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烟火江湖 > 第一卷:渔家郎 第二十二章:深山有鱼,名银梭

马车走得慢的原因有很多。

马是劣马,而且已经老了,好在识途。

路五叔已经考虑换马,但总觉得老伙计还能再走几趟,就这样一拖再拖,转眼又两三年过去了。

路是山路,而且是一条除了他们几乎就没有人走的山路。

大山好像无穷无尽,好不容易穿过一道山梁,当路一几个站在高处眺望却发现对面是更多的山梁。

虽然说冬天到了,南方气候温暖,除了一些落叶的灌木,大部分都是郁郁葱葱的成片竹林。

这天车队穿过一道溪涧,耳中传来阵阵轰鸣的水声,转过一道山脊,众人眼前豁然开朗,一道雪练似的大瀑布从对面一座大山的半山腰倾泻而出,山脚水潭浪花滚滚,老远就感到浓浓的水气扑面而来。

“过了这条河,爬过对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伏波镇啦。”

路五叔指着远处那道瀑布,脸上露出开心的神色说道。

十多天的晓行夜宿,几人像是与世隔绝一般,总是会有一种叫寂寞的东西围绕着大家,眼见快要到达,每个人都难掩心中的雀跃。

路一三个少年早就跳下马车,飞奔到河边,先是掬水洗脸,然后又嘻嘻哈哈的用薄薄的石头片打起了水漂。

小鱼儿站在路五叔身边远远看着那三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忍不住感叹道:

“还是他们那个年龄好。”

五叔哈哈笑道:

“你那时候也没有少调皮捣蛋。”

“不调皮,哪里对得起那个年龄。”

看到一脸怀念神色的小鱼儿,路五叔拍了拍他的肩膀。

突然一阵歌声隐隐约约的飘了过来,声音苍老,唱的应该是山野间最普通的樵夫小调,抑扬顿挫,但却自有一种淡然出尘的洒然。

路一最先听到歌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身穿蓑衣的背影正在深潭下游边上一块大青石上垂钓。

蓑衣草帽,一根细长的绿竹竹竿,垂钓者正悠然自得的唱着歌,看背影,应该是一个老者。

路一招呼了一声两个伙伴,顺着水边的石头,一步三滑的走了过去,距离还有七八步远的时候,就拱手道:

“老人家!老人家!”

水声太大,喊了好几声老人也没能听到。

路一少年心性,自顾自的爬了上去,大石头上满是厚厚的青苔,快要到顶的时候脚下一滑,身影极速下坠,引得站在下面张望的路一文和路小波一声惊呼。

路一强提一口真气,脚尖在一块微微凸出的石头上一点,整个身形借势往前一翻,稳稳落在石头顶上。

等到路一站定,发现钓鱼的老者正盯着他上下打量。

老者雪白的头发,胖嘟嘟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加上一双又小又圆的眼睛,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爱。

路一有些尴尬的抱拳施礼道:

“见过老伯。”

“年轻人,好俊的功夫。”

“多谢老伯夸奖,一点微末之术,让您老见笑了。”

“嗯,寻我何事?”

路一摇了摇头,恭谨的说道: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路过此地,听到老伯歌声,又见您在垂钓,一时好奇,过来一看,还望老伯谅解。”

老者好奇的看着路一,小小眼睛里的神色有些好奇:

“你不认识我?不是特意来寻我的?”

路一再次摇了摇头,神色坦然。

“那你会钓鱼?”

说到钓鱼,路一还真是个中高手,再说了渔村哪里有不会钓鱼的?上至老人妇孺,下至少年孩童,打小就在海水边长大,礁石滩、码头,一根细细的鱼线挂上鱼钩每天总得有不少的收获。

就在这时,路一文和路小波手脚并用的爬了上来,身形略显狼狈听到老者问话,路小波忍不住嚷嚷道:

“我们路一可是路家村钓鱼的第一高手!你说他会不会钓鱼?”

“路家村?没听说呀!还第一高手,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口气够大!”

