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国色 > 第38章

国色 第38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4: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之前义军觉得秦军不顶用了,其实也不是他们太狂妄,因为不单是义军,就连许多官吏百姓也都这么认为。

现在继位的这位新君胡亥,行事有多么荒唐,从咸阳那边不断流传出来的野闻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他所继承的,只有始皇帝的残忍好杀,而无始皇帝的雄才大略,大秦帝国让这样一个皇帝来执政,前景可想而知。

为秦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们,远如白起,王贲,近如蒙恬,蒙毅,王翦,不是已经病死了,就是被胡亥弄死了,偌大帝国,竟已再无将星支柱。

皇帝无能,奸佞横行,如此国家,怎能不败?

当然,之前也有不少人觉得周文孤军深入太过危险,但大家都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快地被打败乃至自杀,全军覆没。

前线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过来。

打败周文的人叫章邯。

据说章邯原不是武将出身,在率兵出来之前,他官居少府,官职谈不上很高,也就是胡亥无人可派,病急乱投医,才会让他出来,谁知道章邯的表现令所有人出乎意料。

此人先前籍籍无名,却因此战而天下闻名。

又据说,章邯手下兵将,并不全是骁勇善战的秦兵,还有由许多刑徒和奴婢临时组成的人员凑数,章邯向他们许诺,只要不计生死一往直前,就能得到朝廷的赦免,表现格外英勇者,还能得到官爵,从此摆脱卑贱的身份。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也因为如此,章邯所率的部队才会如此勇猛。

这些消息有真有假,真假难辨,甚至还掺杂了不少愚夫愚妇的道听途说。

譬如说传闻章邯破渑池困周文的当日,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以至于传闻章邯与周文前世皆是天上星君,因性情相悖而水火不容,今世降生到人间也注定是生死仇敌云云。

诸如此类的谣言数不胜数,有些简直能让刘桢笑掉大牙,但考虑到古人迷信,这些话也未必不是没有人信的,说不定还有可能是章邯那边派人散布出来的,为的就是扰乱人心,为自己作宣传攻势。

周文一死,章邯并没有多加停顿逗留,而是直接率兵东进。

这一下,大家都慌起来了。

刘远将所有人召集到郡守府商议对策,其中不乏原先还是秦朝官吏,现在已经转头刘远麾下为他做事的人,刘楠因为是长子,也被获准旁听,而刘桢,她当然不会落下这件大事,早就换上男儿装扮,同样蹭到一个旁听席。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女扮男装的刘桢,不过刘郡守向来是没规矩惯了,现在又是非常时刻,没有人会不长眼地拿这种小事来劝谏。

许众芳送魏豹去荥阳还没回来,刘远暂时身兼郡尉一职,向大家介绍情况的人则换成了宋谐。只见宋老先生捻着胡须,郑重道:“现在传来的消息是,秦军已至巩县,在巩县兵分两路,主力往荥阳,还有另外一支秦军,由董翳所率南下,恐怕是冲着阳翟来的!”

此话一出,堂上人人变色。

关于章邯为什么能够率领临时组织起来的刑徒,在短时间内就接连击败周文,吴广,又一路杀到陈县逼得陈胜一败涂地,后人有着非常精彩的解释。

秦虽无道,而其兵力强,诸侯虽锐,而皆乌合之众。

短短一句话,道破了个中玄机。

刘远之前不出兵驰援周文,当然不能说他有错,恰恰相反,他是出于保全实力的谨慎想法,不愿以卵击石,但问题是,不仅是刘远,所有人,包括吴广,陈胜,都是这种想法,也恰好证实了后人的这句评语——诸侯虽锐,而皆乌合之众。

烂船还有三寸钉,秦朝从商鞅变法起,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强大国力,即使不肖子孙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一口气都折腾光。

反观起义军这边,零零散散,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陈胜虽然首倡起义,大家在名义上也以他为主,可实际上,他根本弹压不住任何人。刘远到了颍川郡,马上就把颍川郡当成私产,其他的像吴广,武臣,韩广等人,更是数不胜数,刘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唯一一个,无组织无纪律,松散分布,各自为政,各怀鬼胎,这样的义军,抵挡不住秦军快速有力的攻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桢不幸地发现,她现在就身处这样的“乌合之众”里。

有人就问:“对方有多少人?”

