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328、番外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328、番外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番外之家人1

昭元三十二年在一片爆竹声里到来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蘅兰宫在春节里十分热闹,在冻起来的静明湖上游的玄上,甚至举办了几场冰球比赛。

十一这一天的冰球赛,则是最热闹的。

京中不少权贵之家都受了邀请前来,而且皇帝还亲自组织下注,冰球赛十分刺激,自然也十分危险,上场的是京畿几大营里的士兵。

杨笙儿自从被割了那一刀,而且体内的东西没了一块,他就变得沉默了,而且性格也变得莫测起来。

不过季衡十分心疼他,对他管教就并不严格,即使他任性也没关系。

本来季衡不要他来看冰球比赛,因他硬是要来,也就只得把他带来了,杨笙儿不能走太多路,只走了两步,就被杨歆儿亲自抱到了椅子上,让他去坐下了。

皇家的看台在最中间,太子妃和太子良娣带着她们的母亲和邵贵妃她们坐在一起,和男人之间用屏风隔了开来,季衡则坐在皇帝身边。

比赛十分激烈,太子看了一阵,就被一个小太监过来找他说了一句悄悄话,他便对季衡说了一声,出了殿里去。

杨歆儿侧头看了他的背影一眼,一会儿也出去了。

杨麒儿在梅花林边站定,对面前行礼的赵云铣道,“泽曜,叫我何事?”

泽曜是赵云铣的字。

赵云铣说道,“殿下,初八那天,玉琉身边的小林找到我家来,让将这封信给你。”

玉琉乃是碧水的新名字,他早在大半年前已经被太子殿下找人赎了身,并且为他安排了一座很好的宅院居住。

杨麒儿接过那信,当即就拆开来看了看,然后又封好了放进袖子里。

信里也没什么内容,就是一封表示思念的诗。

太子知道自己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去他那里了,不是不想去,实在是事情太多了,根本抽不出任何时间来。

自从杨笙儿生病,皇后就守着小儿子几乎没离开过,特别是杨笙儿做过手术后,季衡更是陪伴身边,且杨麒儿也担心弟弟时常去探望,因弟弟病着,更是心情沉重,除了家人的事情,他又被派去了户部,每天还要在父皇跟前学习政务,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儿女情长。

太子低声道,“等忙过了,我就会去的,泽曜,你什么时候去替我看看他。”

赵云铣则道,“上次小林找到我家来,差点被我父亲发现,你这事要是被皇上和皇后知道了,你想过结果吗。你还是不要再去了,我给他送些银子,让他到南方去生活吧。”

太子则惊讶地看着他,“我怎么忍心,你万万不能如此做。此事不会被父皇他们知道,再说,即使知道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赵云铣伸手握住他的肩膀,眼睛盯到了杨麒儿的眼睛里去,“这不是大事?你想想李承乾之事。”

太子抬手就把他推开了,神色变得不好看,“你这是什么意思。将本宫同李承乾相提。”

他抬手给了赵云铣一巴掌,转身就走了。

杨歆儿在远处看着太子把赵云铣打了一巴掌,蹙了一下眉,过了一会儿,看赵云铣还站在梅花树边上发呆,他便走了过去,赵云铣见到是他,就行礼道,“见过三皇子。”

杨歆儿说道,“方才太子哥哥在此吗?”

赵云铣道,“太子殿下走了。三皇子不看比赛?”

杨歆儿道,“我就下了五百两注,输赢都无事。倒是世子为何这般愁眉不展。”

赵云铣说道,“我下了一千两,故而还是挺担心输赢,三皇子,咱们还是去看比赛吧。”

杨歆儿淡淡应了一声,和他一起走了。

杨歆儿大约知道两人闹僵是因为什么事,不过他倒没想到他哥哥会因为一个戏子将自己的好友和手下大将这般对待。

他在心里摇了摇头,觉得那个戏子真是不除不行。

赵云铣回了自己的看台去,杨歆儿则回了皇家在中间的看台,看到太子正俯身在杨笙儿跟前和他说话,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杨笙儿笑得挺开心,而本来神色不好的太子也在笑。

看到杨歆儿,太子就对他说道,“你去哪里了?我们在商量一会儿去你那里吃涮羊肉。”

杨歆儿就说,“行啊。不过这次是谁赌冰球赢了谁出银子。”

杨麒儿挑了一下眉,“这能花费多少,你还能这般计较?再说阿父要这次赌球的银钱全用来赈铁岭卫一带雪灾,这次赢了又不进自己口袋。”

