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全能科技巨头 > 第442章:主动扛旗,也必须到扛旗的时候了

多媒体大厅掌声鸣动,而观看直播的观众们也是弹幕热聊不断。

弹幕纷纷表示“莫名引起一阵极度舒适”、“此处应该膨胀”等等。

热烈的掌声逐渐落下,不过叶华并没有马上离去,他依旧在舞台上。

这时,主持人来到了舞台上,手持话筒:“感谢叶先生的精彩讲说,那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直接进入下一个问答环节。叶先生你在演讲的时候,我们收到了现场观众的小纸条提问并从中挑选了一些,同时也在网上收集了网友的问题。”

主持人旋即看向了手里的小卡片问道:“我们先看现场同学们的提问,第一个问题:海岸线目前在网络、终端、企业网等方面已经全面布局,请问关于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战略方向是什么?”

叶华稍加思索,旋即答道:“物联网是我们未来要大力争取的机会窗口,我们成立生命光线意在致力推动物联网的井喷发展,物联网的基础在于连接,核心是物种的多样性,这与海岸线的战略是一致的。连接里面包括你所说的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等等,但是我们做基础层面的。”

“有人问我,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不是未来学家,我说不清楚,未来学家也不一定对,借助外面的一句传言来说,‘物理学的尽头的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对于未来的描述,也许只有神才知道,对于我来说,主动去描述刻画有可能得到未来的暗示。”

看到叶华点点头,主持人旋即接过话语:“第二个问题,关于AI技术的应用方面,在供应链、财经、制造和质量管理上是否有应用?比如市场的不确定性决策怎么使用?”

叶华:“事实上我们对AI早已经从研究进一步迈向了应用阶段,我们在该领域的代表性产品就是小音助手,我们在努力让AI坐实,别虚化了。否则在AI产品的开发上不成熟,就不敢冒昧的大举投入。在使得管理简单化的过程中,就为产品储备大量的后备人才,我们知道AI热潮几次来了又几次退去,由于这种机制,即使未来整个社会AI投资处在泡沫中,我们也能脚跟站稳,心中不慌。一旦泡沫破裂,我们就从社会大量招聘对失败有深刻思考的人才,将之补入我们的团队,实现后发优势,AI是赢家通吃的,我们海岸线成立不到四五年,是先天劣势,所以我们需要爱惜不成功公司的优秀人才。”

主持人旋即示意叶华看向背后的大屏幕,赫然是一面通过PHC设备实现的全息显示的浮空大屏幕,现场的观众也都聚焦在屏幕上。

“下面是我们从网友中选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特别巧因为他是海岸线的员工,而且是一位海外籍员工。”主持人笑了笑,旋即望着屏幕上的留言念道:“我是一名德国人,但我很荣幸能够加入海岸线,来公司有两年多,刚刚开始的时候,有融入和交流方面的障碍,在此期间逐渐融入了团队和项目中。作为一名外籍雇员,在海岸线职业上的成长发展,BOSS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叶华笑道:“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员工,但是我要说的是成长和发展与国别是没有关系啊,不论你是华夏人、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亦或是美国人,另外与民族、种族、信仰或性别等等都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是一家商业性质的跨国公司,没有标签这个问题。博士就是博士,没有人种、国别、民族、信仰诸如此类的区别,只有优秀不优秀、合适不合适的区别,当然也包括博士前。”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一位网民叫“为了祖国向前进”的网友提问:海岸线公司在未来新的视窗、新的机会将如何去竞争呢?”

