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镇玄黄 > 三-毕州(下)

剑镇玄黄 三-毕州(下)

作者:河洛之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毕州不算繁华,徐竹琛下榻的主城已经是最为繁荣的地方,昨天来时仍是人烟寥落。至于今日,不知是不是武林大会的缘故,药铺前面满满当当挤了一堆人。

好在虽然人多,药师开药的速度够快,徐竹琛没多久就排到屋里。

她一抬头,正对上抓药的老媪慈祥的脸。

“呀!姑娘好头发。是得了什么病了?”

徐竹琛惭愧一笑:“我没病,是我朋友不慎摔伤了,经脉有些受损。”

老媪微笑着,一面低着头写药方,一面说道:“仅仅是摔伤,就损伤到经脉了吗?”

她这话一出口,徐竹琛蓦然感到身边投来了几道冷冷的目光。她不动声色地观察起周遭的人——锁定了卖糖葫芦的、扫地的、摔断一只手正在哎哟喊疼的三个人——这些人若是单个上,她有把握全部处理掉,但若是一起冲上来,她心中的把握就大打折扣了。

竹琛正思忖着,身后的老汉不耐烦地咳嗽了几声,道:“抓个药这样费事!若是你打的,承认了不就好了!”

竹琛看向面前的老媪,她仍是温柔地笑着,漆黑的双眼像是襄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的两颗黑曜石,漆黑一片,如同她周身的内力一般深不见底。

徐竹琛心中猛然一惊——这药店里真正的高手,是这位暮年老媪!

加上这位老媪,徐竹琛的胜率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她不敢在年迈的前辈面前造次,连忙露出一个笑容:“说来惭愧,我和朋友切磋的时候一时着急,打伤了他。他怕说出来损了我的名声,这才要我说是他自己摔伤。”她直起身子向着四周一拜,朗声说,“在下眉川徐竹琛,见过各位前辈了。”

“眉川徐竹琛!”“眉川?那个武都眉川?”“怪不得她的头发是白的,她是眉川那个‘剑心’徐竹琛!”“就是那个盐商徐老爷家的大小姐?”“听说她是和发小石公子一起来的,也就是说——”“老杨,刚刚你还催人家了,快去给姑娘赔个不是!”

身后的窃窃私语声传入徐竹琛耳中,她察觉到盯着自己的目光一一挪开了,这才放下心来,冲着老媪作揖便要走。

“徐姑娘,留步呀。”

徐竹琛脚步一顿,转过身:“不知前辈还有何见教?”

老媪笑眯眯地抬起手:“你朋友的药,你忘记拿了。”

药铺的经历让竹琛隐隐有了些不祥的预感。她愈发坚定了要去琅琊的武林大会上,一探究竟。

竹琛和店家打了招呼,把自己的行李从楼下搬进了自己隔壁的房间。刚归置好,就听见隔壁几声急促的咳嗽。

徐竹琛忙跑过去。方一推开隔壁的门,竹琛看到男子坐在床上,嘴角淅淅沥沥挂着咳出来的血迹,面上殊无血色。

竹琛抬起手,下意识想帮他运功顺气,忽而想起男子没有内功,只得悻悻放下手,一时有些懊悔。

父亲常说她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她一直不解其意。若论谦虚,在湘山论剑时,她险些一剑将唐锦前辈从山崖上挑落,她坦言是因为自己年轻反应快,若比内力自己就绝无胜算。又如今天在药铺中,她正是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才会觉得悻悻不满。

如今打伤了普通人,她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这句话的重量。

习武之人在武艺上付出常人千百倍的汗水,方能有立身之本,殊不知普通人为了平平安安活下去,也在生活中付出了千般的努力。二者既不谁高于谁,也不存在所谓的“阵营”。武者习武,为的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他们行的是普通人的“侠”,仗的是老百姓的“义”,目的也是为了在朝廷触及不到的地方帮助百姓。倘若欺压百姓、以自己的武艺为摆弄他人人生的资本,岂不是全然与习武的本意相违背?

