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世小民 > 第三十九章 新村新家

乱世小民 第三十九章 新村新家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感谢uoliuc123,waxs1234,有闲来看书,金钟包裹等朋友的打赏和月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流逝的岁月或许会荡去战争的烟云。但青山幽谷、大江两岸,即便历经沧桑,仍然会记得那悲壮而铿锵的喊杀之声。为国家,为民族献出了生命的英灵们更不会消逝,他们会世世代代守卫着自己洒下热血的土地,仍然会沉浸在驰骋疆场、奋勇拼杀的英雄梦里。

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这块饱经蹂躏的古老大地,又经历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洗礼。在国难当头之际,各民族、各党派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共同对敌,与侵略者展开了空前悲壮的浴血厮杀。尸山血海、忠勇无畏,使日军太阳旗失去了炫日的光芒,雪亮的战刀钝锉于长江两岸青山碧水之间。

一九三八年的盛夏,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武汉会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已近破产,战争之初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论在中**队的英勇抗击下,已经沦为了笑柄,日本人正在陷入他们所最不希望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被外敌压迫到最后一刻时,是最容易动员、唤起的。一年多来,中**队在战场上是败了。而且败得挺惨,尽管其间也有台儿庄、平型关的几缕辉煌。可中国作为一个保种保国的被侵略民族,无论胜败,她的最终意志都是不会改变的。

而且不管怎么说,中**队已从战争初期的仓惶失措中镇定下来,仗在越打越好。几百年来,遍体创伤的中国对外敌人侵似乎已经麻木了。这是一个弱国、一个闭关自守的悲剧所必然付出的沉重代价。

所幸的是,中国人几千年“大国梦”所激起的民族意识并未泯灭。他们以令世人无不为之惊叹的承受力,默默地忍受着战争带来的一切苦痛。一次次失败后。他们仍能站起来,舔抚着身体创口中涌出的鲜血,继续在沉默中希冀着、期盼着、战斗着。

……………

静寂的热气在大地上蒸腾。闪着光,闲散而轻柔地晃动着,俨如在溪里游动的鱼。远处,那些挡住了视野的山崖不停地闪着或青或白的反光。

“有田哥,都说故土难离,你是咋说服婶子搬到这里来的?”锁柱子走在土门村外的地垄里,左边的半条袖子甩嗒甩嗒,空荡荡的。

“娘得跟着儿子,这还用咋说服。”孟有田拉了拉草帽,很平静地说道:“离着不到二十里地。转眼就到,又不是隔着千山万水,哪能说离了故土。你看这里咋样,要不也搬过来吧,你这胳膊――”

“嘿嘿。俺那老爹――”锁柱子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甭担心俺,俺是残废军人,有残废金、救济费,还可以不参加繁重的劳动,村里都安排好了。有人给俺家代耕。”

孟有田沉吟了一下,说道:“得把民兵训练好,这可是乡亲们最后的依靠。俺已经和小全说了,让他回去帮你。”

“那可太好了。”锁柱子开心地笑了起来,“你走了,就属小全机灵,俺这个实心眼的,还真缺不了他。”

“嗯,小全有鬼心眼,有他帮着你,别人想耍坏也得小心着点。”孟有田笑道:“咱们离得也近,来来去去的,也就象串门。”

“话是这么说,可有人在村里不好过呀!”锁柱子看了一眼孟有田,话里有话地说道。

“谁呀?咱哥俩说话还拐来拐去的,你就直说呗!”

“还有谁,素珍哪!”锁柱子讪讪地一笑,说道:“宝泰没了,她孤儿寡妇的日子好过得了?村上不三不四的家伙老在她家附近转悠,闹得她直啼哭。听她的口气,想躲躲麻烦,可让她上哪去?”

“要是她敢打枪,那就让她搬来吧!”孟有田伸手折了片草叶,放在嘴里吹着响,“俺说的那些个条件只是个幌子,素珍变了好多,也挺能干的,这里没人嫌乎她的过去。”

“打枪容易,俺教她,这下她可能清静了。”锁柱子笑道:“好了,俺这就回去,你们这一走,村里的事情可真够忙的。”

“吃了饭再走哇,这眼看就晌午头儿了。”孟有田伸手婉留道。

“不了,今天区上派的干部就到村里,俺得去欢迎欢迎。记着啊,后天去参加全区民兵比武大会。”锁柱子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吃饭呢,以后有的是机会,俺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孟有田一直送到地头,看着锁柱子骑上牲口,还嘱咐他慢点赶路,直到望不见他的背影才缓缓向村里走去。

土门村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先是损失惨重的王大山这个营驻在这里招兵休整,顺便把房屋盖起来很多,道沟也挖得更深更好,连村里的地道也帮着挖了不少。

歪把子机枪不是白送的,而且由于孟有田的指点,王大山的部队通过地道先攻进村里,虽然损失大不小,但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缴获还是很多。除了上缴团里的重机枪、迫击炮,王大山这个营的装备水平提高了不少。

这可都是人情啊,看不见,摸不着,孟有田也不明说要什么补偿,但王大山和方国斌却尽量在还。

等到孟有田、王明义、强子、魏青山等人阖家搬来,留给他们的活计就是补种土门村的山峦地,再按照自己的心意改动一下家里院落的布置了。农户庄稼人最喜欢的便是土地,一寸也不想浪费。住没住人的院落里都种上了蔬菜,挂满丝瓜、豆荚的篱笆上,绿油油的叶子淋浴在阳光下,炊烟慢慢从几个屋顶上轻袅飘起,给人一种幽美、恬静的感觉。

为了纪念七七事变一周年,王大山这个营虽然新兵多,训练时间尚短,也被调走参加军事行动。但村子里还保持得相当整洁,这也是人少的好处,加上要来住的素珍,总共才十家,孟有田甚至在想是不是把村名给改掉。北有十里村,南有十家村,嗯,这才搭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