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八十三章 首家落户

傲世天骄 第八十三章 首家落户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八十三章首家落户

赵长富走后一会,刘懿也出门上班。区杰、阮蕾、陈维政三人商量了一些细节及处理方向,对这次从李伟初的身上找回便宜充满了信心。区杰两口子去买装修材料,陈维政来到楼下车房。

换掉身上的休闲装,穿上很久不穿的作训服。陈维政这厮,又不作战,又不训练,这作训服,成了他的工作服,穿着作训服,才发现脚下的休闲皮鞋挺别扭,这种作训服必须要配套作训鞋才好看,陈维政这回发现军装的美感也很强。他开始喜欢上穿军装!

从空间里弄出一个小电脑桌作为工作台,把从歌墟路那家地下厂搞来的注油器安装起来,这是个好东西,看起来象一个圆盘,圆盘上有一个把手,把手顺时针一转,抽油,反向一转,灌注,圆盘上面不仅有刻度,还有限量栓,需要多少把相应的限量栓推出,把手就只能转到这个地方为止,相当准确。

提一个装满原液的塑料桶,放在电脑桌下,把注油器的吸管伸进桶里,拿过一个翻新电池来。地下作坊老板说得很对,这个注油器只需要转两次正好满满一电池。

工作效率不慢,即使陈维政这种鸡手鸭脚的水平,一分钟三个不成问题。陈维政越灌越上瘾,一个多小时,两百个电池全部灌装完毕。从空间里拿出一条毛巾,把电池全部擦了一通,这是陈维政在邵关研究所学会的,简单一擦,表现出来的不是清洁工的素质,而是专业的素质。

再从空间中找了一些外包装箱,整齐装好,一箱十个,五十公斤,挺重。

点点数,装车用掉一百个,送礼三十,上次一百六十个还剩三十个,这回又灌装了二百个。可以玩一阵了!

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陈维政觉得很爽。劳动是一种很伟大的享受,不仅能娱悦自己,还能让自己忘记不愉快和不顺心。正准备点只烟犒劳犒劳自己,手机响起。

是黄胜元。这哥们不会又安排花酒吧,看到他的名字,陈维政就想起“自古宜人私房菜”二楼的那个龟公形象。忍住笑,接通电话:“黄大秘有什么指示?”

黄胜元没有跟他开玩笑,直接进入正题:“维政,金铃厂的领导来了,现在刘市长陪他们在华侨镇,他们想跟你见见。是我们过庆山还是你来这边?”

“我马上过去,你们先聊着。”陈维政说。

把电动车退出去,调了个头,把屁股对准车库门,陈维政搬了十箱电池上车,准备让金铃厂带走,他对这个车厂的第一感观不错,周总工不仅专业,而且诚恳,厂领导又雷厉风行,说来就到。人家送了十辆车,回赠100个电池也不算大礼。

电话告诉区杰一声,开车离去。

庆山到古宜一级公路,唯一的好处是部分封闭路段没有二级路那么多的行人和牲畜,可以把车速跑到一百。从隆庆花园去华侨镇要从南到北直穿庆山县城,花在县城里的时间还比从庆山到华侨镇多。

在华侨镇委办公大楼,陈维政看到了金铃车厂一行,一个董事长、一个总经理,外加周总工,开一辆七座商务车。

看到陈维政,金铃厂的文总经理从商务车里拿出十个盒子,说,那十辆车走得匆忙,忘记放充电器,这次来特意带来,虽然不一定适合这边的电池,但是充电接口比较好用。陈维政收下充电器,连声谢谢。

金铃厂的董事长是个近六十岁的女人,外貌很慈善,象个居家老太太,不象生意人,姓郑,是金铃厂老董事长的遗孀。老董事长开发了公务车这么一个产品,结果因为电池问题卖不出去,郁闷死去。只有遗孀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战斗。

这个老妇人不太专业,这次来,主要是想看看龙山电池,担心文总经理让人骗了。看到陈维政开的是西秦的电动车,车上挂的是军牌,身上穿的也是军装,第一反应居然是:现在很多骗子都假装成军人。就问:“这辆车是部队的?”

“是啊,是南方军区研究所的实验用车。”陈维政说。

“是电动车吧?”郑老太太继续问。

陈维政打开车的前盖,让老太太看到两个电池。说:“这是我改装的第一辆电动车,就一直用着这辆车,从邵关开过来的。从邵关开到古宜,这样的电池需要两组。”

老太太不知道从邵关到古宜有多远,用宏都话问文总经理,文总经理告诉她有一千多一点公里。比从宏都省安市到这里近不了多少。老太太一脸愕然。她知道她厂里的车如果要跑一千公里,估计要请一辆货车帮拉电池。看到这辆车就二个小电池,老太太都想哭了,说:“要是早点找到这种电池,我们家老家伙就不会死了。”

文总经理也一脸恻然。

一起来到黄成龙的办公室坐下,刘德厚和黄胜元早就在那里喝茶。看到他们进来,刘德厚问:“郑董事长参观了小陈的电动车?”

