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从超级动力电池开始 > 第二十五章 科研不足恐惧症!

时光流逝,转眼已经是十一月了,北方开始供暖,而季鸣所在的南方,却依旧温暖如夏。

“季总好!”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灿烂,肯定是个好兆头。”

“测试一定会成功的!”

清晨,同事们和季鸣亲热的打招呼,然后分乘几部大巴车,去往测试场地。

季鸣也上了一辆车,他的座驾已经从商务车,换成了长城H9纯电动版。

倒不是季鸣喜欢越野,只是他最近时常去一些道路崎岖的荒郊野外,需要良好的通过性。

开车是不可能开车的,季鸣懒得和方向盘打交道,更习惯每天坐车的时候思考问题,顺便看看窗外的风景,于是黄雅萱给他配了一名专职司机。

司机名叫罗勇,是个有着一身强壮腱子肉的陕北汉子,他有着多年在军方效力的经验,话不多,眼神时刻保持着机警。

坐在车上,季鸣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整个人像后仰去。

刚得到科技庇护所的时候,季鸣曾经陷入长达数月的混乱,意气风发的他想要改造世界,面对三哥挑衅,他选择重拳出击,把一切不愿意合作的企业,列入封杀黑名单。

但随着时间推移,季鸣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法拉利速度再快,也不过是有钱人拿来炫耀的玩具。

科技的价值,在于使用者的意图,对季鸣来说,位于金字塔顶尖的大国重器,才是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存在。

人往往就是这样,搞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的人才会浮躁,而那些有着坚定目标的人,更能够沉下心来做该做的事情。

季鸣确立目标后,又重新找回了身为一名工程师的快乐,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而今天就是展示他这段时间工作成果的日子。

放眼望去,路上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据说现在每卖出十台新车,其中就有九台采用雷霆电池,想必过不了多久,内燃机车就会彻底被历史所淘汰,成为博物馆里的展览品。

尽管季鸣很怀念内燃机高速运转时发出的咆哮声,但历史进程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技术也必然会被更高明的科技取代。

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季鸣忽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黄雅萱告诉季鸣,比亚迪的王老板在得知季鸣曾经是自己公司的员工后,除了震惊,一度还想过起诉,毕竟季鸣创业之初,用了不少比亚迪的资源,他想从利维坦公司分一杯羹。

但很快,军方找到了他,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季鸣终于明白了朝松鳞当初那番话的真正含义,自己失去了一些自由,就拿司机罗勇来说,他明显就是军方派来的嘛。

但与此同时,季鸣也有了自己的靠山,大靠山。

车在一片开阔的山谷间停下,这里是一处工地,当局打算利用地形建造大型水库,以满足日益增长城市人口的用水问题。

季鸣下车,站在高处俯瞰,在他身边是徐工集团的总经理刘汉,以及很多同事,媒体记者,还有来自官方的代表。

季鸣不是一个喜欢交际的人,他在打过招呼后,便退到一旁,远远看着工地中央一排挖掘机,以及足有十层楼高的庞然大物。

这个庞然大物,就是季鸣和徐工集团合作的最新型号超级工程车,大力神号。

“一切都准备好了,直播将在三分钟后开始。”

黄雅萱带着一些同事将摄像机架好,实时画面通过无线网络传到B站直播间,而B站官方也很识趣的将直播置顶,放在首页强力推送。

“我去!怪物啊!”

“不会吧,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大的卡车?人站在旁边就和蚂蚁一样!”

“什么情况?这是要在喜马拉雅山挖出个豁口,放南亚季风进青藏高原吗?”

“这轮子怕是有三层楼那么高吧?”

无论是现场媒体人,还是在B站观看直播的观众,都被大力神超级工程车那无与伦比的庞大体型震惊了,发自内心惊叹。

“朝先生?”

远观这一切的季鸣,忽然看到熟悉的身影,是朝松鳞。

这位老人家看起来精神矍铄,身后还跟着黄雅萱,以及几名穿便装的年轻人。

黄雅萱拿着手机一路跟拍,作为公司负责营销和宣传的副总裁,她还曾想把季鸣打造成科技网红呢,结果这种无厘头的要求,自然被季鸣给拒绝了。

司机罗勇搬来钓鱼用的折叠椅,季鸣便和朝松鳞并排坐在堤坝一角,他们身后有片树荫,刚好可以遮挡阳光,又远离那些叽叽喳喳的媒体记者。

朝松鳞环顾四周,觉得非常满意,他从手下那里接过茶杯,打开,喝了两口。

“朝先生,您怎么来了?”季鸣好奇问道。

“刚好路过,所以过来看看。”朝松鳞道:“听说你今晚还要连夜赶到内蒙,真是够辛苦的。”