杨歆儿道,“哥哥你是自己立府有了东宫,便阔绰了,我和笙笙可不阔绰,你费些银钱又怎么着。”

杨笙儿赶紧点头,“正是正是。”

杨笙儿刚点头完,就被杨麒儿摸着他脸蛋要拧一把,没想到以前肥嘟嘟的弟弟现在瘦得要一把骨头了,硬是没拧起来肉,他只好改摸了一把,道,“你还有脸说正是,你向阿父要多少,阿父不是就给你多少。”

杨笙儿道,“但那也是阿父的,不比哥哥有嫂嫂了,哥哥成婚的时候,我在生病,都没有吃到喜酒,你要补请我一次。”

杨麒儿就笑着说,“等你身体好全了再说吧。再说,我还没找你补送一份礼呢。”

杨笙儿就笑道,“等你纳妾的时候,送呗。”

被杨歆儿说道,“让阿父听到,要骂你胡说。”

杨笙儿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吐了吐舌头做出个撒娇的动作,闭了嘴。

那边隔着一个屏风,太子妃陶氏可以朦朦胧胧看过来,听到太子的笑声,她就对管氏说,“殿下今日该是很开心的,殿下能够喜笑颜开,便是很好的事,近来见他一直愁眉不展,我很担心。”

管氏便说,“姐姐说的极是。殿下能这般开心,应当是四皇子身子康健起来的原因吧。”

陶氏便也点头。

邵贵妃坐得不远,听到了两人的话,就说,“太子殿下同三皇子四皇子是住在一起长大,关系是极好的。”

当晚果真是去了杨歆儿住的宝章楼,几兄弟在一起吃喝,而且还将季衡和皇帝也请了过去,杨笙儿身体还没有大好,不能吃羊肉,最后也只能看着众人吃,自己继续吃药粥,故而他就馋得要死,不断说,“你们真是讨厌。等我好全了,我定然要把这些吃回来。”

季衡摸了摸小儿子的额头,在他的额头轻轻地吻了一下,“等你好全了,也要注意着,别吃坏了肚子。”

杨笙儿抓拙衡的手,“阿父就知道给我泼冷水。”

季衡笑着说,“我还不够疼你呀。”

杨笙儿就笑,“阿父最疼我。”

当晚季衡喝了些酒,被皇帝扶着回了主楼由宫人伺候洗漱,而杨笙儿也搬回兰芷楼里住了,皇帝便去看了他,杨笙儿睡下后,他还在他的床沿坐了一会儿,“笙笙赶紧好起来才好。”

杨笙儿点头,“我知道。父皇也早些休息。”

皇帝摸了摸他的面颊,又亲了一下他的额头,这才起身走了。

回到寝室,季衡已经上床了,不过还没睡,正在等他。

皇帝洗漱收拾后也上了床,季衡便侧身过来抱住了他的腰,说道,“笙笙能没事,我心中的大石也就放下了。不过翁太医说还要再看一两年才行。”

皇帝轻柔地抚摸他的面颊和耳朵,“会没事的。”

房里十分温暖,两人絮絮说了好一阵话,谈骂歆儿的婚事,慢慢地才睡着了。

杨麒儿没有回东宫去,而是就和三弟挤在一张床上歇下了。

杨麒儿说,“咱们有很久没有这般睡在一起了。”

杨歆儿说,“是啊。长大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

杨麒儿说,“真想一直不长大。我们都还小的时候,咱们还能够抱着枕头挤到父皇阿父的床上去。”

杨歆儿就笑了,说,“我每次可都没那般想,都是你要去,然后就拉上我。”

杨麒儿侧头看了弟弟一眼,道,“你捡了便宜还这般不知好歹。我总觉得阿父身上的味道特别好闻,我想要他抱抱我。不过自从笙笙出生了,他就不大抱我了。”

杨歆儿道,“你是哥哥,还这样想?你现在让阿父抱你,父皇会直接给你一巴掌把你扇回东宫去。”

杨麒儿就说,“真没好话。”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杨歆儿又道,“在哥哥你之前,咱们还有一个哥哥,是吗?”

