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龙七子 > 25

天龙七子 25

作者:天龙李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则天和华盛顿仍然选择长江三峡为任务的第一站,“三江先为贵”嘛!他俩乘坐三峡四日游豪华邮轮,在巫峡时,一个游客上了船,他和华盛顿、武则天“倾盖如故”,他叫阿托昆博,二十四岁,华盛顿、武则天和他聊天,他就会随时自省,随时质疑自己的表现是否失礼、愚蠢,有时,对于只能看见世界表面的肤浅而感到自我惭愧;有时,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年轻人中难得的例外,觉得自己青春活力而又老练世故,守正出奇而又懂得随机应变,比他所认识的人还要厉害那么一点点。

此时的阿托昆博既爽朗又讨人喜欢,特别吸引有教养的男人和女人的注目。天龙双子刚和他接触,就感觉他自信爆棚。阿托昆博认定将来自己一定能有所作为,完成一部安静而细腻的作品,并得到高度的肯定,坚信自己能获得诺贝尔奖,随着光,达到介于死亡和不朽间的境界,与点点星辰并列游荡于无边无际的一个个宇宙。到那时,他才真正成为阿托昆博,“我就是阿托昆博!”这句话不仅如实描绘他这个人,还传达了杰出而强有力的人格,有主见、恃才傲物,一种由内而发自然表现于外的风采。在甲板上,伴着江风入耳,他对天龙双子说:“有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长生不老,而佳作立言,既能立德,又能立功,流传后世永远,滋养精神,那不就是长生不老么?”阿托昆博这个人即使意识到可能丧失名誉,也要维护名誉,明知勇敢有时可能成鲁莽,但依然坚持勇敢,阿托昆博是“一根筋”,有股子固执倔劲。

刚接触四天,武则天和华盛顿就觉得阿托昆博有强烈的社会安全感,他反对上流社会仅靠金钱堆积而成。阿托昆博聊到父亲德约科维奇------父亲赴火星人类基地从军,以中校的军阶退役,回到地球,投入华尔街,在经历许多的纷扰、起伏、掌声、鲜花、疾病、痛苦之后,德约科维奇为自己换来20亿元NFT币。他将全部的精力都专注于赚钱和理财。然而,在感染新冠病毒发病后,他决定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世界的道德重整。于是乎他成为改革者中的改革者,他把要攻击的对象分门别类为性、毒品、酒精、文学、犯罪、艺术。他认为缺德、丑德就像霉菌,只要一点点就会繁殖坐大危害整体,于是乎疯狂投入当时每件令他愤慨的事。德约科维奇的战役持续了十六年,他坐镇在家乡办公室的扶手椅上,如将帅般发号施令,对抗庞大的假想敌和不公义。他的所作所为,显现出这个人其实只是个激进的偏执狂、无节制的好事者。华盛顿觉得:“德约科维奇有点像堂吉诃德。”长江三峡四天游很快就结束了,而后,天龙双子接受阿托昆博的盛情邀请,一起到了美国……

在去美国的光粒子气垫船上,天龙双子继续倾听着------阿托昆博长大了,德约科维奇已是老态龙钟,他的“战争”早已溃不成军,他的时钟倒转行走,只在自个青年和中年之间缓慢移动,他绝大部分的心思都用于回忆,偶尔想想他死去的妻子,至于想到儿子阿托昆博的时候,则是很少了。阿托昆博小时候和父母拍过一张合照,照片当中,他的父亲是富家子打扮,个子瘦小而英俊,右边站着母亲,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穿着大蓬裙,而两个大人中间的小男孩,留着长长的卷发,身穿灯笼裤装。当时阿托昆博六岁,母亲在那一年去世。

他对于母亲的记忆,如人马座星云般遥远模糊而又充满爆炸辐射般的音乐。他依稀记得,在纽约时代广场豪宅的音乐房中,母亲总是不停地唱歌,有时,会有一些客人围绕在她身边。男人们双臂交叉、屏息靠在沙发的边缘保持微妙的平衡。女人们则单手掩唇,偶尔向身旁的男人轻声低语,每一首歌结束后便热烈鼓掌和喝彩。但经常,听众只有阿托昆博一人。她常唱意大利歌剧,喜欢唱《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眠》,偶尔还唱京剧《贵妃醉酒》。

母亲怀第二个Baby三个月时,得新冠病逝,之后,父子二人就搬到波士顿生活,因为父亲喜欢NBA凯尔特人篮球队。德约科维奇不但承诺要带儿子去打猎、钓鱼,而且还要去大西洋、太平洋、十星球旅行,要去木卫二上看甲醇海,却从没一个实现过。阿托昆博十岁的时候,父子俩终于旅行过一次,环游了十星球,参观了人类基地,在返家途中,父亲因长期酗酒导致脑溢血过世了,死前哀求儿子:“救我……”饱受惊恐和绝望折磨的阿托昆博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回到了波士顿,和外公住在一起......

