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三章 子谓颜渊曰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三章 子谓颜渊曰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 第三章

皇帝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去,让徐轩给讲讲前一天的课讲了些什么,徐轩似乎是很不屑给季衡讲,但是又有皇帝的要求,他就不得不说,“还在讲《论语》,昨天讲了述而里的‘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一则。让我们今日里讨论。”

季衡是恭恭敬敬站着听的,以示对徐轩的尊重,听他讲完之后,才发现这一则实在是很考验人的一则,他对着徐轩道了谢之后,就坐下了,将这一整则都想了一想,思索起来。

这思索自然是想着在宋太傅来的时候,如果问到他,他应该如何回答,才是既稳妥,又能表现自己和季大人的立场。

书房里又陷入了安静沉默,每个人都在自己看自己的书。

季衡思索了一阵后,又握起笔开始练字,练字是一个很磨练心性的法子,而且他年岁还小,在书房里练字,是很虚心的做法,并不显得激进。

季衡边练字,也会注意几眼另外几个人,惺帝坐得规规矩矩,在看书,不时又握着笔在书边批注的样子;平国公的嫡孙徐轩,也是在看书,不过看的似乎不是《论语》,而是另外的书;赵致礼则撑着脑袋,坐得有点吊儿郎当,也在看书,一会儿又拿出纸来写字,因为没有人给磨墨,看到皇帝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太监,他就朝他唤了一声,“柳升儿,过来给磨墨。”

小太监柳升儿,看着也才十一二岁的样子,样子倒是清秀可爱的,一双眼睛也很伶俐,他应了赵致礼之后,却又看向惺帝,惺帝说,“表哥叫你去磨墨,你这奴才,磨蹭什么。”

柳升儿赶紧告罪,就要去给赵致礼磨墨,这时候,徐轩却站起了身来,瞪着赵致礼说,“赵致礼,宋太傅说,磨墨考的是耐性,磨墨如磨心,正是要自己磨才行,你叫柳升儿帮忙,是什么意思。”

赵致礼挑了眉,同样瞪回徐轩去,“宋太傅现在又没在,你这越俎代庖是什么意思。皇上都没说什么,你倒是意见很多。”

徐轩一声冷笑,“我就是意见多,你待怎样。”

季衡看赵致礼也站起了身,两人简直要打起来,他没想到这么一小方书房,居然就能这样剑拔弩张,他也不好做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有些惴惴地站起身来,看向惺帝,惺帝瞥了他一眼,说道,“书房之中,你们不要吵了。”

说着,又朝柳升儿发脾气,“赶紧去替表哥磨了墨,又替徐轩磨了,你这奴才,怎么没有一点眼色。”

柳升喏喏地告罪,赶紧去给赵致礼磨墨。

徐轩和赵致礼都狠狠瞪了对方,这才坐□去。

而且徐轩说道,“我的自己磨,柳升儿,不需要你。”

柳升儿很是不好做人,赶紧赔笑,而徐轩倒是真的自己磨起来,用墨条在砚台里慢慢地画着圈,深得“磨墨如病夫,慢磨轻研”的精髓。

衡哥儿写了半个时辰的字,又磨了一阵墨,宋太傅总算是来了。

宋太傅,宋伯斋,在读书人里是非常出名的人物,算是北方文人里的精神领袖了。

他进来,几个学生都赶紧起身行礼,衡哥儿因是第一次来这里,算是拜师,所以行礼十分郑重,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赵致礼和徐轩则只是行了跪礼,惺帝因是帝王之尊,只是站着行了拱手礼。

宋太傅脸上并无表情,一脸严肃,目光在行三跪九叩大礼的季衡身上多停留了一阵,然后才说,“你就是季衡,起来吧。”

季衡这才起了身。

他还不足九岁,身量不高,粉粉白白一张小脸,眼睛却又黑又深,抬起头来看向宋太傅的时候,宋太傅都在心里有一丝惊讶,心想难怪惺帝见了他一面就说要这个孩子来做伴读,的确是长得好看,特别是那一双眼睛,不是凡人所有。