杨麒儿道,“是的,是现在徐妃的妹妹所生,据说是叫杨奉熹,后来病死了。”

杨歆儿道,“希望笙笙没事。”

杨麒儿也叹了一声,“是啊。要是笙笙出事了,阿父要怎么办,我看他这阵子都要伤心坏了,今晚才稍稍高兴一些。”

杨歆儿望着床帐顶,想到季衡悲伤难过弟弟处在病痛之中的情景,他就心痛如绞,目光变得坚毅,道,“我永不让阿父失望和伤心。我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永远能够开心。”

杨麒儿“嗯”了一声,心中却一片怅惘。他想到要是阿父知道玉琉的事情,定然会生气,自己会让他失望,让他难过。

杨歆儿侧头看杨麒儿,“哥哥,你也不会让阿父失望难过的,对吧。”

杨麒儿应了一声。

杨歆儿就又说,“我将今年七月就十六岁了,不知道父皇和阿父是什么意思,我的封地在余杭,那里原来是吴王的根基所在。你知道吴王的事情吗?”

杨麒儿道,“知道,是父皇刚亲政时候造反的那位藩王。还是宁安伯的父亲。”

杨歆儿说,“是的。所以这些年,伯伯一直都低调为人。只是不知父皇阿父为何会让我去余杭?”

杨麒儿道,“那是父皇和阿父喜欢你,再说,我也信任你,难道你以后不会在那里为我好好看好门户吗。”

杨歆儿道,“哥哥放心,我自会好好做的。只是,我不知道父皇和阿父会让我什么时候离开。我并不想很快就走,我会太想你们。”

杨麒儿伸手搂了搂弟弟,“你一直留在京城就好。”

杨歆儿沉默了一阵,才道,“哥哥,我要是做了让你难过的事情,你会怎么对我。”

杨麒儿愣了一下,道,“你会做什么?”

杨歆儿说道,“在哥哥心里,父皇,阿父,我,笙笙,是很重要的吗。嫂嫂,还有你将来的子嗣,又会怎么样?你会恋慕上谁,然后不顾及这些吗?”

杨麒儿道,“不会。”

家人是他世界的基石,季衡让每个孩子都变得恋家,要走不出去,这是好,是坏?

时间进入了二月,被冻上的河流已经开始融化,水流的声音让世界都显得生动,柳枝也开始抽条,河岸两旁柳枝如绿烟。

杨麒儿总算是得了空,他坐着马车到了东华街六条巷子,马车驶进了宅院停了下来,他下车的时候,玉琉已经站在那里等着。

玉琉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衣裳,头发就如杨麒儿第一次见他一样,用了绿色的丝绦束了起来,他看起来就像是土里刚冒出来的嫩绿的青草,杨麒儿看到他,心情就为之舒展,玉琉并没有说话,但是那婉转的含笑的眼睛,却是那般漂亮,里面饱含着满满的温柔和欢喜。

杨麒儿拉了他的手,两人进了内院。

玉琉亲手为他泡茶,为他弹琴,和他说话。

用过午膳,坐在榻上,玉琉问他要不要下棋,他便道,“在宫里总在费脑子,在你这里我不想做费脑子的事。”

玉琉笑着道,“我又不是什么棋盘上的高手,还要你费脑子了啊。”

杨麒儿道,“你比我可是好多了,还不是高手?”

玉琉就说,“那是太子殿下你让着我吧。”

杨麒儿道,“我才不是让着你。我就是一手臭棋,不过,也只是你敢赢我。”

玉琉道,“那你陪着皇上下,皇上也不敢赢你?”

杨麒儿道,“父皇只和嗯……阿父下,并不要我陪。”

说着,他就躺了下去,玉琉让他枕在自己腿上,为他取掉了头上的发冠,然后摸着他的头发,说,“你这头发可真好。”

杨麒儿道,“是随了我阿父。”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一下,“阿父说我小时候头发很差,枯黄如秋日野草,后来为我剃了好几次光头,我之后头发就好了。”

玉琉笑着说,“小的可无法想象,太子殿下是光头的样子。”

杨麒儿突然翻身起来,玉琉笑着要挡他,“你这是要做什么?”

杨麒儿将他推着倒在了榻上,一边亲他的脸,一边说,“你说我们是要做什么?”

玉琉笑着搂住了他,被他亲得面颊泛红,在他要解自己衣裳的时候才说,“咱们到床上去吧,不然在这里可就冻到了。”

杨麒儿起身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往床上去,玉琉一边环住他的肩膀颈子,一边说道,“你可别半途把我给扔了。”

杨麒儿道,“扔不了。”

两人在床上度过了一个欢愉的下午,之后杨麒儿看了看怀表,发现时辰不早了,就要起身,玉琉抱住他的胳膊不要他走,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目光殷殷地看着他。

杨麒儿只好翻身亲了亲他,说道,“我必得回去了,明日是四皇子生辰,答应了今晚要为他贺生。”

玉琉便道,“咱们下次又是什么时候见呢?”