这些年来,她一心磨炼武艺,却忘了行走江湖的根本在于一个“仁”字。

想到这里,徐竹琛惭愧无比。她从水盆里捞出一条布巾,揩去韩令脸上的冷汗和血迹,问道:“你可有哪里不舒服吗?”

韩令半倚半靠着,虚弱道:“我……咳……身上忽然疼得紧了,咳咳……可能是,筋骨断了吧……”

徐竹琛了然地点点头,把毛巾扔回水盆:“我去楼下借店家的炉子煎一下药。”

韩令连忙坐起来,伤口被扯动,又险些咳出血来。竹琛连忙扶住他,问道:“怎么忽然起来,这样对伤势不好!”

韩令挤出一个笑脸:“姑娘……谢谢你了,不必麻烦店家,我,咳,我自己屋子里有一个小火炉……我就,咳咳……自己煎药吧。”

徐竹琛劝阻了几次,实在拗不过韩令,又加上病人为大,只好答应让他自己煎药。她从隔壁拿了药给韩令,几步跳进后院去韩令的小屋搬炉子。

看着徐竹琛进来后院,韩令这才偷偷运起身外的内力,修复自己的经脉。他一只手按在心脏上治疗,另一只手打开药包。

看到药包中成排的苏木,韩令终于松了口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竹琛,你我总是最有默契的人。”

内力对经脉的滋养和药物不可同日而语。药物是提升身体的各方面素质,使伤势不至于要了你的命,内力则是精确地愈疗受伤的位置,从根本处填补亏空、弥合经脉。

韩令的经脉在最适合习武的时候断过一次,已经无法产生内力。不过也多亏如此,他人的内力才不会与他相互排斥。虽说这两份精纯的内力只是被用来疗伤多少有些浪费,但比起任人欺凌辱骂的日子,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就像他现在,尽管浑身是伤地躺在床上,可比起待在慕府里做个杂役,每天在仇人手下过活,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能够逃出慕府,多亏的就是他怀中的这本书。

韩令的手从心脏的位置偏移了些许,摸到了被他藏在衣服夹层的书本。

竹琛还没回来,他不敢贸然将书拿出来。习武之人的脚程比他想象的要快,刚刚竹琛下去拿药的时候,他本想把书拿出来看看有没有破损,但衣服还没解开,竹琛的脚步声就响了起来。

即使韩令已经知道竹琛是新的“天下第一剑”,她骄人的轻功也让他叹为观止。如果韩令没有想错,那么,竹琛应该已经修炼到“凝清步法”的顶层了。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凝清步法作为江湖上最广泛流传的轻功秘籍,入门几乎不需要门槛,但能够修炼到顶层的人却实打实的稀少。

按照凝清步法的速度,竹琛应该已经回来了。果然,韩令在心中默数了三声,就听见了徐竹琛的脚步。

修炼到这种地步,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脚步声。也不知道是坦荡,还是犯傻了。

韩令叹了口气。

如果当初他能够和竹琛、石松一起长大,是不是他也会是这样坦诚直率的人呢?

可惜,他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会”。竹琛坦荡赤诚,是因为她生来坦荡赤诚,而成长的过程中,又坚定了匡扶正道,行侠仗义的信念,因此坚定地走上了这条道路。道心不易,所以性格也没有变化。而他从小就是最爱偷懒磨滑的一个,凭借着远超常人的天资,信奉得过且过,只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下功夫。若非突遭变故,他自己也说不准“韩令”会不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他一直不如竹琛坚定,也不如长辈远视,甚至也不如天资略逊,却刻苦努力的石松。

想到石松,正在徐徐灌注的内力突然变得尖锐,不由分说地刺向韩令的心脉。韩令连忙收手,但还是被刺了一下。这一刺已经对他脆弱的身体造成了相当的损伤,让韩令一口血喷到床单上。

徐竹琛进门时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吓得脸都白了。她慌忙放下炉子,一步跨到韩令床边扶住他,带着内力帮他顺气。

