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344、番外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344、番外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番外之皇家日子7

杨歆儿认为杨麒儿心实在是太软了,太子妃做了那么多错事,结果他回来了,过几天就又把太子妃从京城东宫接到了蘅兰宫东宫里。

杨歆儿虽然觉得这大约是因为要过年了的缘故,但他还是认为太子对太子妃过于心软了,要是是他的王妃总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定然就让她上山修佛去了。

其实皇后也提了让杨歆儿带着王妃棕蘅兰宫的事,毕竟要过年了,一家人总该在一起,杨歆儿和王妃住在京城豫王府,便各种不方便,但杨歆儿却拒绝了季衡这个提议,说现下还在做事,京城豫王府距离兰台还有太学等做编撰的地方近,便于他工作。

说这件事时,太子也在场,杨麒儿又不傻,哪里不知道他们渐渐长大,大家身份上的事便越需要分明越需要注意,杨歆儿不过是在避嫌罢了。

杨麒儿之后心情便不大好,以前他和杨歆儿多好啊,从小睡一张床长大,什么事都在一起,好得简直就像是一个人一样,但是现在,身份却让他们之间有了隔阂,距离越来越远。

昭元三十六年很快到来。

这一年北方部分地方出现了雪灾,朝廷为赈灾,到大年二十七才封育年,皇帝一家自然也就十分繁忙,整个春节都没有过好。

杨麒儿更是在大年初一时,去祭祀时,从舆轿里出来,因为腿坐得太僵,又太冷,直接摔了一跤,虽然内侍和侍卫都及时地过来扶住了他,但他的手背还是在地上擦了一下,以至于被擦破了一块皮。

杨麒儿忍着没有出声,一直到祭祀完毕,才回去让上了药包上纱布。

本来以为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伤,很快就会好,但因为伤在右手,各种事情都不方便,总容易碰到伤处,没想到便让伤处一直不好,之后还出现了发炎的症状。

季衡在他受伤第二天就发现他手上的伤了,问起来,他便说只是在地上擦了一下,没有大碍。

季衡看他这般大了,知道爱护自己身体,且伤处也让太医看过了,上过了药,他便也不好再多问。

杨麒儿手上的伤一直不好,之后甚至出现了红肿溃烂,从一片擦伤,变成了溃烂的冻疮的样子,在天气稍稍变暖一些的时候,就又痛又痒,但是却一直不好。

季衡之后发现,就很责怪他不好好爱惜自己,让了好几个太医来给他认真看了,并且用了不少药,没想到那伤不知为何就总是不好,让太医们都觉得奇怪,而且战战兢兢起来,毕竟连太子手上这点伤都治不好,已经是一种罪过。

季衡都不知道要拿他这伤怎么办了,将这件事同皇帝商议,皇帝也皱眉道,“太医院连治个冻疮都没法子吗?再说,现在天气也暖和起来了,麒儿的手怎么就一直不好。”

季衡叹道,“太医院用了好几种法子了,但是一直治不好也没法子。要不,请镇国寺的大师到东宫去一趟。”

皇帝也不得不同意了这个办法,不过镇国寺的大师去东宫做了法事,杨麒儿的手依然没有好。

现在杨麒儿手上的冻疮,已经惹起了皇家的每个人的注意了。

杨歆儿也找了民间的大夫去给他看,杨笙儿亲自按照偏方的法子给他揉手,杨麒儿被他揉得只是疼痛不已,没有任何效果。

不过因为手上的伤,杨麒儿对太子妃倒是看透了,觉得她是个十分冷心的人,他的手那个样子了,他自己虽然觉得并不需要太多关心,但是太子妃真的对他的手上的伤不大在意,还是让他心里发凉的。

因为良娣管氏生了女儿后身体本就比较虚弱,杨麒儿之后到她处去的时间就更多些,管氏按照太医说的法子,用了药为杨麒儿的手做按摩,每天晚上都这般按摩,她的手小而软,而且力气小,比太医做按摩还要舒服些,故而杨麒儿就更愿意到她这里来了。

