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骨飘香 > 护镖北上 第154章 舍本

侠骨飘香 护镖北上 第154章 舍本

作者:石塘周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燕儿跟江莹莹从酒肆的厨房泡来两大壶茶水,九人喝上,解起渴来。

一杯茶水喝过,白玉天小声问道:“冯大侠,你们这次南下,真的只为游历江南的好山好水吗?还是有着其他的事情?”

冯万里接过弟子帮他斟好的茶杯,叫走弟子,喝了一口茶水,轻言细语道:“前些日子,有个消息传入碧落湖,我师父听后极为震惊。我大师兄为了探个究竟,便邀我一同南下,身为师弟,那有推脱之理。”

白玉天随口问道:“什么消息?”

冯万里答道:“消息里说,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只用一掌就击毙了嵩山弃徒至善和尚,还不是偷袭暗算。武功之高,让人匪夷所思。”

白玉天微微一笑,说道:“那至善和尚的大力金刚掌,可说是已练至炉火纯青,甚是厉害。不过他性子暴虐,急着置我于死地,疏于防守,才让我有机可乘,攻了他个措手不及,不是哪能一掌将他制服。”

冯万里道:“公子武功,虽未臻至化境,却也超出至善和尚不少。一旦交上了手,他至善就算没给你可乘之机,要想全身而退,怕也是难如登天。”

白玉天微微笑了笑,说道:“冯大侠,我纯阳门向来一脉单传,从未为了声望在江湖上招摇撞骗,活动范围也只限于长江流域,跟身处西北的你们可说是秋毫无犯。你们奔着至善和尚之死一事而来,查明事情属实也就够了,你师兄程万鹏何故要至我于死地?”

冯万里道:“白少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于一般人而言,登上了高处,不管才德配不配位,也不想被人轻易地拉下来。土话说的好,上山的兔子不要囔,下山的兔子一碗汤。那些贪恋高位的人,要想不做那下山的兔子,成为他人的盘中餐,自然心存幻想,认为及早消灭一切潜在的威胁就是未雨绸缪。”

白玉天说道:“冯大侠,所谓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一个王朝,一个门派,要想求个长治久安,不被他人轻易取代,该做的,是不停地完善自我,惠泽于人,而不是想方设法去戕害或扼杀新生力量。从夏商周开始,到今日的大宋,中原王朝已多次易主,一个权倾天下的王朝都如此,何况一个江湖门派呢!”

冯万里叹息道:“白少侠,谁说不是。可圣人归圣人,庸人归庸人。圣人可以济世为怀,可以向天问道,可以从自身的才德上下功夫;庸人则不成,除了止步不前,就是画地为牢,谁比自己强,就把谁当成潜在的敌人,欲除之而后快。”

白玉天道:“世上之人,谁又不想前进一步,完美无缺地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社会之所以进步,不过是英雄不问出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若比你强就是敌人,就得消失,那朝廷开办学堂,工匠收徒授艺,岂不是没事找事,多此一举。”

夏阳炙热,汗流不止,喝水解渴才是正事中的正事。

冯万里自问跟白玉天想的一样,言语间也没什么好争辩的,喝起了茶来。

白玉天受其感染,也喝起水来,解了渴后,转换话题问道:“冯大侠,你可听说过一个叫屠龙会的邪恶组织?”

冯万里静了静,想了想,轻声回话道:“白少侠,你可能问错人了,鄙人真的从未见过什么屠龙会。”

白玉天微微一笑,道:“不瞒冯大侠,自从在黑虎寨见过后,晚辈还以为你们此次下江南,跟屠龙会一样,是为了龙威镖局押送的这批官银而来。”

冯万里说道:“抢夺官银,形如造反,屠龙会一个小小的帮会,就算借给它一百个胆,也不至于猖狂到如此地步。”

白玉天道:“冯大侠,据我所知,屠龙会于江湖武林横行无忌,无恶不作,还通敌叛国,相帮党项人对抗大宋,简直猖狂至极。你们碧落湖立身西北,难道真就一丁点都没听人说起过?”

