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唐再续 > 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九

东唐再续 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九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汴军这一遭算是倒了大霉,开山军的卷旗过营战术本来因为王彦章和李思安的强势出击差点便要失败,谁料李曜来得忒的及时,迅速派出李嗣昭助史建瑭突破汴军后阵,而憨娃儿则击败王彦章,使其遁走。李思安见事不可为,也只得落荒而逃,汴军之中其余将领早就护卫着朱温离开,留下殿后的李思安与王彦章既然败走,其军自然也只有溃散一途。

汴军失了指挥,诸军各自为战,面对如狼似虎的河东大军,全然没有招架之力。尤其是当李曜闻报得知朱温已经提前遁走,决定不管朱温,只对当前汴军残军大举围杀之时,汴军的命运就以决定。

胜利是毫无疑问的,意外的是,汴军的抵抗远不如李曜想象中强烈。按照李曜之前的想法,朱温军法严苛,汴军的抵抗应该比较激烈,谁知道汴军高层逃走之后,汴军就像一盘散沙垒成的堡垒,一打就散,然后竟然出现大面积的投降。

其实这年头杀俘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但李曜略一思索,仍是下令接受投降。考虑到河东诸军的几率比较糟糕,他在收回开山军指挥权之后,命开山军负责受降事宜,并命都虞候史建瑭亲自带队监督,不准士兵收缴汴军降军的私人财物,不得打骂降兵――其实骂是在所难免的,李曜也很清楚。

最终清点战果,阵斩三千七,其中骑兵约五百;俘虏约两万,基本只有步兵;缴获战马八百匹,驮马两千余匹,粮食及其余辎重一时难以计数;又有金银财货二十六箱,料来是朱温备来用作赏赐之用,这个自然被李曜毫不犹豫地没收,当然,他声明将交给大王处置。另外,李嗣昭、史建瑭、朱八戒、史俨、咄尔、克失毕、张光远、刘河安以及最后大军围剿时一齐出动的其余河东诸将,一共阵斩汴营将校四十八名,堪称李克用与朱温交恶之后历次对战之最大胜利。

从战果来看,朱温这一战败得极其彻底,虽然同行的高层将领得以保全,但他集结七八万大军浩荡杀来,最终只得领着三四千骑兵狼狈逃回,这般惨败,对其声望、实力,都可谓是巨大的打击。

河东军也不是没有损失,只是在这辉煌的战果面前,那样的损失可谓微不足道。李曜命战兵休息,辅兵打扫战场清点战果的同时,召开了一次开山军战后总结会议。

这次会议,李曜没有召集诸将,只是以开山军使的身份在开山军内部做一总结。

首先自然是论功,上至李承嗣、史建瑭,下至所有旅帅,全都一一论功,不过暂时未提赏赐,这个得等到李克用的赏赐颁下之后,李曜在酌情处置,这也是军中习惯,不能违背。

论功之后,就要问罪了。李曜慢慢收起笑容,淡淡道:“都虞候史建瑭,论功,此战你为我开山军第一。可是论过,你也是第一。某这般说,你可服气?”

史建瑭出列,单膝跪下:“末将知罪,末将心服。”

李曜看了他一眼,问:“罪在何处?”

史建瑭道:“罪在自作主张,致使朱温走脱。”

李曜面色一寒:“你为军中都虞候,执掌纲纪,知法犯法,又当如何?”

史建瑭头更低了,涩声道:“罪加一等。”

周围诸将脸色都有些紧张起来,只是畏于李曜威势,一个个虽然急得冒汗,却不敢出言求情,纷纷以目对视,用眼神交流应对办法。

李曜恍如未见,冷然道:“罪加一等?好,那么你说,此番论罪,你当如何?”

史建瑭将另一条腿屈下来,双膝跪地,叩首三响,决然道:“回军使,史建瑭论罪当斩!”

诸将面色猛然一变,同时踏出一步,欲出列为史建瑭求情,李曜横眉怒视,冷眼一扫,陡然大喝一声:“退下!”

这一眼,这一声,煞气凛然,浩然不可犯!

诸将久慑李曜之威,虽急得满头大汗,仍不敢稍违军令,生生又将踏出的一脚缩了回去。

“虽是论罪当斩,但你为此战第一功,某特准你自辩。”

史建瑭生起希望,抬头看了李曜一眼,见李曜虽然面色肃然,眼中却隐隐有些悲意。史建瑭心中的不平之气全去,剩下的全是自责和内疚,竟垂下头,声音有些哽咽:“建瑭愧对军使栽培,无言自辩。”

李曜反问:“无言自辩?”