因为有了更多交流,便发现管氏是个很不错的女子,她虽然总是藏拙,但是依然能从一些语言里看出她博览群书,知之甚多,而且性情柔和,她的好让杨麒儿愿意好好地去了解她,故而一段时间里,几乎每晚都宿在她处。

杨麒儿的手在二月末才好了,但是手背上却留下了一块疤痕,看着简直像是两根抓上去的手指印,痕迹十分诡异。

太医给用了去疤痕的药,短时间内也完全没有作用。

杨麒儿的手伤好了,他便也忙碌了起来,这一天他从京城回蘅兰宫,在路上,突然有人闯进侍卫的行列,好在此人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就被侍卫抓了起来。

这种闯入太子侍卫中的人不是刺客就是喊冤的,侍卫还没来得及询问,此人就叫了坐在马车辕上的桂青的名字,“桂公公,桂公公……”

太子的座驾,是一辆十分坚固安全系数很高的马车,里面甚至可以办公,杨麒儿也的确在翻看户部的册子,桂青便坐在了马车辕上,没有进马车里伺候。

桂青朝叫他的人看过去,发现竟然是小林,他便愣了一下。

马车停了下来,太子在里面问道,“出了何事?”

桂青只好进去小声回话道,“是玉琉公子处的小林拦了马车。”

太子愣了一愣,便蹙了眉头,桂青低声问,“殿下,奴婢下去问问什么事吗?”

太子盯着手里的册子,点了点头。

桂青下了马车,从侍卫手里要过了小林,带着他到了路边树荫下去,侍卫护卫着太子的马车又开始继续前进,桂青道,“你怎么做出如此莽撞的事情?”

小林道,“我是来给殿下送一封信的,如果不是用这种办法,小的根本没有办法将这封信送给殿下。”

桂青皱眉道,“是什么信?为何没有让赵大人转交。”

小林道,“赵大人不愿意转交,不仅如此,赵大人要让人送我去南方,不让我再在京城。”

桂青接过了那装着信的盒子,诧异道,“赵大人为何做出这种事情来。你家主子呢?”

小林经过这半年时间,早就已经没了眼泪,只是木木地说道,“我家公子去年八月二十七便没了,但殿下没在京城,无法报丧,后来殿下回京,小人又如何能够接近殿下传递消息,找到侯府上去,赵大人只要人送我离京,并不愿意传递这个消息。”

桂青握着那信匣子,怔了好一会儿,只觉得手里的匣子是个烫手的烙铁一般,让他没法拿。

他低头看了看那匣子,匣子乃是雕漆匣子,十分精美漂亮,他低声问道,“怎么就没了,这信……”

小林说道,“那时候,公子病得厉害,当是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便写了这封信,是给殿下的。”

桂青又问,“那公子葬在了何处?”

小林道,“公子说葬在土里害怕虫咬,他一向是怕虫的,之前便说要用佛门的火葬,故而是在灵隐寺请的高僧超度,火化了,骨灰现下也在灵隐寺里。”

桂青对小林道,“你回去吧。”

小林却说,“公公,您可要将这信交给殿下,我家公子死得可怜呀。”

桂青好半天才点了点头,又说道,“若是殿下传你,你可不要说去找过赵大人的事,赵大人是殿下跟前的左右手,你说了赵大人之事,赵大人受殿下埋怨,可不是好事。”

小林赶紧道,“小人知道。”

桂青这才走去一边上了一位侍卫牵着留给他的马,然后飞快地去赶上了太子的马车。

太子问道,“是什么事?”

桂青神色十分沉重,但还是将那信匣子呈给了太子,说道,“小林送了这封信来,是玉琉公子亲笔。”

太子愣了一下,还是将那信匣子接了过去,打开来,从里面拿出了那封信,信封上写着“季君麒亲启。”

太子看到这几个字,就又愣了一下,从里面拿出了信来,信只有一页纸。

君见信如晤

吾以卑贱之身,承蒙君厚爱,乃吾此生之幸,与君知交,君之一言一行,皆在眼前,皆在心底,吾此生不会忘怀,只盼来生相遇,君非高不可攀,我非低在尘埃,还能再续今生之缘。

夏玉琉留。

太子看着这封信发呆,信上的字写得很虚很浮,有好几个地方都是无力为继的感觉。

太子看向桂青,“他怎么了?”