杨麒儿道,“定会很快的。四皇子身体康健了,阿父不那般操心了,我就会闲很多。”

玉琉便说道,“我会每日到院子里去等你。”

杨麒儿抱了抱他,又亲了一下他的唇,“我很快就会来。你这里有什么需要,我让桂青送来。”

玉琉只是摇头,“我就一个人在这里,只是等你,能花费什么。你给我的已经够了。”

杨麒儿越发觉得对不住他,他知道自己不能给他什么,他只好抱着他又温存了一会儿,只得起身穿衣了。

玉琉披上了一件里衣,便起身来伺候他,杨麒儿道,“你别冻到了,回床上去吧。”然后他就叫了守在外面的太监进来,伺候自己穿衣梳洗。

两人念念不舍地告了别,杨麒儿回了蘅兰宫去。

晚上杨笙儿的生日会,因杨笙儿还在养身子,季衡便不要他们太闹腾,且第二天才正式请许氏他们还有杨钦治一家以及几位在京城关系极好的皇亲,所以这晚上就只是家中几人,不过杨笙儿还是让人去请了太子妃和太子良娣前来。

因为太子妃太子良娣和杨麒儿不是同时到的,季衡先来了陪小儿子,便发现了这件事,说杨麒儿道,“你怎么不等着茹娘和涛儿一起来,自己先来了。”

因后脚太子妃他们就到了,太子妃和太子良娣倒替太子说了话,陶氏就说,“阿父,只是殿下实在想念四弟,就骑马先行了,妾和妹妹便在后面而已。”

杨麒儿看了看她,和季衡说了两句话将话岔了过去,然后就去逗杨笙儿去了。

杨麒儿送了杨笙儿三只会说话的八哥,把杨笙儿逗得十分欢喜。

一家人在一起用了膳,太子就去对陶氏说道,“我今晚要和三弟夜谈,就在这里歇息下了,你们先回去吧。”

陶氏目光殷切地看着他,但杨麒儿只是对她笑了笑,说,“回去时注意着些,别冻到了。”

又转向管氏,“你也是。”

两人只得对太子行了礼应了,又去同皇帝季衡行了告退礼,季衡看了看杨麒儿,让她们先行离开了。

杨麒儿在外有人之事一直是个机密,只有他身边最信任亲近的几个人才知道,故而在皇帝和季衡都被瞒住了的情况下,陶氏和管氏就更是不知此事了,但是两人却知道太子待她们有些冷淡,虽然礼貌周全,但是冷淡。

杨麒儿已经十八岁了,再长就会长到皇帝那样高,他已经是个大酗子的样子,身高腿长,身体健壮并不单薄,酷似皇帝的面庞,眼睛却像季衡,给人天生多情的感觉,皇家的礼仪周全,在外人面前总是稳重而妥当的,即使现在在户部做事,大臣们也对他总是赞扬。

这样妥当的丈夫,又是太子,将来的皇帝,出身算不得特别高的陶氏和管氏,没有任何地方能够责怪丈夫,即使他待她们冷淡也是,毕竟这位是将来的圣上。

杨笙儿虽然身体的伤口长好了,但是按照翁太医的要求依然需要再将养一到两年,而且每天都需要吃药。

一家人都要让他早点休息,所以季衡的意思是大家都赶紧散了吧,不要打搅杨笙儿了。

皇帝握着季衡的手离开时,就回头对杨麒儿说了一句,“麒儿,来一趟书房。”

杨麒儿赶紧应了,和弟弟做了最后的告别,他低下头在杨笙儿额头上亲了一下,因为俯下了身去,且后面衣领撑了一点起来,站在旁边的杨歆儿就看到了他后颈子下面一点的红印子,杨歆儿愣了一下,很快明白了那是什么。

杨麒儿摸着杨笙儿的面颊,道,“笙笙,那哥哥走了。好好养着身体。”

杨笙儿点点头,消瘦下来的杨笙儿成了个大美人,再说,正是十三岁的时候,无论怎么看,都会像一朵刚刚要开放的美丽娇贵的花朵。

杨麒儿又对旁边的杨歆儿说了一句,“三弟,我一会儿去你那里挤一晚。”

