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411、直捣黄龙

人生流浪 411、直捣黄龙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411、直捣黄龙

“晋卿耳语曰:‘足下能高飞远举,出于乾坤之外,且汝尚不知人道,非今圣上,谁可容者?’薛敖不得已而行。在道叹曰:‘贤者当以才能进,今日之举,是何科目?’”

作者竭力褒扬薛敖曹的不情愿进宫去侍奉武后,但读之总觉得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忸怩和做作。说得难听而又贴切一些,就是“假**丝!”说得好听一些,那就是“馋猫不吃鱼——假正经。”结果他还不是应聘而去了么?不过这倒是面首们常有的假丝情态!恶心!

最令人捧腹大笑的是,庐陵王李哲从房州被召回,虽有狄人杰等正直大臣的劝谏,而真正得力的却是薛敖曹在床榻上向武后巧吹的“枕边风”和“剔火肉制品棍”。武后嗜爱薛敖曹独一无二的“天下第一棍”——“尘柄(阳道)”,而薛敖曹便以自残阳道,相要挟,定要武后将儿子李哲(李显)宣召回宫,写来十分热闹、十分可笑,真是天下“奇文”——

“复一夕,后与敖曹欢会过度,联臂相偎而寝,至日高枕未起。后谓敖曹曰:‘卿若读书,登甲第,位至宰相不能有如此奇遇。子之尽心与我,可谓至矣。子之饮食衣服与至尊等,我之待子亦不薄矣。我欲爵汝贵汝,汝又恳辞,当取汝兄弟宗族富贵之,决不爽信!’

敖曹曰:‘臣向者云,孑然一身,陛下不忘之耶?臣非以才进身,臣诚无所希宝贵……臣今不避斧钺言之,陛下不必听,陛下幸而听之,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后曰:‘吁,如意君何言也?我一身已付君,岂有言而不听者乎?’

敖曹曰:‘陛下既已许臣言,臣当敢言:皇太子何罪废为庐陵王,远谪房州?况闻此来改过自新,天下但闻陛下欲削唐社稷,臣恐千秋万岁后,吕氏之祸及矣。人心未厌唐,陛下宜速召庐陵王来,付以大位,陛下高拱九重,何乐为如之?’

后有难色,敖曹曰:‘陛下如不从,臣请割去阳事,以谢天下。’

遽起小匕首,向尘尾欲自裁,后急夺之,尘首已伤入半寸许,血流涔涔。(此中尘即指阳道者也乎哉!)吆喝?欲炼此功,必先自宫。难道说,这薛小子要炼阴阳**之一《癸花宝典》乎?可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后起用净帕试(拭)干,以口呵之,且泣骂曰:‘痴儿何至如此?’

敖曹曰:‘臣之为儿,乃片时儿耳,陛下自有万岁儿,系陛下亲骨肉,何忽弃文?’

后乃心动,敖曹自是每以为劝,后得狄梁公(指狄人杰)言,召庐陵王复为皇太嗣,中外谓曹久秽宫掖,及闻内助于唐,反德之矣。”

这简直是太荒唐太离奇太可笑太滑天下之大稽了。庐陵王李哲得以重新被立为皇太子复登皇位,不是狄仁(人)杰、张柬之等良臣之功,而是靠如意君一根“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阳棍相挟携的;支撑唐室江山免遭颠覆的,竟是如意郎君一条冲天破云的阳道!比“金蛇郎君”还要厉害得多多!古来面首,谁立过这等盖世功勋?从来只闻舍身谏君的,而割性具谏君的,真可谓独绝千古!“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荒唐之中演大荒,滑稽之中笑千古。

由此可见,《如意君传》必是作者望空臆造,荒诞不经,趣味低下到何种地步?敢于胡说,嘲弄青史,竟到这种程度!

作为一条面首,薛敖曹的主要任务,当然是要为武则天提供性服务。所以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描写武氏与敖曹的性质交细节,极尽夸张露骨肉麻之能事,在同类小说中,堪称翘楚。比起《金瓶梅》中的淫秽描写,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意君”这个称号是武氏所赐,称敖曹的雄伟适意可口者也。在《如意君传》中,武后不再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女政治家,而完全被写成一个玩弄面首淫欲成性的市井荡妇。反映了封建时代,对不守本分的女性的污辱蔑视,也多少显示了明清小说中不堪入目的末流现象。小说最后写薛敖曹这只面首,竟因“积善成德”,得以全身,隐居民间,竟得道入仙。至天宝年间,人偶尔见之,羽衣黄冠,童颜绀发,望去如二十许人。

这可以说一段乱史、怪史、野史、艳史别传,接下来咱们再看看这大唐宗室的正传:

二张既诛,武则天退位,中宗李哲登基。自从武则天革命称帝,改大唐国号为大周,至今已是十六年。中宗即位后传谕恢复大唐国号,天下江山得复归李姓。而中宗自嗣圣元年,即公元684年被废,贬为庐陵王,幽居房州,复立为太子,今得重登大统,也已整整二十个春秋至公元704年。光阴荏苒,而人生须臾,中宗一生,那真是可悲可叹可怜。

