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楚天云纪 > 一遇风云变化龙 第三百六十五章 这叫做替天行道

走进监牢,金光散去。

两百多孩童被困其中,一些年龄稍大些的孩子睁着眼睛,盯着虞知和无花,而一些年纪小些的孩子依旧还在睡梦中。

监牢外那种恐怖的声音已经停了很久。那些孩子也抵不住困意,睡了过去。

虞知微微皱起眉头,说道:“这么多的孩子,该如何带回苏城?”

虞知初来苏城,手下无人,现在回去调遣兵马也要好些时辰。而山路崎岖,凭着这些孩童根本走不到苏城。

虞知想了想,说道:“先给这些孩子准备些吃的。他们被关在这里,想必也吃不好。”

“小和尚,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外面找些吃的,等他们吃饱之后,再做打算。”

无花点头道:“小僧明白。”

虞知走出监牢,叹了一口气。

山中城已经一片残破,地上的尸体堆积,仿佛经历了一场屠城的大战。实则都是虞知一人所为。

游元矩还跪在原地,一身真气被封禁,身上气力全无,根本无法逃脱。但困兽场中已经没有了曹令的踪影。

“小和尚还是心慈手软,若是将曹令给打残了,就不会逃了。”虞知说道。本想从曹令嘴里套出一些事情,没想到让曹令给逃了。

不过,虞知知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将这些孩童救回苏城。

虞知不知道的是,城中还有曹令的手下潜伏,是这些人救走了曹令。

轰!

山中城深处,一处又一处的城墙房屋坍塌,扬起的烟尘冲天而起。

山中城附近的深山老林早已经没有了野兽的踪迹,就连一只飞鸟也不见。昨夜的震动让附近的活物都逃命去了。

坍塌的地方,虞知还未深入其中探查。

而等虞知赶到时,半个山中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废墟中所有的痕迹都被抹灭,除了毁灭的迹象就没有其他。

虞知看着眼前的一切,心想道:“看来有些隐秘,我还不没探查到。对方这么做,显然是想要掩盖什么痕迹。”

虞知只是看了一眼,转身离开。

曹令逃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虞知知晓山中城的背后是项籍,这就够了。

而山中城里有夜鬼的气息,不管夜鬼修为如何,总归不是单单一个大楚朝廷能够管的。

虞知扛着许多袋吃食,除了酒,只要是能吃的,都带到了监牢中。

两人将吃食递给这些孩童,没有多余的话。这些孩童被关了很久,对谁都会多了几分猜疑。

这些猜疑要更久的时间里消除。

“让他们安静地休息一下吧。”虞知说道,“昨夜,他们也定是睡不着。”

说完,虞知和无花一同走出监牢。

虞知拿着两个面饼,自己吃着,将一个递给了无花。

虞知坐在监牢的门口,看着刚刚升起的太阳,嘴里津津有味。

“小和尚,你说将这些孩童都给救了,是不是一件天大的功德?”虞知笑着问道。

无花也露出一丝喜色,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说完,无花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干净的脸庞皱起眉头。

佛子心境透彻,尘埃不染,这样纯净的心灵有一点心思,就不难被猜到。

虞知扭头一笑,说道:“你是在想这些山匪和游元矩的亲卫吗?”

昨夜死了很多人,山匪足有数百,没有细数,还有游元矩的三百亲卫。这些人大多都是死在虞知的手里。

无花坦诚地开口道:“那些人本可以不死。即便犯了大错,小僧也可以以佛法度化他们,引人向善。虞兄,伤人性命终究是罪过。”

无花稚嫩,心里更是柔软。他入世不久,也见过了一些疾苦,见过了一些生死。可如昨夜那般的森罗惨状,是第一次见。他要是在跟前,一定会阻止虞知。

虞知赞同地重复道:“伤人性命终究是罪过。可你觉得到底多大的罪过,才能够判这些死罪?”

无花一时语塞,仔细想了想,眉眼间透着淡淡的困惑。

虞知吃了一口面饼,一边吃,一边说道:“小和尚,你自小在悬空寺中,你身边的师兄弟都是慈悲为怀的僧人,向来都是和善相处。所以,你未见过那些险恶的人心,未见过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恶人。若是你一直都在悬空寺中,那是此生的福气。”

随即,虞知话锋一转,叹了口气说道:“可你下山了,这些福气却变成了不幸。因为,这个世间与你想象的不同。有人杀人,有人挨饿。恃强凌弱时时都在发生,疾病饥饿也从未间断。其中大多数的祸事都是人为。”

“比如我们身后牢房里的这些孩童,死在凶兽腹中的孩童,还有那些不知被卖到何处的孩童。他们的悲惨都是因为这些山匪,因为游元矩和苏城军。”

“佛门引人向善,普度众生。你有扶危救世之怀,却不知这些畜生不值得你救。”

虞知的一番说辞将以往无花所知所见完全矛盾。一时间,无花难以接受。

无花不知该如何反驳,只好说道:“虞兄,你杀了这么多人,不也是伤天害理吗?”

