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幻灭的江湖 > 第十一章 土木之变成国丧

幻灭的江湖 第十一章 土木之变成国丧

作者:风陵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4: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晨看发芽暮叶落,回眸不觉又冬至。

春秋迭变,一个又一个轮回,老树又盘了三圈年轮。

三年间,纪辛明与叶郎夕每年都来看望大哥,他二人也都有了家室,任昭泽夫妇倍感欣慰。

某日,是个晴天,竹舍里跑进来两个小孩,抱住了母亲:“娘,逍遥又逼着我们跟他比武。”

另一个附和道:“就是,他又练会了一招回头望月,让我追他,我不追他他就要断我琴弦,我一追他他就突然回身出招,你看我的脸又肿了。”

夏兰看着绝遥世遥一脸委屈的样子,也是无可奈何,目光投向丈夫。

任昭泽一看不禁乐了:“你们两个打他一个还打不过吗?”

“嗯”,两人坚定的异口同声道。

“二打一打不过还理直气壮的”,任昭泽逗道,夏兰也扑哧笑了。

“就是打不过嘛,打又打不过他,跑又跑不过他,爹,你别给逍遥教武功了”,世遥抱怨道。

“可是爹也给你们教了啊,是你们不用功,逍遥可比你们练得认真。”

“我还要练琴啊,哥哥还要背书,就爹爹偏心。”

“这可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抓周的时候绝遥拿书,世遥抱琴,只有逍遥抓了剑。”

“那我们要重新抓,我也要拿剑,”世遥嚷嚷道。

任昭泽严肃了起来:“三岁定八十,何况你们四岁才抓的周,选择了脚下的路,怎样也要走完。”

夏兰说道:“哪有那么严重,你说这么深他们怎么能懂,”拍了拍两人的屁股,“好了,去叫逍遥吃饭了”,两人屁颠屁颠跑了出去。

夏兰起身说道:“不过逍遥学武好快,我担心物极必反,以后反而不好。”

任昭泽宽慰道:“我也在纳闷,逍遥的武学天赋过于高了。不过我仔细想过从他出生到现在,有件事也许讲得通。”

“是什么?”

“逍遥出生的时候正是你难产危急,当时我都觉得你们母子危矣,我曾为你输送过一股内息,但当时我伤重,效果微薄。后来蓄英救了我们,他又为你输送了一股内息助你顺产,然后逍遥平安出世,你也平安无事。”

“是啊,当时觉得你们练武的内功好生奇妙,蓄英手指按在我的手腕处时,我只觉得周身舒畅,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连生产的疼痛感都减轻了好多。所以我才应允你教孩子们练武,确实好处甚多,不然我才不会让他们每天跟着你打坐练气,舞刀弄棒的,好好在这竹林做几个竹林君子不好嘛”,夏兰认真说道。

“男儿嘛,练武也是为了自保。那时你们母子一体,我与蓄英的两股内息便也流遍了逍遥的身体,留在了他的体内。但他毕竟是个孩子,那两股内息便沉积在他的体内,而他并不自知。后来清芷先生在他丹田又注入了一股内息,先生那时的内功修为已是超凡入圣,所以这一小股内息自然十分了得。先生这股内息唤醒了逍遥体内沉寂已久的另外两股内息,三股内息在体内合为一体,汇聚在逍遥的丹田。”

“那会不会对逍遥身体有损?”夏兰担忧道。

“先生既然这样做,那便没事,何况先前的两股内息若未调理,逍遥一旦开始练习内功就会难以承受,先生一定是洞察到了,所以已经为逍遥调理好了。所以现在逍遥体内的内息根基已成,三息归元,非同小可。”

“那以后会怎样?”

任昭泽意味深长说道:“他四岁就有三道精湛的内息合为一体,遍布全身,其中有一道主体还是清芷先生所传,这是何等的内力基础。这三年来,我每日按照先生所授四气养神,又辅以师父传我的修炼内息的方法,颇有体会,如今我的功力较三年前都已经大有所进了,早已不能同日而语了。三年来我将两者精妙融为一体教他自小练气。你想想看,修炼内功素来讲究少练培根,老来通天,如今逍遥根基已成,又自小精妙心法练气,假以时日,逍遥再习得高深内功,那他的内功修为该当如何?”

