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四十九章 调理小裕

傲世天骄 第四十九章 调理小裕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四十九章调理小裕

夜已深,龙山陈村进入静寂。

陈维政来到空间里,看看那些灵体在干什么。绝大多数的灵体都附着在青幡上,只有邓中升和另外几个淡淡的勉强看得出形体的灵体飘在半空,看到陈维政到来,邓中升迎了上来。

“这位就是此间的主人。”邓中升给其它灵体介绍。

“这四位都是我同时代的人,在战争时代分属两大阵营,在一起相处八十年,已经无所谓恨与怨。”邓中升对陈维政说。

“只有这四位了吗?那其它人呢?”陈维政问。看看那四位灵体,相当弱小,似乎连说话都费劲。

“其它的太零散了,无法恢复意识,只能永远保持那种形态了。这些也不全是我们的战友,绝大多数是对方的人。分不清了,也不想分了,打死打活的,完蛋了还不是一样。”邓中升指着青幡上的灵体说,语调里充满痛惜。

“我们家有一个宗祠,供的是陈氏先祖牌位,由于我们家族贡奉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先祖没有人滞留在这一界,平时烧祭,除了指定贡奉的,其它都让周边游灵随意享用,即使这样,我们家的宗祠仍然存有大量剩余功德,如果把你们五位送到宗祠,能不能对你们有所益处?”陈维政问。

“那太好了!只需要一年半载,我们就会强大起来,我们可以保证,享用你们陈家的贡奉,我们一定会帮陈家服务。”邓中升喜出望外,其它几个也喜形入色。

陈维政走到房顶,把搬指往宗祠一扔,人就来到宗祠里,宗祠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陈维政通过屏幕看到神台上只有几个极为弱小的灵体盘驻,应该对邓中升几人造成不了什么威胁,把邓中升等五人从搬指里放出来,指引他们来到神台之上,那几个小灵体,看到来了几个大poss,吓得连滚带爬,一溜烟无影无踪。陈氏宗祠不愧为大家宗祠,香火旺盛,功德无量。五个灵体立即沉浸在浓浓的功德之中,向陈维政深深敬礼,表达谢意。

回到搬指里,二话不说,把青幡上的灵体全部炼成灵丹,轻车熟路,驾轻就熟,玻璃糖罐里又增加了一大堆细如芝麻的白色颗粒。

拿出一个加仑桶桶装水,打开,放了一颗芝麻大小的灵丹进去。装好手压泵,这是他给小裕准备的,是时候开始调教他的左膀了!

从货架上找了三套适合刘裕大小的保暖内衣和三套山寨勾勾运动服。天气渐冷,孩子的衣服也应该换季了。

第二天一早,陈维政开车来到老刘家村。

奶奶已经起来了,正在喂鸡,笑有半斤左右,满院子乱跑。奶奶看到陈维政来,笑着说:“小政这么早,小懿去墟上换米粉,做早点吃,你来时没有见她?”

“没有碰见,只怕是在镇上走岔了。奶奶我去看看小裕。”走进小裕的房门。

刘懿奶奶看着门口消失的背影,一脸的慈爱,这个孙女婿,有学识、有礼貌、有能力、有担当,她相当的满意。

进到小裕房间,看到小裕睡得正香,刘懿家的房子只有一层,应该是刘懿父母在世时做过翻新,时间不很长,看起来还不旧。红砖墙面虽然没有刮腻子,也修整得干净整洁,铝合金玻璃窗,还装有防蚊纱窗。顶上是现浇的钢筋水泥平台,估计还能往上加层。房间里的东西有些简单,就一张床,没有柜子,没有木箱,只有一张没有抽屉的小方桌。方桌上除了上次给他的海棉宝宝书包,还有一个纸箱,纸箱里整整齐齐叠放着小裕的衣物,衣物不算太破烂,只是有些见小。自己上次给他的那几套夏装,折得见棱见角,放在纸箱的上方。

陈维政把保暖内衣和运动服放在方桌上,坐在床边,薄被里的刘裕脸蛋红扑扑的,比第一次看到时脸色好了许多,头发应该是刚剪,很短很精神。陈维政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过小裕的小脸,掖了掖被子,站了起来,一转身,看到刘懿倚在门边,正一脸爱意的看着他。

“你买的?”指着方桌上的衣服,刘懿问。陈维政点点头。刘懿走近陈维政伏进怀里,问:“你什么时候去买的,我怎么不知道?我昨天晚上回来,看到弟弟的衣服都短了,正后悔没有帮他买,你就买来了。谢谢你,老公。”

“你叫我什么?”陈维政问。

“老公。”

“既然是老公还谢什么?嗯!”陈维政捏了捏刘懿的鼻子。

“姐姐、姐夫!”小裕醒来了。

刘懿离开陈维政的怀抱,来到刘裕面前,说:“姐夫帮你买了新衣服,你穿一件旧的短袖衫在里面,外面穿新运动衫,穿一条新运动裤,再配上姐夫给你买的波鞋,好不好?”一边说,一边在陈维政带来的三套运动服中选了一套天蓝色的,提起来比一比,满意的点点头。天气还暖,穿保暖内衣的时间还早,折起来放在一边。

小裕起来穿衣服,刘懿对陈维政说:“怎么买那么多套?”