忽然吐血,韩令眼前一时有些发黑。等他能够重新看到事物,眼前出现的,就是徐竹琛那张担忧的脸。

雪白的头发凌乱的挂在耳后,瘦削的脸庞上抹得黑不溜秋的,一双大眼睛里流露出浓浓的担忧的,徐竹琛的脸。

韩令有些想笑。竹琛从小就不修边幅,一个小小的侦查任务也能把自己抹得泥人一样。以往每次她出了这样的洋相,韩令都会和石松站在一旁大声笑话她。

可他的眼泪却落下来了。

他其实感受不到太多疼痛,可眼泪却一滴一滴,落在徐竹琛脸上了。

韩令的眼泪很温暖,让徐竹琛有些愣神,她下意识地伸手抹掉脸上的水珠,低头一看,自己手上却是一片乌黑。

“呀!”徐竹琛懊恼道,“方才拿煤炭的时候没注意,把煤灰抹在脸上了。兄台别见怪。”

她用衣袖飞快地揩了揩脸上的污渍,玄黑色的衣袖很快就被擦得脏兮兮的一片灰白。饶是如此,她仍是一只手扶着韩令,似乎怕他忽然就一声不响地晕过去一样。

韩令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竹……这位姑娘,我没事,刚刚只是不小心呛到了。”

徐竹琛伸手探了探他的额温,小心地把他横放在床上,又从水盆中捞出毛巾,准备替韩令擦拭。

韩令顿了一下,说道:“姑娘,那条布巾是用过的。”

徐竹琛眼珠一转,把布巾里的水挤干净,又泡进盆里涮了涮,满意地拧了拧残余的水。

“这下就干净了吧?”

“这……”韩令一时语塞,在慕府做下人的习惯让他对这条脏兮兮的毛巾有些抵触,但竹琛显然并没有感觉到韩令的情绪,一张俊俏的脸上写满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她拿起那条残留着血迹、沾着秽物和污水的、皱成一团的毛巾,不由分说地伸向了韩令的脸。

韩令拼命控制着脸上的肌肉往后缩,但徐竹琛不容拒绝。两人拉锯了——韩令认为至少有半刻钟,但在竹琛眼里只有短短一瞬——一会儿后,韩令终于认命地放松了脸颊,让那块布巾触上了他的脸。

往好处想,这只是一张易容用的面皮,消耗品,可以更替。韩令在心里默默说服自己,一边用尽全力忍耐,一边感受着竹琛的动作。

竹琛下手又稳又准,几下擦掉了半凝固的血迹,又把布巾翻了个面,用背面轻巧地沾掉了韩令的汗水。她做这些事十分熟练,想来,石松和她对练的时候,被她照顾的次数也不少。

做完这些,竹琛又把布巾泡进水盆。似乎是察觉到了韩令的视线,她欲盖弥彰地把布巾捞起来摆了摆,又放回了盆里。

“你好好养伤,徐竹琛不打扰了。”竹琛说,“炉子在这里,煤炭我放在炉顶上,那个白布包里。”

韩令顺着她的手指一一看过去,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徐姑娘。”

竹琛也点点头,轻手轻脚地拉上门。走出两步,她又转身回来,把门推开抱拳道:

“还未请教仁兄尊姓大名,敢问兄台如何称呼?”

韩令的双手在被子里死死捏紧,他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我叫…凌寒,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凌寒。”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竹琛没有多想,爽朗笑道,“真是个好名字。”

韩令也微笑道:“是啊。”他看着竹琛关上门,这才放松了紧攥的拳头。

手心里一阵刺痛,是背离过去的伤疤。

竹琛的脚步轻快地走到隔壁。韩令听见她一边念叨着什么,一边重重坐在藤椅上,心里有些好笑。到了这一刻,他这才微微放下心来。

他拿出藏在心口的书本,看着窗外坠地的金乌,心中计算一番,翻到了第三十七页。

果不其然,书页上已经出现了一行鲜红色的簪花小楷——

“五月十六日,雁山客栈。”

五月十六日,正是五天之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