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四卷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四卷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章

东南战事,正是皇帝最关注的,柳升汇报完,皇帝就将儿子抱着站了起来,将他给了旁边的女官杜若,杨麒儿不满地看着他,向他伸手要他抱,皇帝在他伸过来的小手上爱怜地轻轻咬了一小口,道,“爹爹要做事去了,自己玩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杨麒儿收回被皇帝咬了一口的手,瘪着嘴看着他转身离开,像是要哭,终究没哭,只是又要从杜若怀里挣脱到地上去。

杜若女官知道杨麒儿的来历,将他抱着放到褥茵上去,自己也蹲□来逗他,杨麒儿刚出生时很像季衡,渐渐脸长开了,就像皇帝了,不过眼睛还是像季衡的,大而明亮,只是他虽然喜欢笑,但是不大爱理睬人,他玩他自己的,说他自己的,要是别人说话,他就睁着大眼盯着人看,似乎是在判断他们到底是说的什么意思。

皇帝回了东间书房,这次是季大人和兵部尚书刘尚则大人联袂前来觐见,季大人手里拿着刚收到的东南而来的飞鸽传书。

从余杭到京城,飞鸽传书只要两天,而八百里加急快马也需要十天左右。

只是飞鸽传书始终只是作为应急之法,东南战事,飞鸽传书送了一份奏报上京,还会再用八百里加急送一次。

皇帝并没有去椅子上坐下,在季大人和刘大人行礼之后直接问道,“是何急报?”

季大人将手里经过翻译重新誊抄的奏报呈了上去,皇帝刚才在西间和儿子在一起时还是笑嘻嘻温柔柔的,现在接过那奏报看了一眼,便沉下了眼神,脸也黑了下来官途沉浮。

奏报自然是两天前发出来的,乃是在海寇围攻余杭后发出,写了海寇和倭寇联合,大举进犯江南一带之事。

海寇和倭寇人数众多,超过万人,且来势汹汹。

奏报乃是余杭发出,正是季衡所写。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看向了刘尚书,刘尚则刘大人曾经在大同带兵,不过作为尚书之后,他便没有了什么作为。

刘大人道,“皇上,这是两天前的奏折,倭寇海寇之祸,往往是劫掠即走,来得快去得快,过两天,江南便会有结果了。”

皇帝既在意战事,又担心季衡,他在两位大人跟前走了一圈之后,就走到御案后面去坐下了,思索了片刻后道,“这次海寇上岸有逾万人,海寇自然不会倾巢而出,逾万人呐,他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了。不尽快剿灭,恐怕以后只会为祸更深。之前定下的,让林琮带兵前往和增加一百万军费之事,都照办吧。”

皇帝还是忧心季衡,据卞武回报,季衡在东南,根本就是不顾自身的,海寇之凶残,皇帝怎么不知,故而生怕季衡出事,再说季衡只是弱质书生,实在是太容易出事了。

皇帝当即就派了季衡比较熟悉的付扬带着两百皇帝亲卫,编成凤羽卫赶往江南。

关于凤羽卫这个名称,付扬一听就在心里愣了一下,随即宠辱不惊地带着人往江南而来。

江南战报接踵而来,朝堂上人人都在关注此事。

倭寇和海寇出了万人以上进犯江南,这比起年初福州一案更加震惊朝堂,谁都没想到海寇力量竟然是如此巨大。

之前季衡向朝廷要钱,要训练水师,制造战船和火器的时候,朝廷里觉得花费太过的声音十分之大,反正就是哭穷,没钱,而且觉得季衡是狮子大开口,要得太多。

现在看海寇力量如此巨大,而且竟然敢进犯大雍最富庶之地之后,大家就不敢再讲那些话了。

于是皇帝要拨下去的军费,也得以顺利地拨下去。

送到皇帝御案上的奏报,接下来就是好消息,余杭大捷,蔡泾坝大捷,不过,又过几日,就是汪秉直送上来的兴化之难。

汪秉直的这个奏折是直接送到皇帝手上的,没有先到内阁,故而皇帝最先看到季家村被劫掠,季氏一族男丁死了几十,又有数十妇孺被劫,最后倭寇还逃到海上去的消息。

皇帝当即震惊得人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皇帝于是速速传召了阁臣入宫,当季大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站不稳差点摔倒。

