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346、番外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346、番外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346、番外

番外之皇家日子9

帝后在一起这么多年,因为一些政事上的事意见不合而闹出矛盾来,也不知有凡几了,不过,即使闹矛盾,两人也不会将这些事带到两人的感情上来,更何况两人都总会积极地去解决这些事情,故而两人的感情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变淡过。

反而因为孩子渐渐长大,彼此的生活里又会只剩下对方,而越发不能离开对方。特别是皇帝,年纪越大反而越黏糊,被季衡说他一句他是越来越小了,皇帝也不当这是批评,反而蹬鼻子上脸,借此把他好好揉搓了一顿。

不过这次是关于儿子们的大事,季衡便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了。

好在慧仁大师的到来,让两人都暂时抛下了刚才的事,一心惦记起杨麒儿来了。

季衡紧紧握着皇帝的手,问慧仁大师道,“此事现下有多少人知道。”

慧仁大师作为镇国寺的主持,镇国寺乃皇家寺院,也是国寺,便不仅是一个主持那么简单,其政治敏感性也是很高的,他又念了一句佛,才说道,“殿下是在寺中刚做完早课前来大殿跪下求剃度的,故而有三十多个弟子都看到听到了,不过老衲已经做了交代,让将这些弟子都先关进了一个禅院里,殿下还跪在大殿,但是老衲已经派人看守着,事情还没有传开,老衲便赶紧赶来了宫里。”

皇帝拉着季衡站了起来,说道,“现下便去镇国寺吧。”

帝后是乘着马车微服出的蘅兰宫,没有任何声张。

马车里,季衡沉默不言,皇帝看他这样,显然还在生自己的气,就搂着他说道,“事已至此,你要和朕怄气吗?”

季衡看着他,蹙眉道,“这是怄气能够解决的吗。麒儿定然是知道歆儿之事了,所以才想不如出家将位置让出来。麒儿虽然性子偏弱,但到底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做事也是井井有条,有理有据,他今年又大病了两场,又连连没了两个孩儿,又出歆儿之事将他逼到如此地步,你说我心里怎么会好,都是我的孩子,我怎么忍心。”

皇帝将季衡搂得更紧了一些,说道,“朕的确是做得急了些,朕应该和你商量后再行事的。朕不是看不上麒儿,也不是不喜欢他。朕对麒儿的心,你难道不是看在眼里的吗。朕其实最看重最心疼的还是麒儿,他是咱们的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又受了那么多苦,你没回京时,他是养在朕怀里的,朕难道会不喜欢他。朕做出这个安排,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卿卿,你还记得当年为麒儿看病的那个老和尚吗?”

季衡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

皇帝又问,“还记得他说麒儿的话吗,他说麒儿压不资位,作为太子,便会一直生病,会养不大,除非在东边去养,迎接能够镇资位之人出生,后来咱们就搬到蘅兰宫住了,歆儿在这里出生,麒儿在这里健康长大。朕这次其实也只是试探,看歆儿是不是适合继承帝位,歆儿虽然开始并不愿意前来处理政务,但看你病得严重,他也只得来处理了,朕看他是很有风范的,他不仅是能有条理地将政务处理好,更重要是他心中有着天下,他知道用对这江山社稷好的方法想事情。故而,朕之前只是试探,现下倒是真的偏向他了。且朕怜惜麒儿,他作为一个闲散藩王,也是对他好。”

季衡叹了口气,道,“其实这样也好,若是要定歆儿继承皇位,便也是越早越好。至少两人身后的力量都还弱,不会在朝廷引起太大的震动。且现在麒儿和他的太子妃和太子良娣关系都浅淡,和两人的娘家势力也没有太亲近,麒儿不至于受这些胁迫。”

季衡说完,就紧紧握住了皇帝的手,好半天才又说了一句,“咱们得好好劝一劝麒儿,他怎么能够抛下一切去出家。”

