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825、民族走廊上的华夏文明

人生流浪 825、民族走廊上的华夏文明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825、民族走廊上的华夏文明

“天上白云飘荡,地上人儿马蹄忙。我为了一腔侠骨柔情,流浪走四方。不怕风和霜,只怕情丝乱,想把儿女私情放,谁知偏又不能放,为什么我对他总是情难忘。不怕风和霜,只怕情丝乱,想把儿女私情放,谁知偏又不能放,为什么我对他总情难忘……”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流浪在草原,给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为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聆听完这西域大漠的流浪情曲,让我们重回到青藏高原里河西走廊上的繁星一样的古部族文明。

青藏高原的古羌人邦国文明,如繁星布满了雪山和草原的上空,它预兆着一种汇聚与融合。然而,我们不能忘了它的连接带,即容纳着也造就着群星的银河链,这就是绵延数千里公里的民族走廊。

民族走廊北起河西走廊,中经青海、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云南西部,南达缅甸和印度北部,绵延数千里。它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影响了诸民族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文化特点,而且直接影响了这一地区诸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今天分布在民族走廊地区的藏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土家族、普米族、怒族等,在民族来源、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均与这条走廊息息相关,甚至与沿走廊南迁的古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

这条民族走廊的出现是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往扩大的产物,但是地区环境却具有先决的作用。民族走廊介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川西高原、云贵高原之间。南北走向的山脉和贯穿其中的河谷成为走廊的天然外景。宜农的河谷与宜牧的山坡交织着,为走廊上的民族生息繁衍与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民族走廊地区最为突出的地理特征就是逶迤的山脉和密布的河流。

在民族走廊北端,有蜿蜒起伏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等巨大山脉,而穿梭其间的,除了盘桓曲折的黄河外,还有大通河、湟水、大夏河和洮河。往南则是横断山区。横断山脉是西藏自治区东部与四川省、云南省西部南北走向诸山脉的总称。横断山区有俗谚曰:“峡谷一线天,把人隔两边,对岸能说话,相逢需一天。”这种地理环境使民族文化交往受到了很大影响,更阻碍了内地与青藏高原的直接交往。在走廊上南北穿行的民族,就自然地充当了文化交往的中介者。走廊上大小不一的河谷,以它的良田沃土养育了一个个定居或穿行其间的民族。易守难攻,相互阻隔的空间,给逃难的部族一个相对安宁的家园。

这就是青藏高原和西域沙漠上复杂多变的民族部落和地理情况,慕容天水已初步对它们有所把握和了解。但是,他这了解的还仅仅是皮毛,还有诸多的事情有待于他继续开发探究。尤其是几尽统一西部的吐蕃王朝,他还尚无时间去探究它的来龙去脉,希望有朝一日,他还能去发掘吐蕃王朝历史和文化的奥密(秘)!

只是现在,慕容天水从西域边疆历史的长河里苏醒过来,他却有些思念中原故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