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亡之后无华夏 > 第一百四十九章:减轻天启大爆炸的危害

黄胜道:“我让徐文爵把七千人的给养都留下,他们可以到京师去混吃混喝,回来时还让他们多要些物资和粮食,他们肯定能够要到好多东西,BJ勋贵何其多也!所以我能够获得的物质应该够你修私港了。qiuyelou

抚宁码头这里,我准备把郑九留下,学生军骑士也留下八成,还准备让郑九衣锦还乡去老家显摆一下,顺便挖些大明朝边军塘马,哨骑,架梁马,夜不收。要是专门训练这些人可困难了,所以我只好挖大明朝的墙角了。”

黄奕又开始佩服黄胜了,他怎么就能够把所有人的作用都发挥到极致呢?我要好好学,别像王遥一样,成天老老实实地怕占人便宜。

黄奕道:“码头的堡垒暂时不要太大,能够满足三千兵马的驻守即可,要保证水源充足,粮食和煤炭充足。以后发展起来可以效仿大明朝的方式,再建造外郭,现在的城堡就是内城。”

黄胜道:“很好,就这样办。我已经知会徐文爵了,他会在很短时间办下手续,这里会成为操江提督麾下的一个补给码头,会有一个把总的军队驻守。所以这个码头是半公半私,我们可以把利益最大化。这里会成为走私货物的集散地,所以一定要大力发展仓储业务。那些商人如果发现自己货物的安全和储藏能够得到保障,会纷至沓来的。”

发展商业王遥最关心了,他道:“是呀!咱们的港口以后冬天也能够提供货物的运输。商人们还不趋之若鹜呀!我们得多挣多少银子呀!一个把总,才不到四百人,是不是少了些,你们不是设计的驻守三千兵马的堡垒吗?”

黄胜道:“我会大量收辽东流民来做码头工人,然后组建工人纠察队,三天一练。都是弓箭手、长矛兵和刀盾手等等这样的冷兵器部队,他们的家眷都在这里居住,到时候在学生军指挥下保卫自己的亲人和财产他们会不遗余力的,三千人到了需要守城的时候只会多不会少!”

黄奕道:“我来守这个堡垒,有三千军队,有海上补给线,冷兵器的建奴来一两万人也打不下来,我们回去就大量制造震天雷和火炮,炸他娘的建奴强盗。”

确实如此,这里大概就是秦皇岛地区,也是大秦铁路的出海口附近。这里将来是大有作为的。三人主意已定就开始大干快上招兵买马了,学生军们人人都有任务,他们在不同的岗位认真学习和工作。

原来死气沉沉的地方焕然一新,到处都是口号声和歌声。qiuyelou乐观向上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整个抚宁地界都是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包猛子在京师等效率低下大明朝廷的封赏。他也没有闲着,在姚管库的帮助下到王恭厂火药库通过贿赂,买了十万斤火药,挖了几十个做火药的老工匠。把黄胜给他的银子花了个精光,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还好那些跟着来的家丁、家将有路子,才避免了他饿肚子的命运。毕竟他们都是些下级武官和兵丁,大明朝的驿馆不可能都是免费提供他们这样人的吃食。

姚管库的家里这时候来了一大帮人,他们都知道了自家老爷的壮举。他们知道这一次老爷要发达了,所以把家里的银子都带上了。

这位姚管库是个精明的人,他做管库许多年给家里攒下了不少银子。他很光棍的拿出来一万两银子继续去王恭厂挖人,搞火药。这些银子已经是他的大半家产了。

姚管库和学生军接触时间不短了,又亲眼看见学生军就是靠火枪、火炮才给建奴造成杀伤的,现在先生要火药和造火药的工匠,他是心领神会,只要先生的学生军不会让建奴灭了,自己就会前途无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姚为高既然投靠先生了,以后就是和学生军同命运共富贵了。

后来姚管库无论如何都搞不到火药和工匠了,为什么呢?因为不知怎的,山海关那个刚刚立下大功炙手可热的高第老大人,也对火药情有独钟,一下子就要了二十万斤火药和八百名工匠。他美其名曰,要用火药守城,给建奴造成更大的伤亡。

而且高第大人来京师述职了。他还亲自来王恭厂视察,督促工部立刻办理山海关的物质调拨事宜。王恭厂的官员哪敢怠慢,个个跟着高老大人忙得团团转。

然后来京城的勋贵也爱上了火药,他们通过许多王恭厂大人们不敢得罪的关系,他几千斤,你几百斤的往外调拨。还有就是工匠们经常无缘无故的就全家消失了,害得王恭厂的火药生产陷入了半停产状态,火药库的火药几乎被调拨一空。

大明朝天启六年四月中旬,朝廷封赏下来了。多少想把学生军留在北直隶的大人都失望了,因为魏国公以及南京的勋贵和南直隶的大人众口一词,区区五百学生军是南直隶的精英,是南直隶军官的种子,是南直隶所有大人的希望。他们人人上书晓明利害,言下之意大家都懂了。

天启皇帝给了辽海大捷总军师一个同正六品南直隶海防巡察使的虚职,王遥和黄奕给了同正七品的南直隶巡按御史的虚职。其实只是一种荣勋,要是他们真的去履行职责还不知道去哪里上班呢。

黄胜父亲黄逸洲给了从六品永平府承宣布政使司经历一职,这倒是个实职,看来是高第老大人和张弛老爸张士良大人的手段了。你们不是都不愿意留在北直隶吗?咱们把你爹扣在永平府了,到时候咱们有危险你救还是不救?

