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咸鱼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洪:彼其娘之!

大明咸鱼 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洪:彼其娘之!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9: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找了匹温顺的母马让胡善祥骑着,自己骑上追风,朱瞻基就这么一手抓着追风的疆绳,另一只手抓着旁边母马的缰绳,笑眯眯的道:“别慌,慢慢来。”

胡善祥的心思显然没在骑马上,反而好奇的打量着在前头疯跑的一群狗子,问道:“自打咱们来了庄子上,这许多狗子好像就不曾着过家,它们不知道饿么”

朱瞻基指了指最前头两头小牛犊子一般的大狗,笑道:“你别以为这些狗子是在疯跑,其实它们是在巡视庄子,晚上的时候就会各回各家去看家。

至于吃食,你也不用担心,除了领头的那两个,剩下的都是逮什么吃什么,残羹剩饭乃至于五谷轮回之物都行,好养活。

至于打头的那两个,就是皇祖父的心头肉,有专门两个小太监伺候着,每天吃的都是牛羊的下水和骨头。”

胡善祥瞧了瞧前面两只大狗,又转头瞧了瞧朱瞻基,忽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然后红着脸道:“每天都吃那牛也是能随便吃的吗”

不知道胡善祥为什么发笑,朱瞻基愣道:“你来庄子上也有些日子了,牛肉可没少吃吧放心,边市城那边有的是牛,随便吃,根本就不用心疼。”

胡善祥道:“以后咱们不吃牛肉了好不好我知道杨家庄子不缺牛,家家户户都有,而且山那边还有养的一批专门用来吃肉的。

可是在济宁老家,许多百姓的家里都没有牛,若是想犁地,就只能靠人去拉犁。

咱们若是少吃一头牛,就能让百姓的家里多一头牛,他们也能不这么累,归总是件好事情吧”

朱瞻基笑道:“不一样的,这些用来吃肉的牛根本就不会耕田,就算是分给百姓也没有什么用。另外,你也不用担心百姓过得穷苦,早晚都会有解决的法子。”

伸手指了指杨家庄子,朱瞻基笑道:“你看,杨家庄子富起来了,旁边的几个庄子也在学着杨家庄子这一套来折腾,养鸡鸭的,养猪羊的,或者干脆去了顺天府上工的,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胡善祥嗯了一声,一方面觉得自己实在是不懂这些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摆着,所以干脆就揭过了这话题,转而低声笑道:“这庄子上住着倒是极好哩,感觉比在济宁还要好些。”

朱瞻基忽然笑着道:“你知道么,我刚刚亲迎你回来的时候,你不苟言笑,让我以为你并不喜欢和我说话,我也忽然就不想理你,然后就跑到了工地上去寻义弟。

后来,义弟说你在顺天府人生地不熟的,在宫里又要处处小心,就算是想要和我说话,估计也是有许多顾忌,问题在我而不在你,让我带你来杨家庄子住一段时间散散心,可巧义弟的未婚妻一家也来了顺天府,我就想着,让你和他未婚妻多走动走动散散心。现在看来,却是被他给说中了。”

胡善祥低声道:“我原本也不太爱说话,又担心自己说得多了会说错话招惹殿下不快,更怕给展下招惹麻烦,所以倒不如不说,或者少说,却不是有意不跟殿下说话,”

嗯了一声,将手里的缰绳递给胡善祥,朱瞻基笑道:“你试着自己抓着缰绳慢慢走,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也就会骑马了。”

胡善祥低头嗯了一声,从朱瞻基的手里接过缰绳,然后慢慢催马向着走着,心里也是感觉美滋滋的。

跟胡善祥的一番交流,终于让朱瞻基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不仅感觉自己的头发保住了,还对杨家庄子的学堂有了另一番认识。

杨癫疯肯定是没安什么好心思就对了。

基于这一个提前,把他所有做过的事情都捋上一遍,这些事情的脉络也就变得清楚了。

比如他当初在会试的时候故意写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则是他看到了这些问题的弊端,再一个就是试探皇祖父还有自己的态度。

比如在当初殿试后返乡时,他把所有乱七八糟的问题全部都跟自己说了一遍,估计就是想打个提前量,让自己心里对以后可能要对的困难有个准备。

再比如当初的边市城,估计从他一开始规划边市贸易的时候,就已经在谋划着靠边市城来彻底解决掉鞑靼和瓦剌了。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今鞑靼和瓦剌一个比一个乖,只要后面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估计再过个几十年,大明就再也没有北疆的忧患了。

