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七百八十九章 抄家取药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七百八十九章 抄家取药

作者:墨观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中午,陈佑四人再次聚到了一起。

虽然昨日已经宴请了一次江宁县令,但是除了卢辙之外的陈佑三人还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三人不仅仅是富商,也是地方豪强,家中都养了不少护院。

其中柳实还拜在一个少林俗家弟子的门下,家中有三名通八脉的高手供奉。

这倒不是说少林老出恶贼,这么说就冤枉少林寺了。

这是少林的基础武学在江湖上流传甚广,像罗汉拳、伏虎拳、大摔碑手传承众多,甚至有不少变种。故而才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

因为基数大了,所以出现为非作歹者的概率就更高了。

三人听家里的护院说,这姓杨的不仅仅是朝廷勋爵,还是天下有数的高手,有着“剑君”之名,更是不安。

万一杨清源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玩暗杀灭门这一套,以他们三人的护院还真未免挡得住。

三人连夜在家中布置了一些防止潜入的机关消息。

卢辙在这个过程之中沉默寡言,一直是扮演一个应和的角色,好在他平日里都是深思熟虑的人设,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

所以剩下三人也没有发现卢辙的异常情况。

次日的中午,陈佑三人再次宴请了江宁县令,这是他们最大的倚靠了!

三人这一次还提出了,愿意向江宁县来捐赠一批药材,来救助江宁县的百姓。

于是,这位江宁县令林儒岳又被陈佑等四人请到了宅邸之上吃席。

林儒岳倒算不上什么贪官,但陈佑四人在江宁县中势力不小,即便是他身为县令,也需要与这四人交好,才能保证政令的通畅。

况且他听说这四人和州里的不少官员也都有交情。

故而,当四人以捐赠药品的名义再次宴请林儒岳的时候,林儒岳也答应了下来。

酒桌上,陈佑三人不断地劝酒,林儒岳不胜酒力,被灌迷糊了。

就在酒过三巡,宾主尽欢的时候,突然就有一群人冲入了陈佑的宅邸之中。

当林儒岳听到动静睁开醉醺醺的眼睛之时,印入林儒岳眼中的是一身飞鱼服。

林儒岳身子一个激灵,立刻清醒了过来。

只见来人腰悬绣春刀,足蹬虎头鎏金靴,身穿飞鱼锦衣,身份不言而喻。

在江湖话本中,似乎所有的朝廷爪牙,天子亲军锦衣卫都可以穿飞鱼服配绣春刀。

但其实这是高阶锦衣卫才有资格穿戴的行头。

飞鱼服则是大周的四大赐服之一,仅次于蟒服,在斗牛服和麒麟服之上,若非天子亲军、高阶锦衣卫,一般得要二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获得。

寻常锦衣卫穿戴的是仿制飞鱼服的制服,不管是用料做工还是华丽程度都无法和正版的飞鱼锦衣相比。

而绣春刀刀身较一般腰刀短小,且有弧度,是作为仪刀出现的,寻常锦衣卫根本没有资格佩戴。

所以当这个出现的时候,林儒岳就知道,不管他是谁,就凭他这身行头,绝对是有资格将自己下狱的。

来人按着腰间的绣春刀,厉声问道:“谁是王介、陈佑、柳实?”

王介、陈佑、柳实神情巨变,脸变得无比的苍白,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杨清源出手了!”

他们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三人突然反应了过来,齐刷刷地看向了卢辙。

不对啊!他们是四个人啊!

“老三,你……!”陈佑手中的念珠的系绳因为太过用力,念珠撒了一地。

“老三啊!老三,我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也……”

不等三人一一谴责卢辙,来人就从腰间掏出一块玉牌,

“锦衣卫东镇抚司指挥佥事,张扬!现为扬州黜陟使大人亲卫队长!奉命捉拿陈佑、王介、柳实三人归案!”

