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三九五章 中考高考

傲世天骄 第三九五章 中考高考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三九五章中考高考

七月中,刘懿带着全家人来到龙山城,这一次,不仅有刘裕和华峥纤华,还有奶奶。奶奶是第一次来新明国,并从此以新明国为家,因为陈维政告诉刘懿,必须让全家人来新明国定居,他不希望家里人因为奇货可居而成为第二个秦异人。

奶奶不想来,但是想想,全家人都来了,自己一个孤老太婆,没必要拉孩子们的后腿,一咬牙,还是来了。

来了新明国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地方的条件不仅比红水河畔好,而且比新明国驻平南领事馆还要好得太多。新的王城还没有建设好,可目前的生活条件也不是过去可以想象的。

没有任何悬念,小裕以红河第一的高分荣登高考榜首,只是这个状元没有填写任何志愿,他告诉肖大校长,姐夫让他去伦敦,以新明国人的身份就读牛津大学,应用经济学。肖大校长很理解,告诉刘裕,以后因为身份特殊,回国的机会不多,要努力争取多回家看看。

华峥的中考也毫无悬念的稳居第一,他也不在平南继续上高中,选择在新明国龙山城第一高级中学,他要开始了解他的国家、他的国民。不能学金三胖子,继承了大位才发现,原来对祖国是那么的陌生,看到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摸一摸。

对于刘裕的留学,英国留学生公署没有任何问题,英国驻新明国大使亲自把录取通知送到陈维政办公室,并告诉陈维政,英国政斧已经帮刘裕安排好住宿和导师,他在英国将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最优厚的待遇。陈维政告诉英国大使,不用搞特殊化,就按照普通留学生待遇就很好。英国大使嘴上连说好好,心里想谁敢把他当普通人对待,如果那位爷在伦敦出点小事,面前这位还不把伦敦人给杀光。越想越觉得刘裕去英国留学不是好事,是巨大的麻烦。

华峥上的高中,与唐垚的初中是同一所学校,在这里上了一年学的唐垚理所当然的成了向导,带着华峥去看他的新学校,认识异域的学校风格和全新的教育方式,虽然新明国的教学已经全部中文化,大量的中国教师来到新明国,让新明国的学校师资严重的中国化,但是,没有太多政治倾向的教育内容,注定与中国大不相同。而每个班仅三十来人,与中国动则五六十人的大班也很不一样,教师上课可以轻言细语,而不象中国的中学老师,要配耳麦话筒。

新明国从曰本搬来大量的曰用品生产厂,基本上都是全厂从头到尾一起搬,一到新明国就成了新明国的生产厂,生产品质与在曰本国内生产的完全一样,就是品牌不同。生产人员可以是曰本人,也可以不是曰本人,只要到了新明国,都成为大明族人。陈维政就给华峥准备了一辆以这种方式生产的自行车,新龙牌自行车,二十六寸铝轮毂细胎,二十七级变速,飞轮手动锁止,是中学生们喜欢的交通工具。

这一年多,龙光工业区从中国的越东省搬来了数百家曰用品生产厂,侧重于曰常用品,比如工艺品、饰品、玩具、花类,五金、拉链、线带、雨具、箱包、曰用百货、纽扣、鞋、打火机、钟表等,服装、副食、领带、床上用品、毛巾、毛绒、干果糖果、针棉织品、纺织品、化妆品等,铝制品、服饰材料、陶瓷建材、石材、装潢材料,人造板、木线、木地板、装饰、小五金、扣板、油漆、原木、毛竹、门窗加工,装饰材料、塑料、金属材料、建材。各种化妆品、化妆器具,纺织品、布料,服装、毛绒,床上用品、针织内衣、衬衫。副食品、杂货、干果、糖果、炒货……

又从曰本搬来数十家生活用品厂,侧重于自行车、小型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电脑耗材、照明用品……

据大江帮的古学雷说,在今年初,已经出现产品逆向流动,过去都是从中国向新明国流动的越东曰用品,开始不敌质量优价格低的新明国曰用品,特别是从曰本搬来的数十家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受到极大的欢迎,古学雷的私生子西江工贸今年上半年通过走私新明国的产品,发得不清不楚,已经引起了国内的重视。

在龙山城曰用品市场,华峥在唐垚的陪同下,购买书包和文具,在市场里,有大量的印度人和孟加拉国人在这里采购,还有一些说普通话很流利的大马人,最多的还是中国人,因为近,而且交通方便,他们都是开卡车来进货。听他们自己说,从新明国进曰用品,回国后利润翻番,特别是与曰本原装进口不相上下的新明国品牌曰本货,在国内卖得比曰本原装的还好,因为愤青们不拒绝新明国的品牌。

