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256、神农架下

人生流浪 256、神农架下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 奇风异俗

吃热饭:在土家山民家中做客,吃饭是很讲究的。主人给客人盛饭,每次只盛一点点,过一会,客人碗里的饭还未吃完,主人便夺下客人手里的碗,将碗内的饭倒掉,重新盛点热饭,就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样做以表示主人的热情之心和家庭富裕。

打丧歌: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它又称为“孝歌”、“阴罗鼓”、“跳丧鼓”等。它主要用于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亡人升天,为后代祝福的仪式歌,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在神农架山乡,凡遇亲友办丧事,左邻右舍纷纷来祭,并请歌者击鼓赛歌,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与其说是对死者的悼念不如说是对亡灵的欢送,亡者的亲人也在这“闹丧”的气氛中,减轻了凄凉和悲哀。神农架的“丧鼓歌”历史悠久,它是一卷绚丽多彩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是神农架民间流传的《神曲》。

独筷待客:有客初至土家山乡,主人必先请吃一碗糯米甜酒或糖水泡糯米花,只给客人一只筷子,这样的食品统称为“茶”,或作“见面茶”,或作为“夜宵”,或作为睡前“晚茶”,据说一只筷子表示“半席”,见面茶,压上饥,表示热情接待。

喝冷酒:神农架下谷乡是土家族聚居区,若到山民家做客,主人首先端出一杯酒说声“请喝茶”,这种以酒代茶的习俗叫喝冷酒。客人接过酒一饮而尽主人才会高兴,若不会饮酒应向主人讲明,浅尝一下,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喝过冷酒,主人这才泡上热茶。

■ 雄峰沟谷

神农架山体庞大,群山巍峨,地势高耸,有为数众多极具特色的高山,如金猴岭、武山、送郎山、老君山、燕子垭、天门垭、巴东垭等。在林区首府所在地的松柏坪,两座大山南北对峙,南山活像一头凶猛的雄狮,昂首翘尾,虎视眈眈;北山恰似一头高大的古象,象鼻千丈,怒吼而伸。小天门垭也是一座奇山;两座山峰大小相似,并列着像两块板壁石门,挡住万里云天。两山中间又托着一座山峰,恰好形成一个“山”字。

神农架不仅以群山巍峨著称,还以沟谷纵横见美。其千条峡谷皆彩屏高挂,碧水中流,人游其间如临画廊。神农架的沟谷地貌多种多样,既有长狭型,如长达15公里的红坪画廊,将一线二台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九湖十云三十六峰浑然融为一体;又有水域型、阳日型,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有“高山平原”之称的大九湖。这里有条河像一根银线,把九个湖泊连在一起,从东南方向缓缓流到北头的山脚下,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这里有许多天然石缝,哪怕山洪暴发、大雨倾盆,整个盆地的积水,也只要三两天就可以全部排完。

这里的景观皆似鬼斧神凿,集天工巧成和神奇险幽于一地,各具情态却相映成趣。攀登在神农架的群山之中,探寻于神农架的幽谷之间,那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无不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神秘的旅游景观还包括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原始的自然风貌和古老珍稀的动植物种类给人以神秘之感。置身于原始森林,林内古木参天,盘根错节,藤萝萦绕,厚苔铺地。加上兽鸣鸟啼,更显得幽深古奥,夏天到这里观光躺在软绵绵的草甸下,仰望蓝天白云,聆听阵阵林涛,别有一番情趣。

■ 野人之谜

神农架有许多难解的科学之谜,诸如“野人”之谜、白化动物之谜、高山潮汐、盛夏冰洞之谜、驴头狼之谜等等,这些愈加增强了她的神奇色彩。英、美两国的传教士是最早对神农架资源的科学价值产生兴趣的,他们所采集的各类标本令全球科学界震惊。

野人——是世界四大谜之一,“野人”这个称呼,为群众习惯语,由于目前还没有捕捉到活的个体,也没有取得完整的标本,因此,一些科学工作者称之为“奇异动物”。

神农架野人历史上流传之久,三千年以前的古藉中早有记载。在神农架山区,目击野人的群众干部达数百人之多,群众看见的以红毛野人为最多,也有麻色和棕色毛的,有少数目击者甚至撞见过白毛野人,从目击者讲述的情况中,有的看见被打死的野人,有的挨过打,有的看见野人被活捉,有的被野人抓后又逃了回来,还有人看见野人在流泪,也有野人向野人拍手表示友好,直到1976年5月14日,神农架林区的6位干部在椿树垭同时见到一个红毛野人后,才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从197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科学考察队对神农架野人进行了多次的考察。考察中,发现了大量野人脚印,长度从21厘米到48 厘米,并灌制了数10个石膏模型;收集到数千根野人毛发;在海拔2500米的箭竹丛中,考察队还发现了用箭竹编成的适合坐躺的野人窝。神农架野人是神农架山区客观存在的一种奇异动物,虽然已初步了解到这种动物活动地带和其活动规律,但要揭开这千古之谜,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考察,神农架旅游委员会已将野考作为一项旅游项目。

