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世小民 > 第五十五章 地雷战

乱世小民 第五十五章 地雷战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又是一个大队左右的兵力,鬼子还真是嚣狂,而且此次还算上伪军,真实实力比上一次要弱一些。尽管如此,孟有田也知道凭八路军的力量,想要聚歼这股鬼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上次打的也不是全歼,而是趁着鬼子粮弹匮乏,疲惫后退之时,消灭了鬼子的尾巴而已。如果没有地道的奇袭,退守十里村的鬼子很有可能坚持到天亮,那时候八路军也只能撤围后退了。

后世电影电视剧中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或是过分的意淫。一寸江山一寸血,才能真正诠释那场付出巨大牺牲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在战斗中往往是以一比三,一比五,一比十的比例与日本鬼子死磕,呈现在孟有田面前的只有悲壮和惨烈。

正因为如此,与鬼子面对面的pk,孟有田连想都没想过。以智取胜,以巧制敌,这才是他的优势所在。而对鬼子来说,倒在阴损毒辣的陷阱下,死在看不见的敌人手里,更会打击他们的士气,增加他们的恐惧吧?

一道烟柱从远方升了起来,狼烟报警,鬼子要来了。孟有田冷冷一笑,举起望远镜瞭望。收割后的田野寂静无声,一片凄凉。在这个充满肃杀之气的季节,这片熟悉而亲近的土地马上就会成为侵略者的坟墓。

大道上空空荡荡的,人、车辆、骡马都绝了迹,只有那道边的树木无奈地迎接着侵略者的到来。风中。枯枝残叶摇曳着,发出唏嘘的叹息。

如果从高空鸟瞰,可以看见黄色行军队伍象两条丑陋的毒蛇,蜿蜒着向前行进。日本鬼子穿着黄军服,戴着微微隆起的令人恶心的黄军帽,背着赤红色的牛皮背包,扛着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咔嚓咔嚓地走着。

在行军的队列前面的伸翼,鬼子的侦骑来回侦察巡视。走在前面的侦骑和鬼子大队拉开了足有五百多米的距离,担任着尖兵的任务。

“啪勾!”突如其来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寂静,一个鬼子侦骑栽下了马背。

“敌袭!”随着示警,几个鬼子侦骑将身子压低。一边操纵着马匹,一边寻找着袭击者。

“啪勾!”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响,一匹战马惨嘶着倒在了地上。

“那边的!”鬼子判断出了枪响的地方,远处的树林,只是这个距离实在是有些令人吃惊。鬼子侦骑将身体更紧地贴在马背上,催动马匹向着树林猛冲过去。

孟有田骑在黑骡子背上,半边身子隐在树后,不慌不忙地拉动枪栓,瞄准鬼子冷静击发,又一个鬼子连人带马倒了下去。

四百米、三百米……孟有田三发三中。带着冷笑望着越来越近的鬼子。

地上出现了薄薄的一层草,鬼子根本没注意到这个小小的异样,继续高速奔驰。突然,一匹战马猛地前仆摔倒,将马背上的鬼子甩出老远。接着。又是一匹,相同的动作,相同的结果。

“啪勾!”枪声又悠闲地响了起来,一个刚从地上爬起来的鬼子如遭电击,仰面摔倒。

“扑通!”又一个鬼子骑兵被摔下马来,伸手在地上一拔拉。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在草层下面竟是碗口粗、尺来深的陷马坑。

“啪勾!”孟有田再发一枪,将最后一个鬼子打落下马,然后催动黑骡子出了树林,拐进道沟扬长而去。

道沟曲折,孟有田骑着骡子在能行大车的道沟里也是忽左忽右的前进,速度不敢跑快。因为道沟里陷阱密布,有陷马坑,有地雷,还有子弹雷。这就是他敢胆大的原因,即便鬼子的侦骑人数多,他也可以见机打两枪便在道沟里逃之夭夭,让追兵在道沟里人仰马翻。

战斗短暂,收获是次要的,激怒鬼子才是孟有田的主要目的。

鬼子的大队赶了上来。损失了尖兵,袭击者已经逃之夭夭,留给他们的是恶毒的陷马坑,以及几匹拗折腿哀嘶的战马。

“太君,您看。”一个汉奸凑过来,对着面色阴沉的鬼子军官说道:“这就是他们挖的道沟,多阴险,皇军的汽车、坦克根本没法通过。”显然,刺探本地情况的特务并不是一个两个,总会有漏网之鱼。

鬼子军官没说话,冷着脸望着出现在面前的、绵延伸向远方的道沟。尽管事先获得了些情报,但亲眼看见的时候依然感到头痛不已。头痛归头痛,还是要继续前进,命令更要坚决的执行。