桂青目光闪烁了一番,才说道,“玉琉公子在去年八月二十七便没了。是病逝。”

太子盯着手里的信,沉默了很久,才轻轻“哦”了一声,然后将信收了起来放进信封里,然后又放回信匣子里,一系列动作做得很完美,然后又道,“你出去吧。”

桂青有些担心地看着他,但是看到太子面无表情之后,就只好应了一声出了马车坐在了车辕上。

太子坐在那里如木偶一般,到了东宫里,他下马车的时候,虽然有桂青伸手相扶,不知为何,他却没有被扶住,人在下马车凳子的时候摔了下去,周围的奴才和侍卫都吓了一跳,赶紧过来相扶。

太子并没有什么事,起身后由着奴才给擦了擦衣摆,便回了书房里去,他镇定地将那信匣子锁进了一个柜子里。

太子当晚在书房里坐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发起了烧来,之后只得告了操,请了太医看病。

太子这一病就病了不短的时间,帝后和豫王逸王都非常关注,前来探望过好几次,他身体一直不好,大家都十分担心。

而逸王要和殷纪成婚之事,皇帝也下了旨赐婚,并让礼部和内务府按照公主下嫁的规格,为逸王和殷纪筹办婚事。

此事一出,不仅是满朝哗然,甚至是满京哗然。

这事也仅仅比当初皇帝要立男后掀起的波浪小一点,不过因为有皇帝立男后在前,之后民间也有一些男子结合上户籍的事情出现,逸王要和殷纪成婚的事情,便也没有受到特别大的阻拦,不过朝中依然有大臣要以死明志,觉得皇帝这道旨意很是胡来。

杨笙儿也不要皇帝出马,就自己跑到那以死明志的大臣跟前去,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法子,最后那大臣不仅没敢死,而且还是苦苦哀求,才把杨笙儿求着放过了他。

正是在筹备杨笙儿婚事的时候,太子生了病,帝后便总觉得更不能让太子觉得被冷落了,是以皇后还亲自到东宫陪了太子一晚。

要说杨麒儿是染上了风寒,皇后不该前去接触,不过季衡却不愿意听太医的那一套。

杨麒儿住在主院里养病,季衡握着他的手,杨麒儿右手上的那疤痕十分清楚,而且看那印子的深刻程度,恐怕用药也无法去除了。

季衡轻柔地抚着他手上的疤痕,柔声道,“你好好养着病,不要多想,就会很快好起来。”

杨麒儿静静看着季衡,低声说,“阿父,您不该来,到时候将病气过给您了可怎么好。”

季衡伸手轻柔地抚了抚他的额头,“我这里可不听这些道理。你小时候病了,可不还是在我怀里养好的。”

杨麒儿握着季衡的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眼角微微犯湿,轻轻唤他,“阿父,阿父……”

季衡倾身过去,“怎么了,这么大个人了,还要朝我撒娇?”

杨麒儿紧紧抓着季衡的手并不放开,说道,“今年大年初一摔了一跤,我就知道我今年运势一定会很差。”

季衡道,“请了大师来东宫驱邪,你要想开些,好好养病,很快就会好的。我看你近来都不开心,是因为之前太累了吗?”

杨麒儿道,“并不是,大约只是运势差罢了。”

季衡叹了口气,“你长大了,很多事情都不会再同阿父讲了,是不是?”