野人毛发对搜集到的野人毛发,科学工作者从光学分析鉴定到镜制片鉴定,从对毛发微量元素谱研究和微生物学测试等,各项研究所取得成果表明,野人毛发不仅区别于非灵长类动物,也与灵长类动物有区别,有接近人类头发的特点,但又不尽相同。参加研究的科学家认为,野人属于一种未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

野人脚印科学工作者对野人脚印的观测研究表明:在神农架所发现的野人脚印与已知的灵长类动物的脚印无一等同,比人类的脚落后,比现代高等灵长目动物的后脚进步。两脚直立行走,可确信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存在。

野人的粪便最大的一堆重1.6公斤,内含果皮之类的残渣和昆虫蛹等,可推想其食物结构,最令人惊叹的是野人窝,它们用20多根箭竹扭成,人躺其上,视野开阔,舒服如靠椅。经多方面验证,此绝非猎人所为,更绝非猴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与使用者当然是那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目之间的奇异动物。不知道这个排除法的确定的野人窝是不是确切,最好能够发现野人躺在上面那才千真万确、不容置疑。

■ 自然资源

神农架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一是水能资源,境内有玉泉河、当阳河、沿渡河、阴峪河四大水系,分别注入长江和汉水,地表水径流量22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流量相当稳定,水能理论蕴藏53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达27万千瓦;二是矿产资源,据地质部门初步探明,神农架有磷、铜、硅石、铅锌、水晶、玛瑙等二十多种矿产,其中磷矿的远景储量为5亿吨左右,尤其是硅石,储量大,品位高,很有开采价值,境内还发现了国内稀有的矿石——冰洲石。

节日

神农架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年俗也各不相同。

土家族:土家人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称为过“赶年”。据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鄂西土司奉调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战斗中,土家勇士为防敌人乘过年偷袭,便提前一天过年,以后渐成习俗。土家人过年时,堂屋用青布遮盖,祭祀的饭上放着腊肉、糍粑,上插松枝、梅花,并放一小竹篓子,内装筷子。据说青布表示军营,筷子表示箭,意味着过年也要防止敌人偷袭。有的人家过年后,全家老小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满山坡奔跑、躲藏。

苗族:苗家人除了腊月三十过年外,还过本民族的年。一般是腊月三十过“送年”,正月逢“午”过“祭年”,初七过“人年”。据说一次流官驱赶苗人时,苗人分散逃跑,直到正月才相聚在大山洞里,此日按甲子推算,正好逢“午”,于是苗人就有了逢午过年的习俗。过祭年时禁忌吹口哨、到菜园找菜和挑水,而且吃饭时要关门。晚上不能讲血,睡觉不能讲话,小孩不许啼哭。苗族认为“人”为七,便定于正月初七过“人年”。

侗族:侗族流行过“重年”,过重年就是一天吃两次年饭,第一次吃白饭或吃青菜稀饭,第二次吃“合米饭”和丰盛的酒肉饭。其来历有二:一说某年朝廷捉拿侗人,各家各户于年三十吃了几口饭就跑,天黑时才安顿下来,但发现带来的菜和饭已混到一起了,于是就弄一餐“合米饭”吃了;一说侗人祖辈穷,年三十无米下锅,只能吃点青菜稀饭,待上山挖了蕨菜之后才有了一顿稍微丰盛的年饭。

风景点

■ 大九湖景区

大九湖景区是神农架山脉西端的起点,距松柏镇3公里,可通往巴东神农溪;是以高山草甸、湿地和牧场,土家族民俗观光度假为主的风景区。

大九湖山间盆地面积36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炎夏不热,宜于避暑;冬季可开展冰雪旅游,有奇特的冰川地貌和奇异动植物供科研考察。主要景点有:高山平原、梅花鹿圈养场等。

■ 木鱼景区

木鱼景区在林区南部,海拔1200米,气温凉爽,水源充足,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堡岛仅100公里,距松柏镇112公里。

该景区以神农文化为内涵,集淳朴小镇与珍稀濒危古树为一体。主要景点有:神农祭坛、小当阳、香溪源、杉树坪原始森林。

■ 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主要景点有神农顶、风景垭、板壁岩、了望塔、小龙潭、大龙潭、金猴岭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