皇帝道,“朕明白。当年麒儿生病要救不回来,要是你也没有回来陪着朕,朕想,朕也不定能够熬过来。麒儿心中的苦楚,朕也是明白的。”

季衡听他这样说,又想到当年事,就伸手抱住了皇帝。

镇国寺距离蘅兰宫虽然不太远,但是也不近,马车上坐着帝后,自然不能让跑得太快,怕出了事情,故而到镇国寺时,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

杨麒儿这一天不吃不喝,只是跪在大殿里的释迦牟尼佛前,默诵着金刚经,几个大师过来劝过他去用斋饭,他也只是摇头不应。

因帝后的到来,镇国寺被戒严了,大殿更是不允许人接近。

大殿空阔,里面只跪了杨麒儿,帝后进去后,连方丈慧仁大师也没有进去。

大殿门被关上了,虽然有阳光透过窗棱照进去,殿里依然一下子就暗下来。

杨麒儿跪在那里没有动,季衡走到了他的旁边去,也在他的旁边跪下了,季衡对着释迦牟尼佛叩拜了三次。

杨麒儿已经看到了季衡,就转向了他,低声道,“阿父,您来了。”

季衡看向他,只见杨麒儿神色平和,眼中带着平静的悲悯之色,就如一尊佛像一般,季衡问道,“为什么一声不吭就要剃度出家?”

杨麒儿朝另一边看了看,皇帝正在给释迦牟尼佛行礼,行礼之后就起了身,站在了一边。

杨麒儿移动跪麻了的腿,对着皇帝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皇帝说道,“佛前不必多礼。”

杨麒儿这才又转向季衡,说道,“阿父,是我自觉无力,除了向佛,儿臣心中无法装下其他事。”

季衡道,“你这不是懦夫所为吗?”

杨麒儿伸手握拙衡的手,道,“儿臣有愧,对不赘皇阿父的教养。父皇阿父将太子尊位交给我,将江山社稷交给我,但我却只想推卸这份职责。儿臣自觉无法担起这份大任,恳请父皇阿父能够将太子位交给三弟,三弟比我更能胜任这份职责。儿臣心性太弱,将这份职责推给三弟,儿臣也愧对三弟。”

季衡道,“你为什么要这般想。若是只是因为张氏和她所出的长子,以及珍儿没了,你就这般心灰意冷,我实在不能理解。我不相信我的儿子,连这份伤痛都承受不住。”

杨麒儿看着季衡,摇头道,“儿臣的确是觉得三弟更适合做太子,继承这份大业。阿父,您说过,这是杨家的天下,更是天下百姓的江山,能够将这江山治理好,是咱们杨家男儿的职责。阿父,我一直记着您的话。但是,将太子之位让给更适合它的人,更能胜任它的人,这也是一份职责。阿父,您也曾说过,进取,和退让,都是一种美德,只看是在什么时候而已。”

季衡道,“你心里真是这般想的吗。”

杨麒儿说,“儿臣一直是这个意思。父皇阿父你们之前去西山行宫避暑时,三弟在我身边辅佐我监国,我便看出三弟比我更适合继承皇位了。三弟和我一母同胞,我们感情深厚,他代替我在将来接替父皇治理这个江山,我也能够放心,甚至比我自己还放心。肯请父皇和阿父成全于我。”

季衡静静看着他,殿里缭绕着檀香的味道,夕阳的光从窗户斜洒进殿里,穿透灰尘,光尘共舞,落下一片深邃和幽静。

季衡看向皇帝,皇帝站在那里,神色深沉,说道,“麒儿,你是因为要为歆儿让位才想着剃度出家吗?”

