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308番外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308番外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番外之四皇子的到来1

季衡这几天都有些不思饮食,皇帝觉得他是太累了,故而要他好好休息几天。

季衡想了一想,觉得这一阵子也没什么需要皇帝烦心的事情,自己休息几天也无不可,于是季衡就想着去陪父母几天。

这时候已经是六月天气,即使蘅兰行宫比起京城来要凉快很多,但是,毕竟天气炎热,这里也只比京城里面稍稍好一点。

朝廷里早就实行了夏令的作息时间,早上早朝很早,这样下朝也便早些。

季衡要休息,这日没有来早朝,皇帝也让早早下朝了,他没有先去后殿书房,而是到了玉堂园嘉毓楼来。

太阳才刚升起来没多久,皇帝一路自己从玉恒殿走到嘉毓楼,便出了一身汗。

到了嘉毓楼楼下,值守的宫人见皇上来了,赶紧下跪行礼,皇帝问女官道,“皇后和殿下们呢?”

女官恭恭敬敬回答道,“回皇上,娘娘和殿下们都还在楼上。”

皇帝点点头,自己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往楼上来了。

季衡生了三皇子之后,身体就有些发虚,即使一直在调养,但季衡忙于政事,不忙政事时也在忧国忧民,还要管教孩子,劳心劳力之下,身体便实在被调养不到多好,在冬天,他便怕冷,到夏天来了,便怕热,干热还好,最怕湿热,这阵子湿热厉害,他胳膊上还起了水泡疹子,喝了太医开的药才慢慢好了。

而且,要是他睡的房里放着冰山,他睡久了,身体关节便发酸,有时候还会腰酸,身体的苦楚虽然季衡都能忍,但也怕自己这是命不长久之兆,他倒是不怕死,只是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不能早早地死了,且要是他出事了,他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发疯,故而还是觉得要好好爱护身体。

因此种种,季衡便从兰芷楼搬到了这嘉毓楼来住了,且睡到三楼,虽然这里白日里并不比兰芷楼凉快到哪里去,但是晚上有夜风,那就真凉快太多了。

皇帝上了二楼,宫人在楼梯口向他行礼,并且说皇后带着殿下在栏杆处。

皇帝走了过去,季衡正在对杨麒儿说,“现在天气炎热,宋太傅不来给你授课,但你不能荒废了学业,每日里该描红的大字,都不能少。”

杨麒儿乖乖地道,“阿父,我知道。不过,我中午写不成吗,我现在要和你一起去钓鱼去。”

季衡却说,“做事当不半途而废,该完成的事情完成了,才能去玩。”

杨麒儿望着季衡巴巴地求道,“但我写完了,阿父你也就不钓鱼了。”

季衡点头,“是呀。”

旁边杨歆儿抱着季衡腿,季衡坐在椅子上,将儿子抱到怀里,又拿过扇子打扇,然后对苦哈哈的杨麒儿道,“好吧,那咱们去钓鱼吧,不过钓完回来,你可不能忘了写字。”

杨麒儿如蒙大赦,笑着趴到季衡的膝盖上,扒着弟弟就在他脸上啪叽亲了一口,把杨歆儿亲得蹙了一下眉头,又抬手摸了一把脸。

皇帝在里面看着三人,眉眼带笑,因屋子里面光线暗些,父子三人便都没发现皇帝的到来,还是杨麒儿转身要往屋里跑,才看到了皇帝,于是一声欢呼,“父皇,你来啦。”

从前阵子开始,季衡就纠正杨麒儿称呼皇帝父皇了,至少人前要这么叫,杨麒儿便时不时叫他父皇,大多时候还是叫爹爹。

皇帝道,“是啊,朕还听到你们说要去钓鱼。”

杨麒儿就笑着道,“是啊,阿父说带我去钓鱼呀。父皇你正事忙完了没有,要是做完了,也和我们一起去吧。”

皇帝道,“那正好呀。”

