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317番外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317番外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番外之十一娘

昭元二十一年。

十一娘二十五岁了。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十分大龄的老姑娘了。

许大舅过世后,许家经过一年多的动荡和整顿,之后就稳定了下来。

正如十一娘想的那样,许家新任家主许七郎上台,就收缩了在北方的产业,将精力专注在南方的产业和海外贸易上。

北方的产业,或者就是直接转卖给了管事,或者就是卖给了外人,许家不再在北方开铺子零售。

这种做法,正好解决了许家在许大舅时将产业铺得过大的弊端,而且这也只能在许七郎上台之后才能这般做。

许大舅在时,即使北方的产业在亏本,大部分都是被管事亏空亏本的,但因这些人是在许大舅身边效力的老人,许大舅还拿他们没有办法,无法做出直接把他们扔出去的事情,许七郎上位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即使有人拿为许家鞠躬尽瘁多年,到头来却落个被抛弃的下场的话说事,许七郎也并不管这些,因他许老大之间的问题,不少原来是偏向许老大那边的人都被直接辞了,要是有人要找他的麻烦,那就认定是帮着老大的,如此,直接就认定他与自己为敌,以后此人的下场就更不会好。

如此这般,倚老卖老之人,也就只好收敛了。

许家收缩了北方产业之后,便将重点放在了海上贸易和南方产业上。

虽然广州再不是徐家的地盘,但许家在广州依然是有倚仗的,许家的大本营便还是在这里。

这几年,倭寇海贼基本上被肃清,朝廷增开到了八个港口对外通商,西方洋人来大雍的一时也多起来,不仅港口城市洋人很多,内6之人看到洋人,渐渐都不会大惊兄了。

季衡作为皇后之后,主管对外贸易之事,市舶司的管理,海港建设,船只建造,火器火炮制造,各种物品关税设定,引进新的农作物和果树在大雍种植等等,都是在他的管辖之下。

南方商业从季衡为后开始在他制定和推动的政策下便逐渐繁荣,并且在他的有生之年里,整个大雍一直是一种欣欣向荣之态,人民十分安乐富足。

但昭元二十一年这时候,才刚刚是这个时代走入繁华的初期,人们还不知道自己能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很多地方,还在为皇帝立了男后而不满,当然,他们也只能私底下发发牢骚,对远在京城的人起不到任何一点影响。

十一娘子就是在这时候,她决定一路游历到广州去,去看了兄长之后,再去西蜀,然后从西蜀回京城,一路游山玩水,看尽风光,这样才不枉费出生在这里。

十一娘子还不知道这些行程到底要花费多少时间,不过,她觉得现在天下太平,国家制度开放,只要皇帝不突然驾崩,朝廷变乱,她应该能在三十岁之前完成。

完成了这段旅程,她想,她也许该跟着船队往西方去,西方的人便过来大雍游历,她为何不能过去游历。

十一娘子定好了计划,就开始作手安排。

先是将庄子上的事情安排好了,说自己要回一趟广州看家人,之后再回来。

庄子上自有管事管着,管事乃是家奴,又是信任之人,她倒是放心将这里交给他的。

然后她就带上了两个伺候她的丫鬟,并马车夫两名,又有护院两名,以及一干用品,先上了京城来。

她去了季府拜访,这日正是她运气不错,季府里很热闹。

原来是季衡回了家,季衡虽然不是经常回家,但一两个月总会回去一次,不算是省亲,就是回去,季府不会大肆接待,他也不是大张旗鼓。

因季衡回来,季家的另外几个出嫁的女儿也回来了,女婿们更是深恐没有在季衡跟前露脸,自然也跟着来了,还有就是外孙外孙女们,故而季府十分热闹。

这还有一件好事就是璎哥儿考上了举人,他是在京城参加的考试,虽然京城的竞争并不像文风最鼎盛的江苏那般大,稍微好考一些,但他以十六岁之龄考上举人,也实在是一件大喜事,而且他同季衡当年一样,是同期中年龄最小的中举之人。

璎哥儿考上举人之事,府中已经为他庆祝过一次了,季衡这次回来,则是专门再为他庆祝一次的。

十一娘得知这件事,自然又是一顿恭喜。

许氏以为十一娘前来只是来京城住一住,府里有专门招待她的小院,直接让她前去住下了。

季衡要在家里住一晚,因杨麒儿已经在上学,而且是太子之身,身份过于贵重,自然不好带回娘家来,杨笙儿又太小了,怕他到了不熟悉的地方受惊生病,便也没有带,所以就正好带了老二杨歆儿。