如今这学堂估计也是一回事儿。

就像当初他说的优待士人过甚这个问题,还有当初改免赋税为廪膳银却被人钻了空子一般,学堂免除各种书本的费用,再加上免费的伙食,就可以解决掉免赋税和廪膳银的问题了——直接把廪膳改为书本和伙食,不再针对个人发放,受到好处的读书人更多,那些丢了好处的读书人也不敢闹腾,问题不就解决了一大半

朱瞻基忽然就觉得应该把杨少峰弄进内阁,然后再把六部都置于内阁之下,这样儿以后就更省心了。

可能,自己还能有时间去逗蛐蛐玩或者干脆领兵去交趾那里折腾折腾

……

顺天府乡试仅仅只要三天就可以结束,而阅卷却还得有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结束,杨少峰望着把握十足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多说什么激励或者打压的话,而是把两个学生赶到了工地上面。

不赶到工地上面不行啊,乡试之所以被称之为秋闱,便是因为乡试举行的时间在八月份,已经开始变凉的天气对于修建都城这样儿的大工程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但是工地上面的人实在是太多,大明各地被调来服徭役的民夫都有,这些人对于水土的适应程度不一样,体格的强弱也不同,可能有些人无所谓,有些人就容易得病,然后一个不慎,就容易闹出大乱子。

比如瘟疫。

营建都城的工地其实还好一些,毕竟杨少峰舍得花钱,各项准备工作和后勤工作都做的十足,卫生方面也下了血本,倒也不担心会有瘟疫的发生,但是感冒发烧方面却是绝对需要注意的。

所以杨少峰还是得为了工地上面的事情而操心,再加上近在咫尺的杨家庄子又回不去,所以杨少峰很闹心。

王洪也很闹心——大概从有科举以来,自己就是最苦逼的主考官了,没有之一的那种!

永乐十三年的会试,自己和梁潜遇上了杨少峰个会试后连座师都不拜访,以致于让自己成了仕林笑话的混账东西就已经够倒霉的了,现在可倒好,梁潜没在,自己主持这顺天府的乡试,结果还他娘的遇上了杨癫疯的两个学生!

策论的题目是假设治理一县该当如何,是不是很简单广施仁政,爱民如子,遇事为百姓先,是不是就能高中了

瞧瞧这两份如出一辙的文章是怎么写的——治理一个县,首先要看这个县的地理环境,田产分布,物产种类,丁口增长率,案件处理的情况,赋税的结构与征收等等情况。

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就想到了杨癫疯的那篇会试文章再加上所有人都知道杨癫疯的两个学生参加了乡试,这两篇文章是什么人写出来的,不就呼之欲出了

彼其娘之!

写得出这种文章,你们来考乡试你们直接去内阁或者六部好不好啊!老夫主持的是乡试啊!乡试啊混蛋!

暴怒不已的王洪很想给这两份试卷各打上一个大大的叉号,然后让这两个混账东西都滚回去重新学习。

然而王洪又狠不下这个心来。

凭心而论,这两个人的文章就跟他们那个混账师父所作的文章差不多,都是那种文采只能说过得去,而内容却直指要害的那种。

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杨癫疯的混账学生别说是去什么六部做打杂的主事了,就算是直接去担任各部的侍郎或者直接外放到州府去主政,问题都不会太大,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两个好苗子。

十三年的会试没有黜落杨癫疯这个混账,结果这个混账在边市城折腾出好大一番动静,不动刀兵的就解决掉了鞑靼和瓦剌,如今又在营建都城,他的学生又是这般的水平,自己又如何能昧着良心将之黜落

不管乡试还是会试,说来说去不都是为国选才么若是没有真才实学,就算将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又能怎么样像胡广那种不要脸的货色一样窃居高位么

薅了半天头发之后,王洪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内心的想法,将这两篇文章给留了下来。

但是,总感觉很头疼的样子啊混蛋!

同样很头疼的还有杨少峰。

谁能想到,朱老四打扮的跟个普通老农一样,然后就这么坐在工地的边上,一点儿皇帝的形象都不顾

关键是,你老人家喜欢这么坐着就坐着呗,你拉上我干什么本公子躺在躺椅上,被这秋天的太阳晒着,他不舒服吗

朱老四不会管杨少峰杨大少爷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只会在乎自己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所以盯着工地望了半晌之后,朱老四就开口说道:“朕这次找你来,是有一件事儿,打算听听你的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