回答他的是安正:“粗略估计约有一万二左右。”

一万兵力,比颍川郡略多,谈不上敌我悬殊,但问题是,那是秦军。

秦军没打来的时候,任谁都能评头论足嘲笑几句,真到人家要兵临城下来了,大家马上就又想起秦灭六国时横扫千军的恐怖威力。

刘远的目光巡视一圈:“我自至阳翟以来,赖得诸位辅佐,方有今日。颍川境内与民休息,商业兴盛,诸位之功不在话下。今秦军来袭,其势汹汹,故请诸位来此共商,若有想法,皆可畅所欲言。”

“郡守,周文领数万大军屯于渑池,最终仍逃不过全军覆没的下场,秦军威势,非我区区一城所能抵挡,与其拼死一战,消耗兵力,不如立刻南撤,或许有一线生机。”

说话的人姓奚,乃颍川郡主簿,先前张氏便是想与他家的儿子结亲未遂。

他的话引来不少人的赞同,秦军的影子还没见到,很多人已经蒙上了心理阴影,如果章邯知道的话,准得乐死。

刘远不置可否:“你让我弃城逃走?”

奚主簿一滞,辩解道:“此非逃也,实乃应变,如此方可保全实力,颍川以南,秦军兵力薄弱,郡守大可夺取一地,重新经营,待时机一到,未必不能夺回颍川。”

刘远问:“那你们与我一起走么?”

他当然不愿意,要是愿意,也不可能出这个主意了,奚主簿看了周围的人一眼,强笑道:“……臣愿为郡守守好此地。”

这年头想要脚踩两只船投机的人不少,奚主簿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他打的主意很好:只要刘远一走,秦军来了,他们就可以以被胁迫的朝廷官吏的名义请求朝廷宽宥,现在秦军为了各地的起义者正焦头烂额,肯定也不可能严厉处置他们这些“逼不得已的从犯”,到时候他们依然可以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只不过顶头上司重新换人而已。

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察觉他的意图,刘远竟然点点头:“此计倒是不错,还有人与奚主簿一般想的么?”

看到刘远露出赞许的神色,随后又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赞同奚主簿的想法,并且愿意和奚主簿一样,欢送刘远南下,留守阳翟。

刘桢发现,在这些人七嘴八舌发表言论的时候,作为刘远铁杆的宋谐,安正,吴虞,全都只是在一边看着,没有作声。

刘楠倒是跃跃欲试,想要驳斥他们的言论,被旁边眼明手快的刘桢发现了,直接伸手在他腰间狠狠得拧了一把,**,刘楠疼得龇牙咧嘴,若不是理智告诉他不能失态,他就要疼得嗷嗷出声了。

他气得瞪向刘桢,后者给了他一个“不准掺和”的严厉眼神,让他悻悻地安静下来,心想等会再跟你算账。

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却冒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万万不可南撤!!”

声音的穿透力实在太强了,以至于一时间议论声戛然而止,人人都侧头望向声音的来源。

一个年约三十上下,颌下微须的男子高声道,以当时的审美来看,此人的长相有点寒碜,下巴相对正常人而言显得太长了,颧骨又太高,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好一张马脸!

“说话者何人?”刘远冷冷问道。

“阳翟县令吏,孟行!”对方正襟危坐,脖子微微仰起。

“小小令吏,也敢放肆!”奚主簿首先发难。

“我官职再小,也比小人好!”孟行夷然不惧,针锋相对,“是谁背叛前秦,如今一听说秦军将至,又想厚颜无耻当回秦朝官员了?难不成你真以为秦廷会要你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

奚主簿气得脸都红了:“我这是权宜之计,以如今颍川郡之兵力,如何能与秦军抗衡?!”

孟行冷笑一声,仰起脖子:“秦军数量与颍川兵力相当,前者千里奔波,兵疲将惫,而我等粮草充足,准备充分,如何又没有一战之力了?尔等力主郡守南迁,无非是希望保全自身富贵罢了!”

被对方一语戳破心思,奚主簿气得要命,那些赞同他的人也纷纷出言讨伐孟行,说他心怀叵测,故意怂恿刘远出战,为的是消耗刘远的所有兵力,霎时间,孟行被形容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奸人。

“依你之言,眼下该如何是好?”刘远一出声,大家就都安静下来了。

孟行毫不犹豫答道:“屯兵固城,以逸待劳,全力一战!”

“说得好!”刘远一拍案头,大喝:“守卫何在!将奚匀,褚勇,杨煟,华嶷等人给我拿下!”

他一声令下,等候在外面的郡守府守卫立时一拥而上,将那几人团团围住,不由分说左右抓住他们的手臂,拖了出去。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那些原先还跟着煽风点火的人立时噤声,哪里还敢再跳出来说话。

只听得刘远道:“大战将至,望诸位上下一心,共同应敌,若有临战退缩者,散布谣言者,一如这几人!”