于是在宫人们准备好了鱼竿鱼饵等之后,一家人就往静明湖来了。

这时候太阳还不烈,静明湖边绿柳形成浓荫,正好有湖风,倒还凉快。

皇帝抱着杨歆儿,季衡已经是钓鱼好手,杨麒儿成了跟班小罗罗,勤快地给季衡拿这拿那,也不需要宫人们来伺候。

季衡手把手教杨麒儿如何钓鱼,皇帝则抱着安静的小儿子笑眯眯看媳妇给自己收拾钓竿,季衡在几处抛好了钓竿,就指使杨麒儿过来对皇帝道,“爹爹,阿父说让你和弟弟把这两支鱼竿守好。”

他说得一本正经,白白嫩嫩的小脸上是兴奋的红晕,皇帝拿巾帕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一点汗,说道,“朕知道。”

杨麒儿又过来扒着弟弟亲了一口,在杨歆儿要发脾气之前,他蹬蹬蹬跑到季衡跟前去了。

钓鱼是这一家四口难得都喜欢的活动,杨麒儿非常喜欢看鱼被钓起来那一瞬间,连瞌睡王杨歆儿都能盯着鱼竿一动不动,要是看浮子被拉动了,他还能扯着他爹爹的胳膊摇着提醒他。

季衡把凳子端到皇帝身边来,坐下和他小声说事,杨麒儿则不时看看这根竿又看看那根竿,不亦乐乎,远远地守着有侍卫和宫人注意着这边,怕季衡和皇帝一时没有注意到杨麒儿他出事。

季衡便说道,“钦显,我父母去了西山避暑,我想着也带着两个孩子过去赘日,一来避暑,二来陪陪他们。只是要让你一人在这里了。”

皇帝没有反对,说道,“朕看你的确是十分怕热,最近身体又倦怠得很,还吃不下东西,咱们正好就去行宫避暑好了。近来无大事,歇些日子早朝,有事便快马到西山来报,也就是了。再说,西山行宫之前也有收拾好,去住就是,正好也将岳丈岳母接来一起住。孩子们到了那里,那里山清水秀,鸟叫虫鸣,他们也会喜欢。”

季衡便点了头,“那好,我们定下日子,就过去吧。”

皇帝道,“也不必如何定日子,就这几天走吧。”

季衡道,“总要准备准备,也得花上几日呢,再说,皇上也要和朝臣们说一声。”

如此,最后就把日子定到了十日后。

两人还在说话,那边杨麒儿就自己要去拉鱼竿了,杨歆儿一直看着他哥哥,赶紧伸手拉皇帝袖子,皇帝和季衡都看向他,他便又指向了杨麒儿。

季衡站起身看杨麒儿要把一根鱼竿拉了起来,他人小力小,哪里能行,便笑着过去帮忙,静明湖中本就鱼多,自然很快就能钓上来。

但这一条却是很小,季衡拉上来后,给两个儿子看了看,就又让杨麒儿亲自将鱼放回了湖中,并且对孩子们教育道,“鱼太小,就要把它放回去,让他长大,这样,鱼就能够有机会成长,而且不会被钓光。对待百姓也当如此,要给他们机会休养生息好好成长,不能一味盘剥百姓,不然百姓穷困,国家也就积弱了。所谓藏富于民,百姓富裕了,才是国富。”

杨麒儿跟着宋太傅学了大半年知识了,对季衡这话,是懵懵懂懂能明白的,而季衡一边用桶里的水给杨麒儿洗手,一边又问他道,“麒儿明白吗?”

杨麒儿便说道,“我知道,要等鱼长大了,才将它们钓上来。”

季衡用手巾为他擦擦手,亲了一下他的额头,又和他一起去装鱼饵安放钓竿。

没用多久,季衡就钓上来了五六条鱼,而且都还不小,小的全放回湖中了。

杨歆儿也从爹爹身上爬下去,和他哥哥一样在那装鱼的大木桶边扒着看。

钓了大约有近一个时辰,太阳也大了,一家四口就招来宫侍收拾东西,并且把鱼带回去做午餐。

故而中午的饭桌上,有鱼丸子,有鱼片粥,有鱼汤,还有煎鱼排等等。

静明湖中的鱼并没有地方上上供给皇家的鱼来得珍贵,但胜在是刚钓上来就喷饪的,味道也很不错。

连季衡都多吃了一碗鱼片粥,杨歆儿也是对那被季衡夹碎给他的鱼丸子十分钟爱,不过没敢让他多吃,杨麒儿则喜欢煎鱼排,而且在不久前季衡亲自做过烤鱼吃,他还对此念念不忘,此时都还在说,“阿父,我还想吃上次的烤鱼。”