史建瑭再次叩首三响,流泪道:“军使擢建瑭于小卒,悉心教导,委以方面重任,此恩之重,不亚父母。然建瑭此战,竟以小智揣度军使大计,擅自变策,致使大王宿敌朱温走脱。于情于理,皆当立斩不赦。军使自掌军以来,公正无私,岂能因建瑭偶有小功而偏废?”他说到此处,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虽双目流泪,却决然道:“请军使正军法,斩建瑭!建瑭九泉之下,惟愿来世再至军使麾下效命!”说罢,“咚”地一声,猛然一头磕在地上,一动不动。

李曜闻言,目中泪光氤氲,他将头抬起来,不使眼泪掉落,声音却再无先前那般冷厉,剩下的全是伤感,也哽咽了,道:“军法……如山,国宝,你这一走,我……如失一臂,可若不正军法,则开山军……顿失军魂,你……”他猛然转身,语气决绝:“建瑭,走好!”

诸将本见李曜泪光闪烁,必是难舍史建瑭这般智勇双全之将,谁料最后李曜语气一变,居然真要为正军法而杀史建瑭,顿时慌了手脚,一个个连形象也顾不得,“噗通”之声连响,全部跪倒在地,苦求李曜收回成命。

憨娃儿也慌了神,跪下不算,以膝代脚,爬也似的冲到李曜面前,抱着他的大腿道:“郎君使不得!国宝不能杀啊!俺,俺请郎君放过国宝这一次吧!他,他……他以前那么多功劳,这次也只是一时失误,不是故意违抗军令啊郎君!……郎君,俺把功劳让出来,俺杀了多少,什么功劳都让出来,只求郎君不杀国宝,好不好?郎君,你说话啊!”

咄尔闻言,立刻也说话了,他这耿直汉子,此刻也是涕泪纵横:“郎……不是,军使,俺也把功劳全让了,只求军使留史都虞候一命!”

克失毕也跪下猛地磕头,道:“军使,史都虞候就算有错,也罪不至死啊,仆也愿让出功劳,但请军使法外开恩,留史都虞候一名,戴罪立功啊!”

张光远和刘河安对视一眼,二人目光决然,同时点点头,一齐叩首道:“军使,若非我二人行事迟缓,接应不及,此刻已然擒住朱温,若要问罪,请军使斩我二人之头,放过史都虞候!”

史俨之前与李思安大战,手臂上挂了点彩,正包扎着,此刻也顾不得许多,跪倒在地,道:“军使,某虽随你未久,却也深知军使军法严格,然今日不得不说一句:此番史都虞候带领我等过函谷、破陕虢、陷洛阳,一路死战,俱是大功,若仅为此一事便开刀问斩,而我等不死谏军使宽宥,异日我等与国宝九泉相逢,有何面目见他这昔日同袍!?史俨……请军使三思!”

李承嗣叹息一声,也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军使……”

李曜似哭似笑地苦笑三声,也不转身,只是声音悲切:“我曾言,军无纪纲,如人无魂魄。人若无魂,必死,军若无魂,必灭。开山军若早晚必灭,我这军使还活着作甚……”

众将听他将话说得如此之重,皆是惊呆当场,这时才知李曜将军纪看得何等之重,俱是浑身发冷,心如死灰,一时均不知该说什么好。

史建瑭响当当一条铁打的汉子,此刻已经泪流满面,嚎啕而哭:“诸位兄弟……不要为难军使了……是我史建瑭不知好歹,罪有应得……我对不住军使,对不住诸位兄弟……诸位兄弟今日之情,建瑭虽死不敢或忘……十八年后,再与诸位兄弟再续今日之缘!”

中军帐中,一片哭声顿起。

突然帐外嘈杂,李嗣昭急如救火般的声音响起:“大王驾到!”

话音未落,大帐的门帘忽然被猛地掀开,李克用人未至而声先到:“怎么回事,哭什么?谁出事了!”众将不由转头,正看见李克用一脸急切,火急火燎地大踏步进来,身后跟着同样一脸急切的李嗣昭和李嗣源。

李克用进来飞快扫视一眼,见诸将都在,而李曜背对帐门,正要问话,却见李曜转过头来,一脸泪水,不禁一呆:“正阳你……你们这是……是怎么了?”

