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骨飘香 > 剑出中原 第253章 质问

侠骨飘香 剑出中原 第253章 质问

作者:石塘周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入得寺内,走进靠最西边的小院里,冯万里对着一人规规矩矩地走了过去。

那人坐北朝南,身穿一袭白黄色的绸缎袍子,发如墨,面如玉,脸相清瘦,五官清朗,要不是岁月留痕,硬塞给他些许皱纹,脖颈上的肌肤略显衰老,定能在少女心中大受欢迎。随着东西两面的人从看似战战兢兢,他威仪四溢,凸显神圣不可侵犯,名副其实的尊者模样。

冯万里背南朝北一把拜倒在地,朗声说道:“弟子冯万里,拜见师父。恭祝师父仙福有享,寿与天齐。预祝碧落湖千秋万代,傲立武林。”

师父?自是赵明秀了。

赵明秀金光满眼,厉色一脸,轻声说道:“冯万里,你可完成了为师交给你的任务?”

冯万里再次拜倒,答话道:“回禀师父,弟子无能,辜负了师命。”

赵明秀冷言道:“无能?从何说起啊?”

靠西边坐着的一五十来岁的男子嗤嗤一笑,插话道:“二师兄,范仲淹自跨马北上,执掌麟延路以来,延州府从未出现过行刺之事,府衙戒备定是松懈不堪。你身为碧落湖的二弟子,武艺早已超凡入圣,当视府衙守卫如草芥。今日辜负师命,空手而回,却以无能为借口,难道要欺师灭祖不成?”

冯万里看了赵明秀一眼,立马伏拜在地,道:“师父明鉴,弟子岂敢做那欺师灭祖之事。”

赵明秀这才朝冯万里好好打量了一眼,道:“冯万里,你那随身佩剑呢?不会是因为无能而弄丢了吧?”

坐靠东边的杨如日朝赵明秀躬身说道:“师父,二师兄的大弟子石清华没有回来。”

刚才那坐靠西边的汉子说道:“二师兄,你不会是将宝剑留给了石清华,盼着日后好自立门户吧?”

坐于杨如日下位的董晓婉插话道:“四师兄,二师兄忠于师门,天可怜见,你岂可随意说出这种话来。”

赵明秀冷冷一声:“董晓婉,你这是在为冯万里求情吗?”

董晓婉俯首躬身道:“弟子不敢。”

赵明秀哼声道:“有什么不敢的!师兄妹间感情深厚,说句话帮衬一下,不是什么坏事。”

董晓婉随地拜倒,道:“弟子不敢。”

赵明秀微笑道:“既是不敢,那就起来吧。”

董晓婉说道:“谢师父。”起身坐好。

赵明秀看了伏拜在地的冯万里一眼,说道:“冯万里,你辜负师命,是迫于无奈啊?还是有意为之?”说后半句话的声音明显大了些。

冯万里答道:“弟子无能,请师父责罚。”

四师弟冷笑道:“二师兄,以师弟看,你该不是无能,而是无心吧!”

冯万里偏头看了四师弟一眼,微微怒喝道:“柳中天,师父问话,岂容你随意插嘴。”

“你...!”柳中天看了赵明秀一眼,立马安静了下来。

赵明秀说道:“冯万里,瞧你这训斥师弟的神气,定不是无能,而是无心了。”

冯万里抬起头来,好好地看着赵明秀,说道:“师父,那范仲淹身为朝廷命官,与我们碧落湖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更无恩怨情仇可言,我们为什么非要置人于死地,行刺于他啊!弟子实在不明就里,请师父明示。”

赵明秀看了杨如日一眼,杨如日说道:“二师兄,好水川之战,宋军伤亡一万多人,主要将校几乎全部战死,可说是我们大宋的奇耻大辱。”

冯万里悲戚道:“军队撤退途中,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子几千人余人,沿途一边痛苦流涕,一边抛撒纸钱为烈士招魂,其状至惨,不忍目睹。”

杨如日说道:“二师兄,好水川之败,谁人之过?”

冯万里答道:“三师弟,大宋自立国以来,从未听说过有朝廷官员行过那越俎代庖之事,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各司其职。好水川之战,发生在韩琦大人所经略的泾源路,就算要追究过失与责任,也该由泾源路的将帅们来负责,怪不到经略麟延路的范仲淹身上啊!”

杨如日说道:“二师兄,你错了。”

冯万里不解,说道:“三师弟,为兄错在了那里?不妨直言。”

杨如日看了赵明秀一眼,转头朝冯万里说道:“二师兄,先前三川口一战,宋军大败,死伤一万多将士,朝廷震惊,边塞士气低落,怯战的情绪在军中肆意蔓延......”

冯万里听不下去,打断其话来:“谁都知道,大宋自檀渊之盟起,三十多年来无战事,士卒未经战场,边城未修,防务松懈。突然遇到强敌,一时缓不过神来,滋生怯战情绪,实属正常。”

杨如日道:“师兄,就算这正常,后边的就不正常了。”

冯万里问道:“后边什么不正常了?”

杨如日说道:“韩大人为鼓舞士气,上书朝廷,集中兵力对西夏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打击,同时请求范仲淹与他共同出兵。而范仲淹呢,不仅不出兵相助,还寻找各种理由,说什么时机不成熟,不宜主动出击,扰乱军心。”

冯万里道:“师弟,你是知道的,近几十年来,这大宋边塞的官员、将士,除了剥削边疆之民,就是欺凌少数民族,早已民心尽失,民族关系不可调和。西夏党项族人乃古羌人后裔,从唐末开始就占据着黄土高原腹地,经过数百年积累,根基深厚,力量日渐强大。且党项人游牧出身,善于骑兵作战,加上几十年来四处扩张,作战经验丰富,实为称雄西北的一支劲旅。”

杨如日说道:“师弟,你要知道,韩琦大人可是范仲淹的挚友,若没有韩大人的极力举荐,他范仲淹那有机会被朝廷再次重用,来到西北戍边。范仲淹不念及两人之间的情意也就算了,还与西夏李元昊书信往来,勾勾搭搭,幻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达成合议,建立不世奇功。真就一个小人也!”

冯万里冷言道:“宋夏边界,地广人稀,沟壑纵横,我大宋多为步兵。不说追击敌人跑不过马腿,就是一旦被西夏兵马分割包围,也难以及时赶去支援。如此形势,贸然深入敌后展开决战,若不过是嫌自己活长了,就愚蠢到家,自不量力而已。”

赵明秀冷言道:“冯万里,在你心中,范仲淹为了自己的功业可以做到绝情绝义、见死不救,导致我大宋兵败于好水川,还是具有远见卓识之人了?”

冯万里道:“弟子不敢。”

柳中天冷笑道:“师父,他是若不敢,为何没提着范仲淹的人头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