季衡为杨歆儿吹凉了鱼汤让他喝,便回了杨麒儿一句,“你和弟弟都还小,烤鱼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等再过一阵子了,我再做吧。”

皇帝便道,“你近来身体不好,折腾这些做什么。”

季衡便说,“并不累,只是一家人能够围在一起烤一条鱼,便很好,不是吗。”

皇帝便笑说,“那去西山行宫烤鱼去,那里有山上的冷水鱼。”

季衡道,“挺好。”

杨麒儿就欢兴鼓舞地问,“什么时候去西山行宫?”

季衡看他那高兴的样子,就道,“等你把那本描红写完的时候。”

杨麒儿在萎了一下之后,就又高兴起来,“我可以很快写完的。”

季衡一边给小儿子擦嘴,一边揶揄说,“食不言寝不语,咱们一家子讨论吃的,不就是个烤鱼,让别人听到了,恐怕还得说你们没有皇家气派。”

皇帝直接笑道,“皇后烤的鱼,天下仅有,谈论这个,才是皇家气派吧。”

杨麒儿赶紧点头附和,连杨歆儿都抬头看季衡,抿嘴笑起来,季衡摇头叹道,“都跟着你们爹爹笑话我啊。”

皇帝带着皇后和太子殿下三皇子殿下到西山行宫避暑,第二天,皇后之母许氏和老季大人就被接了过来。

看到杨麒儿和杨歆儿,许氏和老季大人都欢喜不已,许氏对着孩子问这问那,陪他们玩,连季衡她都不理睬,老季大人则是坐在旁边看着,为官多年早就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的他,此时则是一脸笑容,在杨歆儿唤了他一声外公之后,他欢喜得说话都结巴。

杨歆儿长得和季衡越来越像,只是性格似乎比季衡还要冷淡些,不过没有季衡的严谨,现在才两岁,就一味地只是发懒。

也许是没有看着季衡长大,老季大人便很是执着地要在杨歆儿身上补起来,故而对着他时,能够把声音放柔十倍。

季衡陪皇帝在一边下棋,许氏和老季大人看孩子,外面松风阵阵,屋子里十分清凉,一家人待在一块儿,甚至没有要宫人在旁边伺候。

皇帝在思考棋路的空当儿抬头看了看屋子里的情形,不由在心里十分舒心快乐,这就是家的感觉。

皇帝自知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些是多么难得,在季衡想棋路的时候,他突然问柔声柔气教杨歆儿堆积木的老季大人道,“季爱卿,璎哥儿也有十三岁了吧。”

老季大人愣了一下,就回道,“回皇上,正是。”

皇帝看了季衡一眼,就说,“上次端午,他是病了,才未入宫来,近来如何了。朕听闻他学问了得,已经考上了秀才,且还是同期第一,年龄又最小。爱卿这是又要为朕培养出一位状元呀。”

老季大人恭敬地道,“多谢皇上惦念夸赞,他当不得夸。能在以后考上进士,便已是不错,状元哪里是一般人能考上。不过微臣只盼着他能够身正自持,不辱没门庭便罢。”

虽然璎哥儿是庶出,但是老季大人唯一一位嫡子被皇帝夺来做了皇后,璎哥儿便成了季府唯一男丁,自然是十分受重视的。

皇帝也因这原因,对璎哥儿另眼相看,再说,这是他的小舅子,自然是关心的。

季衡和弟弟关系也很好,不过却并不常召他到行宫,其一,是怕他养成骄娇之气,觉得自己是皇亲国戚就了不得;其二,是季家家教严苛,特别是对学习,一年到头没几天时间放假,其他时候都要读书,季衡召他到行宫,也就耽误了他的学习,怕他起了玩心再无心读书。璎哥儿被召到行宫的次数,一只手之数都没有。

皇帝又说,“传他来行宫见见他哥哥,也是好的。”

季衡便柔声对皇帝说,“过几日再传吧。”