“是吗?”虞知反问道,“这些山匪阻挡我救这些孩童。若是我实力不济,被他们砍死。如此,我就救不了这些孩童。随我一起死的就会是剩下这两百多孩童。而现在我杀了山匪,让两百多孩童有了活路。当我带着这些孩童回去,相信苏城的百姓会对我感恩戴德。”

“因此,我这不是伤天害理,这叫替天行道。”

无花不明白,却也默念着这四个字。

虞知吃完最后一口面饼,喝了一口水。迎着朝阳,虞知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伸了一个懒腰,发出一声舒服的声响。

“世上的疾苦太多,管不了。能做的唯有眼前的事。替冤者伸冤,替亡者报仇,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你们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呵呵。”虞知轻蔑的笑了笑。

无花不解地问道:“这句话有何错?”

“错。错得离谱。”虞知伸手,高高举起,将温和的阳光握在手中。“那些坏事做尽的人放下屠刀,就能够得道成佛。可那些好人呢?他们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渡过苦海,才能够成佛。”

“小和尚,你说,这公平吗?所谓的众生平等呢?”

无花听着虞知的话,看着虞知,眉眼间的困惑变得更加浓重,清澈的双眸中仿佛有些挣扎。

“小僧佛法尚浅,不知该如何解答虞兄的问题。或许...或许主持可以为虞兄解惑。”

虞知无所谓地耸耸肩,说道:“或许吧。不过,在我转变观念之前,我会一直这么做。血债血偿,以命偿命。”

“阿弥陀佛。”无花念道。

“阿弥陀佛。”虞知也跟着念了一声。

旋即,虞知又说道:“走吧,那些孩童吃完了。苏城那边的人应该出现了。我去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无花总觉得虞知有种未卜先知的本事。

事事都像是在虞知的预料之中。

山中城城门前,如虞知所料那般,祖安邦带着郡守府的衙役寻到了这里。而游元矩留下的两百亲卫正阻拦着祖安邦。

祖安邦很是气恼,他乃是苏城郡郡守,竟是被游元矩的亲卫挡在城外,这无疑是不将他放在眼里。

按理说,郡府之中以郡守为尊,军政工农皆是以郡守命令为主。郡守指挥军队并无不妥,但一些军中主帅不听郡守之令,军中也只以主帅的命令为命令。

显然,苏城军就是如此。

眼前的人更是游元矩的亲卫营,更是只听游元矩的命令。

祖安邦也没有硬闯,以他多年为官的经验来看,他心中知晓这山中城里定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光是如此大的城池是如何不知不觉地修建,又耗费了多少钱财人力。

祖安邦不敢想,也不愿意想。

“不管是福是祸,游元矩想要将此事揽下,就让他去。”祖安邦心道。

为官之道,千万不能招惹莫名其妙的人和莫名其妙的事。

祖安邦拂袖,别着双手在背后,悠然地站在山中城前。等待,并不是一件坏事。

在迷雾未散之前,等等又有何妨?

看清了前路才能够走得更加踏实。

祖安邦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仿佛一点没有因为这些亲卫的阻拦而生气。

“一夜,已经过了一夜了。游元矩还未出来。他到底在里面做什么呢?真是令人好奇啊。”祖安邦自言自语着。

一路前来,祖安邦心中想着许多事,想来想去终究把昨夜的爆炸放在虞知的头上。

“真是个有趣的少年啊!”

随着祖安邦轻轻一叹,巍峨的城墙上赫然出现了虞知的身影。

“呦,祖大人,你终于来了。我可是等你好久了。”虞知高声喊道。

所有的衙役和亲卫都齐刷刷地看向城墙上的那道人影。

祖安邦见着虞知,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果真跟这小子有关。

“虞大人,原来您在这儿啊。昨夜动荡,下官只怕虞大人遭了意外。陛下庇佑啊,虞大人安然无恙。”

虞知见着祖安邦,也回应道:“本官已经将山匪全部斩杀,被掳走的孩童就在城中。祖大人,安排一百个衙役入城,将这些孩童带回苏城。”

祖安邦心中震惊,脑海中冒出一连串的问号,那些疑惑密密麻麻将祖安邦给淹没。

“祖大人,你还在等什么?”虞知催促道。

祖安邦连声应答:“是是是,下官这就安排。”

可祖安邦刚带着衙役往城门走去,两百亲卫将士依旧拦在城门口。

为首将领说道:“游将军命我等守在此处,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杀无赦!”

祖安邦为难地看向虞知,心中则是期待着虞知会作何回应。

虞知问道:“祖大人,你是苏城郡守,难道还指挥不动这些人吗?”

祖安邦一脸苦涩,说道:“禀虞大人,下官刚来苏城上任,这.....”

虞知点点头,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他对着城下游元矩的亲卫喊道:“陛下命我监军,现在我命令你们速速让开,违令者,以违抗军令论处!”

可是,随着话音落下,两百亲卫分毫未动,像是木头桩子一般立在原地,没有任何言语。

祖安邦看着这一切,心头暗笑。游元矩的亲卫岂是你说调动就调动的?少年人真不知天高地厚。

昨夜累了一夜,虞知的脾气有些不好。如今这些不知死活的亲卫再度惹恼了虞知。

“既然如此,本官以诸位不听调令,不敬陛下为由,只好将你们全给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