张扬这名字确实没有取错,此时的态度张扬无比,藐视地横了三人一眼冷声喝道:“你们三人与东瀛倭寇勾结,涉嫌谋逆!本指挥奉扬州黜陟使、镇抚使杨大人之命,擒拿尔等拿下,押送六扇门审问,三人名下所有财产,全部查封,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王介、陈佑、柳实三人闻言再也顾不得看向卢辙了,纷纷吓得瘫倒在地。

一旁陈府所豢养的江湖武者还摩拳擦掌,想要动手。

张扬只是运转真元,沉声喝道,“尔等是要自己束手就擒,还是等着大理寺缉盗司来找你们!”

大理寺原缉盗、镇狱两司专门擒杀各种为非作歹的江湖高手,对江湖武者的威慑力可比锦衣卫大多了!

刚刚还跃跃欲试的江湖武者都老实了下来。

看上去最壮实的柳实,瞄到了江宁县令林儒岳,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喊道:“冤枉,县令大人,我们冤枉,你是知道我们的,我们怎么可能和倭寇勾结呢?!求你为我们做主!”

这等行为做派完全和他的形象不符啊。

张扬闻言瞄了一眼江宁县令道:“你就是江宁县的县令?!”

林儒岳是真的不想和锦衣卫打交道,虽然近年朝廷改制,收回了锦衣卫的审讯之权,但其恶名深入人心,这就是群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啊!

“下官正是林儒岳!”林儒岳表面上看去礼节周全,实则两股战战。

此也非林儒岳胆小之过,他是个文官,不是杨清源那种,很传统的,没有和这些武夫打过交道,更何况张扬身上杀气腾腾。锦衣卫指挥佥事又是正四品的武官。

即便是林儒岳尽可能平复心情,身体还是忍不住做出自然反应。太祖高皇帝年间,不止有多少官员死在昭狱之中。

“我观林大人与这群叛贼一道喝酒吃席,这是关系匪浅啊?!难道……”

张扬的话立时把这位江宁县令吓得面如土色。

王介、陈佑、柳实、到底有没勾结倭寇是不是叛贼,有没有勾结倭寇他不清楚,但是杨清源身为扬州黜陟使、镇抚使,已经可以统领扬州境内的一切军政要务,其职权直逼故唐节度使。

他奉命都督扬州军政事,他说谁是反贼,谁就是!

与叛贼关系匪浅,那不就是叛贼同党?

能够当上考上进士,当上一县县令的,又岂会是蠢人,他当即站出来跟他们划清界限,正义言辞地表示,王介、陈佑、柳实、三人勾结倭寇、罪大恶极,自己与他们根本熟,绝不是一路的。

只要不是傻子,面对这种局势,都不愿意掺上一脚。

这位林县令连忙告罪离去了,心中庆幸万分,还好昨日将四人送的礼物都还了回去,不然今天的名单上或许还要多他林儒岳的名字。

果然,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还好他老林心中信念坚定。

以他的官场经验来看知道王介、陈佑、柳实、三人彻底地完了。

他虽然尚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这三人都是做药材生意的,他们出的事也和药材有关。

再结合三人贪婪成性的为人和金陵突发的疫病,多半是在药材的供应上出了什么龃龉。

不过这位杨大人的官声,林儒岳也是有所耳闻的,想来是这三人漫天要价了。

一路小跑,林儒岳满头大汗,待回到家中之后,竟然生出了劫后余生的感觉,心中顿悟,日后必要清廉为官,造福一方,这般面对锦衣卫之时,才不会有这般心虚的感觉。

……

不提这位林县令的心中体悟,杨清源收到了手下的禀报,他们已经将王介、陈佑、柳实三人擒拿,所有的家财、药铺、仓储也被尽数查封,成吨的药材正在清点分类,准备装车运往金陵。

“你做得不错!”

杨清源对着下方站立的卢辙说道。

“小人不敢当杨侯谬赞!”

卢辙很聪明,断臂求生这一招用得炉火纯青。

不仅仅将所有的药材捐出,还顺带捐出了大半的家财救济金陵的病人。

这反倒搞得杨清源不好对他下手了。

无他,若是这般心向朝廷,在疫病之中出钱出力的人都被杨清源处罚了,那其余商人谁还敢为朝廷出力?!

