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咸鱼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要不,陛下再添点儿?

大明咸鱼 第一百一十六章 要不,陛下再添点儿?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09: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圣寿节,杨少峰最终还是没敢拿着一桶姜山和三百年的人参去糊弄朱老四,而是老老实实的献上一株八百年份的老参为了明年还有的送,所以没直接送一千年份的。

即便如此,杨少峰也觉得自己亏大了。

自打当了这个九品芝麻官,自己连俸禄长什么鸟样都没看见,还不如那五十个由宗人府拨饷的亲兵呢,好歹人家是按月拿钱。

更让杨少峰上火的是,朱老四过生日大家要送礼也就算了,可是人家朝堂大佬和勋贵们好歹还能吃回一点儿,轮到自己就得去当厨子。

人干事儿?

指挥着光禄寺的大厨们去改刀备菜,心情大为不爽的杨少峰干脆自己搬了个凳子,一屁股坐了下来。

正在剥着葱的朱瞻基阴沉着脸道:“现在好多地方都在上报,说是雨雹伤庄稼。”

杨少峰嗯了一声道:“然后呢?”

朱瞻基道:“皇爷爷很头疼,夏部堂建议放粮赈济,然后说要把你从边市城弄回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杨少峰呵的一声讥笑道:“他夏老抠当我是神仙呢?老天爷要下雨,我能拦得住?”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当然拦不住,别说是你个混子,就算是把龙虎山的张真人请来也拦不住。

不过,今年辽州同样大雨,不过却未伤百姓一人,庄稼受损的情况也极轻,光是预备仓就足以应付。所以夏部堂的意思是,反正边市城已经近乎于稳定,不如先让你回来,等入秋了再让你回去。”

杨少峰随手拿起一棵葱,呸了一声道:“这夏才抠可真是个人才,合着热的时候我得往南边跑,冷的时候再让我滚回边市城去?

还有,谁说的边市城近乎于稳定?等到新城建好,千头万绪的事情摆在那里,他夏老抠看不见?

哦,对了,他还真看不见,这老抠光顾着怎么往国库里弄钱了,要不然宝钞也不会在他手上贬值,更不会弄到擦屁股都嫌硬的程度。”

说刚刚说完,正好奇朱瞻基为什么忽然起身的杨少峰突然感觉屁股一痛,紧接着凳子倒地,自己也一屁股摔在了地上。

还他娘的有人敢踢小爷的凳子?

勃然大怒的杨少峰起身拍了拍屁股就打算开骂,结果正对上朱老四那张阴晴不定的脸,还有跟在朱老四身后的夏元吉那意欲择人而噬的目光。

朱老四冷哼一声道:“说啊,继续说,朕都听着呢,朕也想知道,谁拿着宝钞如厕还嫌硬!”

夏元吉跟着道:“陛下,臣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有胆子,居然敢拿着宝钞去如厕!”

见杨少峰低着个脑袋不说话,朱老四忍不住又踹了一脚,冷笑道:“怎么不说了?连背后莫道人是非的道理都不懂了?”

夏元吉一见朱老四如此回护杨少峰,顿时心里暗骂几声杨癫疯,然后才向着朱老四躬身道:“陛下莫怪杨状元,臣只是好奇,为什么这宝钞会贬值会如此迅速?之前所说的回收宝钞,为何成效不大?”

说完之后,夏元吉更是向着杨少峰揖了一礼,说道:“还望状元公不吝赐教?”

被夏元吉给吓了一跳,杨少峰赶忙回礼道:“小子当不得夏部堂如此大礼,更谈不上赐教之说,夏部堂折煞小子了。”

朱老四冷哼一声道:“混账东西,还不去搬凳子来!”

借着朱老四的话,杨少峰赶忙就坡下驴,搬了两个凳子来拂了拂,讪笑道:“陛下请坐,夏部堂请坐。”

朱老四坐下之后,就直接开口道:“说吧,这个贬值到底是怎么回事?上一次的奏章里面也说的不清不楚,今天倒是可以好好说道说道。”

杨少峰躬身道:“前次与太孙殿下自京城而返,太孙殿下手中空有宝钞却无处花销,民间铺子多数不认,即便有些铺子认可,也是十贯宝钞折一两银子,就像洪武三十年,一两白银可以买四石米,可如果用宝钞买的话,却需要十贯。这便是所谓的贬值了。”

瞧了瞧夏元吉黑成锅底的脸色,杨少峰又低声道:“往常国库缺钱,户部便会印制宝钞发行,而这些宝钞发行出去之后,官府拿着宝钞去购买了民间的货物,却不许民间以宝钞兑换银钱,这宝钞的价值自然跌到了底谷。

还有倒钞法,一贯旧钞换成一贯新钞却要收取三十文的易换工墨费用,好好的一贯钱凭空少了一只大肥鸡还不止,换谁谁愿意?”