杨歆儿作为三皇子殿下,是个漂漂亮亮干净清冷的男孩子,虽然只有五岁,也有了皇室气派,一派庄严矜贵之象。

各个表姐表妹表兄表弟们,在他跟前都完全不敢放肆,甚至不敢叫他一起玩儿,被他那略带冷淡的眼神看一下,大家都要垂下头去。

季衡把杨歆儿放到他们中间,只是让大家都很拘谨。

倒是十一娘过来,杨歆儿看十一娘和阿父长得很像,他才开了口说话,“你为何同阿父长得相像。”

十一娘笑着爽快地道,“因为我们是亲戚呀。”

她又问,“三皇子殿下为何不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呢。”

杨歆儿就回答道,“他们都怕我。”

十一娘就笑了起来,“那三皇子殿下就先找他们说话吧。”

杨歆儿才淡淡应了一声,问一个表哥叫什么名儿。

他一向是和比自己大的孩子在一起,倒是更喜欢接触比自己大些的孩子。

那位八岁的男孩子就回答了,然后杨歆儿又问他们平常玩什么,对方也答了,杨歆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沉默下来。

十一娘看着觉得好笑,去拿了华容道的棋盘来,让他们一起玩,氛围才稍稍融洽一点。

季衡在内室里和许氏说话,十一娘也不好先去打搅,等了好一阵了,许氏身边的丫鬟来叫了她进去。

十一娘进去后就对两人行了礼,许氏便说,“馨娘,是有什么事?”

十一娘就笑着道,“正是有皇后在此,侄女腆着脸前来恳请皇后帮个忙。”

季衡坐在上位,虽然他回到家是很温和的人,但多年上位,还是掩不住通身的威严。

他神色温和地对十一娘道,“表妹是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十一娘看季衡,其实她并不觉得自己和他有多么相像,气质完全不同就罢了,而且长相,她日日对着镜子看自己,也不觉得自己和季衡像。

但她的命运,似乎便是与这个“相像”相连的。

她起身又行了个礼,说,“事情是这样的。我在秋云庄住着,日复一日,之前尚觉得日子舒心宁静,慢慢也觉得些许无趣了。我年纪也不算大,出门走走也并无不可。再说现在天下太平,道路畅通,正适合到处走走,游山玩水。故而,我想一路游玩四处看看,先回广州去,然后从广州到西蜀,再回京城来。”

季衡和许氏都很惊讶。

不过两人都是思想豁达之人,故而倒是都没有觉得她这个打算离谱。

许氏先说道,“你愿意出去行走山河,倒是有主意。只是,你一个姑娘家,如此出去行走,出什么事了怎么办。”

许氏少女时代受许大舅教导,思想也是十分活跃,也曾想过要是一辈子跟着哥哥,当要走遍天下之类的事情,所以对十一娘的这个主意,她并没有出言呵斥反对。

季衡则是一转念就知道十一娘是什么意思了,他靠在靠背上,笑了一下,道,“表妹是想要我为你办可以四处行走的文引,还有为你找护卫么?”

季衡一出言就说进了十一娘的心坎里,而且他那微笑的态度,分明不仅是不反对和认为她没规矩,还是很欣赏的态度了。

十一娘子道,“多谢皇后,十一正是想恳请皇后帮这个忙。”

然后又对许氏说,“姑母安心,虽然侄女不算走南闯北的男儿,但到底也不是弱不禁风之人,身边有人护卫,当是没事的。”

许氏便说道,“那你是要什么时候走?”