“陆军那些家伙啊,看见我们的全电驱动潜艇之后,羡慕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你这次跑去给他们帮忙,他们在我面前可没少炫耀,所以他们搞装备测试,干脆我也去看看好了。”

“等这边的事情结束,今晚我请你吃饭,然后一起北上,看看五对轮换上雷霆电池和星耀电机之后,会不会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季鸣没有矫情,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自从东海那件事情之后,季鸣便和朝松鳞等人有了固定的联系,如今已是相当熟络。

季鸣很愿意给朝松鳞帮忙,唯一的问题是,朝松鳞代表海军,只给海军帮忙的话,其他军种可不会答应,所以从东海回来没多久,又有更多军方的人,出现在季鸣办公室里…

“季总,您真觉得我们需要如此巨大的工程车辆吗?”跟随朝松鳞一起来的年轻人忍不住问道:“徐工DE400就已经够大了,真有必要在DE400基础上,再搞一个大力神?”

季鸣笑了笑,反问那年轻人道:“你知道FAST吗?”

年轻人微微一怔,仔细思考片刻后说道:“您是指贵州那台射电望远镜?”

季鸣道:“准确来说,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也高出10倍!”

“我们花了整整二十二年时间才将FAST建成,过程真的很艰难,也耗费了许多精力和金钱。”

“但是建成之后的FAST,可以用来观测脉冲星,暗物质,黑洞,甚至用来观测外星文明!我们能利用FAST,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宇宙信号!”

“你觉得,像这样一个领先全世界起码五十年的超级工程,我们有必要建吗?”

这…

年轻人被季鸣说的哑口无言,正所谓一个人所站立的高度,最终决定他所见的视野。

季鸣作为科技庇护所的传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十分狂野,绝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季鸣发出一声苦笑说道:“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出现一种奇怪的科研无用论,觉得这个也没有必要,那个也纯属浪费。”

“我知道你们军方,有着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但你们知道吗,我们也有严重的科研不足恐惧症啊!”

“早在七十年代,杨振宁先生就曾经上书,明确指出未来世界将是半导体的世界,基因生物的世界,我们要尽快造光科技,造粒子对撞机。”

“假设从那时候起,我们就投入巨资,把芯片工程和基因工程搞起来,现在又会是怎样一种局面?至于如此被动吗?”

“科研要有提前量,像光刻机一样,等到需要了,被卡脖子了,才想要研发,一切就全都晚了。”

季鸣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但今天面对质疑,他罕见有点生气。

这种愚蠢的问题普通百姓可以问,但怎么也不该从肩负重大使命的军人口中问出来。

顿了一顿,季鸣露出伤感的神色说道:“人生能有几个二十二年啊,你或许并不知道,为了建造FAST,我们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几乎将整个人生都搭进去了,二十二年在深山老林里默默的工作,直到死的那一天,都没能评上院士。”

“科学家不怕吃苦,他们更怕有限的生命,我一直在想,假设我们有足够强悍的工程机械,建造FAST的时间不是二十二年,而是五年,三年,甚至两年,那么南仁东先生会达到怎样的高度,在天文学领域做出多少贡献?”

季鸣望向远方,一字一顿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森林和花园,把青藏高原的水引入西域,赶在北美之间,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打造地球之外的第二家园!”

“假设以这些为目标的话,你就不会问出大力神型工程车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了,因为在我看来,即便这台大力神,也还远远不够,是未来超级工程的起步而已。”

“说的好!”朝松鳞面露欣赏之色,用力拍了拍季鸣的肩膀说道:“南仁东先生还活着的时候,我曾有幸见过他一面,他是一个天才且执着的科学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像你说的,假设FAST只用两年时间建成,省下二十年的时间,南仁东先生一定可以在天文学领域开宗立派。”

“尽管全世界都叫我们基建狂魔,但其实我们疯魔的程度,还远远不够,面对全世界围剿,我们必须要做的更好才行啊。”

不仅朝松鳞,所有人看向季鸣的眼神都变的灼热起来,而提问那名年轻人,则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开始了!”

“快看啊,那庞然大物真的动了!”

“奇怪,大地为什么在摇晃?”

就在这时候,无论现场还是直播间里的观众同时沸腾起来,只见工地中央那辆大力神级超级工程车,缓缓开动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