夏元吉忍不住冷哼一声道:“何来不回收之说?永乐二年,时都御史陈瑛就曾建言行盐钞法,百姓以宝钞支盐,永乐四年,更是推行一体见丁纳钞支盐,宝钞不就回到了府库之中?”

杨少峰呵了一声道:“是啊,当真是好主意。让江西、湖广的百姓跑去两淮盐运司支盐,让开封府的百姓支盐于山东、山西盐司,几百上千里的路程,夏部堂可给百姓配上筋斗云?当然,如果筋斗云不行,换成风火轮也可以,要不然每户配上一匹良马?”

杨少峰的话音刚落下,朱老四就阴沉着脸道:“盐钞法乃是朕同意的,永乐元年试行于广东,二年推于全国,四年重申一体见丁纳钞支盐。合着你的意思是,朕给百姓添了麻烦,更是朕让这民间私盐泛滥?”

杨少峰低着头,小声嘀咕道:“本来就是。”

朱老四没听清楚杨少峰在嘀咕什么,但是本能的就感觉不对劲,喝道:“大点声儿!”

杨少峰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圣明,回收宝钞之举更显陛下爱民之心,只是被下面执行的念歪了经,以致于盐钞法没能执行明白!”

朱老四却不吃杨少峰这一套,冷笑道:“朕看你个狗东西就是在腹诽朕,其心当诛!”

夏元吉皱着眉头琢磨了半晌,然后捋着胡子道:“如今税粮已许用宝钞折输,一应税赋亦是七成用宝钞,三成用铜钱,百文以下皆用铜钱,如何还不行?”

杨少峰摊了摊手道:“宋时曾发行交子,蒙元亦发行交子,前面便有可供参考的案例,而我大明的问题就止有这些,夏部堂何不集思广益,让户部诸位同僚都出出主意?”

夏元吉冷笑一声道:“一事不烦二主。方才杨状元说这宝钞是烂在我夏某人手上,那我夏某人也不用再去麻烦别人了,就指望着杨状元能给我出个好主意了!”

杨少峰瞧了夏元吉一眼,无奈的道:“夏部堂这不是难为人么?宝钞之事涉及方方面面,小子一个区区从九品的芝麻小官,如何能应付得来?”

朱老四不阴不阳的道:“合着朕还得先给你升官,让你杨大状元当个一品大员?”

杨少峰无奈的道:“若要解决民间不认可宝钞的问题,首在增加宝钞的信用与用途。

如果要增加宝钞的信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放宝钞与金银的兑换。

而现在的情况是,一旦全面放开,最大的可能就是全面挤兑,那些想要把宝钞换成金银的百姓和商人们,能在一瞬间兑空国库的金银。

等到国库无力再继续兑换之后,民间就会产生恐慌,到时候局面就会更烂。”

朱老四点了点头道:“难得你能想到这些。只是,朕想听的是如何解决,而不是让你来告诉朕这些难处。”

杨少峰眼珠子转了转,躬身道:“是否可以进行分批回收?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减少民间的宝钞持有量,而盐钞法和税收折输已经收回了一部分,这些宝钞暂时不要放出去流通,也不要发行新宝钞。

然后由宝钞司牵头,将洪武年至今发行的宝钞按批进行回收,折成金银、铜币。

只有回收上这么两批,百姓们自然也就知道朝廷要回收宝钞的打算,心里的底气自然就足了。

而百姓的心里对于宝钞的底气足了,再想解决宝钞贬值的问题,是否也就容易了?”

夏元吉却黑着脸道:“兑以金银?民间宝钞的数量有多少,你知道不知道?如今国库里面空得能跑老鼠,拿什么去兑换给百姓?”

杨少峰呵呵冷笑一声道:“夏部堂要个解决方法,我已经说了,至于用或不用,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想了想,杨少峰还是没能忍住,指了指南边的方向,躬身道:“交有铜,缅甸有铜,我大明许多地方也不缺铜,所以铜钱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至于金银的问题,郑公公这几次下西洋,弄回来的金银还少么?”

这下子轮到朱老四不乐意了:“确实没多少,主要还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当不得什么。”

望着说谎连脸都不红的朱老四,夏元吉咬牙道:“陛下,臣以为些许金银,如何能与宝钞大计相提并论?”

朱老四怒道:“分批回收!此事由宝钞司牵头,朕拨内帑五百万两,这样儿总行了吧!”

夏元吉试探着道:“民间宝钞近亿,五百万两,实在当不得什么。

要不,陛下您再添点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