杨麒儿听他这么说,眼眶又泛了湿,嘴里却说道,“阿父,你别乱想,没有什么事。”

季衡道,“那就赶紧好起来吧。”

季衡在东宫里留着宿了一宿,皇后在,便没让太子妃和太子良娣前来,之后季衡离开了,因太子妃要来照顾太子,太子也婉言拒绝了,并且因此也没让太子良娣前来。

妾室张氏在太子去年回京时就接回了东宫,太子舱好,身体还些许虚弱,这日刚从衙门回来,就被告知张氏发作了。

太子在张氏所住的院子外面候了一晚,只听到里面女人的嚎叫声,在这痛苦的声音里,他手里捏着佛珠,默默地祈求里面能够母子平安。

帝后也派了人前来询问情况,照说只是一个妾室生产,帝后不必这般在意的,只是太子还没有儿子,太医又检查出来太子妃很难受孕,说很难只是没有说死,其实是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怀上孩子了,故而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便显得很重要。

因为太子身体虚弱,张氏又一直没有生下来,太子便被劝回了前院去,他这一日没有去衙门办公,脑子里回响着张氏哭号痛苦的声音,他似乎又回到了很熊小的时候,他以前从没有过这断记忆,但他这时候却突然想起来,杨歆儿出生的时候,他似乎听到阿父也是这般地痛苦地惨叫着,这声音让他十分痛苦恐慌,惶惶难安。

杨麒儿这日既没有吃下早饭,也没吃下午饭,在下午,有人跑来对他说,因为孩子在张氏肚子里憋了太久,状况很糟糕,张氏也出现了血崩,怕是要保不住了。

杨麒儿浑浑噩噩地跑到张氏的院子里去,大家要把他拉住,不要他进产房去,但他还是进去了,产房里是浑浊的血腥味,杨麒儿扑到张氏的床头去,他和张氏并没有很深的感情,毕竟相处并没有多少时日,但是,这个女人的温柔他一直记得。

张氏只来得及说“殿下,照顾好孩儿……”便断了气。

杨麒儿看着她变得惨白的脸,她头发凌乱,眼睛些微发肿,嘴唇干裂,这样的女人,当是不可能美的,但他伸手轻轻抚摸她的脸庞,趴在她的枕边想要流眼泪,但是却没有任何一滴泪水。

帝后也很快知道了张氏难产而死的消息,张氏生下了一个男婴,虽然派了好几位儿科大夫前来,但这个男婴依然在第二天凌晨时候随着他的母亲而去了。

因张氏只是妾室,而这个男婴生下来才几个时辰就没了,故而是不能大办葬礼的,只是很简单地办了丧事,便去埋了。

杨麒儿让将那个婴儿的凶材和张氏的埋在了一起。

在这个时代,女人生产本就十分危险,婴儿的成活率也很低,有些人家生十个能够养活一两个的也有,张氏和男婴没有保住,虽然很令人悲伤,但并不是让人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兰芷楼。

皇帝将季衡搂在怀里,劝他道,“不要伤心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再为麒儿纳几个妾室,他以后还会有很多孩子的。”

季衡并不是伤心,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哀。

“这才四月,麒儿今年便病了两次了,又出了这件事,麒儿心里还不知道该如何难过呢,而且珍儿身子也很不好,总是在生病,太医说怕是养不大的。麒儿小时候也是受尽了苦楚,为何他的孩子,又要这样。”季衡低声说着,他知道自己不该在皇帝跟前说这些,让他也跟着心情不好,但是,他心里难受,脸上也并不能完全不表现出来,是以完全不说,也是让皇帝担心。

皇帝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的确是十分宝贝他们,但是他们渐渐长大了,皇帝便觉得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日子,他们要去自己经营他们的府垡庭,自己管自己的妻妾子女,自己承担生活里的痛苦磨难,只要成婚立府的,皇帝觉得他们就完全是成人了,他会作为父亲在意他们,但是,不会为他们负责了。

但是季衡不是这样,那种身为母子的牵系,让他总觉得没法完全放开他们,季衡理解皇帝,但是改变不了自己。

皇帝说道,“麒儿已经长大了,该他自己承受的东西,他便应该去承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君卿,你不能去代替他们承受这些。再说,要是这么点事,麒儿就扛不过来,又怎么做太子。”

季衡没有回答,好半天才发出声音,“钦显,我何尝不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能够不去想却是另一回事。”

皇帝便道,“朕不要你去想,你就不要去想。”