另外几位大人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脸上全都表现出了悲痛和愤怒。

皇帝觉得说什么都很无力,只是简单地安慰了季大人一句,然后说道,“朕定让将人救回来。”

京中大臣很快就知道了季氏一族之难,最开始定然都是震惊的,或者有人在心里暗地里开心,但是也都适时到季府表示慰问,除了季阁老,京中官员里,兴化季氏一族的,还有几位,其一是已经升任吏部干事的季朝宗,他是比季阁老更加痛苦的,季阁老出自兴化季家,但是他自懈母双亡,除了在兴化还有几间祖宅和一些祖田之外,并无其他,而季朝宗就不一样了,父母亲人皆在那里,除此,因其长子季盛孚已经□岁,在京里学习不刻苦,他就让人将他送回了老家去让父母管教,让他进族学学习,族学里孩子多,竞争大,正好可以让他有些斗志乱明。

这下好了,要是父母孩子皆出了事,季朝宗真是要悲愤得想直接下江南上战场了,而且还不知道要回家怎么对媳妇说这件事。

而另几位季家的大人,则没有季阁老和季朝宗这么有名望,但是也都是心系族里,一听到消息,就赶紧派了人下江南去看具体情况,每日里烧香拜佛祈求最亲的家人无事。

在后宫里后妃们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要说,之前仅仅是江南被倭寇海贼进犯,后宫里的宫妃们也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没有在意,但是季氏一族遭此厄运之后,宫妃们都关注起来了。

于是贤妃这端阳宫要被踏破了门槛,全是来慰问她的。

最早来的自然是邵妃,邵妃管理后宫,她是个中庸之人,后宫管理得马马虎虎,谁都不得罪,也不多话,不多事,后宫太平,并没有出什么事,皇帝渐渐也看重起她来,之前还给过恩赐,在她家中嫡亲幼弟成婚之时,让她回了娘家省亲兼祝贺,这是十分风光的事情,后宫其他宫妃们都羡慕不已。

甚至连贤妃都是羡慕的,她幼时觉得家中宅院狭小,她一直和妹妹共用一屋,家里连个小园子也没有,于是向往富贵奢华之地,现在在宫里十年如一日地过日子,她又有些想家了。而且因无皇帝恩赐,她也很久没有见过家中亲人。主母许氏倒是经常入宫的,却是去麒麟殿看二皇子,没有来看过她,她的生母自然更是没有入过宫了,她想亲人,有时候也让人带些东西出宫给娘家人,四姐儿又生了麟儿,五姐儿也怀胎了的时候,她都让人带了礼出去,家里自然也让送了些东西进来给她,但她还是想出宫去回家去看看。

邵妃倒是没有看季氏一族笑话的意思,真真切切地过来安慰贤妃,“姐姐别太过悲伤,陛下已经说了,无论如何要救出被抓走的季氏族人。一定能够救得回来的。”

贤妃用手巾擦着眼泪,“希望如此。只是不知家里该有多么难过担心,本来父亲已经年老,现在又遇到这种事,恐怕白发都要熬出来了。”

邵妃叹着气,道,“也是倭寇可恶,只盼东南海患早日平定。”

邵妃陪了贤妃一阵子也就走了,之后徐贵人便来了,徐贵人现在在宫里变得势单力孤起来了,皇帝在五月初时,就让徐太妃去了宫外静虚寺里休养,皇帝也没有薄待徐太妃,在送徐太妃去静虚寺前,静虚寺专门为她修建了殿堂庙宇,皇帝说是让她去静养,因为徐太妃在四月的时候开始犯头疼病。

没了徐太妃,徐贵人想要闹什么事便没有了底气,故而也就消停了很多。

她带着几样补品前来,贤妃因为悲伤过度,是靠坐在床上的,没有打扮,头上甚至戴着白花,这幅悲戚样子,便是我见犹怜了。

徐贵人在凳子上坐了,就说道,“姐姐不要这般悲伤了,自己身子要紧。”

贤妃道了谢,徐贵人就又说,“我听闻阁老父母乃是在他少年时就双双亡故了,既无兄弟亦无姐妹,如此说来,阁老在兴化倒是没有至亲的,这就要好多了。”