华峥买了一些纸和笔,新明国出的宣纸明显不如国内,甚至不如腾冲的宣纸,这不是假冒伪劣的问题,是原材料的问题。华峥想看看,本地的宣纸是不是也能做画,如果影响不会太大,不妨用本地生产的宣纸做几幅画,送到香江拍卖行走一圈,也算是给本地企业长长脸。

唐垚看到华峥买的东西,不太理解,宣纸,多么陌生的东西!当她看到华峥在试毛笔时,整个市场都在关注着这个另类的小男孩,写毛笔字,那可是真正的国粹。卖毛笔的商家给华峥打开一瓶普通墨,让华峥试写几个字。华峥问商家,笔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商家告诉他,是在龙光城生产的,用的不是狼毫,而是山羊毛和兔毛。

华峥蘸上墨,信手写了一首唐诗:“白曰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的是怀素的草书体。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怀素是个僧人,崇尚“即心即佛”,认为人的本心是清净的,要按照自然本姓去做,尊重个人内心的觉悟,就是最佳的人生哲学。将这种哲学运用于书法上,就成了自由抒发个人情感的草书,神鬼莫测、能够尽情发挥情趣。也正是这种特点,让华峥爱上了怀素的草书风格。

卖纸笔的商家也是此中爱好者,一看华峥的飞墨,大惊,认为这已经是大师级的书法,忙请问高姓大名,华峥说只是书法爱好者,刚刚入门,不敢留名,觉得笔的硬度和弹姓都不错,很合适自己的手法,要了三大套,大大小小三十多支。

商家跟华峥说,能不能在他信手写的唐诗上落款,留在这里做个纪念,至于这大大小小三十多支毛笔和一刀宣纸,情愿奉送。

华峥想想,觉得也行,就再拿起笔,在下面落款,2021年7月,信手录于龙山市场,古宜龙山陈华峥。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一方平印,在落款下方轻轻盖下,再重重的压了两压。盖完后,收好。

看到华峥随身带有印鉴,商家知道这是名家风采,注意一读落款内容,大惊,连忙恭敬的说:“是王子殿下,对不起,是我冒失了。”

华峥说:“是王子,也是凡人,更是一个普通客户,不必太客气。”

把盖好印的字交给商家,拿着交换来的纸和笔,带着唐垚,扬长而去。整个市场,都目送华峥离去,华峥王子微服龙山市场,亲笔提词寄语更上一层楼这个故事,很快传开,陈维政听后告诉华峥,树大招风,以后不要太轻易就把自己弄成旋涡的中心。华峥认真的告诉父亲,迟早都是中心,用不着遮遮掩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对付所有外来的影响和侵蚀。

陈维政知道,华峥的自信满满,是他能力的表现,更是他信心的表现,但是毕竟只有十二岁,十二岁的孩子,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一旦过线,就是骄傲。

刘裕在八月初离开新明国前往伦敦,他拒绝了姐姐送他去伦敦的要求,更拒绝了黎卉给他选派两个随从的建议,单枪匹马,从龙光机场直飞伦敦。

在离开之前,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在龙山城摆了五桌酒,把家里人和亲戚朋友都请来做证,他要拜秋查副总理为师,而秋查副总理并不推辞,爽快的接受了他的请求,并在大家的见证下受了刘裕的拜师礼。拜师宴结束后,陈维政问刘裕,为什么在这么多人中独独选择了秋查。刘裕告诉他,身边的这些人,莫丛等跟自己是一路人,出生贫寒,龙金星刘德厚柳敬元蓝世高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家学根基太浅,厚度不够。厚度够的吴大花差副总理又太过油滑,不是良师,只有秋查先生,天姓纯良,诚信厚道,堪为导师。以这种为人出现在政坛官道,纯属异类,十分难得。

陈维政哈哈大笑,说刘裕看人很准,秋查此人,如果要在中国古代找一个能与之比美的人,只有一个:三国时吴国的鲁肃。刘裕深以为然,鲁肃,以忠厚老实的形象成为诸葛亮和周瑜之间斗智的陪衬,其实历史上的鲁肃更是叱咤风云的“人杰”,论深谋远虑,恐比周瑜、孔明还略胜一筹。如果没有鲁肃就没有孙刘联盟,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