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唐再续 > 第078章 飞腾初成

东唐再续 第078章 飞腾初成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2-08-18

**十丈是什么概念?两百四十米至两百七十米远。

弓箭射两百五十米左右本不稀奇,就算百丈,也是有的。然而射到这么远的弓箭都是步弓,而且必然是箭阵覆盖式抛射。

马弓则不然,寻常马弓的正常射距是三十丈以内,超过三十丈,要么精确度不能保证,要么穿透力大打折扣。李曜当年看过某个视频,是在韩国举行世界传统射箭大会的一段剪接,那上面骑射的靶子都摆在5米左右的距离,而步射的时候蒙古国派去的四个那达慕大会的冠军在80米的距离上射击蒙古地靶(十几个易拉罐大小的圆筒垒在一起作为靶子)三人中靶,一人脱靶,这个成绩还被当成神技。

李曜现在要求的是马上定点射,马匹是不是决然不动,这个不好说,但弓肯定是使用马弓。这么说来,这阿悉结可陆居然能用马弓射出步弓强手的效果,而且他说的羊角,还不知道是说活羊不是,倘若是指活羊……李曜怀疑就算李克用那样一箭双雕的神射,也未必能超过此人了。

见李曜一脸惊讶,另一个沙陀汉子忿忿道:“可陆,你又来炫耀你那张家传的宝弓!哼,你自己说,你我拿同样的弓,你可能胜我?”

李曜听得心中一动:“原来这阿悉结可陆是因为有宝弓在手?不过即便如此,其射术之高超,也足称神技了。”他转头朝刚才说话的人看去,只见此人年纪甚轻,约莫只有十五六岁,之所以刚才李曜错将其当作“沙陀汉子”,乃是因为此人身量高大,声音也很雄浑,不似变音期少年之状。

这少年身高于李曜相仿,健硕尤胜三分,生得浓眉大眼,狮鼻阔面,望之便给人以威武雄壮之感。只是此时他一脸忿忿,却不知为何。依李曜来看,就算你射术不比人家差,可人家多了祖传宝弓,那也是实力的一种,你祖上不如人,今生纯属运气差了,如之奈何?

李曜原以为那阿悉结可陆定然嘲笑此人家世寒酸,却不料,那阿悉结可陆反而笑了笑,拱手道:“国宝神射,俺是比不过的,俺认输便是。”

李曜听了大感意外,心中忖道:“这些沙陀、五院诸部之人,天生好勇斗狠不提,在骑射方面更是谁也不服谁,这阿悉结可陆听起来也是极其了得的神射手了,居然被这少年一言逼退?这人是谁?……啊,他叫国宝,嗯……嗯?国宝?”李曜忍不住又看了那少年一眼,心里摇头:“这少年哪有熊猫那种憨态可掬的模样?人家这分明就是狮儿面,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

那名叫“国宝”的少年果然不是好相与的,阿悉结可陆明明服软了,他却仍不放过,当下冷然道:“你既自承射术尚不及某,安敢质疑军使决断?须知为军使者,一军统帅是也,所思所虑,着眼全军。你纵然射术上佳,又有宝弓在手,可于八十丈外射中羊角,那却也只是你一人之能,难不成飞腾军全军都能如此?既然不是,那你此言何意?分明就是以技邀赏,如此不堪!某却觉得军使这番设置三级九等,最是得宜。飞腾军、飞腾军,若非骑射俱精,岂配叫做飞腾?飞腾军中正要有这般详细公平之考核,今后方成河东强军。”

李曜听得颇为惊讶,心道:“这沙陀少年难不成还是个读过书的?瞧这番话说得还挺有见地啊。”

李曜当下便问:“言者何人?”

那少年见李曜发问,转身拱手道:“代州雁门沙陀胡儿史建瑭,见过李军使。”

李曜眼中精芒猛然一闪,急问:“史建瑭?你父可是史公敬思?”

史建瑭面色沉肃,不似少年模样,稳稳道:“军使明见,先父正是史白袍。”儿不能称父亲名讳,是以史建瑭以史敬思当年绰号相称。

史敬思乃是当年李克用麾下骁将,李克用任雁门节度使时,他就开始跟随李克用。中和四年,以先锋的身份跟随李克用讨伐黄巢,常率领骑兵作战,勇冠诸军,当时李存孝年纪尚轻,李克用还曾开玩笑对史敬思说“此子数年后可与公敌”。意思是说李存孝再过数年,能跟史敬思做敌手。李存孝那是何等厉害的人物,当时也不是史敬思敌手,可见史敬思之强。

后来,朱温在上源驿袭击李克用时,正是史敬思不顾个人安危,单骑断后,持弓与与朱温军士战斗,箭无虚发,射死数百人,又空手再杀数十人,才被人海战术淹没,慷慨赴死。

李曜对于这样的人物,历来都是尊敬的,更何况史建瑭自己今后也是一员智勇双全的骁将,建功极多,河东军中人送绰号“史先锋”。

李曜实在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自己军中发现史建瑭这种名将苗子,简直喜不自胜,当下哈哈一笑,亲热无比地拉过史建瑭:“未曾想竟是国宝老弟!某久闻白袍将军大名,只恨君生我未生,与敬思公缘吝一面。今日有缘,得见国宝老弟,果然虎父无犬子!所谓见子如见父,敬思公之威武,尽遗老弟矣!”

