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龙雨 > 第一卷 少年初长成 第0011章 小巷杀机风波起

龙雨 第一卷 少年初长成 第0011章 小巷杀机风波起

作者:可笑无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天朗气清。

一夜难眠的晏龙雨总算是熬到了天亮,他在和独孤浩荡简单吃过了燕归煮的白粥之后出了小院。

三人准备先出去到集市上置办一些东西,然后中午再去找那个教完学生便来城里卖字画的许知卿。

一袭黑衣剑目星眉的华贵少年独孤浩荡抱着剑抬脚走了出院门,其身后白衣束发的晏龙雨满脸疲惫地拽着前者的袖袍打着哈欠吊儿郎当地跟上,然后是腰悬短剑的燕归跟在两人之后走出,转身锁上了自家院门。

三人来到巷子里一齐向望街上望去,却见其身处的这条破旧巷子的尽头正站着一男一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破旧小巷之中,杀意弥漫,剑拔弩张。

男子脸型瘦削眼窝微陷,布衣麻服身形健硕,身后斜背着一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古朴长剑,此人明明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模样却给少年们一种说不出的老练狠辣。

男人身旁的女子帷帽遮面身材曼妙,身穿红衣怀抱古琴,神秘难测。

很显然,这两个人来者不善。

燕归眼疾手快,迅速抽出了腰间短剑上前一步挡在了两位少年的身前,独孤浩荡微微眯眼,寒光乍起,与燕归同时拔出了其手中长剑。

背剑男子眼神不屑一扫,指着三人,嗓音沙哑道:“哎,你们三个谁叫晏龙雨,给我站出来。”

被指名道姓的晏龙雨苦涩一笑:“就知道又是来找我的。”他分别戳了戳挡在身前的独孤浩荡和燕归的后背,怯怯说道:“那人找我,你们两个让一让呗。”

独孤浩荡和燕归十分听话地向两边挪了挪。

这些年,在这郡城里被刺杀过数不清多少次的晏龙雨朝着独孤浩荡和燕归眨了眨眼,示意他们不必担心。

晏龙雨清了清嗓子踏出一步,张开双臂欠揍般笑着朝来人说道:“我就是晏龙雨,二位有何贵干呀?若是想杀我,那就尽管来吧。反正我绝不还手。”

巷口的神秘女子轻蔑一笑,“知道你有这天下十大高手之一的白衣仙人护着,我们今天来呀,只是给你带句话。”

女子身材曼妙火辣,声音却如银铃一般清脆温柔。

背剑男子道:“别得意,这扶龙郡内是没人能动你,但你若是敢出这扶龙郡,我二人便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会杀了你。”

抱琴女子应和道:“所以呀,听话,弟弟,乖乖在这扶龙郡里待一辈子吧。”

不知从何而来的两人在交代完了要说的话之后,便一起纵身越上了房顶,转眼间不见了踪影。

燕归顿时松了一口气,将短剑归鞘说道:“那两人气息绵长,武学修为应是到了通息五境,离宗师只差一境,几近圆满。若是真打起来,我和独孤殿下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天下习武之人的境界从一到九,节节攀升。

第一二三境分别是知习境,破腑境和筑基境,停留在这三个境界的人称做“武徒”,多是些沙场陷阵的彪悍士卒,各门派的忠仆死士;

第四、五境,名为淬体境和通息境,能到这两个境界才配称得上是“侠客”,寻常武夫多是停留在此阶段;

第六、七境,名为凝神和御气境,到达这两个境界的武者被世人称为“宗师”,其无论是寿命还是对敌手段都达到了超乎常人的境地,拥有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能力—专注修器之人可以和器物相通,得心应手;专注炼体之人可以周身生出罡气,刀枪难透,因此宗师境界的武夫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江湖之上都是不容小觑的人物;

而最玄妙的便是最后的法地八境和象天九境,能跻身这两个境界的便是“武道仙人”,其可以凭借自身气数和天地相通,“呼风唤雨”,修成第九境甚至可以摆脱凡人之躯,飞升天界。

