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三卷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三卷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十二章

柳升在仪门处接到了皇帝,慌忙跪下行礼,皇帝没有看他,径直去上了马车辛亥大军阀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柳升觉得皇帝有些不高兴,但是的确是出了大事,他不得不来这里找皇帝。

皇帝上了马车,柳升赶紧跟过去,皇帝其实并没有生柳升的气,所以之后也叫了他过去问话,自然是问到底是什么事。

柳升便道,“文阁老,季阁老,还有萧阁老,兵部刘大人,都到了勤政殿等候皇上,说是南方福州出了乱子。”

皇帝一脸沉着肃穆,知道柳升知道的也不多,便也不再多问,就让马车行快些,赶紧回宫。

皇帝回了宫,去换上了皇帝常服,这才去了勤政殿接见几位大臣。

虽然柳升敷衍几位大人的话是皇帝身体不适在休息,但是让各位大臣等了近两个时辰才出现,那定然就不是身体不适在休息了,还不知皇帝是跑到哪里去了。

这些心知肚明的大臣都知道皇帝喜欢微服出宫,不过因是微服,很少有大臣知道皇帝出去了,所以言官自然也不好上书说这事。

这就养成了皇帝越发喜欢往宫外跑的习惯。

不过以皇帝的威严,即使有人抓住了他出宫的把柄,上书了,估计皇帝也是完全不会理睬的。

皇帝从勤政殿后面的门进了书房,然后召见了等在耳房里的几位大臣。

皇帝让几位大臣平身之后,甚至还赐了座,才说,“不知具体是何事。”

文阁老作为首辅,自然是他出列讲了事情,又将南方的飞鸽传书呈给了皇帝。

作为快速的传书工具,朝廷的确有专门的飞鸽传书途径,不过这不是作为正式的传书方式,故而那书也不是正式的文书,只是一张密函,还是用的朝廷特有的密码。

好在和那密函一起的,有翻译出来的文字写在了折子上,皇帝边听文阁老的上报,就将那折子快速浏览了一遍。

所出事情,原来是福州出了乱子。

福建一带,在七八天前出了台风,这个消息皇帝已经知道了,也是飞鸽传书带来的消息。

因这已经是年年都有的事情,已经有处置此事的定例,按照定例去办就是。

虽然已经通过飞鸽传书知道此事,但是福建官服官方还没有上报,故而皇帝只是在脑子里想了一下这事而已,要等福建官方上报损失等之后再做处理,但派下去监督的钦差人咽帝已经想好了,倒也不急。

而这次的事情,则是台风之后,有人鼓动了福州附近的农民造反,台风过境才这么几天,就有人造反,显然是蓄谋的,最主要是福州新近开了商埠,朝廷有船在那里,竟然让造反农民抢下了朝廷的船,出了海了。

农民从造反到抢了船出海,这事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可见的确是蓄谋已久,而且是有组织的。

因此这事才造成了很大的反响,内阁刚接到这个消息,就马上来找皇帝了。

这造反案是三天前发生的,当天就飞鸽传书往京城传了消息,这才第三天,内阁就收到了这个消息,消息能够这么及时,显然不是福州的官员传的,而是专门的情报机构传的消息。

文阁老说完之后,皇帝沉吟片刻,就看向季阁老道,“季爱卿,你对此有何见解。”

季阁老起身行礼后躬身说道,“因只知福州出了此事,并不知官兵伤亡,也不知造反到底有多少人众,还是应让福州官员具体上报此事,且派钦差前往调查,然后再做定论国医大师。若是有人蓄谋已久,同朝廷作对,这大概是海寇之作为,海寇行为如此猖狂,视朝廷如无物,朝廷非打一个大胜仗,不能挽回颜面。”

季阁老如此说完,萧阁老就道,“正是在福州开埠造成的恶果,之前没有开埠时,便也没有这事。这些海寇,几乎都是海边农民,不时就化为海寇作恶,朝廷去查时,又成了良民,让朝廷拿他们无法。照老法子,正应该将海边农民内迁,采用十户连坐之法,非严刑不能让他们知道朝廷之威严,胆敢有人出海为寇,便家人治罪。”

皇帝面无表情,对两人的说法一时都没有表示,萧阁老说完,季阁老就继续说道,“海寇之患,正是禁海所致,禁海渔民无法出海打渔维持生计,便化为海寇,且大的海寇团伙,不过是因海禁无法做生意而已,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要是能够开商埠,让海商通过朝廷的商埠做生意,自然海寇就是海商,不会出乱子。”

萧阁老冷笑道,“季大人说得这么好,不过是因为大舅子也是海商罢了。开通商埠,海寇就是海商,那现在增开了五个商埠,为何依然海寇猖獗。”

季阁老被萧阁老说得面色通红,声音都大了起来,道,“万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商埠刚开,且商埠处官员对海商盘剥严重,导致海商化为海寇之事也有。自然,也有海寇冥顽不灵,这就正需要朝廷打压。解决南方海寇问题,朝廷正该软硬兼施。”

说到这里,他就上前一步,对着皇帝跪下了,叩首道,“皇上,开埠是势在必行,不能一味海禁,不然不过是以巨大代价解一时之患而已,且是阻了朝廷的大笔进益。”

文阁老看着萧阁老和季阁老吵架,一言不发,而兵部尚书刘尚则大人,则是有着自己的利益立场,所以也不参与两人的争执。

季大人如此一说,萧阁老就更是冷笑连连,也不在乎自己的阁老身份了,就和季大人指着脸地争吵起来。

还是皇帝被他们吵得烦了,直接拍了桌案,道,“肃静!”

