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远征欧洲 > 813 决裂

远征欧洲 813 决裂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致远和威廉三世的关系现在是人尽皆知。

和拥有法国、民国两个盟友国家的兰芳不同,威廉三世登基之后,秦致远可是唯一访问过德国的国王,而算上这一次,刚刚登基不到三年的威廉三世已经两次来到兰芳,先别说两国的关系怎么样,秦致远和威廉三世的私交可见一斑。

更何况利奥泰很清楚从兰芳每个月开往德国的货轮有多少,也知道威廉三世是秦致远长子的教父,各种关系一综合,不难理解兰芳对德国的态度。

利奥泰的担心也并不是空穴来风,针对兰芳的舆论倾向并不是一上来就疾风骤雨,而是循序渐进的润物无声。

首先是一家叫做《自由人》的小报对联合石油的规模进行了报到,报道中揭露,联合石油在北非三国拥有近两万安保部队,还都是参加过世界大战的精兵强将,这几乎比法国在北非三国拥有的作战力量总和还要多。然后是联合石油拥有的权势,联合石油总经理克里斯所说的每句话,在北非三国里的作用等同于法国派驻在当地的总督,比那几个徒有其名的国王来的好使得多。而联合石油不声不响的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但在法国却没人敢揭露,可见联合石油在法国本土的影响力。

《自由人》其实发行量并不大,也没有多大影响力,主编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才会把矛头对准联合石油。

联合石油可是老雷诺的命根子,如果按照老雷诺的想法,当天就要让《自由人》关门大吉。

秦致远却不想这么做,秦致远还想看后续发展,不能一上来就把人一棒子打死,那样会吓到别人的。

《自由人》并没有什么后台,否则也不会创办十几年一直是半死不活,这样的小报社在法国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国家遍地都是。说实话,《自由人》的这篇报道也没有引起什么轩然大波,法国现在最大的报纸是《每日新闻》和《费加罗报》,这两家报纸才是法国舆论界的风向标,只要这两家报纸不加入,任何新闻都不会成为焦点。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这件事转瞬就会销声匿迹,和以往针对联合石油的那些诋毁一样。

结果事与愿违,第三天,《自由人》报社的主编和那篇报道的署名记者失踪,《自由人》报社也被神秘人收购,紧接着,《自由人》就宣布无限期停刊,然后第二天,主编和署名记者的尸体在塞纳河中被发现。

如果说仅仅是收购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那么主编和署名记者的尸体马上就给法国的记者和主编们打了一针兴奋剂,这立刻就激起了法国报界的同仇敌忾,《费加罗报》迅速介入,连篇累牍的介绍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虽然没什么猜测之词,也没有把矛头对准联合石油,但只要仔细看那些报道,并不难联想到联合石油身上。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就连《每日新闻》也不得不发声,力证这件事和联合石油无关。

但这种事,既然是有某些有心人在推动,又怎么可能掩盖得住,《费加罗报》没有证据证明这件事和联合石油有关系,《每日新闻》同样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件事和联合石油没关系。巴黎警方虽然宣布立即启动刑事调查,但以巴黎警方的效率,想要得出结论恐怕要到猴年马月,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纵然是《每日新闻》的实力强大,好汉也架不住群狼。

新闻都是有时效性的,任何一则新闻,哪怕是内容再劲爆,过上一段时间,热度也会渐渐退却。就在《自由人报》事件的热度渐渐退却的时候,关于马达加斯加的新闻又在酝酿。

相比《自由人报》事件,马达加斯加的新闻内容更令人惊悚。

法国人一向认为法国是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但就是在20世纪,就在法国的统治下,居然还有贩卖“黑奴”行为,这真是让人无法接受。

不仅仅是贩卖,马达加斯加的原住民还面临着被屠杀、被奴役的命运。作为法国领土的一部分,马达加斯加人也是“正经”的法国居民,但就在三色旗飘洋的国土上,那些马达加斯加人从自己的房子里被赶出来,他们的土地被人以最低廉的价格“买”走,他们的房子被烧毁,如果不同意被南美的种植园“雇佣”,她们就会被扔进贫民窟,贫民窟里管理混乱,疾病横行,暴力、凶杀、乃至毒品,时时刻刻的威胁着贫民窟里人们的安全。

当几张反映马达加斯加贫民窟的照片登上《费加罗报》头版头条的时候,整个法国都沸腾了,人们无法相信这一切。在无数次的追问之后,人们惊愕的发现,在马达加斯加,在法国人的领土上,拥有执法权的居然是来自兰芳的雇佣兵!

