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快穿之战进 > 第28章 金系低武陈珂17

快穿之战进 第28章 金系低武陈珂17

作者:西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丹没有设想跟上次一样,把七名喇嘛分开,然后被各个击败。

这主要是因为桑结的存在。

桑结,是众喇嘛的领导。领导在场,喇嘛们的纪律性肯定要好些,多半不会冲动地分开行动。

——

次日再次上路,由于要买马车,时间就晚了一些。

最后,买了两辆马车一匹马。韦小宝那匹马就转行拉车了。

上路,为了平稳,有利于养伤,两辆马车的车速都慢。

九难和杨丹骑了马,跟在马车的后面。

——

走了没多久,听到后面蹄声如雷。杨丹回头一望,看见有二三十骑正急速奔来。那些骑手多数身着青色衣裳,不是喇嘛。

杨丹喊了一声,让前面马车注意靠边,避免受到冲撞。

另外,马匹,是群居动物。慢慢行走的马,受到旁边急驰而过的奔马影响,往往会跟着跑。所以,遇见有奔马超过,还需要密切注意拉缰控马。

没过多一会儿,那些骑手就追了上来。有十几乘马超了过去。

杨丹突然叫道:“郑……郑公子!”心里暗骂:倒了血霉!

原来,杨丹叫人,是受到原身情绪影响。那情绪来得又急又猛,杨丹一时不防,就叫出声了。

随着杨丹的叫声,一名乘客拉缰减速,向杨丹望了一眼,放缰慢慢走近,叫道:“是陈姑娘么?”

杨丹只得往下走戏:“正是本宫。”

由于原身情绪的影响,不理郑克爽,是不行的。但杨丹以为,要说话,行;说什么,还得自己说了算。

本宫是什么意思?郑克爽没听明白,放开不理,另找话题:“想不到又再相见,你跟王姑娘在一起吗?”

“郑公子想见我王师妹?”杨丹道,“唉,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若狂;脑有千千结,心似双丝网。可惜师妹一别之后,不知去了何方。郑公子只能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惜哉,怜哉!”

旁边九难,初时见杨丹欢呼雀跃地喊人,还以为女生外向,遇见了心上人。听了两句之后,发觉居然是别人缠着自家徒弟。

如果九难是亲妈,肯定会如临大敌,但九难只是师父,就管不了这些事了。

——

郑克爽被杨丹一顿埋汰,顿时无语。过了一会儿,恢复了过来,没话找话地问:“陈姑娘是去河间府吗?咱们正好一路同行。”

杨丹道:“我们不去河间府。”河间府,即是开杀龟大会的地方。

河间府在哪儿呢?就在现在的河北省河间市,距离北京197公里,距离天津181公里。在这种临近京城的地方开杀龟大会,真的很合适?

郑克爽道:“河间府很热闹的,你也去罢。”

二人说话的同时,天地会的马车仍然慢慢向前行驶。郑克爽的马队,先前是急驰的,由于郑克爽本人慢了下来,大家也就跟着慢了下来。马队多数人,在马车的前面,少数人在后面。

前面的二十来骑,走一程停下等一会儿。行动和思维都在拷问自己:耐不耐烦、耐不耐烦、耐不耐烦。

“是杀龟大会么?”杨丹道,“听说没有比武,没意思。”

郑克爽道:“怎么会没意思呢?天下英雄好汉都要前去,如此盛会,肯定很有意思。”

九难插言问道:“杀龟大会是什么?”

杨丹答道:“就是打着杀死吴三桂的名义而召开的武林大会。”

郑克爽道:“不是,大伙儿是真要杀吴三桂的。这次大会,就是要商量怎么去杀了这大汉奸。”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河间开会想出办法,走到云南,早就水过三秋了,”杨丹道,“这种行动,只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随机而变,不能规定条条框框。再说了,天下英雄那么多,难保不会有人酒后失言,泄密给朝庭。所以,说召开杀龟大会是为了商量诛杀吴三桂的方法,纯属无稽之谈。”

“那你说召开杀龟大会是为了什么?”多番刺激之下,郑克爽忍不住反问了一句。

“当然是为了权势,”杨丹说,“想要锄奸的人那么多,力量分散又相互争功,这就需要整合一下,形成一个杀龟联盟。所以杀龟大会主要就是为了商议出盟主是谁、左使右使是谁、护盟法王是谁……总之,那就是一个建立权力、分配权力的大会。”

杨丹三言两语,就把杀龟大会说得味同嚼蜡、不堪入耳。

但杨丹之言,就只是表面逻辑通了,说服力终究不够。不仅郑克爽不服,九难也没有信服。

九难说:“如此说来,倒也可以去看看。”

九难开了口,杨丹就没办法了,只得说:“看看就看看,到时候真的没有比武的话,我就出来挑战!”