贤妃皱眉看着她,真不明白她怎么能够在这时候说出这种话来,虽然人人心里都能这样想,但是总归不能说。

其实贤妃心里也正是这样想的,兴化季氏一族遭此大难,留在祖宅的一应男丁死了几十,恐怕都要死绝了,女人和孩子又都被劫掠而走,季氏乃是书香世家,特别是留在祖宅里的,女子是十分看重妇德的,这样被贼人劫掠而走,恐怕即使真的救回来了,她们也没颜面活了,孩子就更是无辜。

族人,无论是在哪里的,都该悲痛欲绝从前有座灵剑山。

虽然那些都是些从未谋面的族亲,且多是隔了很多层的,但是贤妃还是为他们感到悲恸。

不过,在悲恸之余,贤妃也庆幸没有真正的至亲留在兴化。

贤妃没有回答徐贵人,只是说道,“我身子不爽利得很,也不能留贵人下来多说了……”如此一番,就让人把徐贵人送出去了。

贤妃身边最受她看重的女官是绿屏,绿屏送了徐贵人出去后,进来就又给贤妃送安神的茶,又低声道,“徐贵人也真是的,话都不会说吗,这是说的什么话呢。也难怪上次中秋节,皇上本来心情好好的,就被她一句话给惹得发了火。害得皇上这有两月不入后宫。”

贤妃愁着眉摇头,没有说话。

上次中秋节,宫里自然是有宫宴的,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将二皇子殿下抱到后宫众宫妃跟前来。

宫里养着二皇子殿下,谁都知道,但是皇帝在哪里,就把孩子带到哪里,孩子不是在麒麟殿,就是在勤政殿,故而后宫宫妃谁都没有见过他。

这第一次相见,各个宫妃都准备了礼物,大家见二皇子殿下和皇帝长得十分相像,自然都要借这个话题来讨皇帝欢心,因为谁都知道皇帝对二皇子十分喜爱。

而徐贵人看到二皇子之后,偏偏就能说出“殿下和皇上真像,只是如此,以后殿下问起自己生母,从自己长相上,可就无从判断生母相貌了。”

直接把皇帝惹得发了脾气,抱着二皇子就走了。

剩下众人面面相觑,十分埋怨徐贵人。

贤妃甚至想,要不是徐贵人家里握着广东兵权,又因为徐贵妃生大皇子时候难产而死,徐贵人这张嘴就够她被处置的了。

皇帝想到季氏一族的惨状,几天之内都没法露出一点笑颜来,他可以想见季衡该有多难过,而季氏一族最注重教化,家教严格,最出人才,死了那么多人,说不得很多都是栋梁之才,皇帝在心里连连唉声。

而杨麒儿却是无忧无虑的,不过他也发现了爹爹的不开心,故而也没有像之前那么淘气,扯皇帝耳朵和帽子的事情,他是干得少了,皇帝亲了他一口,他还知道回亲回去。

皇帝这几日忙得很,没有时间单独陪儿子,故而将儿子直接抱在腿上坐着,将一个拨浪鼓给他自己玩,他就批阅奏折,只是不时看儿子一眼。

之后用膳,他也是将儿子抱着的,杨麒儿对桌子上的餐盘很有兴趣,这个兴趣来自于皇帝不给他吃。

杨麒儿不高兴地伸手抓皇帝手里的筷子,嘴里嘟囔道,“爹爹,爹爹……”

皇帝想了想,将五色丸子里的酱汁沾了点在象牙筷上,然后喂到杨麒儿的唇边,杨麒儿张嘴含着筷子吮了一下,马上就觉得自己是被骗了,连连吐舌头,又撇了撇嘴,控诉一般地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把儿子欺负了,看他这个可爱样子,之前一直阴沉的心情才稍稍好了点,笑了笑,说,“好吃吗?”

那五色丸子的酱汁是用药熬后勾的芡,故而带着一点清苦之味,皇帝最近有点上火,这丸子是专门降火的。

杨麒儿对苦味十分敏感,别人吃着只是觉得一点苦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十分苦,所以他肯定会觉得难吃。

用完膳消食时,皇帝抱着儿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房间里烧着暖炉,是十分温暖的,这时候,张和生在门口对皇帝行礼道,“皇上,贤妃娘娘忧伤过度,病了好几天了,想恳求皇上让她见见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