谁料李曜忽然猛地双膝跪地,磕头道:“国宝不从军令,论罪当斩……”

李克用惊得有点发呆,独目睁得老大:“国宝怎么违抗军令了?……那你怎么也……?”

他久居上位,自然一看就知道诸将这是在哭谏李曜不可杀史建瑭,但他一时想不通的是,为何李曜看起来比他们还要伤心。

李承嗣跟史建瑭交往不深,此时算是这里最为镇定的一个了,于是上前简单地对李克用解释了一下,李克用恍然大悟,长叹道:“真是难为你们了……正阳没错,诸将也都没错。”他转头朝史建瑭道:“国宝,你此番确有不当,不过依我看,也罪不至死,只是你家军使历来执法极严,这也是我河东人尽皆知之事,若要他法外开恩,确是为难。但他对你的好,你心中应该有数,此事到了这般地步,绝非他之本意。”

史建瑭哽咽难语,只是不住点头,不住泪流。

李克用缓和了语气,叹道:“你父因我而死,若以此论,我尚欠你史家一条命……”他忽然转头对李曜道:“正阳,我知你军法最严,便是你自己犯错,也历来不赦,此事乃你开山军军中之事,当由你一言而决,我原本不该干涉。但你也知晓当日上源驿之时,敬思为我而死,壮怀激烈,多年过去,我仍不能释怀……今日国宝获罪,孤王想请你法外开恩,留他一命,以全史家香火,你可答应?”

李曜闻言大喜,脸上泪痕未干,却又惊又喜道:“儿本苦无对策,又不能坏此军魂,才不得不忍痛自断一臂!如今既是大王为国宝求情,末将岂敢不遵!”

诸将得见此变,各自惊喜异常,纷纷感谢李克用及李曜,李嗣昭朝史建瑭猛打眼色,史建瑭心摇神曳,半晌才懂他意思,也叩谢大王求情、军使开恩。

李曜扶他起来,却又转头对李克用道:“大王,儿方才在此论此战功罪,国宝事后,还有最后一人须得问罪,请大王稍带片刻可好?”

李克用微微有些诧异,心道有什么事等我把大事宣布了,你再弄不迟啊。不过他历来宠信李曜,此番李曜又是最大的功臣,不能不给他面子,所以心中虽然惊讶,倒也无甚不满,笑着道:“有何不可?我且一边坐着,也看看你是如何掌军,竟然法严至此。”

李曜微微躬身,伸手虚引:“请大王上座。”

李克用摆手道:“此处是你军中,你又在正军纪,我怎可上座你位?但在旁坐便可。”说着自己走到一边旁座坐下,李嗣昭、李嗣源二人看了李曜一眼,跟着李克用,在他身后站立。

李曜这才走到主位上,道:“诸将就位。”

众将不敢怠慢,各自回到自己位置站好。李曜对史建瑭道:“都虞候,我开山军中,御下不严,以至有失,该当何罪?”

史建瑭抹了抹脸,恢复行使都虞候职责,正色道:“大失重责者杖五十,小失杖二十,不损大局则依轻重,酌行笞刑。”

李曜点头,道:“我为军使,御下不严,致朱温逃脱,此大失也。依律,当杖责五十,以儆效尤。纪纲何在?即刻公示全军,并立刻行刑。”纪纲,也就是军法官。

李克用在一边闻之一愣,还未来得及说话,李曜已经自行脱去盔甲,诸将虽然面面相窥,却面带畏惧,不敢出声,显然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他们定然有因这类事求情而被李曜严斥过的经历。

史建瑭握紧拳头,钢牙几乎咬碎,从牙缝里崩出几个字:“纪纲……为军使行刑。”

李克用再吃一惊,李曜这明显是为史建瑭违令一是自己问罪,史建瑭刚受他开恩,却竟然真吩咐麾下军法官行刑,这简直超过他的理解范畴了!

他顾不得许多,再次打断李曜的论功问罪会议,站起来道:“且慢!”

李曜微微皱眉,拱手道:“大王,此乃儿军中成规……”

“我知道!”李克用摆手道:“孤王不打算坏你规矩,不过你也得通融一点,此时你不能受刑!”

李曜心中一动,面上却露出疑色:“大王何出此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