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世小民 > 第八十八章 难民与内奸混入

乱世小民 第八十八章 难民与内奸混入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感谢我阿爸,潇湘英杰,委曲求全等朋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周末快乐,阖家幸福。

*********************************************************************.

满天的乌云没有月亮

寒风雪花打在身上

两眼遥望出生的故乡

有家难归好悲伤

可恨的鬼子来扫荡

满山遍野是杀人场

可怜同胞无家归

妻子离散泪汪汪

日本鬼子你别猖狂

中国人民你杀不光

…………

日军的冬季大扫荡给群众带到了深重的灾难。房屋被烧,财产被抢,家什被砸,人员被杀。一家、一村、一乡……群众们在天寒地冻中走投无路,只好携家带口盲目地逃向没有鬼子的地区。

乱哄哄的逃难的人群,躲在村外一块稍微避风的空地上。走乏了的人们,有的不顾寒冷躺着;有的坐着;年轻的母亲迎着寒风掀开衣襟把**塞在孩子的嘴里;姑娘们怀里抱着臃肿的大包袱候在年老的母亲身旁;老婆子呜呜咽咽地哭着,咒骂着;男人们不时地烦躁地说着话,或者惶恐的张望着土门村村头炮台上持枪戒备的民兵。

“有田,给他们点几堆火吧,看他们冻得受不了了。”强子有些不忍,低声对旁边紧皱眉头的孟有田说道。

孟有田犹豫着,看了看远方,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派两个人弄点柴禾吧,记住,别和他们说话。情况不明,这其中可能混着奸细。”

强子答应一声,招呼大勇和四秃子过壕沟去帮忙。两个人来回几趟背过来几捆秸杆,在人群中点燃,让饥寒交迫的人们多少有了些温暖。

“老乡,能给点热水吗?孩子病得厉害。”一个老婆婆央求道,身边是她的儿媳妇儿,脸冻得发青,怀里抱着一个小孩,畏畏缩缩的低着头挪到火边。

大勇叹了口气。跑去报告孟有田。过了一会儿,拿过一口大锅,拎了几桶水。架在火堆上,让逃难的人自己烧水喝。

“强子哥,咱不是心硬,实在是担心汉奸特务混进来。”孟有田心头泛酸,思索着说道:“前两天县政府的一个通信员不是被杀死在路上了。咱们不得不防啊!可见死不救的事儿也实在,实在做不出来。俺想这样,把老人和带孩子的妇女放进村子,其他人都暂且安排到新村歇息,先让他们喝上碗热粥缓一缓,以后再细细甄别。”

“行。这是最保险的,汉奸特务不大可能是老人,或者是带着孩子的女人。”强子点了点头。招呼着民兵们。

“多带些人,叫上阿秀和英子她们,搜搜那些人的身。”孟有田不放心地嘱咐着,皱着眉头吐出了一口长气,心中暗骂:该死的汉奸特务。弄得俺如此小心谨慎,如此疑神疑鬼。

汉奸。汉奸,你们这些死有余辜的东西。不但刺探我们的军事情报,投毒杀害我们的百姓和士兵,扰乱我们安定的生活秩序,还要带着日本鬼子来烧杀淫掠,把我们重新推入火坑。你们这些没长人心的畜生,你们的主子,日本鬼子我们都不怕,还会怕你们这些无耻的爪牙,躲在阴暗角落的臭虫。

孟有田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在前两天,县政府还向各地发了通知,上面写道:“……据悉:近日敌在各地收买大烟鬼和流氓,进行短期训练,然后派到各地刺探军情、实施破坏。保定日本特务机关开办的‘日华训练队’,为配合大扫荡,已提前毕业。这些汉奸特务化装成商人、难民和学生,潜入各根据地,任务是配合日军的军事扫荡并实施放毒暗杀等破坏……”

中国,它的古老,它的悠久,都说明它有着存在的道理和能力。而中**人拼死奋战的一幕,视死如归的精神,较之西方军队犹有过之,即使是一些童子军,那种爱国的热情也足以让人感动得落泪。

但就在这些事迹发生的同时,汉奸的数量也达到了惊人、可怕的程度。他们几乎不受良心谴责,不在乎社会舆论。由于国民政府的无力,或者说是庸碌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很多汉奸正是利用这种普遍的不满,为他们的行为找到了辩解的理由。

当然,这样的分析并不够准确、全面、深刻,但也不无道理。草腐虫生,汉奸的疯狂滋生,与政府的统治是否被民众所认同确实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连。

“政府之对民众,无事之时,则屏弃之,鱼肉之;有事之时,则掣制之,牺牲之……”这是大汉奸温宗尧所撰《汉奸傀儡顺民说》中的理直气壮之语。但他忘了,在抵御外来侵略的伟大战争中,你或许可以不为没有给过你好处的政府而战,但为国,为民,为家,为尊严,为自由……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面对要亡国灭种的命运时,反抗难道不是有良心的国人的唯一选择吗?