路一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下都不用自我介绍了。

老人看了眼有些狼狈的路一文二人,努了努嘴看着路一问道:

“两个吹牛皮的是你朋友?”

路一点了点头,认真的回道:

“是我兄弟,而且他们没有吹牛,我确实很会钓鱼。”

“噢,要不要试试?”

老者提起水中的鱼竿,冲路一招了招手。

“试试就试试!”

路一察觉出老人气息沉稳,呼吸绵长,应该也是一个习武之人,而且面相和蔼,给人的感觉中正平和,况且萍水相逢,并无所求。

所以少年人不服输的那股劲又冲了上来,接过老者递过来的鱼竿,上上下下打量了起来。

老者饶有兴趣的盯着路一,微笑道:

“看来果然是一个会钓鱼的,不错不错。”

路一文大大咧咧的走到老人身边,洋洋自得的拍了拍老人肩膀道:

“那是自然,他可是钓起来过四十多斤的大石斑路家村第一人!”

当路一文的手掌接触到老者肩头的时候,老人小眼睛里的神色有一抹异样,但一闪而逝,看了看路一文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反而笑了起来:

“四十多斤的石斑鱼,那只有大海里面才有,少年郎,看来你们走了很远的路啊!”

路一文点了点头,深有感受的附和道:

“是很远,还很无聊。”

路小波突然咳嗽了一声,路一文连忙收起继续聊下去的念头,冲老人吐了吐舌头。

老人也不以为意。

就在这时,路一开口说道:

“老伯,得麻烦您告诉我一下你在这个深潭里到底在钓什么鱼?”

老人来了兴趣,走到路一身边问道:

“这还有讲究不成?”

路一笑了笑,说道:

“那是自然,不同的鱼要用不同的鱼饵,而且不同的鱼所在水里的深浅也不一样,不打听清楚,肯定事倍功半。”

“哈哈,小兄弟,看起来你果然是钓鱼的高手,来来来,仔细给老夫讲讲!”

路一文在一边翻了个白眼,嘲讽道:

“这在路家村里,五六岁的小孩子都知道。”

老人不以为意,乐呵呵的说道:

“少年郎,书上有云,达者为师,这有什么奇怪的。”

路一瞪了一眼口无遮拦的路一文,后者讪讪的摸了摸头。

老人看到路一的眼色,豁达的说道:

“无妨,无妨,这位小兄弟说话天真率直,倒是很合老夫胃口。”

路一文得意的双手抱胸。

“一文,你去和五叔他们说一下,晚上我们就在这附近扎营呗,我陪老伯钓钓鱼!今晚我请大家喝新鲜的鱼汤!”

一路行来,十多天几个人把能说的话题都说完了,小鱼儿都实在想不出新鲜的故事来了,难得遇到一个老人,还能钓鱼,路一手痒,被勾起了钓鱼的瘾,自然有些不想走了,反正他们一行并不着急,休息半天也不耽误什么事情。

“得嘞!”

路一文转身敏捷的溜下大石头,一蹦一跳的走了。

老人看了看路一文的背影,又看看路一和路小波二人,问道:

“你们三个小家伙,都修行得有不俗的内功,前途无量啊。”

路一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并不答话,蹲下身,拿过老人座位边上的两个竹筒,揭开盖子往里面一瞧,一个竹筒里面装了几十条地龙,另外一个竹筒里面装了一个软硬适中的面团,不由得摇头笑了笑。

老人看到路一的神色,屁颠颠的跑过来,好奇的也蹲下身问道:

“你看,我都准备了两种饵料,地龙是我辛辛苦苦刨出来的,面团是我加了上好白酒和出来的,但真是奇怪,水潭里的鱼就是不识抬举,一上午就没有钓上来一条鱼。”

路一弯下腰,探出一只手,手指入水冰凉,连忙直起身笑道:

“这个水潭的水流很急,而且水温很低,里面的鱼应该是一种极为鲜美的细鳞淡水河鲜,但如果方法不对,极为难以垂钓。”

老人一脸既震惊,又钦佩的神色,拍着手掌绕着路一走了好几圈,白花花的胡须开心的颤抖着,最后伸出拇指佩服的说道:

“小兄弟,你果然是高手,哈哈哈,全被你说中啦!我的两个老朋友听朋友说这伏波山后的寒潭里有一种鱼,最大只有二三两重,叫做银梭,味道极美,还说我这个老饕一辈子吃过的鱼都比不上这银梭的味美!老夫不敢说享尽荣华富贵,但好吃的,可真少有没尝过的!”