宋太傅打量季衡的时候,季衡也有看他。

说起来,宋太傅还算是季衡的偶像,皆因季衡开始看书起,就看这位太傅宋伯斋的书,心中自然是向往仰慕的。

他知道宋太傅年岁并不大,但是这样看着,才知道,的确是年轻,面白,深深的一双眼睛,留着几缕胡须,看着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不是七老八十的老人。

宋太傅让大家都坐好之后,然后自己也坐到了位置上去,柳升儿行过礼之后已经毫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去。

宋太傅说,“昨日留下的课业,你们都准备好了吧。”

大家都应了一声,表示准备好了。

包括皇帝在内,那三人都将写的好几页字放在书案边让宋太傅去看,宋太傅也起了身,先去看了皇帝的字,点了点头,绕过季衡,又去看赵致礼的字时,对坐得规规矩矩的季衡说,“季衡,你去替我磨墨。”

季衡心想宋太傅果真是很看重磨墨这个功夫,便起身应了,走到西面的书案边去,挽了挽袖子,将砚台里用来养砚的水倒进了旁边的笔洗里,才又用砚滴倒了水进砚台,开始磨墨,砚台是一方古琴形的端砚,典雅古拙,不是凡品。

季衡不是没有见过更好的砚台,不过作为爱砚到从小就自己磨墨的人,每一方好砚,他都愿意仔细打量的。

宋太傅看了赵致礼写的字,眉头轻皱了一下,显然是不太满意,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又走到徐轩跟前去了,检查了他的课业。

都检查完了之后,他才说道,“赵致礼,徐轩,你们明日来,多写五十个字。还有,赵致礼,你的墨,还是自己磨。磨墨就是磨心,你墨磨不好,心哪里静得下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判断赵致礼的墨不是他自己磨的。

其实在季衡的心里,他认为赵致礼比徐轩还要更加有耐性得多,没想到宋太傅却觉得赵致礼是不如徐轩的,宋太傅说让赵致礼和徐轩都要多写字,加上徐轩,恐怕只是觉得教训赵致礼一人,容易导致两人不平衡。

季衡没有多想,看宋太傅又坐回位置上来,就赶紧专注地磨墨,完全是他平常磨墨的时候多,这时候才没有手酸,动作也没有迟滞。

宋太傅看了他磨墨的动作几眼,想必是满意的,眼里神色有一丝温和,然后说道,“昨日说了让大家去看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则,想来你们也都看过了,那么,从徐轩开始,你来讲讲你的理解吧。”

季衡没想到宋太傅把课上成了讨论会,不过这样的确是更能够激起大家的兴致,至少比他府里的夫子只是将课本教给他读了然后讲讲含义这些有意思得多。

徐轩从位置上站起身,对着宋太傅行了一礼,才说道,“太傅,弟子的理解是这样的。”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圣人对弟子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孔圣人对颜渊一向是给予很高赞扬的,他这是很看好颜渊进退有度,安分随时,洒脱达观的处事之法,而且说只有他和颜渊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这样说,在旁边的子路就不服气了,子路很有将才,也很自傲,就问,‘老师,要是您统帅三军,您会和谁一起共事呢。’他是想提醒孔圣人,他也很有用,至少孔圣人要统领三军,是会选择他而不选择颜渊的吧,但是孔圣人却没有如他的意,回答,‘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我才会和他一起共事。’”

徐轩将这一则做了解释,他说得生动动听,像是在讲故事,听得季衡也侧目多看了他两眼,赵致礼在宋太傅在的时候,再没有做出吊儿郎当的姿势,而是坐得很规矩,在凝神思索,惺帝也看着徐轩,徐轩继续道,“太傅,弟子读这一则,着重思考了后面部分。‘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在遇事的时候,不能不思考后果,而是要先思而后行,将一切考虑妥当而且觉得一定能成事之后才去做,不然就是莽夫,不可取也。”

他说完,宋太傅点了点头,道,“不错。”

没有做过多评论,又让赵致礼来说他的理解。

季衡在徐轩说完了之后,偷偷看了惺帝一眼,惺帝一脸肃穆,像是在认真听的样子,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在想什么。

