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骨飘香 > 剑出中原 第268章 推出盟主人选

侠骨飘香 剑出中原 第268章 推出盟主人选

作者:石塘周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范仲淹大人自掏腰包请客吃饭,请什么人自是可随自己心意来,不怕他人背后说闲话。

饭厅开了四桌,众人到齐,欢欢落座。

范仲淹、白玉天、五山道人、陈希闻、刘金刀、杨星彪、马楚河、吴三八人坐一桌,甄金莲陪着董晓婉、崔莺莺等师徒坐一桌,石清华跟从延州府来的将士们坐成两桌。

第一杯酒,范仲淹在甄金莲的陪同下,敬其他在座的人,第二杯、第三杯、第四杯......皆是其他在座的人礼敬范仲淹夫妇。先是杯起酒干,后是慢饮慢喝,只求尽兴,不求暴饮。

午饭吃好,吴三带着手下将士礼别范仲淹,回延州,众人相送出府衙大门。

董晓婉带着门人礼别范仲淹,回白莲教,白玉天带着五山道人将其送出城。

临别之际,石清华遵照师父冯万里的托付,将炼制化功散的药方交给了白玉天,没辱师命。

白玉天见崔莺莺眸子水汪汪,不愿离去,为了宽慰好她,放声高歌起来:“一剑江湖气纵横,千里马蹄不洗尘。不畏浮云遮望眼,只惧群鹊度神仙。”

听见如此强音,崔莺莺还能忧心什么,纵马扬鞭而去。

目送走崔莺莺的身影,白玉天调转马头,对准南方,跨马而行。

五山道人跨马一旁,说道:“你真打算好了?”

白玉天笑答道:“道长,打算好什么了?”

五山道人不喜道:“装什么糊涂,自是依靠江湖豪杰消灭屠龙会了。”

白玉天说道:“你觉得可行吗?”

五山道人答道:“可行是可行。就怕这个武林盟主不好当,若不能得到朝廷认可,谁当这个盟主谁死。”

白玉天问道:“那依你看,谁来做这个武林盟主比较合适?”

五山道人说道:“最好是找个愿意接受朝廷招抚的人来做这个盟主好些。”

白玉天道:“道长,我看这不可行。”

五山道人问道:“为什么?”

白玉天心想,大宋自建国以来,重文抑武,守内虚外。百姓因赋税繁重,生活艰苦,一有天灾**,朝廷又赈济不及时,时有农民起义发生,江湖人士时有参与其中。朝廷认为江湖势力是祸乱社会的根源之一,极为忌惮,从未停止过对江湖豪杰的打压或迫害。

于是说道:“道长,万一这个人利禄薰心,乐意跟朝廷一条心,打压江湖势力,江湖豪杰们日后岂不防不胜防,性命危在旦夕?”

五山道人说道:“可这次武林会盟,若没有人站出来亲近朝廷,免去朝廷的猜忌,江湖豪杰与朝廷之间又何以建立起信任来。”

白玉天虽觉得五山道人说的话不无道理,可心中的忧虑就是放不下,说道:“道长,你说的并非晚辈不愿意认同,可就是到那里去找这种人啊?不仅要有着极高的名望,还愿意亲近朝廷,且不利禄薰心,更不会做出残害江湖同道的事情来,最重要的是朝廷还信任此人,放心此人。这种人,先不说难找不难找,就怕根本不存在。”

五山道人说道:“你还别说,据山人所知,世间还真就有一个,并且还很好找。”

白玉天问道:“谁?”

五山道人笑答道:“江澄清江老头。”

白玉天很是惊讶,道:“你说我师父!这怎么可能。”

五山道人说道:“你敢说你师父于江湖武林的名望不高?你敢说你师父计较名利?你敢说你师父做过残害江湖同道的事情?”

白玉天自是不敢说的。

心想:“自己身为剑魔的儿子,却能畅行江湖,该是得益于‘纯阳门’三个字。师父老人家二十年来都未曾踏出匡庐山半步,说他利禄薰心,除非那人嘴贱。江湖武林人士提起他的名字,没有不敬重有加的,应是没做过祸害江湖同道的事情。可要说他师父愿意亲近朝廷,还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说起来都有些玄乎,自不会相信来着。”

五山道人看了白玉天一眼,说道:“小子,你爹当年跳崖自尽,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都猜想他没有死,是被人救走了。朝廷有意打压你爹,屠龙会也巴不得你爹死,往后却没有深究下去,你可知道其中原因。”

白玉天问道:“是何原因?”

五山道人说道:“是因为吕夷简那些人猜想,救走你爹的,极有可能是江澄清。”

白玉天问道:“我师父跟吕夷简他们有来往吗?”

五山道人说道:“据山人所知,他们不仅有来往,还是关系特好的那种。也因为这种关系,吕夷简他们才愿意放你爹一马,觉得你爹就算活着,日后也不会向他们复仇。”

白玉天听着有些迷糊,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五山道人说道:“当年朝廷要铲除你爹,找的第一人就是你师父江澄清。只不过你师父觉得,你爹虽有些骄横跋扈,却没有什么恶行,也没有什么野心,于大宋无害,不仅没有答应此事,还规劝吕夷简他们不要这么做。朝廷决意要铲除你爹,吕夷简他们被逼无赖之下,找来屠龙会干此事,才有了今日之恶果。”

白玉天勒住马缰,下得马来,等五山道人跃下马背,走在一起,问道:“可道长,就算这样,你也不能说我师父愿意亲近官府,还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啊?”