中宗的皇后韦氏,当初与中宗一同被废,一同被幽禁,备尝恐惧孤寂之苦,情爱甚笃,可谓患难与共的夫妻。中宗一直对母后武则天恐惧异常,其时武后正对唐朝宗室大肆杀戮,每当武后派遣使臣,来到房州,中宗就浑身颤栗,就想自尽。武后之威,于此可见一斑。而当此时,韦氏总是耐心地劝阻他,她说:“祸福无常,未必定是赐死,何用这般慌张呢?”既延入内使,果然没有意外祸事。中宗遂深信韦氏,倍加情好。人在落难中,最易被感动。“患难出知己”,所以一次中宗私下里对韦氏说:“他日如能重新登基,定当随你所欲,想干啥就干啥,甚至给我戴绿帽子,我决不加以禁止。”中宗也是一时冲动,立下了这等无拘无束的誓言。不想韦氏却将这话牢记于心,后宫**,祸由此始。

中宗本是个糊涂无能而又好淫乐的皇帝,自此事听由韦后决断,牝鸡司晨,情形与高宗在位时相同。

当初武则天身体渐渐不济之时,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纷纷劝谏武后召中宗回宫。武后年纪虽大,头脑却非常清楚,她看看身边武姓子弟一个个獐头鼠目,都是不成器的东西,难承大统。如让中宗即位,那么天下归心,于己于国都有所交待,于是主意已定。武三思、闻知此事,就主动要求去房州迎李哲返宫,从而为日后立功荣宠打下根基。武三思捧了圣旨来到房州,中宗一想三思正尽力谋为太子,正是取自己性命而来。心中恐慌,只拉住韦氏抱头痛哭,韦后被他哭得也没主意。

正在这时,三思已走进中宗韦氏居住的狭小阴暗的房中,韦氏此时,也不顾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了,急抢上前去,伸着两条纤纤玉臂攀住三思的手,要他不要宣读圣旨。武三思本是个好色之徒,如今他手尖儿触着韦氏的手臂,滑腻香软,不觉心头一动,低头看时,只见她肌理莹洁,一张玉脸,含悲含戚,越发勾人心魂。当下三思忍不住抓着韦氏的双臂,扶她起来,口中道:“王爷王妃大喜了,是我在万岁面前劝谏,好不容易,挽回天心,如今圣旨下来,正是要召王爷王妃回京,王爷将要重登帝位呢。”中宗、韦氏哪里肯信?直至宣读了圣旨,才破颜为笑,即刻盛情款待三思。翌日,打点起程。中宗果然重新做了皇帝,想起在房州的凄苦,心中感激三思,赏赐甚隆。哪知三思淫心已动,得陇望蜀,心中念念不忘韦后。

当初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相私,被武后识破,金刀刺伤额角后,幡然而悟,知道武后禁脔,接近不得。时三思出入宫中,乃色中饿鬼,因与婉儿眉来眼去,竟勾搭成奸。婉儿虽比三思年轻许多,但宫中找个男人不容易,且三思生得颀白,枕席上功夫又具特长,便也乐得将就,聊解寂寞情怀。

据说婉儿尚在母腹中时,其母梦见大秤一杆,颇不可解。请教相士,相士掐指一算,惊称:“此子日后当称量天下。”四座闻之皆惊。待到婉儿娩出,竟是一女孩,大家都失望,都说相术骗人,无非为钱财而已,也就不再意。待到婉儿祖父上官仪被武后杀掉,童年的婉儿与母郑氏被没入宫中为奴,本以为暗无天日。谁知婉儿长成,才华横溢,机敏过人,诗文清越,比起朝廷内外的腐儒酸调,真是天上人间,深得武后喜欢。武后厌烦文牍制诰,所以都托给婉儿处理。大臣的奏本,由她览阅,皇上的圣旨诏书,由她起草,由是宠贵无比,正应了“称量天下”的预言,大臣皆奔走门下。

待到中宗复位,亦为婉儿才貌所迷,便将婉儿召幸,册为婕妤,并封婉儿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但婉儿并不高兴,每自叹命不由人,嫁给中宗懦弱老夫。床第风光,远逊三思数倍,只因皇上恩宠,没法推辞,只得敷衍成事,背地里仍与三思通好。偏偏韦氏也是条淫荡成性的妇人,早年幽禁在房州,命且不保,无法解馋。待到位居正宫,便贪起风月来,变本加厉(利),似乎要补回往昔的蹉跎损失。婉儿素性机警,相处不数日,已把韦后淫心猜透,便放出柔媚手段,取悦韦后。韦后不胜喜欢,竟引婉儿为知己,即所谓的“闺(鬼)蜜”。无话不说,甚至连个人私情,竟也不分“张长李短”地连根拔出!

韦氏自从在房州与武三思肌肤相亲后,一直对三思恋恋不忘,思想与三思有更进一步的“深交”,幻想着“○接触直至负接触插进洞去直捣黄龙宫!那才是身飘欲仙的感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