两人这才停下争吵,皇帝有自己的判断,从长远利益看,解开海禁势在必行,而且朝廷官场也是各种利益纠葛,要求禁海和要求开埠的各占一半。

因皇帝亲近季家,且有自己的意见,故而就是支持开埠。

但开埠的效果,这么大半年,自然看不出来,不过这事也正如季阁老所说,并不能一蹴而就。

皇帝之后也并没有说他到底趋向于这两位老大人的哪一位的观点,只说还要再考虑和商议。

然后就直接跳过禁海或者开埠这件事,讨论起增派官兵的问题。

如此一番讨论,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也没有结果。

几位大臣和皇帝直接都没吃午饭,最后全都饿得没有了力气,吵架自然也是吵不起来了。

皇帝留了几位大人用膳,他自己之前因为海防之事而没了心思去想季衡,此时脑子空了一点,心思就转到季衡身上去了,想着也不知季衡是不是还在害疼,有好好吃东西吗,孩子怎么样了,是不是像大皇子一样喜欢哭闹……

虽然季衡不让皇帝去看他,但是当晚皇帝还是偷偷出了宫去。

到的时候,季衡还没有睡,大约是白天一直在睡,现在便不怎么睡得着了。

皇子殿下倒是睡得很好,不哭也不闹,只是睡。

皇帝进了内室,季衡正看着放在床边摇床里的皇子发呆,神色平和,皇帝走上前去,也看了皇子一眼,就对季衡轻声说道,“他睡着了御宝天尊。”

季衡抬头看他,“你怎么又来了,不是让不必来吗。”

皇帝让了侍女来将皇子抱到隔壁奶娘那里去,然后就在床边坐了下来,说道,“朕在宫里也不能安心,反而不如到这里来。”

季衡也不好说他了,一会儿许氏带着一个侍女进来了,侍女用托盘端着吃的,看到皇帝在,两人就行了礼,皇帝看了看那吃的,然后对季衡说,“君卿吃些宵夜也好,你生产伤了元气,要好好补起来。”

季衡道,“本就长胖了,要是这无时无刻不在吃,怕是会越来越胖。”

许氏嗔怪季衡道,“哪里有长胖,你难道还要在乎这个吗。”

皇帝伸手拉了一下季衡的胳膊,说,“并没有长胖,你千万不要因担忧长胖而不好好吃东西。”

这般说着,又亲自从侍女托着的托盘里端了那份吃的,问道,“这是什么?”

许氏答道,“是臣妇亲自做的猪肝粥,有补血之功效,衡儿吃了正好。”

皇帝就端着舀了舀让冷一冷,然后对季衡笑道,“你母亲亲自做的,你可不要辜负了才好。”

季衡蹙眉不答,许氏看皇帝和季衡在一起,总是喜欢做些小动作,她作为母亲自然不好在旁边,所以就和侍女先出去了。

皇帝要舀粥喂季衡,季衡不要他喂,自己接过了碗去吃,发现里面并没有猪肝的腥味,味道不错,看到皇帝盯着自己,吃了一些后就递给他道,“母亲做的味道不错,你要尝尝吗。”

皇帝受宠若惊,笑看着季衡,不接碗,那样子完全是等着季衡喂。

季衡对他轻哼了一声,舀着喂到他唇边去,皇帝便真张嘴吃了,吃了之后又笑起来,差点呛到了,季衡无语地看着他,又拍了拍他的背,将碗和勺子塞给他,说,“来,你吃完吧,我不吃了。”

这大约是皇帝第一次做这种善后处理,不过却是欢欢喜喜。

他接过碗吃两口又喂季衡一口,季衡开始还躲,之后也只好由着他了。

两人吃完那一碗粥,皇帝将碗放到桌上去,就又倒了茶来给季衡漱口,一切都做好之后,他让季衡睡下,自己却还要去翻带来的那十几本奏折,季衡睡不着,就靠坐在床上,看皇帝在窗边榻上批折子,看了一阵就说道,“皇上,今日是出了什么事吗。”

皇帝抬了一下头,道,“并无什么事。”

季衡蹙眉道,“为何骗我。”

皇帝手上的笔顿了一下,才说,“的确是没什么事,只是福建出了台风,年年都会有的,不算大事。赈灾的款子朕已经让准备了,下福建的钦差也安排好了。”

季衡便不再问了,只是躺在那里发呆,皇帝飞快批完折子,里面都是些老生常谈,故而也不需花费太多时间。

季衡发现皇帝是想和自己睡一起的时候,吓了一跳,道,“皇上您还是去睡客房吧,这床上污秽。”

皇帝洗漱收拾完毕,却并不走,因房里也无他人,就直接赖上去,甚至在季衡颈子上亲了两下,道,“朕不打搅你,就睡榻上也行。”

季衡说,“你可不要在这种事情上耍脾气,冻病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房里的温暖烛光里,皇帝听着季衡唠叨关怀的话语,有种这就是他所求的最温情而简单的家的感觉,他的妻,他的子,都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