在武兆王朝的五百年中能有象天九境这般修为且被青史留名的,不过区区十几人。

晏龙雨的父亲晏临霄生前,据说便是法地八境臻于圆满。

武徒和侠客这两个阶段对于武者来说,只要肯下功夫,破境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因个人资质而异。

但要想跻身宗师或是武道仙人这两个门槛,却不是普通人靠努力便可以弥补的,需要经历诸如机缘巧合、心法加持、个人感悟、经脉蜕变、灵气注入等诸多变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源源不断的江湖人挤破头都要依附根底深厚的高门大派的原因了。

所以说第五境通息境便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有人一辈子呕心沥血熬白了头都跨不过去,但也有人轻松自然一觉睡醒已然成为宗师。

所谓的“通息境”,通的便是自然、天地、万物之息。

看着一男一女消失,晏龙雨一笑了之,要杀我晏龙雨的人多了,你们倒算老几呀!

晏龙雨笑着看向独孤浩荡,“你几境呀,就敢拔剑!?记住了,你们以后见到比你们厉害的就赶紧跑,不用管我,我可是会移花步的,不比你们跑得慢。”

好心护他,却被其“嘲笑”的独孤浩荡收剑平静道:“我辈手执君子剑,岂能苟且活。我如今第四境圆满,一战有何惧哉。”

“那燕归,你呢?”

燕归难为情地呲牙一笑,“我天生愚笨,自然比不过独孤殿下,如今第四境还未圆满。”

晏龙雨从中间搂住了两人的肩膀,推着两人走出了小巷,苦口婆心般说道:“你们两个以后呀,别再犯傻了。打不过咱就跑嘛,什么君子儿子的,都没有自己的命重要,知道了没有……”

——郡城外的林间小道上。

巷前拦路的背剑男子和抱琴女子并排而行。

抱琴女子柔声道:“阿清,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呀?杀气比往日重了不止一些呢。”

背剑男子戾气深重,面色深沉,“因为我不服!同样是家破人亡,凭什么他晏龙雨就有这般好运,有忠仆,有好舅舅,有仙人照拂,有不知根底的兄弟拔剑相护,而我卢剑清就要背负灭师骂名,就要给人当狗,替人取命。凭什么?”

“就算老国公这次不让我来杀他晏龙雨,我自己也会来。不为别的,就是看不惯他。”

抱琴女子在帷帽之下无奈摇头一笑,温柔道:“好啦好啦,别生气啦。那晏龙雨要是真论起来还得给我叫一声姐姐呢,我可不忍心自家弟弟受苦,你若是下手时可要对他轻一些哦。”

叫卢剑清的青年人心思深重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向女子轻轻点了点头,似乎这就是他对其身边这位女子所有的温柔。

背剑男子卢剑清,正是十五年前被初登皇位的淳丰帝满门抄斩的雄州清风卢氏后人,全族上下唯一的活口。

而那个抱琴神秘女子姓殷,北地燕陵殷氏的殷。

——

扶龙郡城南街多是些杀猪卖肉、织席贩履、挑担吆喝的市井小民,街道上充斥着各种奇怪的味道,鱼龙混杂。郡城里,但凡是有些身份的达官显贵,注重体统的风流名士都不愿意到这条街上来。

可单单就有一个人是例外。

每日午时前后,这条街上的某一个角落里就会出现一个摆摊卖画的读书人。

读书人并不准时,但每日都会来,他不担心没有摊位,因为这条街上的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