“参观了,这可不得了!”郑老太太说。

“以后我们工业园的车,都用这种电池。我们龙山电池现在的生产能力还不是很大,不能马上向全国市畅货,只能先满足我们工业园,然后再考虑红河。最后考虑全国市场。当然这些都需要让路给一个地方,就是南方军区,如果部队调货,我们全部让路。”刘德厚说。

“陈总。”文总经理问陈维政:“你们目前生产能力是多少?”

“目前是每年生产五百万个电池,主要是原材料的限制。”陈维政说。

“如果我们在工业园建组装厂,把宏都那边的厂作为配件厂行不行?”文总经理问。

“完全可以。”答话的是刘德厚。

“好,那就这样定了,我们先要二百亩土地,做一个组装厂。陈总,我一年的生产不会超过五万辆车,要的电池不多,三十万个左右,二十万装车,十万做配件更换,能不能保证给我?”文总经理眼光中含有乞求。

“我保证,即使用手工,我也帮你加工出三十万个。”陈维政说。

“太谢谢了,你让我们全厂上下都有活路了!”郑老太太抢着说。

“我车上给你们拉了一百个电池,你们带回厂试验一下,看看怎么样匹配最为科学最为妥当。”

“一百个!太好了。”文总经理兴奋得手舞足蹈,跟刘德厚说:“刘市长,能不能安排两百亩的生产区域,我马上转土地款过来,一周之内,我就来做三通一平。建钢结构厂房,”又对陈维政说:“陈总,我厂房开工时,你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万个电池,我按每个电池一万元购买。我知道你这个电池不只是这个价,现在我们资金确实紧张一些,陈总,就算是照顾老区企业,好吗?。”

“没问题,不过到时你们自己来拉。”陈维政说。

“行行,我到时亲自来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文总经理说。

黄成龙拿过一张土地规划图,把其中的一个地块确认给金铃厂,双方签订合同,每亩土地款两万元,总共四百万元。文总经理电话通知厂里财务,即时转帐。过了约十分钟,开发区财务告诉黄成龙,有一个四百万到帐,是宏都金铃厂转来的。就这样,金铃厂成为工业园的第一个入驻企业。

刘德厚把签约并款到的好消息告诉给市委蓝书记,蓝书记说值得庆贺,要工业园准备相关仪式。听到这话,文总经理马上说:“这次不搞这个,等到正式投产,才搞大型活动。我现在的心思,已经全部放在陈总帮我准备的电池上,我恨不得马上飞回家,马上装车,试车。刘市长,你可能不知道我这种心情,怎么说呢?就象一个鸦片鬼见到了久违的鸦片。”

大家哈哈大笑,文总经理也不好意思的跟着笑,郑老太太笑着说:“这个小文子,话说得是不好听,理还真是这个理,我也很心急。刘市长,来日方长,这次就不逗留了,我们连夜赶回去,明天,就能看到我们的新车上街跑了!”

“那你们昨天开夜车,今天又开夜车,这可太辛苦了。”刘德厚说。

“这个问题不大,今天我们又多了一个人开车,周总工的车开得很好,三个人轮流,不会太累。更何况司机已经在古宜大酒店休息大半天了,也有一定恢复,不会有事。”文总经理急不可耐。

看到他们一门心思要赶回去,刘德厚也不便再留,打电话通知古宜大酒店的老总准备一些干粮,让金铃厂的贵客路上用。这一安排,差点让郑老太太热泪盈眶。

下到楼上,把陈维政车上的电池搬上金铃的商务车,陈维政说:“文总你是不是知道来古宜有电池拉,专门开个大车来。”

文总经理突然也觉得自己很有远见,呵呵笑了起来。十箱电池,五百公斤,车子被压矮了不少。黄胜元跟金铃的车回大酒店,当向导。

利小宛正在为明天的头版头条发愁,今天的报纸报道的是昨天的广愁动,连续四天的报道,让南国晨风报名声大震,记者泡饭茶也隐隐有名记的名声。问题是明天的内容在哪里?

正在这时,收到黄成龙的电话:刘德厚市长通知,发布电车厂入驻新闻。

真是磕睡遇到枕头!利大记者恨不得搂住刘大市长啃两口。

明天的专题:《电车落户工业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