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780:《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人生流浪 780:《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780:《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敦煌,西域黄沙滩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她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这已是大梁开平三年即长安安庆三年(909年)仲冬十一月十三日。

教兵场上,慕容天水和全军将士正在聆听、观望镇西副使宋克金宋将军在帅台之上激扬文辞——

“《三十六计》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我们已无从知道。可以说它是集古代兵家‘诡道’之大成,是专讲军事谋略的兵书。但这三十六计,不免也带有割据战争中那些尔虞我诈、掠夺兼并的诡计阴谋,并且其中不少计谋由于拘泥于成语而定名,亦不免有牵强附会的地方。不过此中的军事谋略思想,具有传世价值,值得我们全军将士认真研习。好了!我在此先简略介绍一下《三十六计》这本兵书,然后我们再细观全文。

三十六计不分卷,全书共分六套,而在每套计之中又各列六计,共是六六三十六计。每计的名称多取于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形象易记。每计的顺序是先出计名,次作解语,再加按语。解语前半部分多引自兵法,后半部分多引出于《易经》,语意比较难懂。不过请将士们放心,我会对每计的解语作通俗解释,然后再简单列举实例相参照,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了。接下来我们开始看正文。”

总 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理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这段辞意是说,太阴六六之数的乘积是三十六,在客观实际中蕴藏着谋略,谋略的运用也要根据发展着的客观实际。认识了客观事物的矛盾性,就可以掌握和运用谋略。谋略不能违背客观实际,单凭主观想象去生搬硬套,否则就会招致失败。”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阳之对。太阳,太阴。

“瞒天过海,即俗话所说‘过得海便是神仙’的意思。认为防备十分周到,就容易松懈斗志,麻痹轻敌;平时看惯了的,往往就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最机密的事。

在一个被人控制或处于不利的环境之下,想争取主动,转危为安,很容易产生这种瞒天过海的念头。因为这条计在于利用对方的一时疏忽,而不一定对对方有直接的威胁或危害性,且易于使用,易于收效,收放自如。但它和掩耳盗铃不同,掩耳盗铃是想欺骗别人,反而弄巧成拙,倒把自己弄了个稀里糊涂;瞒天过海是有了一整套计划,一定目标,而把人家愚弄于掌上。不过,两者的后果虽然不同,却同是以骇术为出发点,骗得过就是‘过海神仙’,骗不过就成‘入瓮乌龟’。所谓聪、愚、贤、不肖的分别,只是一板之隔。这条诡(鬼)计的典型事例有‘假传圣旨,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瞒天过海,齐姜乘醉遣重’。”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这意思是说打集中的强敌,不如把它调动分散以后再打;先兵出击,不如后发制人。

由此,我也总结出了一句争战策略:即先发制人要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敌若先发攻击,气势强盛,我则避其锐气,待其气衰而采用后发制人。‘围魏救赵’这一计被战国中期齐国的军事家、春秋时孙武的后裔孙膑运用得出神入化,取得了齐魏桂陵及后来马陵之战的胜利,最后迫使魏国主将庞涓愤恨自杀。”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敌方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泛指第三力量)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盟友去消灭敌人,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善于运用《损》卦中关于‘损下益上’的逻辑推理演算。

在本身没有办法,或欲以保存自己实力而受到客观环境限制的时候,自己不动手,叫别人去执行自己杀人的意图,这就叫借刀杀人。杀人而要借刀,即是假手杀人之意。杀人虽然残忍,但世上有许多该杀的人,也有许多不该杀而枉杀的。杀人的根本毋需研究什么仁义道德,杀的是什么,此人该不该杀,总之是‘逆我者亡’。这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普遍的原则。但杀人也有贤愚之分:笨伯杀人,直截了当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表面上既英雄,又痛快,可是这样一来,难逃法网的制裁,更会遭到世人的冷眼相待,说他残忍暴戾;而聪明的杀人则不会这样,枪不需自己动手,公开利用法令或假手别人,这样,目的达到了,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上还可以多涂一层香油。据说,此次中原武林大乱中,‘四大帮主’和‘十八教主’之间全力火拼,是被人利用了这借刀杀人之计!”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相互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地消耗、疲惫敌人,使它由强变弱,我就自然会变被动为主动。