“白少侠,世间大才,大都自认为有非凡之能,一身才学若不能尽数施展出来,一生有如白活。人各有志,若不能将其全部处置了,听说了能怎样,没听说又能怎样。”冯万里苦涩着脸,感叹一声,朗朗说道:“五丁仗剑决云霓,直上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四句诗儿气势恢弘,语出惊人,让人听后,莫名其妙地觉得作诗之人性情豪放、胸怀坦荡,绝非泛泛之徒。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白玉天虽不喜欢这样的诗句,却也难以做到不被那英雄之气所感染,不自觉地接了下来。

喝了一口茶水后,接着说道:“冯大侠,你这咏颂雪花,坚定祸乱天下的决心,跟黄巢咏颂菊花,树立改天换日的志向,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祸害的都是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不过,有才归有才,不管是祸乱天下,还是改天换日,都不过是一人之壮举,如若不能代表天下劳苦大众的心意,实不可取。”

冯万里轻轻哼笑一声,喝了口茶水,道:“白少侠太看得起我冯某了。我冯某一介草莽武夫,那有这等雄才大志,不过是无病呻吟,唱和了一下他人的诗作罢了。”

白玉天一惊,快语道:“何人如此心志高远,敢跟黄巢一争高下?”

冯万里轻声答道:“华州华阴县一书生,姓张,名元,参加科举,累试不第,自视才能难以施展,遂决心叛宋投夏,现任李元昊的军师兼中书令,位极人臣,名声煊赫西北,大为边患。”

“哎!”白玉天轻轻惋惜一声,道:“如此大气、豪气,还充满侠气的诗作,却配上了一个时运不济、怀才不遇、恃才傲物的张元,真是大宋朝廷之福,大宋百姓之祸。”

冯万里也跟着叹息道:“谁说不是。要想有个抱负伸展,上层人,除了科举及第,还有祖辈恩荫;下层人,除了科举,就是军功,否则就只能占山为王,聚众造反。可又有几人能像汉高祖那般好命。”

白玉天道:“可就是再怀才不遇,再恃才傲物,再愤懑不平,再牢骚满腹,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通敌叛国,做这民族的罪人。这千千万万的大宋百姓又没有得罪他,何至于这么狠心将千万同胞架到火上烤,漠视家国情怀。”

冯万里见白玉天有些孩子气,不免好笑,道:“白少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世间又有几人狠不下心。皇帝的三宫六院靠谁?当官的三妻四妾靠谁?为商者的山珍海味靠谁?就连左邻右舍见到别人家的瓜长的好,都想去咬上一口,就别说张元那种怨天尤人的可怜之人了。”

张燕儿提着茶壶走来给两人加茶水,听到“可怜之人”四个字,好奇地问道:“冯大侠,什么可怜之人?”

冯万里答道:“我是说张元没通敌叛国之前,也是个可怜之人。”

“都通敌叛国了,以前就是再可怜,也可怜不起来了,留给他人的,只有可恨,相当的可恨。”张燕儿给两人加满茶水,轻轻一笑,走了开去。

白玉天端起茶杯敬向冯万里:“冯大侠,那张元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不妨详细说说。”

冯万里喝过茶水,随声说道:“我也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做不得准的。”

白玉天笑道:“我现在不就是道听途说吗!”

冯万里呵呵一笑过后,将自己所听说的慢慢道来:

“张元自幼聪颖好学,精文通武,少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自认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身怀经邦济世之才。参加科举,顺利通过了解试、省试,可在殿试时,却时运不济,名落深山,后来也是屡战屡败。

景佑元年,举办甲戌科,张元再次参加科考,结果还是落榜。虽对科举之路心灰意冷,但壮志豪情仍在,觉得自己才华满腹,不能老死村落。见西北党项人崛起,李元昊扰乱西北边境,成了大宋西北的边境之患,张元决定走行伍之路,通过给边关将领出谋献策,勘定西北叛乱,报效朝廷,伸展抱负。

可事与愿违,当他跟两个朋友兴致勃勃来到边关投军,没成想边关将领打心眼就瞧不上三个落魄书生,认为他们是痴心妄想之辈,毫不客气地将三人赶出了关城。

科举屡试不第,边关建功立业无望,张元等人心中难免有着怨言。回到家中,为了宣泄心中愤懑,做了些有违礼法之事,却被华阴县令抓去狠狠地打骂了一顿。

大宋从开国以来,重文轻武,将读书人捧在掌心。张元身为读书人,志向远大,恃才傲物,受到地方县令如此羞辱,可说是丢尽了读书人的尊严,对大宋朝廷开始彻底失望。

横行西北的李元昊为了立国,跟宋、辽平起平坐,求贤若渴。张元看出李元昊将来必成气候,于是投奔而去,只为实现自我抱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