皇帝又开始去思考下子,老季大人则说道,“不敢让他有想依靠荫庇的想法,男儿自当要自己立世才好。皇上对他的厚爱,老臣和衡儿都领受了,但不敢让他知道。”

皇帝抬抬手下子,说道,“这才是真正能屹立不倒的书香之家的气魄,倒是朕短见了。”

季衡道,“皇上,我们可没有这个意思,你别自贬让我父亲惊惶了。”

皇帝笑着摸了一把他的手,老季大人也道,“是皇上对臣子一家的厚爱,皇上是圣明之君,高瞻远瞩,短见一词,让臣惶恐。”

皇帝道,“一家人不要如此拘谨。有话是举贤不避亲,璎哥儿出息了,朕自会重用的。”

季衡道,“他还小呢,好了,皇上,又该你了。”

几日后,璎哥儿便应皇上召见,前来了西山行宫。

十三岁的少年,嫩得正是像朵花儿一样,不过他从小被父兄严苛教育,前面又有个优秀的兄长做标杆,自然是一心都在学问上,故而性情还十分单纯,为人则是如季衡当年一般一丝不苟且不大苟言笑。

特别是在皇帝跟前,更是一举一动都和个最守礼的老臣差不多。

在清风阁里,季衡单独见了他,璎哥儿这才放松了些精神,给季衡见了礼,“给哥哥问安。”

季衡笑了笑,说,“过来我旁边坐,哪里需要这般多礼。”

璎哥儿也笑了,欢喜地坐在了他的旁边,季衡将他好好打量了,“几月未见,像是长高了一些。”

璎哥儿其实还是有孩子气的,即使回答得很规矩,眼睛却十分灵动明亮,显然是在因此骄傲,“当是长高了,之前的裤子穿着,总是觉得有点短。”

季衡伸手拍了他的肩膀一下,道,“虽然现在季府就只指望你了,父亲对你管教严格,你身上担子重,但是也当注意身体。”

璎哥儿便笑着回答,“多谢哥哥关怀。”

季衡又道,“近来有交什么朋友吗?”

璎哥儿说道,“父亲今年允许我去参加过两次文会,认识了些人,要说朋友,倒是没有特别得心的。”

季衡笑着看他,“你对交友倒是很慎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话是很有道理的。故而我便觉得不能随意交友。”璎哥儿被季衡说得略微赧颜。

季衡道,“你这样很对,真正的好友,是很难得的,不过真是有了值得相交的,也要倾心结交。”

璎哥儿赶紧点头,又目光些微闪烁地看着季衡,说道,“哥哥看着像是清减了不少,是近来有什么事不开心吗。”

季衡愣了一下,便道,“近来一直挺好,只是天热,不大吃得下饭,这才瘦了些。”

璎哥儿便说,“哥哥能够觉得欢喜便好。”

季衡听他这般说,便明白他的心思。

想他季衡之前也是干实事的名臣,委身给皇帝做后宫,虽然朝廷中官员摄于皇权之威能不敢反对,或者是反对了也没有用,他坐了这个皇后之位,但他在读书人里的名声,其实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璎哥儿去参加文会,里面那么多读书人,或者是权贵之家的公子,或者是各地来的才子,总归会有人能入璎哥儿眼的,但璎哥儿却说无人得心,可见他是受了别的读书人的气了,而他作为喧舅,能受的气也只能是关于他这个皇后的事。

季衡实在不好在这件事上对弟弟说什么,只是道,“男儿立于世,自当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当不负来了这世间一遭。不过,身正不怕影子斜,问心无愧,也就好了。若是一味为别人的眼光而活,那又有什么意思。”

璎哥儿便点头应是,在他眼里,世间自是再无比他哥哥更加优秀的人,不管是容貌学问心胸气度,他都觉得没有。这样的人,他觉得不当受人诋毁。

璎哥儿又兴奋地说起三皇子来,“三皇子殿下长大了不少,和哥哥你长得真像,像个仙童一般可爱。”

季衡便说,“你来了,那带着他和太子殿下一起玩也好,教他读两句诗,看他到底是愿不愿意读。”

杨歆儿很不喜欢开口说话,全家人都很担心此事,不过也拿他没办法,毕竟他是太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