俘

至于唐蕃双方战俘的情况,相比之下,被俘吐蕃人为数较少,境遇也稍好一些。他们除极个别被处死以外,大多被流放到江南地区。战争末期,朝廷依其志愿,或留居内地,或给资遣回。这种优待俘虏的情况,与唐代的施政有关,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吐蕃使者论矩立藏等使唐,正值双方反目,臣下有诛杀吐蕃使者之议,唐宪宗断然予以否决,并明辨其是非,谓:“其国失信,其使何罪?”仍予放还。唐宪宗此举,真乃明智之举者也乎哉!

唐诗中对蕃囚寄予同情者很多,韩愈还将自己因上书奏事被谪贬到潮州的身世,与蕃囚的命运联系起来,写下了《武关西逢配流吐蕃》一诗,“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至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然而,被俘唐人的境遇却要差一些。787年,吐蕃率羌、浑诸部掠劫汧阳、吴山、华亭男女万人,携裹出塞,让他们东向辞国,“众恸哭,投堑谷死者千数。”这些被劫百姓,“既已面缚,各以一木自领至趾约于身,以毛绳三束之,又以毛绳连其发而牵之。夜皆踣于地,以发绳各系一橛,又以毛剡(毡)都覆之,守卫者卧其上,以防其亡逸也。”他们被掳到吐蕃后,有技艺的被分作工匠,有文化的则也有受优待的机会,而普通平民只有役作奴隶的份了。

至于平凉会盟被劫持的唐朝使臣,如崔汉衡、吕温等,至吐蕃后,或遁迹于佛门,或老死于雪域。8世纪初,唐蕃和好,方始返回。当皇帝嘉奖没蕃使者时,有些人却不仅未获此殊荣,反倒再入唐朝囚室之中!这则更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苍天在上,你说到哪里去讲理去?朗朗乾坤,青天何在?想必是“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伴君如伴虎呀!”“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雷霆之怒、虎狼之威,你必受之;否则,滚之!

遭此磨难之人,吕温即是其中之一。当吐蕃在平凉劫盟时,吕温以身受刃,救出了兵部尚书崔汉衡,自己却受伤被掳入吐蕃。在蕃地遁迹释门。后来,历尽磨难归唐,朝廷以其“习吐蕃事”而囚之。到唐顺宗即位,公元805年,才获释放。

与吕温同时,较之更为不幸的是严怀志。他原是泾原裨将,随浑咸参加平凉会盟,被掠入吐蕃,在那里生活了十余年,逃入南亚地区,被人掠卖为奴,后又乘机逃走。经十余国,至天竺、占婆国,泛海而归。798年来到温州(今浙江温州)后,受诏被带到京师长安。德宗皇帝以其在吐蕃呆得太久,不让他外出,“囚之仗内”。顺宗皇帝时他才与吕温一同被释放。当他回到家乡时,那已是“父母皆没,妻嫁他人。”正是这样一些荡人心魄、感人肺腑的事实,让大诗人白居易写下了著名诗篇《缚戎人》。其诗曰:“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西吴与越。黄衣小使发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身被金创而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自云乡贯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载,身着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朔服汉仪,敛衣整巾替泪垂。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忽闻汉军鼙鼓声,路傍走出再拜迎。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念此吞声仰诉天,苦为辛苦度残年。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缚戎人,缚戎人,其人之中我苦辛。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