这,这简直是荒唐!

没错,法国和兰芳关系很好,法国和兰芳是盟友,世界大战中兰芳人曾经帮助过法国人。但这绝对不代表着,兰芳人能在法国人的土地上耀武扬威。

至于那些屠杀、那些“买卖”,法国人到现在还难以置信,这类野蛮愚昧的事情会发生在法国的土地上。

在这一波风潮中,《费加罗报》看似是站在了兰芳的立场上,立即摆事实讲道理证明兰芳的雇佣军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并不是私人行为,而是受法国驻马达加斯加总督的雇佣。

所有看到这篇报道的法国人都会问,法国驻马达加斯加总督是谁?

法国在海外拥有无数殖民地,总督数量也多得惊人,并不是每一位法国人都如数家珍,很多人甚至在此前没有听说过马达加斯加。

于是马达加斯加总督的名字很快就在法国家喻户晓,是皮埃尔・福煦。当看到“福煦”这个姓氏的时候,相当一部分法国人陷入沉默,他们无法忘记世界大战中那位老人带给法国的坚强和勇气,无法忘记在当初前线士兵们暴乱时那位老人是怎么样的力挽狂澜,正是因为这个姓氏的闪光,法国人才得以继续战斗。

但很快,又有一个事实传遍法国,福煦元帅的女儿嫁给了秦致远,皮埃尔・福煦是兰芳国王秦致远的大舅哥。

当把所有的点和线联系到一起时,很多法国人真正不寒而栗。

法国到底怎么了?

兰芳人到底想干什么?

这是很多法国人都会扪心自问的两个问题。

就在法国人开始反思的时候,美国总统哈定访问法国。

虽然美国人现在还没有在全世界建立霸权,但美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头号国家,对于美国总统的到访,法国人还是表现积极,或许那帮阔佬能把法国带出深渊,就像是世界大战中一样。

世界大战中外籍军团的表现虽然惊艳,但外籍军团的总人数从来没有超过三十万,而美国在欧洲当时足有上百万士兵,所以从人数对比上,不难看出美国对欧洲的重要性。世界大战后,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低迷中,曾经法国人认为,打败德国,法国就能得到一切,但当世界大战结束三年后,法国人再次失望,除了伤痛和残垣断壁,法国人什么都没得到。

没错,法国确实从德国获得了赔款,但那些赔款转手又都交给了美国人,偿还在战争期间欠下的贷款,而德国的经济也并不景气,那些赔款支付的并不顺利,所以法国人并没有得到设想中的红利。

在这个背景下,哈定的到访给了法国人一个希望。

哈定确实是带来了好消息,如果法国人愿意,美国人可以和法国签订关于经济的一揽子协议,美国人也会加大在法国的投资,尽量把法国人从经济深渊中拉出来,让法国人民重新过上世界大战前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这个承诺马上就赢得了法国人的好感,只有失去的才是最好的,经历过世界大战的痛苦,法国人格外怀念战前的富足。

但就在哈定总统向媒体介绍完美国的“拯救计划”之后,哈定总统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法国人真的想要这一切,那么法国就应该保持一个独立国家的立场。

独立?

谁敢说法国不是独立的呢?

有些人知道答案,但是不敢说,有些人不知道答案,他们迫切想知道。

七月初,卢浮宫拆除了中国馆,因为那里面已经没有了来自中国的文物。

其实大概四年前卢浮宫里就没有了中国文物,中国馆也被改成了宴会餐厅,但为什么时至今日才要拆除,又是在这么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法国政府的选择很耐人寻味。

于是法国人又知道了一个事实,世界大战中兰芳人确实是帮助了法国人,然后兰芳人搬走了卢浮宫中国馆内的所有文物。

这可是法国之前数代人上百年的努力,现在只能靠照片去回味。

这成为压垮兰芳和法国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七月中,法国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和兰芳的盟友关系,法国和兰芳还是会保持正常邦交,但在兰芳处于战争状态时,法国不会再出于盟友立场宣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