史建瑭没料到李曜对其父亲如此盛赞,也将他夸得跟什么似的,他毕竟不比李曜两世为人,当初又是专做应酬之事,哪里听过这么多的赞誉,当时就有些不知所措,只是道:“军使过誉了,建瑭鲁莽蠢笨,哪及父亲万一?”

李曜哈哈一笑,叫他不比谦逊,然后又问:“此前某听说国宝素为大王所器重,乃置于铁林军中锻炼,此番如何却进了某这飞腾军?”

史建瑭道:“原是在铁林军的,只是前番随军北上作战,薄有微功,是故擢为旅帅,然则铁林军中旅帅满员,因而转迁到了决胜军,镇远公(指周德威)言及飞腾军正值新建,便叫某来拜见军使……”他说着对李曜一拱手:“还望军使收留。”

李曜听了,简直喜出望外,铁林军满编了,决胜军多半也是满编状态,结果史建瑭这样一个未来的大将级人物居然“找不到工作”,就这么被转来转去,转到他这个新军来了。

李曜一时间简直像中了大奖似的,笑得那叫一个欢畅,亲热地拍拍史建瑭的肩膀,道:“似国宝这般将门虎子,能来某这里,那是某之福气,也是全军服气,说什么‘收留’?”

史建瑭当即一喜,单膝一跪,用力抱拳道:“多谢军使!”

李曜心道:“不知这算不算纳头便拜?嗯,周德威虽然给我送了个好苗子来,不过此时暂时可就有些不好办了。决胜军只来了五十人,可史建瑭却是旅帅,这个人要安置妥当就不容易了。按说以史建瑭的能力,让他做自己的牙兵旅帅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个位置自己早已内定为憨娃儿了,憨娃儿忠心耿耿,武艺高强,乃是牙兵旅帅的最好人选。可史建瑭怎么安排呢?以他的身份、能力,不可能让他去做队正,那简直暴殄天物啊……难道,让他做副军使?可副军使却不是我一言可决的事,要上报李克用才行啊。”

他心中正犹豫,史建瑭却又继续道:“军使,今日某来飞腾军,乃是大王示下,镇远公奉命而为,与某同来的,还有军使故人。”

李曜奇道:“故人?”转头一看,却竟然看见李嗣恩走了出来,拱手笑道:“十四兄,小弟今后也要在兄长手底下讨活了,兄长不会把小弟赶回去吧?”

李曜心中忽然猛地明白过来,刚才史建瑭说,他们两人之所以过来,是李克用发话之后,周德威顺势照办的,可见这根本就是李克用的意思。李克用派他们两个过来,人不多不少正好两个,年纪也正巧都比李曜略小一点,这其中的用意,简直太明显了!

副军使、都虞候,李克用分明就是安排他们两人来顶这两个职务的。

至于李克用的意思,李曜觉得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派两名年轻有为的将领来帮衬自己,由于年纪比较轻,原先地位也不是特别高,李曜比较容易压制得住,这显然比派老将来要好;另一方面,这二人一个是养子,一个是忠臣之后,两人还可以对自己起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李克用的第一条考虑,李曜自然只有感谢,而对于第二条,他却也不觉得气恼,因为这在他看来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义儿黑鸦军在此次河东大战之前,李存孝和李嗣昭关系甚好,但也有李存贤这个李存信这边的将领参杂其间,只是在大战之前才临时调动,可见这样的防范措施是普遍存在的,又不是只针对他一人,有何值得气恼的?

李曜既然明白过来,当时便笑道:“哪有那般道理?嗣恩与国宝此来,来得正是时候,某这飞腾军新近方立,连副军使与都虞候都还没有定下合适的人选,嗣恩和国宝正可以充此二职,如此一来,某亦可以省心省力不知多少了。”

副军使,也就是飞腾军副都指挥使,这个没什么可解释的,就是飞腾军二号领导。

都虞候这个职务,出现的时间还不算长,乃是藩镇节帅以亲信武官为“都虞候”、“虞候”,于军中执法所设。当然同时在中央禁军,如神策军中也设有此职。(注:不过“虞候”一职出现较早,本为掌水泽出产之官,所谓“薮泽之薪蒸,虞候守之”。宇文泰相西魏时,置“虞候都督”,后世沿袭。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