夏兰想了想,平静道:“就是天下第一又如何,我可不希望他们是什么天下第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宁肯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一声安稳的生活,对于一个母亲就很知足了。”

任昭泽抚摸妻子秀发,温柔道:“我理解你的想法,只是男儿在世,若只图安稳度世,不去考取功名,不去征战沙场,也不驰骋江湖,那这单调无趣的一生岂不是白白虚度了。”

夏兰体贴道:“好了,听你的,我不是从不插手,如你所愿嘛。”

任昭泽温暖的笑笑,心里默默感谢妻子。

任昭泽自己清楚,虽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三子之中他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偏爱逍遥一点。一是逍遥出生几近母子双双夭折,在动乱绝望中从天而降的精灵;二是逍遥已有三息归元的至高根基,他也想看看此子究竟能达到何种武学成就;三便是逍遥抓阄选择了银光闪闪的剑,似乎就是天注定的练武奇才,妻子总是怪他心思总在逍遥身上,他也知道如此不太好,但逍遥武学的天赋又总是让他忘乎所以,不免更加疼爱逍遥了。

几天后,任昭泽突然收到一封书信,是蓄英门徒带来的,信中要任昭泽前来京城有要事相商。他不敢耽误,便收拾行装准备次日出发。

临行前一晚,夏兰把三小聚在一起,细心叮咛。

“娘,京城好不好玩?”世遥问道。

“京城很热闹,但是有好多坏人,所以不能贪玩。”

“那好人多不多?”逍遥又问。

夏兰犹豫了一下:“好人......好人总是比坏人多的,但是坏人却比好人厉害。”

逍遥拍手道:“那我们就去打坏人。”

夏兰急道:“不可以。这是你们三个第一次离开娘身边,你们一定要听爹爹的话,到了京城一定要乖,不准惹事。”

说罢又看向逍遥:“尤其是你,不准欺负两个哥哥了。”

逍遥吐吐舌头,点点头。

夏兰抱紧他们,想起了那日生三个小家伙时的点滴,便耐心讲了整个故事。

故事娓娓道来,三小聚精会神,越听越入迷。

夏兰讲完后语重心长道:“当初你们三个那么艰难的出生,我们一家人能幸存下来真的是上天保佑,你们一定要相亲相爱。不管发生什么,你们三兄弟一定要齐心合力,互相帮助。”

逍遥突然说道:“娘,你当时生我那么危险,干嘛不给我说一声,逍遥可以等娘休息好了再出来啊。”

夏兰顿时哭笑不得,对逍遥这神奇的想法折服了。

任昭泽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捂着肚子笑个不停,这宝贝儿子,要把他爹笑死。

夏兰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就顺着说道:“好,那娘记下了,下次照办。”

又是一阵欢声笑语,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安逸!

住惯了青山绿竹,任昭泽此次回京,满是感慨不适。

与蓄英终于在兵部侍郎于谦府相见,他二人甚是激动。

任昭泽与于谦几番寒暄,又在蓄英引荐下认识了思忠,四人皆大欢喜。

席间谈到八年前那次逃亡,任昭泽感慨万千:“那日先得天赐先生指路逃出京城,又在生死攸关之际得蓄英搭救,今日我等三人相逢,真是快哉。”

思忠叹道:“你因朝廷祸乱被逼隐居山林,如今又被我们召来,解明朝燃眉之急。这一来一回,反而是我们要向你道谢。”

任沼泽坦荡说道:“我是被王振那群阉狗逼出朝廷,与大明朝无关。冤有头债有主,若有机会我必取了王振首级,祭奠被残害的忠良在天之灵!”

思忠正色道:“看来你不能得偿所愿了,土木堡一战中,王振已死!”

任昭泽大吃一惊,他忽然想到一路赶来从北面往南方赶路的难民,问道:“在下久居山林,不知发生了何事?”