以逸待劳这一计出自《孙子兵法》的军争篇‘军事以近待远,以逸待劳’。即在战术上自己先处于主动地位,应付敌人进攻的意思。引申来说,凡事先作好充分准备,沉着应付外力侵扰,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叫做‘以逸待劳’。使用这种策略的时候,务必沉着应变,将自己的对方的环境和意图,以及彼此间的实力估计清楚,机警地随时随地注意事情的变化,时机未成熟就不动如山岳,机会一来就翻江倒海、雷厉(雳)风行。所以处事和做人是不同的;做事是今天的事今天了,效率越快越好;做人,尤其是处理一个复杂的人事问题,拖延才是一条好办法。拖,并不是怯懦,也不是卸责,它是一种权变手段,要使自己的意志不为猝然发生的事件诱惑,使自己永远站在主动地位,这就是所谓‘拖延政策’。从积极一面说就是设法使对方疲于奔命,挫折它的锐气,然后伺机出击,使其一蹶不振。即如孙子所说的‘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的意思。这一策略如用得好,能以弱胜强、以寡胜众,历史上有许多大战役因此而扭转局势。韩信擒赵王,刘秀击王莽,司马懿截阻于祁山,周瑜纵火赤壁,曹操破袁绍于官渡,谢玄战苻坚于淝水,以及春秋时的‘三通鼓曹刿胜齐’,都是以少胜众,劣势对优势的‘以逸待劳’为主的策略奏效。”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敌方遇到困难,危机,就乘机出兵夺取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取利,一举打败处于困境之敌的策略。

《孙子兵法·军形篇》开头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即是说等待敌人出现疏漏时我们再乘机出击取胜,这也是一种趁火打劫,或者说是后发制人,正所谓‘因敌而胜’。但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纵火创造胜利的客观条件,也是一种趁火打劫之计。趁火打劫即是乘机搏乱。此计有两种方式,即是上面所说的纵火打劫和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是乘人之危去混水摸鱼;纵火打劫是自己放火,然后再喊贼捉贼,达成自己的企图。不管是趁火也好,纵火也好,其目的同样在劫夺别人,充实自己。趁火虽然不是自己动手,却行动处于被动,被动就非英雄本色。大丈夫做事经常要主动,总是想靠别人给自己制造机会,可制定路线使别人为自己创造机会。此纵火与趁火的解释,正如水和空气的变幻,归根结底,总是以自己的利益放在人家的痛苦之上。

古代的英雄豪杰,放火高手首推张仪,打劫老手莫如诸葛孔明。张仪可算得上是条‘惹火生事’的尤物,一生做的都是煸风点火的事。他为了拆散六国的‘合纵’计划,跑到哪里,哪里就起火;他欺齐、骗楚、讹燕、诈赵、诳韩、哄魏,凭口里那根‘火舌’,烧得六国君臣焦头烂额,为秦皇统一中国铺路搭桥。再说孔明,他虽被誉为卓越的政治家,但他的政治资本当初还是靠‘打劫’而来。他初出茅庐时被曹操赶到绝处,跑到孙权处做个战争贩子,煸动起南北大战。趁周瑜火烧赤壁,曹操逃命之际,却唾手而‘劫’了荆州、襄阳、长沙、武陵、桂阳、零陵等州郡,活活把周瑜·周公瑾气死,给刘备奠定了割据的地盘。

‘趁火打劫’这一计名虽然不中听,却是名符其实的。上至朝堂,下至市井,此等事件极为普遍,古今中外都是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历史是握权弄势人所写的,他们能把最坏的事说得最好听,把最丑的脸孔涂成最漂亮。什么‘吊民伐罪,替天行道’的话,不外从‘打劫’两字演绎出来的漂亮名词。我们可以回忆回忆,中国几千年来历代的政权是怎样嬗递的?还不是这么回事?最典型的例子莫如石崇,民间常说‘富比石崇’,以石崇代表财富,但他那富强敌国的财富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说穿了,就是石崇‘做官又做贼’。当他做荆州刺史时,利用职权,经常明来暗往劫杀行商巨室,谋财害命,抢金夺宝而致富的。总之,要想自己成为英雄,火不能不纵,财不能不劫,哪怕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只要能拜得出一个响当当的招牌,会摆出一张悲天悯人的脸孔就行。”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方指挥不当,军如无头之蝇,乱撞乱碰,就不能判明和应付突然事变的发生,这是指挥员失去分析判断情况的能力的一种征兆。要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将其消灭。

声东击西,这是说用计于兵要出奇制胜。兵法有云:‘声言击东,其实击西。’目的在于转移敌人目标,使之疏于防范,然后乘其不意,攻其无备。即凡是对全体一件事,为了消除当前人为阻力,减少本身损失,一定要设法分散对方力量,或松懈其意志,才可以乘虚而入,达到目的。此计的方法很多,或制造谣言,混淆视听,增加对方顾虑,迷惑其意志,或故布疑阵,使对方力量分散,削弱其防卫,但本身的企图和行动却要绝对秘密,时刻要争取主动。秘密与主动,是处事的最高原则。不秘密等于自己不设防,被动处处受牵制。不管在战场、商场、情场、政治或人生舞台上,这声东击西、避重就轻的计策,时时可见,处处可行,而且奇谋百出,花样多端,有的干得很漂亮,有的却弄巧成拙。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门客冯煊便用此计使齐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还有楚汉相争之际的陈平,也是利用这声东击西之计救刘邦脱离虎口而进驻了汉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