这个职务现在基本是以军法官的面目出现,主要掌握军中纲纪。而发展到五代时,都虞候就成为了禁军高级军官。后梁有六军马步都虞候,后唐以后为侍卫亲军(即殿前、侍卫二司,侍卫司又分侍卫亲军马军司和步军司)的高级军官,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司都虞候、殿前司都虞候、侍卫亲军马军司都虞候、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候四种都虞候,为各司的第三把手,仅次于都指挥史、副都指挥史。宋代沿置,但由于侍卫司都虞候位高权重,一般不设——这也和“二司”走向“三衙”的变化有关。

后来这些发展暂时不必理会,至少在现在,都虞候基本等同于军中军法官。不过由于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都虞候并非只管军法,却不领兵的。义儿黑鸦军在李存贤调去北线作战之前,李嗣昭就是义儿军都虞候,他却也照旧可以带兵。而且实际上,都虞候不仅在军中执掌纲纪,若是该军驻扎外地,当地行政机构已经失效的话,则也兼管当地民事诉讼等案件。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都虞候掌握军中探马斥候的时候有很多,比如李嗣昭便是如此,那次去探查孙揆大军道路,便是李嗣昭派出的探马。(无风注:都虞候的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具体参考金建锋先生《唐代都虞候的若干补充》一文,或张国刚先生《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

李曜将最关键的两个位置定下人选,决定了下来,又宣布了骑射的动态射击考核标准,便再不啰嗦,带着李嗣恩和史建瑭往节帅王府赶去。

此番他定下的飞腾军主要将校配置如下:

指挥使不必说,就是他李曜。

副军使:李嗣恩。

都虞候:史建瑭。

甲旅旅帅:朱八戒。

乙旅旅帅:拔塞干·咄尔。

丙旅旅帅:处木昆·克失毕。

丁旅旅帅:张光远。

戊旅旅帅:刘河安。

这其中前四人不必介绍,后面四人自然也是各有来历。

拔塞干·咄尔,此人乃是沙陀族人,其姓拔塞干原是西突厥贵族姓氏,后来西突厥衰落,沙陀内迁之前征服了拔塞干部落,久而合之为一,只余姓氏。咄尔此人原是突骑军所来,擅长马战那是不必说了,尤其此人左右开弓如同儿戏,什么蹬里翻身之类,那也不在话下,马术之好,如今的飞腾军中只怕无出其右者,就算憨娃儿也不行。

他是个典型的胡儿模样,圆团脸,大胡子,膀大腰圆,十分魁梧,威猛非常。但你要仔细去看他走路,会发现有点摇晃,主要是因为此人在马上的时间可能比在路上还多,因此腿型古怪——其实也就是有点o型腿,再加上习惯性的两腿分得比较开,走起路来自然怪异。

处木昆·克失毕,也是沙陀人,跟拔塞干·咄尔的祖上一样,他的祖上也是贵族出身然后被沙陀征服,顺便带来大唐内附,百余年过去,也只剩一个姓氏,其余都是典型的汉化沙陀人模样。他的汉话说得很不错,据说还认得一些汉字,长相也不像咄尔那般粗豪。但是如果你因此就以为他已经完全汉化得跟汉人一般无二,他一定会用其拿手的马上三段击来回应你的质疑。克失毕此人出自突阵军,手中使的是一杆黑铁蛇矛,另外会一套神奇的三连射箭术,能够一次抽出三根箭来,连续不断地射出,快如眨眼,很是厉害。

张光远出自万胜黄头军,万胜黄头军这是一支汉军,而且并非全部骑兵配置的汉军,乃是马步俱全。李曜此次从中抽调一百骑兵,万胜黄头军军使李存进因此还很揪心,只是他们二人乃是同一战线,这点支援也是没法子的事。张光远出身贫寒,但却颇有志气,当初李克用应诏讨伐黄巢之前,在代北征兵,张光远慨然投军,一路杀敌立功,至有今日旅帅身份。他或许没有咄尔和克失毕的马术、射术精湛,但此人性格沉稳果敢,却又是前者所不能及。

刘河安出自飞骑军,乃是军旅世家出身,其父生前为云州小校,后不幸战死。刘河安因自小勇武有力而补入军中效力,后随主将李存璋一并支持李克用占据云中,辗转又跟着大战无数次,本立下不少军功,奈何此人好酒贪杯,误事两回,差点被军中都虞候斩首,后以军功相抵,白身再战数次,又再次累功至旅帅。李曜对他的判断是:有能力,也有缺点,如果使用妥当,还是能有一番作用的。但如果使用不当,这铁定就是下一个淳于琼,任你多大家当,他都有本事给你败光。

总的来说,李曜对这几个人选还算大体满意,别的不说,至少看起来这批人都还是有能力的。晋军将材济济,天下闻名,的确不是盖的。

这也是他没有加入李克用幕府,要不然的话,他一定会感慨:“尼玛你还能再偏科一点不?这是节帅幕府啊,您就招这么一批‘人才’帮您打理政务?难怪治下精兵强将那么多,最后实力却越来越不如朱温。大王哎,你倒是赶紧重用张承业吧!”

现在李曜唯一担心的是,这些人原先都是“有主”的,现在集合在自己麾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将他们一一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