“我等自当全力以赴!”首先反应过来的竟然不是安正和宋谐等人,而是刚刚对奚主簿他们发难的孟行。

刘桢不免又看了他好几眼,此人不是老爹的亲信,却能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选择,假设这次能够击退秦军,而老爹又不脑残的话,此人绝对是要受到重用的了。

在孟行之后,随即,正堂之内众人轰然响应。

“谨遵郡守令,我等自当全力以赴!”

“谨遵郡守令,我等自当全力以赴!”

解决了内部分裂分子,刘远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像孟行所说的屯兵固城了,刘桢没有参与这些具体的事务,她对此一窍不通,肯定不可能比熟谙政务的宋谐安正等人做得更好,就没有不懂装懂地跑去添乱,而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府里,一边让人出去打听消息,以免自己对阳翟城内的局势一无所知,一面又暂时帮忙张氏管理府中上下的事务。

与其说帮忙,还不如说是学习,自打有了姜主事之后,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张氏亲自料理了,她只需要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面过目把关,当然,更多时候还是姜主事在影响张氏作出决定,不过此人足够忠心,所以至今没有出什么差错。

自从听说要打仗之后,刘楠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整天跑得不见人影,据说他没少向刘远请求亲上城头抗击秦军,不过都被刘远镇压回来,他又不死心地跑去缠宋谐和安正,但这种节骨眼上,基本没什么人有空搭理他。

“近日外头可有什么消息?”

自家闺房内就不必诸多讲究了,刘桢盘腿坐在榻上,任桂香帮她梳着头发。

不过她问话的对象不是桂香,而是阿津,她的另一名婢子。

“有是有,但听着让人气愤。”阿津道。

“譬如?”

“譬如外头的人都在说,郡守此战胜算不大,很可能,很可能……”

“嗯?”刘桢发出一个单音节表示催促。

“说是很可能重复周文的下场……”阿津嗫嚅说完,这等不吉利的话,要不是刘桢坚持想问,她是绝不会说的。

刘桢没有生气,只是问:“说这种话的都是什么人?”

阿津道:“大街小巷都在说,很少人觉得颍川能守住,那些滞留在阳翟的商人们因为没法离开,正在酒肆里抱怨不满呢!”

桂香闻言,愤愤道:“若不是郡守降低商税,不禁通商,那些商贾如何能在颍川获利巨丰,现在得了好处,不念郡守仁慈,转眼就忘恩负义起来了!”

刘桢不以为意:“趋利避害,本是人之本性,他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桂香道:“但是寻常百姓不知内情的,定会受其蛊惑……”

啪!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桢击掌发出的脆响吓了一跳。

“谢谢你,桂香,你可提醒我了!”刘桢跳下床榻,穿上鞋,并作几步跑出门,转眼就不见人影了。

“诶诶,小娘子,发辫还没梳好!”桂香着急地喊起来。

刘桢现在的形象有点滑稽,一边梳着总角,另一边的头发还散乱着,急急忙忙地穿过庭院,跑进正堂。

正堂里只有宋谐一个人,前任郡守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哑然失笑,轻声斥道:“衣冠不整,人前失仪,身为郡守之女,成何体统?”

宋谐现在不仅是刘远的老师,还是刘楠的未来岳父,身为刘桢的长辈,理所当然有权教训她。

刘桢吐吐舌头,笑嘻嘻:“先生勿怪,我有急事找阿父!”

宋谐道:“郡守方才出去了。”

刘桢追问:“先生可知他几时回来?”

宋谐摇摇头:“大战前夕,城中不安宁,还有官吏携眷欲出走,郡守正是去处理此事,非常时刻,你最好也安心待在府内,不要外出了。”

他知道刘远看重长女,刘桢之前的表现也不错,所以才会和她多说了两句。

刘桢嘿嘿两声:“阿父不在,先生亦可,城中谣言纷纷,人心不定,届时打起仗来必然生乱,我有一计可渡眼前难关,不知先生想不想听?”

宋谐挑眉:“愿闻其详。”

刘桢狡黠一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作者有话要说:蟹蟹小伙伴们的支持和留言,以及可爱的小萌物们!

慧贤扔了一颗地雷

慧贤扔了一颗地雷

火焰扔了一颗地雷

——————————————

读者“草里金”,灌溉营养液

读者“草里金”,灌溉营养液

读者“草里金”,灌溉营养液

读者“草里金”,灌溉营养液

读者“草里金”,灌溉营养液

读者“草里金”,灌溉营养液

读者“诺诺”,灌溉营养液

读者“can”,灌溉营养液

读者“晨”,灌溉营养液

读者“陌上花开缓缓归”,灌溉营养液

读者“跳恰恰的老鼠”,灌溉营养液

读者“十字彩虹”,灌溉营养液

读者“梦游的泡面”,灌溉营养液

读者“火焰”,灌溉营养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