黄胜母亲被朝廷赐诰命封赏为六品安人。包猛子连升四级理所当然的当上了正三品游击将军,为操江提督麾下水师学生军营主官。

南通州卫和扬州卫的考绩也归学生军营。田有田、何水生、郑九、马如虎、刘海波、李实、王有贤、张应福、梅展、黄信等等都是连升两或三级不等。

黄胜最高兴的就是拿到了南通州卫和扬州卫的卫指挥同知和卫指挥佥事,虽然没有卫指挥使这个位置。自己有钱、有兵、有关系还有战功,指挥使要是识相就让他安安稳稳过日子,不识相就请他去辽东修屯堡。

最值得提一提的就是姚管库姚为高了,这小子因为咬耳朵有功,被破格给了一个正八品县丞的位置,是实授,所以他就当上了FN县丞,原来的FN县丞升一级高高兴兴去一个下县当从七品县太爷去了。

姚为高这小子因祸得福,从此后就当上了官老爷,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哭晕过去好几个。从吏到官太不容易了,成功率绝对低于百分之一。姚为高而且还会升官。这小子运气好在黄胜布局的北方后勤补给基地FN县当县丞,以后想不升官都难。

抚宁知县吴梦吴之屏也因为辽海大捷升了两级到永平府当推官了也是从六品,这小子和黄胜父亲不是上下级关系了,是同僚了。

吴知县知情识趣会做人,王遥的粮食他号召自己家里就吃下了三万多石,不问粮食从何来,不还价而且一两银子都不欠。王遥算了算,从觉华岛弄出来不到二十万石的粮食,应该能够回笼四五十万两银子,还不包括东江镇的货物。

勋贵子弟、士子们都给了七品的文官荣勋,大家都弹冠相庆。出来玩了一趟人人都混成了官老爷,真有意思,以后先生召唤,大家要积极响应。咱们回家还要多练家丁,别像这一回乱糟糟的不像样子,让人家笑话。

然后所有人就是坑蒙拐骗偷,王恭厂附近就遭了秧,老是有做火药的工匠举家失踪,后来愈演愈烈,已经发展到只要是好工匠都莫名其妙的不见了。

黄胜给他们来信了,就是要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挖王恭厂附近的好工匠,只要是好工匠哪怕是做马桶的都要,多多益善,不要怕花银子,到时候黄家实报实销。

谁做得好咱们兄弟三人铭记在心,以后必然厚报。勋贵、士子都知道这一次辽海大捷全靠坚船利炮给予建奴杀伤了,以后如果还出来捞军功炮是越多越好。他们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得绞尽脑汁干呀!

黄胜三人在抚宁不断接受到从京师拖家带口来投的工匠们,当然并不都是人人自愿的,有好些人特别是做火炮的工匠,他们被特殊照顾了。他们有的是被那些无法无天的家丁打闷棍绑架来的。还有的是威逼来的,比如他们把人家儿子绑了逼人家就范,把人家的锅砸了粮食偷光了让人家过不下去……。

黄胜认为不管怎么做,用什么手段都是对的,因为自己是在救他们的命,他们再怎么吃亏也比把命丢了强吧!黄胜也不敢把他们留在抚宁,太扎眼了,所以凑到一船人就安排一个小旗学生军陪同回南直隶。

黄胜安抚每一位工匠,给衣服,给食物,给银子和他们交谈。黄胜不怕花银子,他要的就是人才,哪怕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学生军的政治文化干部大力宣传学生军的待遇,这些工匠们才渐渐安心了。这些人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技术工人,他们大部分只是因为没文化。到了扬州让学生军一对一的帮扶,他们会引领一场工业革命的。唯有工业才能够铸就强国梦呀!

勋贵、士子们在BJ闹得越来越不像话,他们又开始到户部要开拔银子和粮食,一波又一波去户部闹,他们都振振有词,自己都是倾家荡产自筹粮饷来报效国家的,现在超支了,没办法回家了,你们看着办吧!

不给?没关系咱们赖着不走了。本来勋贵、士子们的家丁、家将都是城外驻扎的,后来近五千人都溜进繁华的京城耍子了,一时间京师治安堪忧。

京城的大人们都群情汹汹纷纷上表弹劾这些无法无天的勋贵、士子,状告他们纵奴行凶。并且给户部施加压力,让户部早点给他们粮饷让他们滚蛋。在四月二十七日,忽然之间这些大家看着都头疼的骄兵悍将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明朝廷的大人们才松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