五山道人说道:“你可听说过剑仙修心武?”

白玉天答道:“从明智上人李亦儒前辈,还有黄河一剑古前辈那里听了一些,他们说修心武前辈曾是我师父的妻子,我二叔江玉郎还是他们的儿子,可真是这么回事?”

五山道人说道:“此事千真万确,没有半句假话。”

白玉天有些不解,问道:“可我师父身在江南,连中原都很少涉足,且修心武身在巴蜀,更是足不出户,这两人怎就遇上了,且还成了夫妻?”

五山道人说道:“经过我这些年的查访,你师父跟修心武认识,全因一起农民起义。”

白玉天问道:“什么农民起义?”

五山道人说道:“四十多年前,蜀地爆发了一起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

蜀地地处中国西南部,峻岭环抱,关隘林立,地势险阻,号称“天府之国”。

自唐末至宋以前,一直为地方割据势力所把持,曾建立过前蜀、后蜀等割据政权,这些割据势力对百姓极尽搜刮掠夺之能事。当年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时,唐僖宗曾率领大批世族官僚逃窜到蜀地,随后唐朝的衣冠之族多避乱于此。

直到宋初,蜀地的世族、豪强、地主疯狂地兼并土地,比中原地区更为突出。川峡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为奴隶,家或数十户,凡租调庸敛,悉佃客承之。

这种旁户即佃户,数目占地区总户的七成以上,有的边远地区达到八成到九成,世代被固定在地主的土地上,像奴隶一样对地主有着强烈的人身依附性。他们除了要向豪族地主交纳地租,还要承担官府派下来的沉重赋税或徭役,所受的剥削较其他地区更加严酷,生活更加穷苦。为了生存,他们有着推翻地主压迫和统治的强烈**。

宋灭后蜀,不仅纵兵大肆掳掠,朝廷还把后蜀府库里存放的金、银、珠宝、铜币和绢帛布匹运往京城开封,号称什么‘日进纲’。为此,强征了大量民夫,水陆兼运,花了十几年才运完,更加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成都一带,人多地少,农民协稼不足以给,多兼营纺织、采茶等副业。

宋朝廷为了垄断布帛贸易,在蜀地设立了‘博买务’,禁止个体农民和小商贩自由买卖。豪强大地主则趁机投机倒把,贩贱卖贵,敲剥百姓,从中渔利。使得百姓越来越贫困,不断丧失家业田产,许多小商贩被迫失业,家庭手工业也遭到严重破坏。这还不够,北宋朝廷还把茶叶划入专卖,对茶农低价购茶,高价卖米,使广大茶农纷纷破产,生路断绝。

宋太宗淳化四年,蜀地一带又遭遇大旱,造成大饥荒,物价涌贵,饿殍遍野。农民在天灾**的双重胁迫下,为了求得最后的生存,揭竿而起,爆发了起义。其中以王小波、李顺两人起义的规模最大,不仅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还一时建立起了大蜀政权。蜀地的世族地主逐一遭到清洗,或转死于沟壑,或暴骨于郊野,或被镇压,或被驱逐.或成为阶下囚。

白玉天说道:“道长,这次农民起义,怎就跟我师父他们扯上关系了?”

五山道人说道:“爆发动乱,朝廷总得镇压吧。你师父虽身在江湖,却不知蜀地百姓活的艰难,为了心中那份忠于大宋的正义,也为了一显身手,就跟着去了。”

白玉天问道:“后来怎么就跟我师娘修心武扯上了?”

五山道人说道:“你师父到了蜀地之后,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知道了蜀地贫苦百姓是由于生不如死才奋起抗争的。瞬时良心发现,不仅不敢对‘蜀地暴民’下手,还时不时救下几个人,展露人心向善的一面。有一次出手救人,刚好碰上修心武。两人相处下来,一个不小心,擦出了情爱的火花,成为了生死恋人。”

白玉天道:“修心武不是那所谓的暴民?”

五山道人说道:“人家一女子,指如春笋,还是净土宗的信徒,怎么可能会大开杀戒。”

白玉天问道:“那后来呢?”

五山道人说道:“有什么后来。修心武为了给被救下来的那些人寻条活路,将其转移出蜀地,踏上了我们现在站着的这片黄土地。那些人为了感念修心武的好,跟着她一起信奉净土宗。后来为了不再受压迫,尊奉修心武为主,组建了白莲社,也就是现在的白莲教。”

白玉天问道:“这不是很好吗,我师父怎就跟修心武闹翻了呢?”

五山道人说道:“白莲社当初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可随着加入的人原来越多,鱼龙混杂,免不了出现一些借名求财的败类。你师父江澄清渐渐发现白莲社有害于大宋的江山社稷,便要求修心武解散白莲社,却没有得到修心武的认同。一时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回到了江南。等他气消了后,再赶到修心武身边时,修心武已被赵明秀暗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