望着浮空大屏幕上的留言,叶华想了想笑着答道:“首先我认为我们没有竞争对手,我们主要是和大家联合起来服务人类社会,所以我们的伙伴是越多越好,而不是说我们海岸线要一枝独秀。但这么说不是说我们很谦虚伟大,要用自己的死亡变成肥料滋养土地和让别的庄稼长的好一点,不是的。”

“所以我们不但自己要活下来,活得滋润,别人也要活下来,活得滋润,我们共同为人类社会做出合理的贡献。如果要明确一下我们的竞争对手,我觉得就是我们自己是否忘记初心,海岸线的立志从未改变:让科幻照进现实。”

……

原定的科大行程本来是不超过四个小时,但最后还是超过了,事实证明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科大行程结束之后,他此次高效学院之行正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国内很多其他大学其实都有意邀请叶华出席一些活动演讲之类的。

不过像他这样的大牛,不是说谁邀请就能请的动的。

离开科大在当地的一家酒店里暂住,准备明天一早启程回公司。

毫无疑问,此次科大行程叶华算是间接回应了近期国内一些媒体带的节奏,毕竟现在的海岸线块头大了,太容易遭受火力打击,每次有点动静,漫天节奏随之而来,网上带节奏的就没有停过,区别就是大小而已。

叶华倒也没有奢望能够通过科大的行程就想平息节奏,因为新的节奏已经出现。

节奏党立马就抓住为什么给欧洲大学资助60多亿美元,给国内大学资助30多亿美元?

抛出质疑,然后果断引出海岸线吃里扒外的结论,还是熟悉的套路,还是原来的配方。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叶华通过此次行程频繁现身国内外的高校院所,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海岸线集团已经敞开怀抱吸纳人才的诚意和迫切的诉求。

海岸线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没有丝毫掩饰,全世界都知道海岸线集团这次要玩大的了。

并且不仅仅是讲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付出了实际行动。

12月17日下午叶华在科大演讲的时候,海岸线集团官网正式对外公布了明年2023年总的研发预算——USD$228亿美元。

相当于EUR€200多亿,或RMB¥1500多亿。

不论国内外,一年收入能够达到这个数目的,都是全球知名的巨头公司了。

这个消息的公布震撼了世界,海岸线集团公司的研发投入一举成为全球第一,这项耀眼的数据让这个世界无法忽视,无疑将全球科技人才的目光吸引至海岸线集团公司身上。

全球各大知名的巨头公司主要是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公布明年的研发预算支出,2023年还没到,已经开始较劲了。

欧盟委员会对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研发投入进行了排名,在Top100排行榜上的企业,北美占据了31家,而华夏、德国和曰本分别有18家、13家和11家以及其它,其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为高科技公司。

根据欧盟的这份排行榜,位列榜首的赫然便是海岸线集团,研发投入预算EUR€200亿欧元,排名第二的是亚马逊,明年的研发支出预算是EUR€181亿欧元,相比较亚马逊的历史数据一度达到EUR€197亿欧元,可以看得出来这家公司的脚步正在放缓。

亚马逊在2017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226亿美元。其实,亚马逊不仅仅是一个网上购物商城,它一直在大力投资AS、Alexal等计算机愿景技术领域,为今后的无现金化商店奠定基础。但是,这家公司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暂时不成比例,亚马逊的市盈率也是高的吓人。

排在第3至第6位的企业分别是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软、华为、英特尔,这四家公司明年的研发支出预算分别是EUR€128.5亿欧元、122.86亿欧元、121.65亿欧元、120.7亿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曾一度占据过全球研发投入企业第一的三星电子这次跌出了前十。

数据是最直观的信息反馈,由此引发了另一个久经不衰的热议问题——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而科技人才又是其中的核心驱动力。

全球知名的国际科技巨头都在这个领域不惜重金展开科技人才的激烈竞争,这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你有才华,就不怕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这个抢钱的年代、抢人才的时代,哪有那么多功夫跟那些思想还处在原始社会的人磨叽,磨磨唧唧的,好的资源全都被人占光了,好的人才都被人抢光了,最后哭都找不着地儿。

毫无疑问,海岸线集团这次“空降”榜首令人瞩目,这就是叶华想要的结果,海岸线公司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和今天的影响力,同样的去主动扛旗。

被动的吸纳人才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到了一定程度就得主动敞开怀抱,主动吸纳人才,而且是在全球范围内广纳人才为己所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