“所以老伯你就跑过来钓鱼了吗?”

“是啊,是啊,我这不是就跑了好几百里路过来啦,就是想尝尝这里的银梭鱼,这里又荒僻,我找了好几天才找到这个地方,没想到这里的鱼不识趣,钓了三天,居然一条鱼都没有被钓上来!”

路一跳下大石头,来到岸边水流平缓的碎石滩边上,低着头,一块一块翻石头。

老者奇怪的跟在路一身后,看着他从翻开的石头下面用双指捻住一只比蚊蝇略大的不知名水虫,小心翼翼的放进原本装面团的那个竹筒,那酒香扑鼻的面团早就被路一丢了,丢的时候老者还满脸的肉痛。

“这是什么虫?抓过来钓鱼?”

“这种淡水鱼性情极为警惕,只会吃这条河里的食物,所以我想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鱼饵,果然在这里找到这种水虱子,嘿嘿,老伯,你放心,今晚就可以让你吃到这个银梭鱼!”

“哈哈,要是你真的能让老夫今晚吃到这银梭鱼,我和你结为异性兄弟!”

路一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

“我可是听我娘说过,结为异性兄弟得撮土为香,还得念什么同年同月死的咒语,我才十五,才不想和你结拜。”

“这……”

老者一双小眼睛骨碌碌的转了一圈,讪讪的笑道:

“那个咒语做不得数的,小兄弟,你不愿意和我结拜,哼哼,江湖里面可是有一大堆的人等着排队呢。”

说到最后,老者又得意洋洋起来。

“我自己也想试试这个鱼能不能钓起来,天天吃海里的鱼,我也想尝尝这鱼到底是怎么个美味。”

路一不光喜欢吃,而且喜欢做吃的,总觉得亲手调弄出来的美味儿格外好吃。

听到路一说起来吃的,老者两眼放光,大有平生知己的同感。

“就是就是,打打杀杀什么的,哪里有好吃的来得实在,走走走,你虫子抓得也差不多了,我们快去钓鱼吧!”

路小波也依葫芦画瓢抓了十多只虫子,一行三人重新回到大石头上面,路一又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有十多枚鱼钩,大小不一,想了想取出一枚最小的换上,挂了一条水虱子就轻轻抛到水里。

老者看得津津有味,安安静静的蹲在路一身边,乖得倒像是一个孩子。

路一并没有像老者那样垂钓,而是鱼竿有节奏的抽动,不一会儿,就感觉鱼竿微微一震,紧接着鱼线被绷得笔直。

老者手舞足蹈的笑道:

“哈哈哈哈,路一小兄弟,你果然厉害!老夫算是服气啦!”

一条比手掌略长的鱼儿被路一稳稳的拉上了岸。

鱼鳞细密,尖嘴,红眼,鱼神细长。

果然像一把银光闪闪的梭子!

“好鱼!”

路一心里赞叹一声,鱼不算大,但是凶猛,力大,比海鱼更加性急,钓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路小波从岸边的杂草中拔了几株狗尾巴草过来,娴熟的用草穿过鱼鳃,然后把鱼放在一块石头边的河水里。

老头儿不停的搓着手,催促道:

“别停别停,继续继续,这哪里够塞牙缝的!加油加油!”

路一笑了笑,继续甩杆钓鱼。

太阳西斜,层林尽染。

足足三十多条大小不一的银梭被狗尾巴草穿成五串,三人才意犹未尽的从寒潭边上往回走。

正是:

半面夕阳红漫天,碧波寒潭水潋滟。

青山流翠人忘老,银梭珍馐惹垂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