十一娘子道,“就准备本月就走,现在已经九月,我想着走到山东济南去,将山东游遍了,明年再南下。”

许氏道,“你既然有了主意,那就行吧,不过最好每月都给我这里送信来,以免让人担忧。”

十一娘便赶紧应了。

季衡便说,“放心吧,我会替你安排。”

季衡为十一娘安排了两位僧人护卫,两位僧人都是武僧,武艺高强,且品行十分端正,又为她安排了可远行的马车,然后就是可以全国各地通行的文引,还有一枚可以到官府求助说明身份的金牌。

十一娘收到这些对季衡十分感谢,不过却没有机会朝季衡道谢,季衡已经回蘅兰宫去了。

十一娘在九月中旬从京城出发了,开始了她的全国旅行之路。

一个女人,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在这时候,可算是非常惹人非议的。

十一娘拿的文引乃是带发修行的女居士各地参拜的文引,能够拿到这样的文引的,都不会是一般人家的女人,或者是死了丈夫又被允许出门的,或者就是从小为家人祈福终身不嫁侍奉佛祖的,且她身边是两个铜人样的武僧,倒没有谁敢为难她。

十一娘一路走走停停,到昭元二十三年八月才到了广州,她将自己游历全国之事早写信告诉了兄长,觉得七郎定然会生气,不过她到处走,七郎想找她发火,也是找不到人,故而她也就让自己安心地继续旅行了。

到了广州之后,许家在广州十分有名,自然很容易就找到了府上去。

许七作为家主,很少再出海了,此时正好在府中,听仆人说十一姑娘回来了,他愣了一下就让请到了他的书房。

十一娘游历了一两年,自然不是原来娇滴滴的姑娘了。

她是在旅馆里收拾了自己才带着一干下人和那两名武僧回娘家的。

但她的这个样子,还是让许七惊讶。

十一娘虽然路上都戴帏帽,但还是晒黑了,人也瘦了,却是健康的带着健壮的瘦,眼睛黑亮有神,穿着襦裙,不像原来的闺秀,倒像许七手下的女当家。

广州在八月还是热,这里作为通商口岸多年,风气比较开放,大街上女人随意行走,很多还是未出阁的闺秀,十一娘看到这里的繁华,觉得比起京城来也不遑多让。

许七倒没有责备妹妹一个女人四处游历的事情,想到她信里写的是季衡为她安排武僧和马车文引等的事情,就知道以季衡的认真和妥帖,妹妹在路上当不会有事,也便并不太担心她的安危。

两人坐着说了些话,许七就让人来安排了她下去休息,许家家大业大,他却没有纳妾,而且老婆至今无所出,只是从旁支抱了一个孩子前来养着,家里人少,妹妹回来,自然让他十分高兴,安排给她住的院子,还就在他和宋惟所住的院子的不远处。

十一娘和跟着她的武僧以及下人的感情很好,便并不将他们安排在客房里,而是专门找了院子让他们住,这样就会被伺候得周到些。

当晚的接风宴,十一娘将两位武僧介绍给了哥哥,七郎对他们十分感谢,视做上宾对待。

接风宴上还有几位许家人,虽然人少,但十一娘还是感激哥哥对自己的理解支持以及热情。

接风宴后,十一娘找许七说话,便问道,“哥哥,为何不见嫂子。”

许七无奈地说道,“她跟海船出海去了。”

十一娘震惊地说道,“海上风浪,如此危险,你怎么要嫂子出海去?”

许七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她在6上坐不住,非要出海才行。要是在家里,没几天她就无精打采,或者打人骂人,闹得鸡飞狗跳,出海了,她才是个好人。而且,我也管不住他。”

十一娘十分无语,心想他哥哥娶了这么个老婆,到底是幸是不幸。

她又说,“既然嫂嫂总是出海,你为何不纳妾呢。”

许七垂了一下眼,说道,“还是算了罢,她回来了会把妾室砍了。”

十一娘无话可说了,好半天才说道,“那一直没有亲生子嗣,也没关系么。”

十一娘已经知道哥哥嫂嫂没有孩子的事,许七抬头看了她一眼,道,“这有什么,你也看到灏儿了,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而且我也着力培养他,以后由他继承,又有什么不好。”

十一娘道,“总归不是亲生。”

许七便说,“你嫂嫂没法生孩子,你劝也无用,就这样吧。”

姑奶奶本就是一心想着娘家的,更何况十一娘还没嫁,自然是觉得哥哥的子嗣问题,比自己的事情还大。

但是看许七气定神闲的样子,她还真说不出什么来了,只是道,“娘她怎么说呢。”

“母亲已经接受灏儿了,她怕你嫂嫂怕得很。你要在广州住多久,住得久的话,就去山上看看她,她避暑还没有回来。”

十一娘点点头,应了下来。

十一娘有好些年没有见过许七了,现在发现他和当年印象中的男人十分不一样了,而且不像是兄长,而是关心自己的父亲一般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