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楚天云纪 > 一遇风云变化龙 第三百一十六章 相见不相识

半个时辰之后,韩鞅跪在承明殿,双手呈上结案陈词。

在韩鞅两侧,江清和钱方原同样在场。

三司会审的最终依旧要呈报给楚皇,韩鞅写好了陈词,江清没有看,钱方原不想看。一切都依着韩鞅的意思来。

萧元德拿起折子,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看了一眼结论,便将折子放在了一旁。

三司会审的过程,他早已经听太监讲述,甚至是说这折子也不必看。

“此案已经了结。但接下来要该如何做?”萧元德问道。

江清不言,钱方原不解。

案子都已经结了,还需要做什么吗?

钱方原心中困惑,微微侧脸看向一旁的韩鞅和江清。

韩鞅心中明朗,正如他在大理寺料想的那样,此事水深,陛下想要顺藤摸瓜,牵扯出一些其他事情来,那这些巧合便不是巧合。

是不是巧合不重要,陛下信不信才是最重要的。

韩鞅先是看了秋若若给的书函,那些所谓的证据触目惊心,就像是在京都这汹涌的波涛又扔下了一块巨石,让这波涛更为汹涌。

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秋家小姐果然担起的京都第一才女的名声。

仅凭那封书函足以说明了很多的东西。机敏、聪慧、心细如发.....还有心狠手辣。

为何说其心狠手辣呢?

在书函上的一笔一划不仅是证据,还有一些阴狠的应对之法。

在皇帝面前,韩鞅似神游太虚,想起了大狱中淡然从容的少年,想起了大理寺公堂上的黄裙少女。

沉默良久,萧元德见没人说话,自顾自地开口道:“韩鞅,你说说此案是否还有疑点?”

韩鞅闻声,回过神来,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确有疑点。”

“你们都起来说话。”萧元德说道。

韩鞅三人起身,只听韩鞅继续说道:“赵杰该死,虞知无罪。这是给陛下的交代。可幽泉山庄大火,丧生火海中的数十条人命却还未找到凶手。”

“依微臣的猜测,幕后之人借大火暗杀虞知,顺便将赵杰送到虞知面前。虞知年少轻狂,一腔热血,自然不会放过赵杰。而又恰巧符泰宁路过幽泉山庄,将虞知押回了京都。”

恰巧。

韩鞅在说这个词的时候,顿了一顿,很是刻意。而这样的刻意是在告诉萧元德,符泰宁有问题。

“虽然已经还了虞知一个公道,但死在幽泉山庄的那数十条人命还未曾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韩鞅说着,朝着萧元德下跪,说道:“臣韩鞅请命,彻查此案,替那数十冤魂找出凶手,让死者安息。”

江清见状,同样开口道:“臣江清,附议!”

钱方原惊慌道:“臣...臣钱方原,附议!”

察言观色的本事三人都不差,何况萧元德已经说得这般明显。

“接下来该如何做?”

皇帝的问句不能当成疑问句来看。若真以为这么简单,恐怕这脑袋早就搬家了。

韩鞅回答了萧元德的话,是他事先预料的那般,也是秋若若给他“安排”好的那样。

“既然如此,此案交由大理寺负责,韩鞅,尽快给朕一个交代。”

“臣,领命!”

萧元德看了一眼江清,又想起了另一件事,开口说道:“江清,虞知查案有功,该如何赏?”

对于此事,江清心中有底,回禀道:“回禀陛下,臣已拟好奏折,为虞知擢请右佥都御史之位。”

右佥都御史,这是正四品的官职。上一任右佥都御史正是与苍山勾结的白子实。如今白子实已经被斩,这位置自然就空出来了。

从都察院从九品司务到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这是连升三级还不止。

钱方原心中暗暗震惊,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陛下肯定不会答应。

萧元德沉默了片刻,说道:“江清,你觉得虞知是否能担得起右佥都御史?”

江清正色道:“虞知在北凉府行事谨慎,锋芒不露,能查清两年的冤案并非碰巧。此人,可堪大用。”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

......

第二日清晨,虞知睡了一个好觉。舌战,比打架累,纵然虞知有底气,也需要精神应付。

更何况,虞知已经被关了许久。

从大理寺出来以后,倒头就睡,就是这一身的脏乱也懒得打理,然后一觉到天明。

“咦,桐儿他们呢?”虞知刚起早就没看见黎晚桐。

秋若若说道:“前些日子,黎姐姐他们去临泉古树给你祈福,现在应该是去还愿了。”

“有必要这么急么?”

“你不懂,这些事自然要勤快些,下次求神仙办事,好方便些。”

虞知哈哈一笑,说道:“你呀,从哪儿学来这些话?”