杨麒儿看向皇帝,又垂下头,说道,“其实儿臣心中本就对佛理很是向往,能够有一个地方一片幽静供我参禅,我便十分欢喜。”

杨麒儿的回答,其实已经说明他是为了给歆儿让位才要剃度出家,而且,要是他不剃度出家,现在追随他的那些臣子,心里又该有多不服气三皇子上位。

殿里的三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季衡说道,“你还有妻妾在,有你父皇和我,你能够放下吗?你当知道,你的父皇和我,不会压不下这件事情,并不是非要你出家才行。若是你因此出了家,不仅你父皇和我无法放开心怀,歆儿也会放不开心怀,麒儿,你明白吗?”

季衡只这一番话就让杨麒儿愣在了那里,他看着季衡,他如何愿意让他心心念念的阿父心中生出如此疙瘩,他垂下了头,道,“儿臣明白了。”

季衡说道,“你是杨家男儿,便没有这般避世的道理。喜欢佛理是一回事,但是剃度出家却是另一回事。”

杨麒儿握拙衡的手,将自己手上的佛珠挽上了季衡的手腕,然后他转向正前方向,对着低垂着眼俯视众生的释迦牟尼佛行了跪拜之礼,在低声的念念有词之后,他向季衡伸了一下手,道,“阿父,您恐怕得扶儿子一把,我要站不起来了。”

皇帝亲自过来把杨麒儿扶了起来,两人长得极像,甚至身高都是一般高,季衡看着两人,心渐渐地定了下来。

蘅兰宫。

杨歆儿从父皇嘴里听到他要改立自己为太子时,不由十分震惊,“父皇,请您收回成命,二哥身为太子,并未有任何过错,为何要褫夺他的太子位改立我。”

看皇帝因他的话神色丝毫不变,已经是完全认定了这件事的样子,杨歆儿只好又转向了季衡和杨麒儿,“阿父,二哥,你们说话呀。为什么会立下此事。”

季衡道,“不是褫夺麒儿的太子之位,是他想将这个位置让给你。”

杨麒儿也说,“歆儿,是哥哥恳请你接下这个位置,代替我担负起这份职责。”

杨歆儿一向沉稳镇定,这是他第一次这般失态,他站起身来大声质问为何要如此。

皇帝和季衡没有给他答案,他们知道杨麒儿的言语会比两人的话更起作用,所以他们从屋子里走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了杨麒儿和杨歆儿。

杨歆儿要去将皇帝和季衡拉住,杨麒儿却过来把杨歆儿拉住了,杨歆儿力气很大,杨麒儿怕他挣脱,只好把他死死抱住了,把他又抱又推地弄到了椅子上去坐下,自己则站在他的跟前,按着他的肩膀,说道,“歆儿,你看着我。”

杨歆儿的确是看向了他,但眼神却像是狼一样桀骜不驯和悲愤,“你们为什么要把我推到这样的境地,抢夺哥哥的太子之位,抢夺哥哥的江山?”

杨麒儿眼神很温柔温润,“歆儿,你说哥哥是喜欢你在乎你的吗?”

杨歆儿没有回答,但是他的眼神的确是在一瞬间变得温柔下来了,他认定了杨麒儿的话。

杨麒儿又说,“让你背负这份重担,又要背负这种名声,的确是我不对。但是,我相信你以后会成为一个比我更好的太子,在父皇百年之后,你来治理这片江山,你也定然会比我做得更好。我是真觉得自己心力不足,你不愿意来为我分去这份责任吗?”

杨歆儿道,“哥哥,你是被逼的吗?你知道的,我没有要抢夺你太子之位的心思,只要是你做太子,你是以后的皇上,我在封地定然好好为你看守南方,等我过世,我不敢保证我的后人一定会做得好,到时候将封地换到别处就好了。”

杨麒儿神色严肃起来,“歆儿,我和你说的,便是我的心里话,是我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你以为我是和你客气吗,是父皇和阿父逼迫我的吗。你太小看我了,也小看了父皇阿父。你要是不答应,你就是逼我去剃度出家。我去终南山上出家,到时候你们想找到我也找不到,你要让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吗。”