人们都很尊重这位年轻的读书人,每逢年关时,读书人会在这条街上低价为人们写春联,只挣一点笔墨钱,因此这条街的人都唤其为“桃符先生”。

这位不收村子里贫苦人家学费,给孩子们教授学问的清贫读书人,便是大桓帝师秦若阳门下的三个不记名弟子之一,扶龙郡“桃符先生”许知卿。

许知卿是本郡人士,家在郡城南郊,父母早亡,二十有三年纪,十七年前其曾有幸认识了初来此地的秦若阳,并跟着秦先生学习了两年多的学问,聪明过人,一点就通。可他学成之后却不愿去参加科举,而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开设了简单的学堂,免费给村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教授学问,并于几年前在秦先生的主持下与一名逃难至此的同龄女子成亲。日子虽然清贫,但却过得有滋有味。

书生模样的许知卿今日和往常一样在南街的一个角落里摆起了画摊,看起来与周围那一圈卖肉贩酒的市井百姓格格不入。

读书人的画摊上,字很多,但画只有一幅——泼墨《枯松寒秋图》,棉里露锋,内藏沟壑。摆摊九载,日复一日,此画却至今没有卖出去。

不分贵贱,许知卿会向街上每一个向他问好的人躬身回礼,此时没人,他便拿出了一本无人能懂的晦涩旧书,坐在摊边眯眼品读。

“我看呀,咱们的桃符先生卖的跟本就不是什么画作,而是这一身的嶙峋傲骨!只是不知,你这一身傲骨要卖多少两银子?”晏龙雨不知何时出现在了画摊前。

看书看到入迷的许知卿闻声猛然抬头,瞧见了早已站在摊前的晏龙雨三人,爽朗笑道:“哈哈哈,这整个扶龙郡就你晏龙雨一个人知我。我这一身傲骨要是别人来买,肯定是千金不换,但你晏龙雨若想要,我分文不取,尽管拿去!”

说话间,许知卿看到了晏龙雨身旁的黑衣少年,十七年前便曾见过,知道少年身份的许知卿又躬身笑道:“没想到独孤殿下都长这么大了,许某人见过独孤殿下。”

独孤浩荡今日见到了这个年轻的读书人,看到了摊子上的那一张枯松图,才明白了为什么秦先生会对竹屋里的那张枯松图整日爱不释手。少年抱剑回礼道:“你我也算半个同门了,不必客气。”

“哪里哪里,泥水鱼虾怎可与潜龙并论。独孤殿下抬举在下了。”

“唉唉唉,你们两个差不多行了啊。”听着面前一个“书呆子”一个“闷葫芦”在一起点头哈腰、死板教条,晏龙雨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们,朝读书人问道:“书呆子,找我什么事,说吧!”

“那个,静松让我带句话给你,你家陶姐姐有事要见你,让你这两天去她家一趟。”一身穷酸的许知卿将头缓缓转向晏龙雨,面露为难笑意,似有隐瞒。

听到“陶姐姐”三个字,晏龙雨脸色骤变,朝许知卿沉声质问道:“你最好如实告诉我,陶姐姐她到底怎么了!”

许知卿脸上笑容缓缓凝固,小声道:“她,她要嫁人了。”

听到回答的晏龙雨心口一沉,面色凝重,不再说话。

燕归和独孤浩荡一脸疑惑看向年轻读书人。

读书人左右为难。

冷静了片刻,面如生铁的晏龙雨再次一字一句咬牙问道:“姐姐她要嫁的那人,可是郡守之子,孙珖?”

看着眼前少年那似要吃人的眼神,许知卿怯生生嗯了一声,不敢多言。

得到回答的晏龙雨转头沉声说道:“燕归,你帮我打听打听那郡守家的二公子现在在什么地方,打听好了,晚些时日在城门口等我。”

“好。”

第一次见到晏龙雨真正发怒的燕归不再多问,转身朝城内跑去。

晏龙雨继续说道:“独孤,陪我出城去见一个人,其中的隐情我路上说与你听。”

独孤浩荡点了点头,“好,我陪你去。”

两人随即快步朝城门外走去。

站在原地的年轻书生,看着少年们那匆忙离去的背影,眼中流露出了惋惜,摇头叹道:“唉,真是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地难为情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