秋若若看着虞知,狡黠地说道:“从前,你不是常说,神佛仙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我说过这话吗?”虞知眼珠子一转,否认道。

临泉古树在未名湖旁,清泉古树本就带着一些传说的色彩。

因此,来此求姻缘的人极多,求官运亨通,经商发财的人也是极多。在周边的地方也建了许多住所,只需交上一些银钱就可以住上几日。

许多人也常来此处喝茶饮酒,趁着林间的清风,泉中流水,寻觅一段姻缘。

虞知和秋若若走在青石板路上,缓缓前行。去年冬季,虞知来过一次临泉古树,顺带着将那碍眼的郭颂贤扔进了未名湖里。

那件事还曾经传扬在京都之中,成为众人口中的谈资。

夏日炎热,晨间黄昏时候的人会很多。许多人在晨间来临泉古树祈福,日间在林中茶舍休息,整整一日直到黄昏时分才启程回家。

文人墨客常来,待字闺中的姑娘也常来,山间的清幽恰好消除心中的烦闷。

“小鱼哥哥,我看见了一个熟人,过去一叙。你先去寻黎姐姐。”秋若若径自离开,独留虞知一人。

虞知摆摆手,张了张嘴也没说出什么。

京都的繁华与安宁让虞知放松了心神。在京都里,他便不需要担心三先生等人的刺杀,这样的自信源于此地是京都,更源于他拥有着开碑七品的境界。

青石路,林间风,走过未名湖,入了山,这暑气就消了一半。

两边路上摆着许多小摊,卖瓜的,卖扇子的....好不热闹。

虞知没有着急去寻黎晚桐,他远远地朝着挂满红绳的古树望了一眼,走进一间茶舍中。

茶舍是竹子搭建,空气中也充满一股竹子的清香。茶舍引来泉水作为茶汤,甘甜清冽,是临泉古树中最有名的茶舍。

茶舍的招牌也只有“茶舍”二字。

茶舍中每一处座位都被格挡,隐蔽性很好。这也是为了那些待字闺中的姑娘刻意设计,为的就是不让一些好色之徒认出身份,别有用心地来攀高枝。

虞知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三面皆有竹枝阻挡视线,而从窗户望出去,正可以看见进出临泉古树的必经之路。

坐在这里自然不会错过了黎晚桐和秋若若。

一杯清茶,伴着清风,相当惬意。

正在虞知闭眼享受之际,两道身影在竹枝外出现。

这是一位夫人和一个丫鬟,身上穿着皆是来自南州府的苏绣,显然是大富大贵的人家。

这不是他人,正是楚王府的王妃姜溪月和丫鬟小奴。

昨日,姜溪月来临泉古树为项景昊求一段好姻缘,而后就在附近的屋舍中住了下来。今日想来尝一尝这里的清茶,却早早没了位置。

“夫人,此处也有人了。”小奴沮丧地说道,“这茶舍的生意也忒好了些。”

姜溪月些许失望地说道:“看来只能等着下次再来了。”

姜溪月并不是很喜欢出门,若不是为了项景昊,也不会来临泉古树。

虞知听着声音,莫名地觉得有些亲切,不禁说道:“两位若是不嫌弃,可以与我一同饮茶。此间也就我一人而已。”

姜溪月闻言,便是走了进来。“如此,便是叨扰了。”

此时,虞知方才看清姜溪月的面貌。眼前的女人并非天底下最为好看的人,可却让虞知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好似他曾经见过对方。

有美峨眉子,惠音清且淑。

若说温婉,无人比得上眼前的女子,若说端庄大气,就是那些高门大户的夫人也无人能出其右。

虞知一时间挪不开目光,心中那抹熟悉亲切也越发浓重。

姜溪月何尝不是如此,少年的眉眼给她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是她埋藏在深处的记忆。她知道,她定是在哪里见过这个少年。

两人凝眸对视,双双出神。

却听小奴说道:“你这人好生无礼,怎能这样盯着我家夫人看?”

虞知猛地回过神,挪开目光,急忙道:“抱歉,抱歉。我不是有意的。”

虞知从未有过这样的慌乱,就是与黎晚桐那次旖旎之时也不曾如此。

姜溪月则是说道:“无妨。”

姜溪月落座,坐在虞知的对面,而小奴则是站在姜溪月的身后,狠狠地瞪了虞知一眼。

咕噜咕噜~

茶汤中飘出一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夫人,请喝茶。”虞知为姜溪月沏了茶,却也没有多言。

姜溪月却依旧在打量着虞知,越看越是觉得熟悉亲切,那一种奇妙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仿佛在梦中见过一样。

虞知将目光投向窗外许久,姜溪月的目光落在虞知脸上也过了许久。

终是虞知臊红了脸说道:“夫人,您还是别这般看着我。”

“我这人害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