杨歆儿震惊地看着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因为珍儿没了吗。哥哥,你以后还会有很多孩子的,你不要因为珍儿没有了就这般……”

杨麒儿道,“并不是如此。不要再劝我了,既然已经找了你来说清楚,便是事情已经定下了。这件事,越早定下越好。”

杨歆儿有些茫然,杨麒儿出去之后,季衡又进来劝了他几句,让他不要因为此事便和兄弟疏远。

杨歆儿抓着季衡的手,抓了好半天才放开。

在皇帝宣布杨麒儿要将太子之位让给杨歆儿之前,京中便已经流传开了太子要在镇国寺剃度出家,后来被帝后劝解回来之事。

这件事引起的风暴比起四皇子和殷纪成婚要大得多,毕竟四皇子和殷纪成婚,那只是一个更多关乎皇家体面的事情,太子要剃度出家,却是关乎江山继承人的大事,关乎朝臣们将来的主子是谁,他们要向谁尽忠。

虽然这件事引起的浪潮很大,但是,那些沉稳的老臣,京中长盛不衰的公侯世族,便完全没有因此浮躁,这些人和家族,都知道保证家族长盛不衰,是要向当前统治者尽忠,伺候好了现在的皇帝,将来谁是皇帝,那还有很长的时间,而且,只要他们自己有能力,家族有势力,有人才,将来的新皇也只会继续倚仗和任用他们,这与将来谁是皇帝无关。

朝中闹腾的,反而都是些下面的小臣子们。

杨歆儿在皇帝宣布要立他为太子之前,借着一个机会去看了杨钦治。

杨钦治在知道杨歆儿在代替太子处理政务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皇帝恐怕是想换太子了。

不过杨钦治当时什么也没对杨歆儿说,只是让他在处理政务时,要以自己是臣子的身份去处理,只要事情大一点的,就一定要请示皇帝,这样才不会触了皇帝的权威,能够保证进退得益。

这次杨歆儿将要改立他为太子的事情对杨钦治说了,杨钦治便道,“你不必觉得对不住麒儿,麒儿所说也是真的。这皇位可不好坐呀,太子之位也不好坐,你以后责任大着呢。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觉得对不住麒儿。你若是真想要对得住他,你心里又在乎他,那么,就好好做太子,在将来好好做皇帝,让他能够有安闲适意的藩王生活,让你父皇阿父也放心你和他,不就是了。”

杨歆儿沉默了一阵,也就点了点头。

八月,四皇子同殷纪的婚事,热闹了大半座京城,四皇子按照公主之礼下嫁给殷大人,不过府酃是用的逸王府。

殷纪远在广西为地方官的父母也回了京城主持儿子的婚礼,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帝后宠爱四皇子,而且四皇子容貌俊美之事,更是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下竟然嫁给了二十大几一直没有成婚的殷大人,不免引人话题。

逸王成婚后,自然不能再住在蘅兰宫了,直接住在了逸王府。

逸王身份尊贵,即使殷纪那位母亲十分看不惯殷纪,也不敢在逸王面前拿乔,杨笙儿一向是个能笑眯眯把人整得哭爹喊娘的,故而殷夫人为了避开他,很快就撺掇丈夫回了广西去。

此年十月,太子杨麒儿上书要禅让太子位,皇帝准了,在十一月,杨麒儿将太子位让给了豫王杨奉豫。

原太子被封齐王,封地在齐地,搬出东宫,住到了皇帝新给定下的齐王府。

因为太子沉迷修佛,又是自己上书要让出太子位,故而那些一心要维护立长制度的大臣,便也没有了什么话说。

昭元三十八年。

在帝后坐镇蘅兰宫,稳定了新太子的地位一年多之后,帝后两人携手微服南下,巡查开放的十几个市舶司的情况。

是时,大雍正是世界上最繁华富强的国度,走在治下的盛世江山里,季衡看着身侧陪伴之人,便觉不枉此生。

若有来世,请一定要再相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