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二卷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二卷

作者:南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百零四章

一人盖上一张被子,季衡睡在外面,可以方便起身伺候皇帝。

皇帝躺下后就转向外面,和季衡说道,“君卿,你今儿能够留下来,真好。”

季衡说道,“能够陪伴皇上是微臣的福分。只是,臣以为皇上是有要事要吩咐于臣。”

他黑亮的眼睛看向皇帝,意思是,难道真只是纯睡觉,没什么事?

皇帝愣了一下,说,“你身子不好,朕不想你过于忧心。”

季衡说,“微臣听说最近朝中在讨论增加税收的事情。”

皇帝伸手穿过两人被子之间的部分,将季衡的手抓进了手心里,说,“是有这事。只是,朕没有允。朕说现如今国库空虚,让他们提出个对策来,这帮没用的臣子,就说增税,真是让朕气恼。”

季衡道,“微臣有些话,想同皇上说,皇上可愿听。”

皇帝并不再目光灼灼盯着季衡不转眼,而是将身体躺平,把两人之间的被子连起来,因为依然拉着季衡的手,季衡没法,只好往皇帝身边移过去了一些。

皇帝说道,“你说的,朕没有不听的。”

季衡道,“微臣最近一两年,一直在看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让人搜了些一般人的杂记和世俗话本来看。从这些书里,倒是更能够看到些民间的气象。现如今,是江南一带和开埠的广州一带、还有成都平原比较富裕,其他地方就要差得多。”

皇帝道,“朕虽是在这宫墙之内,也知道这个。”

季衡又道,“虽然江南和广州一带如此富裕,国库里依然是没有钱,而且一般人是越发地穷困了,荒年往往更没有粮吃。”

皇帝道,“那是银钱都到贪官和富贾手里去了。”

说到这里,他就顿了一下,因为季衡的舅舅,可说是江南一带的大商人了。

不过季衡并没有介意这个的意思,只是看向皇帝说道,“这的确是一个原因。大雍自立国至今已有近百年,正是发展过了顶峰,要往下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皇帝一听,就是一愣,然后坚定地说道,“朕会再创一个盛世。”

季衡笑着说,“微臣相信皇上您的雄才大略和能力。只是,你先听臣将话说完行吗?”

皇帝又是一愣,然后不知怎么,就笑了起来,大约是觉得和季衡一句一句这么接着很有些搞笑,他笑着点点头,将季衡的手拿到自己脸上捂住眼睛,说,“朕不说了。”

季衡发现自己把皇帝当孝子教训了,不由心里一惊,想到自己就要离开,便也没有过于地战战兢兢,继续说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之前的各个王朝看得出,一个王朝到百年之时,往往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只是历史的兴替,有□,必定有低谷,有和平,必定有战乱,所以,很多时候,往往无法改变,局中人却又看不清。不过,有了前朝为鉴,却可以让后世受益。现如今,大雍的问题,其一是朝廷官员拉帮结派太过严重,办事效率差,互相倾轧严重,且贪污成风,不整顿吏治,朝廷状况只会越来越差;其二,是和海外通商,有很大的利润,很多商人都做起海外生意,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江南广州一带很多良田都种植起用于出口的作物,而不再种粮食,粮食产量降低,粮价升高,且出现灾荒时,更没有粮食,二是使流入国内的白银增多,银价贬值,而银价贬值会让别的地方的人越发穷困;其三,就是土地兼并太过严重,让很多良民无地可种。上一次统计全国田地已经是太祖时候,距今已经六七十年了,这期间又开垦出过很多田地,或者有些田地发生了变更,却并没有再登记在册,这些都是问题。其四,北方鞑靼,南方海寇,都是外患。”

皇帝觉得季衡说得很对,就沉默沉思起来。

季衡也望着上面的蚊帐龙纹沉思,现如今,朝廷中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鼠目寸光,只记个人得失,根本不管国家民族利益。

在京城这个方寸之地,争权夺利,互相算计倾轧,根本就注意不到帝国的风雨飘摇。

季大人说起这个,也是痛心疾首,不过只是在他那书房之中嗟叹,听得最多的就是张先生和季衡。

季衡又叹了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将被皇帝捂在眼睛上的手要拿开,轻声唤了他一句,“皇上?”

皇帝这才回过神来,看向季衡,说,“朕是任重而道远呀。”

皇帝笑了笑,又道,“朕也知朕这天下是千疮百孔很多问题,但是,这却是第一次这么听人明明白白说起。”

季衡说,“皇上,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但是在这有限的精力里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来,就不错了,皇上,您不要太感艰难。”

皇帝笑着突然翻身,一下子接近了季衡,几乎和季衡呼吸相闻,眼睛对着眼睛,他低着声音,却雄心勃勃,说,“你觉得朕是背不起这天下的人吗。”

季衡抬手安慰孩子一样地摸了摸他的耳朵,“微臣相信皇上。”

皇帝被他摸得耳朵红了,眼睛更是亮了起来,只好赶紧收敛心神,道,“既然君卿你说了这些问题,可有解决之道。”

季衡说,“这却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了。要整顿吏治,必长久的惩贪不可,对此,微臣倒没有很多别的官员有更好建议,对土地和外患问题,亦然。不过对粮荒的问题,微臣倒是有些话说。”