季衡磨了一阵子墨,有些手酸了,停了一下动作,才又慢慢磨起来。

赵致礼起了身,即使在宋太傅跟前,他也有他的傲气,不紧不慢地给宋太傅行了一礼,才说道,“对这一则的释义,弟子同徐世弟的理解相差无几,只是,弟子觉得,徐世弟未免太小看子路了。孔圣人前面赞扬子渊,说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只有他和自己能做到,也就是在贬低子路及其他弟子,对他们失望不满。子路和冉有辅佐把持鲁国朝政的大夫季氏,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圣人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要求‘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他是不支持季氏伐颛臾的。而子路和冉有却作辅佐季氏要去伐颛臾,他因此而看不上他们这一点。这用之则行,不用则藏,有指他的修文德以来之主张仁政但是不能被用的意思,所以他只能藏之,于是这夸赞子渊的话,其实就是在发自己的牢骚,而且不满子路他们。子路长于将才,对夫子的这话,也是不满的,但是他并没有不尊师,只是间接说,‘子行三军,则谁与?’要是打仗,他是愿意辅佐在夫子身边的。但是孔圣人却不愿意满足子路的想望,只是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以此来提醒子路,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当时适逢乱世,礼乐崩坏,世风不古,要实行孔圣人的仁政显然不可能,依靠武力而统一天下,才是唯一一途,孔圣人仁政不能施行而看不上子路和冉有,那样说子路,未免太迁怒。”

赵致礼这一番理解,引用不少,看来是有好好做了功课,听得季衡磨墨的动作都停了下来,觉得很有意思。

连宋太傅都抬眼盯着他多看了好几眼。

从看的宋太傅写的书,季衡倒不认为他是个酸腐之人,即使赵致礼这一番话有辱先贤之嫌,宋太傅大约并不会对他动怒。

不过,也许也只是大约而已。

宋太傅本来坐着的,此时也站起身来了,赵致礼丝毫不追悔自己的言论,站得笔直。

宋太傅走到他的面前去,居然没有说他什么,只是点点头,“不错,坐下吧。”

季衡看了宋太傅两眼,心想,他只会说“不错”这两字吗。

宋太傅站在书房中间,又看向惺帝,道,“皇上,您来说说您的理解吧。”

惺帝笑了一笑,却说,“朕看季衡有意说说他的理解,太傅,朕想先听听他怎么想的。”

宋太傅愣了一下,没有拂惺帝的意思,他转过身看向季衡,大约认为季衡看着还是太小了,即使已经学完了论语,也不一定有什么深入的见解,但是皇帝要让他先讲,他就只好道,“季衡,你说说看吧。”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季衡是穿越人士这一点,我想解释一下,他必须是穿越的必要性。

如若季衡不是穿越的,在他小的时候,在许氏对他的保护下,他即使知道自己身体和其他人不一样,但是他并没有受到别人的歧视待遇和眼神,他一定不能真切地体会到这种不同带给他的耻辱的,所以只能是一个男儿身变成了不男不女,他才会有这份耻辱。

其二,如若他不是穿越,他被许氏教育着上进,我觉得他会变成一个恋母严重又因为许氏的强硬强大而惧母的人,对季大人,也不会有公正的看法。

他对季大人,的确是不喜欢,但是因为他从穿越的第三视角来看,依然是认可了他的能力的,季大人对女人是这个时代的很普遍的男性的思想,但是他也的确很有远见和能力。在季大人的心里,他不是为爱一个女人而生,而是为建功立业而生的。他和许氏之间的感情,没有什么夫妻爱人之情,大多是互惠互利而已。是季大人成就了许大舅的事业发达,许大舅又保障了季大人的钱财畅通。

这些,衡哥儿是看得很清楚的,假如他不是穿越者,一个孝子,站不到这样的高度。

本文是正剧,后面一定会将惺帝和衡哥儿的爱情展现出来的,但是,本文也一定不会太童话,愿意坚持看下去的读者朋友,请千万要有个准备,不要有一点不如意就玻璃心打负分了,在这里就提醒一遍,我不接受负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