于谦郑重说道:“昔年太祖皇帝派兵严厉打击蒙古族,蒙古族内部分裂,分裂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自此每年向朝廷朝贡。他们部落怀恨在心,长年隐忍,这其中瓦刺日益强大,先后控制了另外两部,统一了蒙古族。他们时常骚扰朝廷,雄踞北方。王振擅权以来,私自与瓦刺部走私交易,北方边防日渐空虚。他们每年朝贡皇上都会回赏财礼,所以瓦刺每年都虚报朝贡人员来冒领赏物,这一切都是王振参与授权所办。然而今年四方朝贡,王振突然克扣瓦刺贡使赏赐,完全清点实际人数发放。瓦刺贡使愤怒回蒙,添油加醋给也先汇报。于是七月也先兵分四路,大举攻明。”

任昭泽这才明白难民逃难的缘由,原来有战事。

于谦继续说道:“北方边防形同虚设,瓦刺大军来势汹汹,也先也亲率大军攻占大同。王振突然给英宗怂恿让皇上御驾亲征。我与尚书大人竭力劝谏,但皇上心意已决,定要效仿宋真宗亲征,以显大明天威。可是王振根本不懂军事,皇上两日之内胡乱配备粮草和军士,凑了二十万大军,便匆匆出征。皇上偏信王振,将一切军政大权交于王振,组织不当,又加上连日风雨,连夜赶路,大军赶到大同时士兵已是疲惫不堪,军心混乱。两军交战后,也先诈败,诱我军深入,然后用计大败明军。然后王振被乱军所杀,而皇上...”,他顿了一下,满面忧愁道:“英宗皇上已被也先俘虏了......”

任昭泽只觉五雷轰顶,大脑一片空白。许久才反应过来,无比诧异,皇帝御驾亲征结果被俘虏了,这、这算哪门子的事?

他实在不敢相信,但看其他人的脸色又不得不信,急问道:“那...英宗现在是死是活?”

于谦答道:“也先来信说皇上一切安好,他无非是想以皇上为人质要挟朝廷,以此获利。”

任昭泽愤愤不平道:“那王振之死是苍天有眼,恶有恶报,偏偏连累了英宗,哎。”

蓄英说道:“纯属咎由自取,他若不宠信王振,何来这祸事?”

思忠道:“虽说与他宠幸王振难脱关系,但英宗登基时年幼无知,而且自古宦官不得识字,宣宗在位时让王振等太监开始读书,这才是一切祸乱的始端。说起来,英宗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任昭泽细想确实如此,不解道:“那眼下这局面,该如何解?”

思忠又道:“当年我见郕王朱祁钰仁厚,便寄身他处,我有心辅助他制裁东厂,但郕王怕过多干预朝政惹他皇兄猜疑,引他兄弟不和,惹火烧身。便睁一眼闭一眼,所以东厂才如此壮大。我痛心却无助,只能暗地保护忠良,寻求机会消灭王振。”

任昭泽这自然明白,说道:“藩王们全部都封地在京城之外,英宗能将郕王留在京城,已确实是兄弟情深了,也难怪郕王不愿干涉朝政。”

于谦续道:“自王振掌权后,天赐先生便不再居住郕王府,与我相商国事,然后我告知郕王让他定夺。现在皇上被俘,也先大军指日便打到北京城下。前日孙太后宣郕王与大臣商议此解决此事,大家商定欲立郕王称帝,先破也先叛军,保卫北京。”

任昭泽说道:“这确是可行之法,他二人是兄弟,他暂代皇位解决当务之急,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郕王推三阻四,不肯暂代皇位,他的心思实在是太敏感了,生怕自己落上趁乱篡位的千古骂名。”

思忠正色道:“所以我们要再去好生分析局势,劝郕王登基,先稳定朝廷,否则,大明危矣!”他只觉得愧对恩师教导,眼看着大明江山如今岌岌可危。

“事不宜迟,那我们快快商定如何劝他及破敌之策”。

就这样,内堂四人紧锣密鼓的敲定着件件事情,气氛格外严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