杨歆儿虽然还没有立府,不过即使在宝章楼里,也可以给杨麒儿安排客房,但他似乎很喜欢和弟弟挤在一张床上睡。

杨歆儿点头应了,道,“你自己过来吧。”

杨麒儿这便去了楼里季衡和皇帝的书房。

而杨歆儿也和四弟作了别,这就出去让宫人伺候着披上了披风,戴上帽子,回宝章楼去了,虽然二月时候天气已经暖和,但到底晚上也依然会感受到春寒料峭时候的寒冷。

杨歆儿看了看天上的星子,回了自己的住处。

这边杨麒儿进了季衡的书房,皇帝并没有在了,只有季衡一人坐在榻上,看他进来,也并不让杨麒儿坐,只是说道,“我和你父皇也都看出来了,你并不喜欢你那太子妃和良娣是不是?”

杨麒儿道,“阿父,儿臣和太子妃和良娣相处很好,并无龃龉。”

季衡说道,“相处是否好,难道外人看不出?”

杨麒儿垂着头一时没有再说话。

季衡继续说道,“当初为你定下她们,我也找你来问过,还把画像拿给你看了,你说很好,现在为何会如此?我看陶氏和管氏都没有任何问题,两个姑娘家,嫁到东宫里,以后此二人会是你的皇后和贵妃,要让后宫和睦,你难道不懂得也需要笼络她们吗。”

杨麒儿看着季衡道,“阿父,儿臣明白。”

季衡叹了口气,道,“若是当初知道是这般,你告诉我,定为你另外选人,现在这样,你三弟的婚事,我便不知如何给定了。”

杨麒儿知道自己让季衡担心了,就说,“近来事多,儿臣和太子妃以及良娣相处并不多,故而些许生疏,慢慢也就会好了,阿父不要担心。倒是阿父请多注意身体,不要过于忧愁。再说,不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吗,我们自己会处理自己的事情。若是歆儿的婚事,我作为哥哥,就去问问他有什么意见,不过他一向对阿父十分爱戴尊重,阿父定下的,他不会不喜欢。”

季衡说道,“你说得也对,是我想太多。你便去旁敲侧击问问歆儿他有没有喜欢的女子,若是有,又配得上他,我和你们父皇都不会阻止。”

杨麒儿走到季衡身边去,伸手轻轻抱住了季衡,因忧虑他们的事情,他发现阿父的眼尾已经有了淡淡的细纹,这让杨麒儿心里很难受,季衡拍了拍他的胳膊,说道,“好了,都成婚了,还朝我撒娇?”

杨麒儿却亲吻了季衡的头发一下,“阿父永远是阿父,即使我以后有儿子有孙子了,我也还是这般。”

季衡笑了笑,道,“你呀,就是嘴甜。”

杨麒儿也笑了起来,又说道,“那儿臣告退去三弟那里了。阿父早些休息,不要太忧心咱们的事情,咱们长大了,你就将事情让咱们去做,你不要担心了。”

季衡拍了拍他,道,“去吧。”

杨麒儿便行了告退礼,退了出去。

杨麒儿披着披风,带着几个贴身奴才去了宝章楼。

有宫人专门在门口迎接他,一直将他迎进了楼里面去。

杨歆儿正坐在卧室外的稍间榻上看书,看样子是在专门等哥哥。

两人洗漱上床之后,杨歆儿斥退了寝室以及隔壁两间房里的所有宫人,这样留了私密的空间和杨麒儿说话。

杨麒儿道,“阿父问你有没有喜欢的女子?”

杨歆儿说道,“因为我的婚事?”

杨麒儿,“是的。”

杨歆儿,“我是皇子,能够到哪里去认识喜欢的女子?”

杨麒儿笑了一下,“虽如此,但宫里也办过那么多次宴会,邀请过不少京中闺秀前来,你就没有看上过谁?”