“呃,这位是……”郑克爽问。

杨丹回答:“这是我的师父,九难师太。”

郑克爽特地下了马,还整理了一下衣冠,再向九难躬身行礼,道:“晚辈郑克爽拜见九难师太。”九难说:“免礼。”郑克爽这才上马。

——

九难道:“郑公子属何门派?尊师是哪一位?”

这不是考校武功,而是九难见这名约莫二十三四岁的青年面目俊美、衣饰华贵、长身玉立、气宇轩昂,有了一定的好感,便开始拉家常,让彼此关系亲近一点。

问及师承,是因为九难辈份高,熟悉的人多半都是当师父的人。

郑克爽道:“晚辈师承三位师父。启蒙的业师姓施,是武夷派高手。第二位师父姓刘,是福建莆田少林寺的俗家高手。晚辈近十年来,一直跟冯师父学艺;他是昆仑派第一高手,外号叫作‘一剑无血’。师太想必知道这外号的来历。”

三位师父都只说姓不说名字,至少说明郑克爽不知道九难在拉近彼此关系。

根据前二和后一表述的不同,还可以判定,郑克爽以两个前师父为耻,以最后一位新师父为荣。

大家熟悉的通常是“娶了新媳妇就鄙视前妻的人”,此处,媳妇换成师父。另外,还需要注意前师父跟前妻的区别:婚姻关系可以正常终止,师徒关系嘛,单靠徒弟一方是斩不断的。

郑克爽以第三位师父为荣,并且认定该师父武功地位名望均在九难之上,所以才有“师太想必知道这外号的来历”一说。

杨丹自然不会让九难为难,当下便接过话头:“我知道了。郑公子的第一位师父,是投降满清鞑子、之后反清、然后又再次降清的施琅。第二位师父是跟随国姓爷收复台湾的前军大将、台湾延平王麾下中提督刘国轩。第三位师父叫冯锡范。至于‘一剑无血’外号,无血好说,与他交手的人,无论死活,反正都没血;一剑嘛,就是交手只出一剑;谁叫他出两剑他就跟谁急。”

杨丹这话,还真不怎么中听。

郑克爽立即更正道:“不是。冯师父剑法固然极高,气功亦出神入化。他用利剑的剑尖点人死穴,被杀的人皮肤不伤,绝不出血,所以才叫‘一剑无血’。”

九难道:“三位师父都与台湾有关,郑公子是否也是台湾之人?”

郑克爽道:“晚辈是延平郡王次子。”

九难点了点头,道:“原来是忠良后代。”

——

没走多久,就见到一家客栈。众人进去打尖。

由于韦小宝的伤药极好,此时,青木堂的六名伤者已能够在旁人的搀扶之下勉强行走。

于是乎,所有人都进了饭堂。

原本就有十一人,加上郑克爽一行之后,就接近四十人了。

客栈只有四张桌子,近四十人坐四张桌,必然坐得很挤。好几个郑家随从,甚至蹲在了旁边。

——

忽听得一声马蹄声响,几个人乘马冲了过来。向外面一望,来的是七名喇嘛。

杨丹心知,这是桑结来了。便起身,走到郑克爽身边,低声问道:“郑公子,你带的这些伴当,武功如何?”

郑克爽朗声答道:“这些伴当,武艺都很了得。”

“小声!”杨丹道,“门外来了七个穷凶极恶的喇嘛。呆会动手,郑公子所有的伴当,想办法拖住一个喇嘛。行不行?”

郑克爽小声说:“不用了吧?干脆让他们把七个喇嘛全部解决得了。”

“现在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杨丹说,“记住,拖住一名喇嘛;当然,若能杀死,更好!”

然后杨丹就回到九难的身边。

——

七个喇嘛进了客栈,一看,饭堂没座了,脸色顿时不怎么好。

有喇嘛望见徐天川、风际中等人,脸色大变,咕噜咕噜说起话来。其中一名身材高瘦的喇嘛训斥了几句,七人不再说话,而是退出门口,并守在了门外。

杨丹内功精纯,放眼望去,纤毫毕现,见那七个喇嘛的视线始终不离青木堂众人,便对九难说:“他们一直注意青木堂众人,应该与前面六人是同伙。”

“该死!”九难回了这么一句。

杨丹说:“呆会我俩出去。我们不是青木堂的,并且还是女人,他们多半会疏于防备。然后我们一人一个,杀了人立即向官道奔逃,用轻功拉开他们相互间的距离,最后各个击破。”

九难说:“我不逃。”高手临战时说话,字就是这么少。

杨丹只得说:“不逃也行。师父注意到那个高瘦的喇嘛么?刚才他在训斥,所以他的武功应该最高。我们先避开他,尽量击杀别的喇叭。”

九难道:“届时你直接出手,我能做到跟你同时出手。”这回字数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