“开路!”鬼子军官摆了摆手,下达了命令。

鬼子的两列纵队沿着道沟沿行走,拉着辎重的驮子在道沟里前进,道路的状况再差,也挡不住皇军的脚步。鬼子军官举着望远镜向前瞭望,对支那人的狡猾感到厌恶,但却并不认为这样的小伎俩会对既定的军事行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轰!”道沟沿上腾起了一股黑烟,然后是次第的延伸爆炸,一组连环雷在鬼子的行军队列中炸响,伤兵和尸体在烟雾中纷纷摔下道沟。而最毒辣的还是最后一颗雷,孟有田设计的“非常八加一”,八颗手榴弹飞到空中左一颗,右一颗地炸开来,金属碎片在空中飞舞,横扫着猝不及防的鬼子兵。

鬼了军官狼狈地趴在地上,一块弹片击飞了他的帽子,在他的头上划了一道沟,血流了下来,进了他的眼睛,看东西象是蒙了块红玻璃。

土造地雷的杀伤力有限,虽然也能使狗日的挂花流血,但致伤的比率高;可手榴弹的凌空爆炸所造成的伤亡却是惨重的,爆炸结束了,听到耳中的便是不断的惨叫和哀嚎。

“八嗄,你的情报——”鬼子军官抹了把脸上的血,愤怒地要找那个汉奸算账,但那个汉奸已经倒在地上,没法让他发泄怒火了。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脑袋,红的血、白的脑浆正混杂着流淌。

“啪勾!”一声枪响,鬼子军官的胸前迸出一朵血花,瞪着不甘的眼睛,颓然扑到在地,激起了一片尘土。

曲折的道沟是现在的战壕,孟有田悄悄地从道沟里爬上来,远远的又给了鬼子一个打击。然后,他滑进道沟,骑着骡子再次和鬼子拉开了距离。还是骡子好啊,既骑熟了,又跑得不是那么快。要换成马,速度一起来,没准一步走错,就要自食其果了。

枪声大作,鬼子猛烈的射击着,这种发泄式的报复,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敌人太狡猾了,太恶毒了,太那个什么了,贫乏的岛国语言已经无法表达鬼子的愤恨和咒骂。

其实地雷对于日军来说并不算太陌生,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和热河战役中便领教过中国守军布设的地雷。但鬼子显然没有预料到会在扫荡中品尝地雷的滋味,而且还是这么有创意的地雷。

遭到意外打击的日军变得小心翼翼,工兵上场了,手里拿着“高科技”探雷器材——地雷探知棒。嗯,这东西听着挺玄乎,挺厉害,其实就是一根长木柄前部装上金属探针。使用时士兵躬身将地雷探棒以斜四十五度插入地面,通过接触找寻地雷。这种探雷方式的优点是较为简单,士兵一学就会。但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效率低,精度差,即便大批士兵排成密集队形扫过雷场,也不能保证找到所有地雷。

那么日本鬼子有没有更高技术的探雷装置呢?回答是肯定的,有!金属探测扫雷器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日本在一九三五年便研制出了九八式地雷探知机。可这东西质量奇差,可靠性很低,而且个头太大。虽然号称单人可背负,但是参与测试的官兵认为这东西马驮着都嫌太重,“皇军”士兵那小体格还真承受不了。所以,那个大家伙此时还在研究所里进行“减肥减负”呢!

作为一种简易探雷装备,地雷探知棒看着简单易行,用起来却不容易。理想状态下,只要插点足够密集,地雷探棒完整的覆盖扫过的区域,雷区便会变为坦途。但实战中人总有失手,尤其是非专业的普通士兵,使用不够熟练,心里还有对地雷的恐惧,手一抖就可能会漏过去几颗,这些漏网之雷对之后放心通行的日军总会造成不少的伤害。

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孟有田带着民兵埋雷的路数根本不是正规的陆军地雷阵。东一颗西一颗,你在地下戳戳捅捅一两个钟头也不见得能找到几颗雷,但你要是敢大步前进,没准地雷还会找上他们。

结果,扫荡的鬼子便陷入了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不扫雷吧,会被地雷炸;慢吞吞的扫雷,一米米的前进,乌龟爬的速度还想合击谁,还能抓到谁呢?

况且,你想消消停停地扫雷前进,可有人就是要来烦你。孟有田多坏呀,他在曲折的道沟里时而潜行,时而悄悄露头出枪,狙杀个把鬼子工兵,给鬼子添着堵,折磨着鬼子的神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