杨歆儿声音毫无起伏,“没有注意过。”

杨麒儿翻身对着杨歆儿,“你性子怎么这么冷,难道从没有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想法。”

杨歆儿瞥了他一眼,说道,“没有。”

杨麒儿,“……”

杨麒儿又说道,“那你自己去给阿父说,你自己没有看上谁,让阿父为你找合适的闺秀吧。”

杨歆儿说道,“我本就是这个意思。阿父才知道哪样的女子适合娶,能够为我将来管理王府和生育教养儿女。”

杨麒儿伸手捏了一下他的脸,杨歆儿把他的手打开了,杨麒儿笑道,“你可真是无趣。”

杨歆儿说道,“天下美人能够有无数,但能够管好一个王府的王妃却是难得。”

杨麒儿看着他的侧脸发呆,一时没有说话。

房里留了两盏灯,在床上昏暗的光线下,杨麒儿发现弟弟的脸如同白玉所雕,美丽纯净细腻,他伸手又摸了一把,杨歆儿侧头过来瞪他,“你做什么?”

杨麒儿道,“你长得和阿父很像,你是最像阿父的了。”

杨歆儿长长的眼睫毛扑闪了两下,“是。不过你别把如此轻佻的动作放在我的身上。”

杨麒儿道,“这算什么轻佻,我就碰了一下你的脸。”

杨歆儿哼了一声,说道,“阿父以为你今天陪你着太子妃,你出去找谁了?”

杨麒儿道,“你倒管教起哥哥来了,不知长幼。”

杨歆儿道,“一个在你颈子上留下如此痕迹的人,想来也不会好,让阿父和父皇看到,你就会感谢我提醒你了。”

杨麒儿愣了一下,伸手在自己颈子上摸了一下,然后就皱眉不言了,他翻了身背对着杨歆儿,开始睡觉。

第二天杨歆儿就抽了时间去找季衡,说明了自己的婚事请他全权做主的事,还道,“阿父能看上的女子,儿臣没有看不上不喜欢的。阿父不要过于忧心了,反而让自己太过劳累。”

季衡觉得杨歆儿是最省心的一个孩子,除了生产的时候让他吃了苦头,之后便几乎没让人操过心了。

季衡将杨歆儿拉在跟前,发现他长高了很多,当然,每一月都在做衣裳,也都说明了这一点,杨歆儿将来应当会比他长得高不少,只是伸手拍一拍他的肩膀背脊,就觉得他有些过于瘦了,季衡便道,“你正在长身体,要多吃些才好。近来你自己在吃饭,难道就没有注意了吗。”

因为最近各种事情,故而已经没有像孩子们都还小的时候那样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用膳了,杨歆儿的宝章楼里的膳食,都是专门送过去的。

杨歆儿便说,“阿父不要担心。儿臣哪里会在饮食上苛刻自己,每顿饭都吃得不少,上午下午课间,不是还准备了点心吗,晚上也会吃宵夜,大约正是长身体之故,故而无论吃多少,总是长在身高上,没有长肉罢了。”

季衡便松了口气,“好好用膳,这样才好。我吩咐了御膳房为你送的膳食每顿必有骨头汤和鱼汤,你也要注意喝,早上的羊奶也不能放任不喝。你正在长身体,不注意着,你会骨头疼。”

杨歆儿心中温暖,点头说自己明白。

季衡笑着看着他,“我的歆儿也长大了呀。明年你就要成婚了。到时候你就是你媳妇的,不是阿父的了。”

杨歆儿愣了一下,脸上微微红了,季衡以为他是害羞了,没想到杨歆儿说,“儿臣只想永远陪伴阿父,即使不早立府也没关系,再说,即使立府了,我也定然每日前来请安的。儿臣永远是您的。阿父这般说,儿臣会很难过。”

季衡轻轻拍拍他,“好了,阿父逗你的。”

杨歆儿又说,“儿臣不想早早就去封地,我舍不得父皇阿父还有哥哥弟弟。”

杨歆儿一向沉默,这还是第一次这般孩子气地说这些,季衡道,“好,我和你父皇明白,我们也舍不得你。已经在为你整顿京中王府了,到时候你还是留在京中。不过,你要和你哥哥好好相处,我和你父皇百年之后,这个江山是他的,你明白吗。”

杨歆儿赶紧说,“儿臣明白。”虽然说明白,但是依然希望阿父和父皇永远没有百年之后。

京中想做王妃的闺秀不可谓不多,而季衡对儿媳妇的要求也并不低,故而从给杨麒儿找太子妃时,季衡便对京中闺秀多有注意了,但现在给二儿子定,依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杨歆儿因为还没有满十六岁,是不能出宫的,不过他依然大致知道了哥哥在外面所养的小情人住在哪里,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事。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第一更会写到夏锦和赵家,不想看这个番外的不用买。

不过后面部分会写到赵致礼教导儿子关于太子的事情,这是赵家的政见,还是建议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