阿托昆博看见武则天和华盛顿饶有兴趣地倾听着,喝了口咖啡,继续聊道:“你们知道吗?十岁的我对死亡极度畏惧。在成长过程最敏感的几年内,双亲相继过世,生命对我而言,是一场与死亡的搏斗,敌人随时埋伏在每个角落。为了迁就自己过盛的想象力,我养成在睡前阅读的习惯,这么做可以令我感到舒服。我总是读到累了才停止,经常人都睡着了,灯却还亮着。十六岁以前,我最爱的消遣是搜集邮票,其数量之大,足以耗尽一个小男孩的所有精力,邮票是我最大的快乐来源。满过十七岁,我几乎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善言辞,完全不像美国人,难以被同龄人理解。”

天龙双子还知道------后来,阿托昆博在亚洲呆了一年,伴读的家庭教师游说他念复旦大学的好处------他将因此打开世界的大门、大量增广见闻,并交到无数愿意自我牺牲奉献的好朋友,所以,他便选择进入复旦。入学后一段时间,阿托昆博独居在光华楼旁的14号公寓高级房间,好像与人类社交圈隔绝。在别人眼中,他是个纤瘦、肤色偏黑的男生,高个子,生着一张羞涩敏感的嘴。他自己出资设立图书馆,向网络上和四处游走的藏书商收购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代表作,而且是作家亲笔签字首印本。

阿托昆博也变成了一个极端讲究外表的时髦男子,在房间里,他会穿戴着华美服饰对镜展示,或舒展全身躺在靠窗的椅子上,静静地俯视楼下的樱花。楼外一切的喧嚣、沉闷和瞬息万变,似乎都与他无关。到了大四时,阿托昆博发现班上同学对他已形成了一种既定看法,认为他是个颇为浪漫的人物、学者、遁世之人、饱学之士。这个发现令他忍俊不禁,却也暗自高兴。他开始走入人群,从浅尝辄止到完全投入,他开始真正感受到社交生活的美好。他善饮酒,遵守适量的原则,酒后沉静,不酗酒。

复旦本科毕业后,他又到中国各地旅行,他漫不经心地涉猎有关斗拱建筑和水墨画的知识,学拉二胡,写一些诗词歌赋,有时,阿托昆博设想自己是一个公元21世纪的苦行僧,冥思自己修道生活的喜乐。这段期间,他确立了与复旦同学的友谊,那些当时也在复旦的美国人、俄国人,都好奇地向他探询中国的种种,在这个比文艺复兴还古老、肯定比美国古老的国度,邀约一起探险。有一位来自莫斯科的同学加加林,和阿托昆博共同发现华夏女子的神秘魅力,并感受到在一个古老而开放的文明中,身为一个年轻且自由的人,是多么的快乐。也有不少他父亲的熟人去拜访阿托昆博,若他能早些知道自己会这么受欢迎,也许现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政治家了。阿托昆博发现他的性格愈来愈倾向于喜欢交际应酬,不过,青春期长期的孤独所导致的羞涩特质,却依然支配着他的行为,时不时地显现出来。

而后,阿托昆博为了探望、陪伴发病的外公,回到美国。在与这位永远处于调养中的老人一次极度费神的长谈后,阿托昆博决定将自己定居中国的计划暂缓到外公死后再实行。期间,阿托昆博顺应世界而进行的自我改造有序推进。自大学起,他的外表已经有明显的改进——他的身材虽然还是偏瘦,不过肩膀则变宽了,脸上也不见过去看到生人时的惊恐神情了,尤其是见到陌生女人,再也不脸红了。他也把自己修饰得相当整齐,朋友们称,他们从没看见阿托昆博的头发乱过。他的蓝眼睛不论何时都颇具魅力,双眼有神,有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半睁半闭、有时表达带有一丝忧郁的幽默。不论走到哪里,别人都认为他长相英俊,他从里到外都非常干净,并非“马屎外面光”,他那种特异的清洁感是吸引女人的……

几天后,他们到达波士顿,阿托昆博住在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主场球馆附近,看完球赛,要走五分钟,穿过一簇低矮稠密的红棕沙石屋,然后回到他那高挑斗拱屋顶的金丝楠木豪宅,天龙双子观察这间住所,可满足阿托昆博的所有需求,凡百睡觉、吃饭、阅读、瑜伽冥想、拍拖、休闲等,生活的一切都由此展开。室内的天花板是挑高的,并有三座落地窗面朝篮球馆,融入了哥特与中国汉唐风格的设计,隔绝了外界的堕气、沉闷、伪诈、腐臭,房内既闻不到烟味,也没有香水味,房子高高耸立,并略带忧郁气质,像主人一样。

阿托昆博带他俩来到卧房和浴室,都占很大的空间。一张大尺寸、上有纱罩垂坠的防震的中国明朝红木床放在卧室中。地上铺的则是土耳其风情的紫红羊毛飞毯。它的触感具有不可思议的柔软,就好像等着为刚出浴、水气犹存的双足轻柔地按摩。而浴室的风格,给人感觉是欢愉的、明亮的,甚至更适于睡觉。在他低矮而宽大的浴盆旁配有精巧的书架,旁边则是一整面墙的衣柜,里面塞满五个人都穿不完的衬衫和领带。阿托昆博说:“在这里,我整理头发,除了吃饭与睡觉以外都在这里,这间浴室是我的骄傲。”阿托昆博还告诉他俩:“如果有一天我恋爱了,我会把恋人的照片挂在浴盆的正对面,当我放松地躺在澡池中,随着氤氲的水气恍惚出神之际,便可一边注视她的倩影,一边幻想她温暖、真实的美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