“就三套,换洗穿。”陈维政走到站在床上穿裤子的小裕跟前,比了比,说:“又长高了,再过几年,就有姐夫这么高了,幸好我选的长,应该合适。”

小裕伸手揽着陈维政,说:“谢谢姐夫。”

“走,起来漱嘴洗脸,准备吃早餐。”伸手在小裕的屁股上轻轻一拍。把整个人提拎了下来,双脚套进大头沙滩鞋里。

小裕裂嘴一笑,向卫生间跑去。看着两个互动的男人,刘懿心里一阵甘甜,看着陈维政的双眼里面全是小星星。

奶奶在叫刘懿,用土话说家里没有油了,要去镇上买点油。家里老人过世还没断七,是不会去别人家借油的。陈维政走进厨房,一看不是没有油,有,是办丧事时剩下来的残油。老人节省,把那些炸东西的油和脂肪炼出来的油以及炒菜残余的桶装油搅在一起,重新炼过,颜色有点黑,气味也不是很香,这段时间她和小裕就一直吃这些油。陈维政知道这种油炒菜吃没问题,就是很不好看。

她不好意思拿这些油弄东西给孙姑爷吃,叫刘懿去镇上买点新鲜猪肉新鲜油回来煮米粉。

陈维政走出门,打开后车箱,装模作样的在里面拿出一桶纯正花生油,一挂足有六斤的老腊肉,五大托盘鸡蛋。走进厨房,正碰上想出门买油的刘懿。

看到他手里的东西,刘懿又一次感到陈维政很神仙。忍不住问:“你从哪弄来的老腊肉?”

“在黄岩古镇买的。”只有这段时间他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

“鸡蛋呢?”

“姑丈单位发的,一大箱,放了一些在那边,拿了一些过来给小裕吃,每天一个,补充营养。”陈维政因为这个搬指,越来越会撒谎!

刘懿煎了几个荷包蛋,去菜地摘了几根葱花,拍了点姜煮了一锅鸡蛋葱花汤,把烫好的米粉放进去,加上油盐酱料。有油有盐有葱花,酱油味精荷包蛋,这个米粉不算差了。小裕被荷包蛋的香味吸引到厨房,眼光却被老腊肉给拉住了。这个季节,在农村是见不到这个东西的!

陈维政见小裕有点馋肉,二话不说,一刀切下约一斤大小,就着烫完米粉的热水洗了起来,用钢丝球把腊肉的熏烟渍洗净,在沼气火苗里把腊肉皮烧起一层油泡,再洗净,切成半公分厚的肉片,用碗装着,放在锅里蒸,很快,腊肉的香味四处飘开。

四邻挺奇怪这个举孝之家怎么会有如此香味的腊肉,打开门看到停在门口的帕萨特,知道是那个不怎么讲规矩的孙姑爷来了,都不敢说话。

想知道闻着腊肉香味吃米粉是什么滋味,问小裕最清楚。终于在米粉吃到还剩三分之一时,陈维政把腊肉端了上来,刘懿用一个小碗,装了几根米粉,又夹了一块腊肉,奉在神台上,回过头来,小裕已是第二块腊肉下肚。奶奶讲规矩,知道自己家里不应该有太多的荤腥,这时看到孙子的吃像,她后悔了,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每餐肉绝不能少。

家里有冰箱,自从刘懿父母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启用,一是省电,二是无物可冰。陈维政吃了一碗米粉,吃了几块腊肉,放下筷子,找了一个盆,一条毛巾,打开冰箱门,里外擦洗,整干净一通电,还行,能用。

把剩下的腊肉处理好,切成每块三两大小,放进冻柜,再把鸡蛋放进冷藏柜。

刘懿也吃完了早餐,帮着陈维政忙着。

奶奶看着他们做事,几次想提醒,想想又住口。

清理完冰箱,陈维政走到帕萨特尾箱,提下一桶带手压泵的桶装水来,另只手,拿着一个精致的压盖杯。这回奶奶说话了:“小政,农村不用这种水,我们村的井水可甜了。”

陈维政没有把水放在堂屋,而是放进奶奶的房间,向跟进来的奶奶和刘懿说:“这不是普通的水,是专门给小裕喝的,一天一杯,就用这个杯子,一天都不能少。也不能多,最好是一起床就喝,一次最好喝完一杯,如果喝不完,放着留中餐前喝。刘懿你看到小松和小竹的身体素质好吧,他们在上高中前一直喝这个水,上高中后住校,没有条件喝才不得不停下。”

刘懿点点头,知道这东西不是凡品。把刘裕叫进来,细心嘱咐,小裕听话的频频点头。奶奶也表示,一定每天监督到位。

带着弟弟,去镇上墟充逛,奶奶不准弟弟走远,说他是孝子,理应不离家门,现在新社会,天天要去学校读书,也就不讲究了,去镇上是奶奶的最大限度。

买了三斤猪肉,一条四斤重的草鱼,一斤油豆腐和一批调味品。帮奶奶买了一件做工时穿的围裙,还有弟弟的日常用品。看到同龄人骑自行车,小裕很羡慕,陈维政答应他,寒假帮他买一辆自行车,并负责教他学会骑车,小裕高兴得大叫:“谢谢姐夫!”

回到村里,时已近午。

陈维政没有在这里吃午餐,他自己家里还有一帮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