抛家舍业或许你做不到,视死如归或许要求太高,血火拼杀或许难为你。你可以沉默,可以愤恨,可以忍受。但就是不能昧着良心去当侵略者的帮凶,用同胞的生命和鲜血换取生存的条件。

“俺们是一家子,咋还让分开?”

“没见过你们这样的村子,堵着村口不让进,还用枪吓唬人。”

“都是中国人,还真忍心看着俺们冻死饿死哇?”

……………

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孟有田的意料,强子带着民兵出了村子,刚说了具体的安排,立刻引起了逃难人群的指责和抱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孟有田皱起了眉头,欺软怕硬,蹬鼻子上脸,刚才不过开了一枪,都鼠靡了。现在安排得越来越周到,又要得寸进尺。有这能耐,咋不跟鬼子说理去。哼哼,见了鬼子还不是吓得连个屁都不敢放,任打任杀。

“咣,咣,咣。”铜锣敲了三响,强子等人又气又不忍地跺了跺脚,端着枪戒备着撤过壕沟,木板一抽,再次隔绝了与村外的联系。

逃难的人群渐渐没了议论,大眼瞪小眼,有的人开始互相埋怨,不该纠缠不清惹恼了人家。

“小孟,你下来,我有事找你。”宋玉敏挺着个大肚子,在素珍的搀扶下走到了炮台下。

孟有田下了炮台,来到宋玉敏跟前,勉强笑了笑,说道:“宋大姐,天寒地滑,你怎么还跑出来了?”

宋玉敏摇了摇头,有些焦虑地说道:“小孟,你怎么把逃难的群众挡在村外,你看,这么冷的天,大人哭,孩子叫的,多可怜,你——”

“宋大姐,俺不是没有同情心,可这些人看着可怜,却着实可恨。”孟有田皱着眉头说道:“县上刚发了通知,要大家警惕敌特混入破坏。为了安全考虑,俺要把老人和带孩子的妇女放进村子,其他人到新村挤一挤,他们可好,说三道四,非要可着他们的心思。真是,要饭的还嫌馊,俺又不是欠他们的。”

“话不是这么说。”宋玉敏尽量和缓地说道:“他们吃了很多的苦,心情肯定不好,发些牢骚也有情可原。都是中国人,都是被鬼子糟害的,咱们不能见死不救,总要帮他们一把不是。你的担心也有道理,我看这样,让他们找几个领头儿的过来,还是按你的办法安置,让领头儿的回去跟他们说。”

孟有田自失地一笑,说道:“俺的心情不好,也缺乏耐心,宋大姐的办法好,省得人多嘴杂,吵得头痛心烦。”

……………

正在准备反扫荡的县政府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逃难潮,短暂的慌乱过后,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安置,调集物资进行救济。这是道义上的责任,也是涉及到政治影响的大事。

安置和救济的事情,县府派人解决。但人员的甄别,还有安全保卫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和缺乏办法了。接下来,一名区干部在路上遭到暗杀,但他牺牲前与暗杀者进行了英勇搏斗,使之仓惶逃窜。现场留下形似大号自来水笔的小手枪一枝,内装子弹。显然,这是被日军收买的汉奸特务所为,否则,一般人是搞不到类似武器的。

孟有田的谨小慎微绝不是疑神疑鬼,绝不是忋人忧天。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身经百战却死于宵小之手的,从历史到现在,并不鲜见。

因为汉奸特务破坏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更不胜枚数。淮北宿灵大队所属十个乡小队,没有被敌人消灭,却被汉奸特务搞垮了七支;八路军某部一次就抓获投毒的汉奸二十余名;左权县军角地区十余个村庄曾发生五千余人的集体中毒案;八路军东纵队抓获从天津派来的女间谍十八名;一一五师报告破获从太原派来的汉奸特务十六名,其中五人为女间谍……

这些日特专门训练的汉奸,有的是从伪军中选拔而来;有的是认贼作父,自动投效;有的是被俘变节分子;有的是日特“婊子政策”收买的娼妓、女谍;有的则是为了蝇头小利忘却祖宗的社会渣滓。

而混入根据地和发展内奸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防不胜防。“假帮助”、苦肉计、冒充顶替、伪装进步,“苦大仇深”、金钱收买、欺骗自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