季衡看着他,摇摇头,不说话了。

皇帝为太子府送去了几个不错的美人,其用意不言自明,不过太子现在可没法在意这个,几个美人都被他交给了太子妃,皇帝送来的人,太子妃可不敢乱处理,便安排了院子住下。

因为张氏和孩子在眨眼间就没了,杨麒儿本就郁结于心,这下就更是难过了,不过他没有什么难过的时间,皇帝怕他越闲着越多想,便安排了他做事情,杨麒儿也去做事,但一颗心总觉得空落落的,精神不济。

在东宫在准备着为杨珍儿办周岁礼的时候,杨珍儿于一尺烧之后,三天后就病死了。

她是死在杨麒儿的怀里的,她发高烧时,杨麒儿就住在了管氏的院子里,昼夜不停地陪着她,他希望自己能够挽留住她的小生命,杨珍儿一直身体不好,故而长得十分瘦小,头发干枯,面色暗黄,但这是他的女儿,在他心里,永远都是最美丽可爱的孩子,杨珍儿死前因为难受一直在哭,她小声又含糊地叫着“爹爹”,她只会说这一句。

杨麒儿抱着她,哄她好好睡一觉,睡醒了,身体就会好了,她便睡了过去,再也没有醒来,杨麒儿一直抱着她,直到她身体变得冰冷。

当管氏哭着从杨麒儿怀里抱过孩子的小身体的时候,杨麒儿才反应过来,低声说道,“让她好好睡一觉,睡一觉就不疼了。”

管氏眼泪流得更厉害了,说道,“殿下,珍儿她走了。”

杨麒儿抬头看她,“让她好好睡一觉。”

管氏吓坏了,马上让人去请太医,自己也顾不得已经走了的女儿,让乳母将她抱了下去,自己就去安慰杨麒儿,杨麒儿却说,“不要让乳母带着,你得自己多带着她,生母和乳母不一样。”

太医来后,说太子只是入了迷障,因为太子情形不好,管氏只得赶紧让人去请了太子妃,在太子迷障了这般的大事上,太子妃也不敢擅专,赶紧让人去上报了帝后。

帝后是一起赶过来的,杨麒儿坐在那里,发现面前有很多人,便说道,“你们怎么都在这里,你们都退下,让珍儿好好休息。”

遇到这种事情,季衡反而十分镇定了,将屋里其他人都遣退了,他甚至让皇帝也离开了,帝后的到来,虽然让所有人都战战兢兢,但是也让大家心里都安定了一些。

季衡上前去,站在杨麒儿跟前看着他,因为这是杨珍儿的病房,房里还带着未散的药味。

季衡伸手捧着杨麒儿的脸,看进他的眼睛里,“麒儿。”

杨麒儿看着他,眼神便灵活了一些,说道,“阿父,你来了。”

季衡说道,“嗯,我在。”

杨麒儿便突然伸手把季衡的腰抱住了,将脸埋进他的怀里,“阿父,阿父,你来了。”

季衡说,“嗯,我在呢。”

杨麒儿说道,“阿父啊,珍儿没了,珍儿走了。”

杨麒儿没有哭,季衡一下子流了眼泪,他的儿子什么都知道,只是不愿意接受现实。

季衡赶紧忍住了眼泪,说道,“珍儿身体不好,吃药总是受罪,所以她就不想吃药了,她便回去了,不过没关系,她还会回来的,你那么喜欢她,爱护她,她哪里舍得你这个爹爹,她下次一定带着好的身体来,能够健康康地为你做女儿。所以你要好好的,这样才能迎接她再来。”

杨麒儿抬头看季衡,这才流了眼泪出来,他紧紧抱着季衡,“阿父,我好难受。”

季衡由着他抱着,说道,“过了这一阵就好了,阿父会一直陪着你。”

杨麒儿死死地抱着季衡不放,季衡被他勒得不能动弹,骨头都疼,但是却一言不发,只是温柔地拍抚他。

过了一会儿,杨麒儿似乎是冷静下来了,便说道,“阿父,我想去寺院里住一阵子,可以吗?”

季衡轻声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