皇帝“嗯”了一声,是个洗耳恭听的样子。

季衡就道,“解决粮荒,现在朝廷做的是丰年收粮储存在大仓之中,荒年再放粮。但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微臣看了些书,得知广州一带从外面引入了不少新的粮食品种,有些在较干旱的土地上也能栽种结实,有些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且可和现有的品种杂交种植,就可多一份收益。这对解决粮荒问题才是治本。”

皇帝是出生在皇宫,长于宫人之手,虽然是从小就有好老师,又看书多,明白治国之道,但是,真正对于外界的状况,却并不是很了解,季衡这么说,他也觉得很对,就说,“有吃的,百姓就不会闹事,国家才能安稳。”

季衡说到这里已经是口干舌燥了,就才将自己最终的意思表达出来,说,“微臣看了游焕之的那本广东行记,深觉很多时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若皇上信得过臣,可让微臣下江南和广州,去办此事。”

皇帝愣了一下,“你要下江南和广州?”

季衡道,“微臣对筹办此事很有兴致。微臣去到江南和广州,可以找些新的农作物查看是否可以引入别的省份种植,提高粮食的总产量,若是有所收获,那自是一件大好事。”

皇帝已经不想听他说了,就道,“此事可以直接让广州一带官员去做,并不需要你去。”

季衡道,“微臣相信微臣能够做得更好。”

皇帝便突然毫无预兆地生了气,说道,“君卿,你其实只是想离开京城,离开朕,是不是?”

季衡觉得皇帝这话里是怨气冲天,让他莫名诧异,看着皇帝那想要烧起火来的眼睛,说,“皇上,你为何会因此而生气?”

皇帝被他这句话问得一愣,和季衡对视了有几秒钟,他才说,“朕只是不想你离开罢了。”

季衡苦笑了一下,“但是微臣不能总背着一个佞臣的名声伺候皇上吧。”

皇帝咬了咬牙,说,“谁要是再敢如此说你,朕就将他充军。”

季衡无奈地说道,“皇上,您是明君圣主,可不能做这种事。我最近身体实在不好,母亲的意思是,让我和她回江南将养几年,我也正好趁着这个时候,好好准备科举考试,等以后微臣考上进士,再回到皇上身边,也自然不会再有太多闲话了。”

皇帝怒目道,“朕不想放你走。你不必去考科举,朕直接给你授官就行了。”

季衡皱了眉,“皇上,你体谅一下微臣的苦心吧,微臣可不想以后史书上写到微臣,就只有幸上媚主,邀宠而获官这样的话,这样微臣的名声不好听,又何尝不会损害皇上您的清誉呢。”

皇帝心里憋闷难受,他还不知道季衡的心思吗,季衡前面说了那么大一通,恐怕不过是为后面他提出要离京做的一个引子罢了。

皇帝其实发现了季衡这几天面对他时强作镇定依然掩盖不住的躲闪,皇帝皱着眉突然说道,“君卿,其实你明白朕的心意是不是?”

季衡眼睛睁大了一些,但是瞬间镇定下来,笑了笑,说,“皇上,微臣当然明白您对微臣的看重,微臣深念您的恩德,愿以万死效忠于您。”

皇帝已然看到了季衡眼里那一晃而过的慌乱,他沉下了脸来,静静看着季衡不再说话。

季衡则心里发苦起来。

皇帝一向是个并不喜欢和人有肌肤之亲的人,骨子深处甚至性格是十分倔强而冷淡的,但是偏偏对他有一股莫名的黏糊劲儿,而且对他是真的好。

在以前,季衡绝对不会去想皇帝是不是对他有情爱之情这种事,因为在他心里,孝子的喜欢都是不可捉摸的一件事,当不得真。

就像对许七郎,他就从没认真想过许七郎说喜欢他那件事,觉得那不过是孝子的不知所谓的爱,不仅不相信其中有理智成分,而且觉得有些好笑。

对待皇帝的这份感情,季衡也是如此想的。

但是对方毕竟是皇帝,即使觉得他的感情太突兀而荒谬,但依然不能等闲视之。

季衡打的主意就是装不懂,然后赶紧离开,等过几年再回京,皇帝恐怕对他的感情也就淡了。

皇帝逼视着季衡,但季衡却强作镇定,回视着他,一味装傻。

皇帝突然之间掀开被子翻身坐起了身来,就那么居高临下看着季衡,说,“君卿,你别再和朕装傻了。”

季衡只好起身在床上跪下了,说,“皇上,微臣惶恐。”

皇帝怒道,“你才不会惶恐。既然你知道外面都说你是朕的幸臣,你怎么会不知道,朕的确是喜欢你。你故意装傻不知朕的心意,现在还想要离开京城离开朕是不是?”

皇帝是一时听到季衡说要离开而怒气攻心了,所以根本就失去了平常的隐忍,或者是他觉得季衡知道自己对他的爱意却一直装傻,那分明是并不爱自己的意思,这让皇帝突然觉得委屈至极,简直要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

季衡看皇帝连连接近自己,就赶紧跪着往后退,皇帝突然伸手抓向他,季衡飞快地往后退,然后“呀”地一声惊呼,紧接着是砰砰两声,他人摔下床去了。

皇帝一惊,赶紧跳下床去扶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