若是处置不当,还会严重折损朝廷的公信力,即便是要动他,也不能在最近这段时间动。

百姓有的时候更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自己认为是什么。

至于事实到底如何,他们有时候反而不关心。

“你手上有几条人命?!老实说!”

卢辙闻言低头说道,“小人确实有杀人越货之举,但那时候,太祖刚刚立国不久,扬州之地盗匪横行。自从太宗登基之后,虽然有围殴之举,但绝没有沾过人命之举。”

杨清源不置可否,对于太祖初立期间的事情,他不好追究什么,乱世中,法律当不了规则,生存才是。至于卢辙其他的话,他会着人去查,只要没有滔天的罪行,这卢辙的命肯定是保住了。

“小人冒昧问一句,不知道杨侯想要如何处置陈佑三人及其家眷。”

杨清源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这个卢辙有点意思啊!现在还有心情问陈佑三人。

“祸不及家人,带六扇门查明其罪之后,会查封其所有财产,给予他们一家老小足够的赡养生活之费,一并遣散!”

“杨侯仁德,小人敬服!”

杨清源看着卢辙,此人能在乱世之末白手起家挣下这么大的家业,确实有几分本事。

无论是魄力还是机变都称得上一流。

“卢先生回去吧!你经营药材说不定治疗疫病之时,还需要你帮忙!”

卢辙行礼之后,这才告退。

只是走出杨清源的住所之后,他才感到自己错失了一个好机会。

一个得到杨清源和朝廷人情的机会。

本来杨清源是找他们帮忙,已经准备了一份不小的礼物——购买盐引的许可。

正所谓“欲取之,先与之”,尤其是在这种关系金陵府乃至扬州一州百姓生命健康的事情上,只要他们能够帮朝廷这一个大忙,投桃报李,他们得到的绝对要比付出的多得多。

这盐引乃是扬州盐商富甲天下的根本原因,盐课是朝廷的一大税收来源,其中暴利不可想象。

用不了两年,他们就能将自己在这次药材交易之中亏损赚回来。

更重要的是杨清源和朝廷的人情。

杨清源的身份,卢辙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虽然不在中枢,然炙手可热。

至于朝廷的人情有多珍贵,看后世蓝星的杰克马就知道了。

做了这么大个死,依旧能够活蹦乱跳的,甚至还从东瀛回来了。

但凡换个人,现在缝纫机都该冒烟了!

杨清源开始并无杀人之心,只是他们几人的行径彻底地将杨清源激怒。

在这个时候耍这种手段,想要趁金陵疫病大发国难财。这种昧着良心的黑心商人,最让人厌恶不过了,依法办理便是了。

起初杨清源并没有有斩尽杀绝的想法,只是想没收他们所有资产,打破他们对于江南药材市场的垄断,以获取到更加廉价的药材。

可在不久前,他从六扇门中得到了四人的档案,王介、陈佑、柳实包括卢辙四人所干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有些见不得光的。

他们四人在乱世末年豢养打手,天下大定后,表面上改邪归正。但将原来的心腹旧部暗中组建成一个黑道帮派,专门对付那些在商业上与他们作对的人,虽然不再干杀人越货的事情,但一些违法违律的手段没少用,只是一时掌握不了确切的证据。

即便是杨清源的本事,也要花不少的时间。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卢辙主动跳出来投诚,不仅捐出了自己的所有药材和大半身家,还检举揭发了三人之罪,同时将三人的储存药材的仓库尽数告知。

这一波大大的剩下了杨清源的时间,这才饶了卢辙一命,待六扇门查证其罪。

若是没有卢辙主动跳出来,说不定现在四个人就一起以勾结倭寇罪下狱被调查了。

……

处理完这四人,杨清源再次头疼了起来。

这个疫病实在是难以对付,药王孙十常至今未至,虽然有唐慎微和李濒湖,但两人都是偏科之辈,擅药而不擅医,终究是没法对付这诡异的瘟疫。

不过,两人还是有成果的,虽然不能彻底根治这病,但是却发现了暂时缓解病人症状的药材。

茶叶!

前唐名医陈藏器曾提出——茶为万病之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